陈孝奎
【摘要】 现代教学论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没有交往,没有互动,就不存在或未发生教学. 因此,师生有效的交往互动,是数学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在数学课堂上,只有师生、生生积极互动,在互动中进行思想碰撞、心灵交流、生命对话,才能产生感悟、有所创新,这样的课堂,才会生成一种动态的美,涌动生命的激情与精彩.
【关键词】 数学课堂;课堂教学;课堂互动
一、体验中互动,绽放活力的课堂
真实的课堂追求自然,课堂再现的是师生“原汁原味”的教学场景. 这就意味着教学要敢于暴露意料之外的情况,教师要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独特体验. 在课堂上,教师要机智地顺应学生思维的起伏、情感的波澜,随时调整教学环节,动态生成学习内容.
在教学“认识立体图形”时,学生把带来的正方体、长方体分类放在桌子上后,一部分学生却紧紧地抓住几个球,迟疑着不敢放下. 教师看到这种情况后,于是改变了课前预设. 师:你们为什么不把球放下?
生1:老师,球会跑的.
师:它是怎么跑的?(让学生放手试验)
生2:(边演示边说明)球会向不同方向跑.
师:真棒!还有谁会跑呢?
生3:圆柱. 但它不会乱跑,它能前后或左右跑.
师:车轮是什么形状的?(生齐答圆柱)为什么不做成球体?
(学生哈哈大笑,畅所欲言. )
教学时,学生“抓球不敢放下”的现象,给课堂提供了素材,带来了探索的契机,使新知识的学习自然切入. 学生“不敢放下,球会跑”的同感,引发了他们“放手尝试,球会怎么跑”的自主体验行为. 教师及时顺应学生想法,一改“看、摸、滚”的教学预设,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领学生放手试验、互动探究,促进了“非预设生成”. 这种尊重个性、快乐探索的教学气场,让课堂时时彰显着活力.
二、探究中互动,演绎灵动的课堂
课堂是师生生命相遇、心灵相约的场所,是通过互动探究真理的地方. 在课堂上,时时闪烁着学生的智慧,这就需要教师把握时机、巧妙引导,及时把这些闪动的智慧转化成一种新的教学资源.
在教学“平行线的画法”时,教师发现大部分学生是用三角尺的一条边与已知直线重合,然后平移画出平行线. 学生对这种画法丝毫没有察觉有什么不妥,为此,教师一边让学生展示画法,一边巧妙地引导.
生1:我是这样画的:先用三角尺的一条直角边与已知直线重合. (边说边画)
师: 请你们评价他第一步做得怎样?
生2:好. 画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就要以已知直线为依据.
生1:(接着说)然后向上平移一点. (他正准备画线)
师:(幽默地)向上平移两点行不行?(学生笑着点点头)
(就在这名学生向上平移的过程中,尺子晃动了,但他还是坚持继续画. )
生3:这两条线不是平行线,他在平移的时候,尺子晃动了. 如果尺子不晃动,那就好了.
师: 你的设想很好,有什么办法呢?试一试吧. (学生小组讨论、尝试. )
生4:为了让三角尺移动时不晃动,要用上第二把尺子. 用这把尺子紧贴三角尺的另一条边,然后按住并紧贴着它移动三角尺,移动到所需的位置画直线. (学生说完,演示画法. )
生5:我还有一种画法,利用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这个特点也能画出平行线. (学生演示画法)
在教学中,学生尝试时已经知道画一条直线的平行线,只要把这条直线平移. 关键是在平移过程中,尺子产生晃动,容易给平行线造成误差. 为了让学生意识并发现这一问题,教师幽默地问:“向上平移两点行吗?”指引学生在移动的过程中,准确把握操作中的难点. 在学生产生“要使尺子不晃动”的想法后,教师引导学生互动探究,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尝试、展示、探究”的流程中,课堂流淌着灵动的智慧,实现了学生知识的主动建构.
三、生成中互动,共享智慧的课堂
在课堂上,学生作为活生生的人,有生命的活力,有发展的潜能,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和经验、思考和灵感、兴致和需求参与学习活动,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的特点. 因此,教师应根据课堂生成资源,随时调整组织与引导方式.
在教学“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时,在交流长方体棱的条数的过程中,师生之间出现了这样的一段对话.
师:观察以后,你发现长方体有多少条棱?
生1:长方体有24条棱. 因为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上有4条棱.
生2:长方体有12条棱,我是数出来的. (拿着长方体模型数给大家看)
师:既然长方体有6个面,每个面上有4条棱,那怎么会只有12条棱呢?(学生陷入了沉思和交流)
生3:老师,我想应该这样计算:6 × 4 ÷ 2 = 12(条).
师:为什么要除以2呢?
生3:因为在长方体上,每条棱都是两个相邻面的公共边,所以要用6 × 4 ÷ 2.
生4:我发现要求长方体有多少条棱根本不用数,只要用每个面上的边数乘面数再除以2就可以了.
师:其实,这个方法不但适合长方体,也适合其他多面体. 同学们真了不起,竟然创造出了一个求多面体棱数的公式.
课堂教学具有极强的现场性,教师要能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而灵活地做出相应的变动. 案例中,在学生已经明确数出长方体棱的条数的前提下,教师依然抓住来自学生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搭建了个体经验交流的平台. 通过引导辨析“长方体的棱为什么会只有12条”,学生不但弄清了错误认识,而且创造出了令人惊喜的多面体棱数的计算公式. 正是由于教师尊重生成、互动拓展,才使课堂迸发出智慧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