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 张忠潮
[摘要]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内容包含五重视域:“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文明视域;“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生产力视域;“生态环境就是民生福祉”的民生视域;“整体谋划国家生态安全”的安全视域;“实行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的制度视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要有明确的价值导向和具体的实施路径,把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作为执政为民的基本内容,加强民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教育,在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让生态文明意识充分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完善各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强化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统筹好国内和国际两个市场的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
习近平;生态文明;要义透视;价值厘思
中图分类号:A8;D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10X(2016)06001908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围绕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和新论断,涉及面广,内涵丰富,具有前瞻性和全局性。这些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深刻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结晶,是对生态文明建设做出的理论性归纳和总结,同时也蕴含着科学的方法论和实践观基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实践路径
[1] 。
一、要义透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五重视域
(一)文明视域——“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态文明观
习近平在多个不同场合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对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性。他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出发,立足于人类文明发展的战略基点,高瞻远瞩地揭示了生态文明时代的到来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时也是人类社会前进的目标方向。随着工业文明的发展,人类依靠科技力量对大自然进行了掠夺式开发利用,导致了严重的生态失衡,迫使人类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面对这种情况,习近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指出人类社会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正处于文明转型的重要拐点,开始逐步迈向生态文明新时代,这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必由之路。为此,他还提出了“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生态文明观。习近平的这些论述,全面总结了人类文明的发展规律,揭示了生态环境与文明兴衰的内在联系,阐明了环境变迁对社会发展方向的影响作用,回答了生态建设与人类文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准确把握了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历史方位,并将其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反映出我们党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理性审视,彰显了我们党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高度的生态自觉和文明自觉,是新时期我们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深化。
(二)生产视域——“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生态生产力观
习近平立足于当前我国的生态环境现状,深刻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他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 [2](P209)他把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联系起来思考,揭示了生态环境保护的生产力属性,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本身就是生产力”[1],这一论断遵循了辩证唯物主义基本原理,并由此明确提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2](P234)的生态生产力观。这一科学判断,揭示了保护生态环境与发展生产力的辩证关系,是对传统生产力理论的重大创新,是对人类生产力发展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对马克思主义自然生产力思想的创新与发展。习近平的生态生产力观揭示了生产力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之间的内在关系。生态环境为经济建设提供了资源、能源等自然因素,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自然环境系统是生产力发展的必要条件。为此,习近平提出“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2](P209)。他主张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只有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并且用经济发展的成果来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才能使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获得双赢,既保护了生态环境,又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从而达到保护生态生产力的目的。
(三)民生视域——“生态环境就是民生福祉”的生态民生观
民生问题不仅是人民基本物质生活资料的满足和基本生存权利得到保障,而且是一个与人民的生存条件和生存环境要求密切相关的问题[3]。为此,习近平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4]该论断揭示了生态环境与民生问题的关系,既是对生态环境公共产品属性的准确定位,又是对民生内涵的丰富和拓展,反映了人民群众对高质量生存环境的向往和需求。良好的生态环境既是保证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重要前提,也是提升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生态环境问题已然成为与我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近几年来,由于过分追求GDP增长而缺乏对生态失衡问题的预防,迫使生态环境超负荷运转,导致全国各地重大环境污染、破坏自然生态的事件屡见不鲜,直接威胁群众的身体健康甚至生命安全。为此,习近平提出了一切为了人民生态诉求的“生态民生观”。该观点从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出发来确立生态文明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将生态问题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问题来抓,凸显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为生态民生建设奠定了理论基础,提供了科学方法,指明了实践方向。
(四)安全视域——“整体谋划国家生态安全”的生态安全观
生态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所需的生态环境处于不受或少受破坏与威胁的状态,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须拥有的最基本的安全需求。生态的安全状况是开拓未来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贯穿于当代经济、政治、文化、外交、军事之中,甚至已经上升到关乎国家稳定、民族存亡的战略高度。党的十八大明确指出,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要从整体谋划国土空间的视角,坚定不移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的主体功能定位,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构建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推进格局、农业发展格局、生态安全格局,保障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提高生态服务功能。2013 年4 月25 日,习近平在十八届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上指出:“我们不能把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环境保护、提倡绿色低碳生活方式等仅仅作为经济问题。这里面有很大的政治。”这一科学论断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随着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加剧,一些发达国家为了自身利益,通过向我国进行污染转移、垃圾倾倒等环境殖民行为压缩了我国的生态空间,破坏了我国的生态安全,我们必须提高警惕。为此,习近平把生态安全放到整个现代化建设的格局中,放到国家整体安全体系中去认识与定位,强调要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
生态安全处于与其他安全的联系之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没有生态安全,我国就会陷入难以逆转的生存危机,其他领域的安全也将难以保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指出要“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必须按照习近平关于建设生态安全的重要思想,从整体上谋划国家生态安全,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筑牢我国生态安全的绿色长城。
(五)制度视域——“实行最严格的制度和最严密的法治”的生态制度观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需要强有力的制度来保护生态环境,这就需要建立和完善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
[2](P240)。因为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等特点,能够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所以制度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实行最严格的制度”,要求把现有的各项制度不打折扣地真正落到实处,在生态文明制度面前人人平等,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人人有责,不论是普通群众还是领导干部,都有爱护环境、保护生态的责任,在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中都要受到制度的约束,“在生态环境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
[2](P23)。为了建立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习近平强调要健全国家自然资源资产管理体制,完善经济社会发展的考评体系,突出生态环境在考评体系中的重要地位,转变唯经济增长论英雄的传统观念,要“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使之成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导向和约束”[2](P240)。“实行最严密的法治”,要求根据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情况,不断修订和完善我国环境保护法制体系,健全与生态文明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使生态文明建设真正做到“有法可依”。此外,习近平还强调要建立责任追究制度,“要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职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2](P241),对监督不作为的相关部门,也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监督失职责任,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还要加强资源节约使用制度、污染防治制度、生态补偿制度等,用制度和法律明确规定生态保护者和生态受益者的权利和义务,以及保证这种权利实现和义务履行的机制,突出强调了制度和法律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保障作用。
二、价值厘思: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五大贡献
(一)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顺应了当今时代发展的潮流
生态文明概念的提出,与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密切相关。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态危机已经从地区性问题演变成全球性问题。人类逐渐认识到,经济快速增长并不等于社会发展进步;自然资源是有限的;生态环境的可再生能力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只有彻底转变粗放型的生产方式和过度消费的生活理念,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才能从根本上摆脱生态危机的威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放弃以人与自然对立为主旋律的工业文明观,建立一种以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主导的新文明观——生态文明观。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高级形态,指明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是对工业文明深刻反思后得出的必然结果,反映了人类文明形态、经济发展模式、社会发展道路的重大进步。当今世界,随着生态文明理念的推广普及,正在全世界引发一场改变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模式、价值观念的重大变革,生态文明成为新时期不可逆转的发展潮流。而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以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为指导,借鉴西方生态思想的合理成分和中国优秀传统生态文化,在积极应对经济建设所造成的资源环境问题的过程中,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将破解生态难题、保障生态民生作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切入点,最终提炼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
(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具体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具有全面性特征,不仅涉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领域的实际相结合,而且涉及与我国生态环境实际相结合,确切地说是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的生态国情联系起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在对待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这与当前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所追求的目标具有一致性[5]。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与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相结合,在充分考虑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与生态文明思想相统一的执政理念,从最开始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到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再到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随着对生态环境问题认识的逐步深化,我们党不断调整施政纲领和执政理念,先后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等一系列政策和主张,最终形成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并且明确指出实现“美丽中国”的目标。中国共产党将古今中外的生态思想融会贯通,结合我国当前的生态国情,努力探索和创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适应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新变化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人口多、人均资源少、生产力不发达。当前我国最大的基本国情仍然是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仍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因此,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一中心任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同阶段的社会主要矛盾,其特征是不一样的。党的十七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路,就是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与人口、资源、生态、环境等具体的国情因素联系在一起,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新变化的深刻把握。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问题越来越严重,已经从一个区域性、局部性问题演变为全国性、整体性问题[6](P26)。当前,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瓶颈之一,社会主要矛盾不仅表现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也表现为同落后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之间的矛盾,即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矛盾,过度消费与资源短缺之间的矛盾,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之间的矛盾。破解这些矛盾,唯一的出路就是建设生态文明,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继党的十七大确立生态文明建设新目标之后,党的十八大又进一步将“生态文明建设”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奋斗目标相提并论。这是我们党积极适应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和主要矛盾发展变化而做出的理性抉择。
(四)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认识
邓小平将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7](P373)。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该论断是中国共产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得出的正确结论,科学地揭示了社会和谐与社会主义的内在联系,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8]。 社会和谐不仅包括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还包括人与自然的和谐。自然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础,离开了和谐的生态环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也将失去发展所需要的良好前提条件,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社会的和谐也会受到很大影响[9]。生态失衡的社会不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只有建设生态文明,在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充分保障人民的生态利益,才能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的成果,同时也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生态文明要求人类在实现自我发展和提升的过程中,自觉遵循客观规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这完全符合社会和谐的要求。因此,只有在生态文明思想的引领下,才能实现“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环境友好、资源节约、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10]。建设生态文明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表现形式和重要实现路径。
(五)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回应了科学执政的时代诉求
所谓科学执政,是指我们党在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下,在充分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社会发展规律、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遵照科学的理念、建立科学的制度、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合理有效的执政活动,带领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1](P28)。 科学执政必须关注社会现实,解决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加上在经济建设过程中没有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利益关系,导致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损害了人民的生态利益。我们党只有围绕“生态环境问题”实现执政理念的生态化转向,才能达到科学执政的目的
[12](P26)。 因此,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并将其提升到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四个方面建设并列的战略高度,正式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现代化建设布局,生态文明从此成为我们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内容。由此可见,生态文明建设与科学执政具有内在联系,二者的最终目的均是为了保障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都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始终按照自然客观规律办事[13]。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执政理念和执政纲领,反映了我们党认真对待世界性生态危机的责任担当,有力地回应了科学执政的时代诉求,为实现全面小康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向纵深发展。
三、实践路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贯彻落实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树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绝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技术问题,要想从根本上有效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从增强人们内心生态保护观念入手。对此,习近平指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着力树立生态观念。”[14]
第一,培养人的生态意识。生态意识是人类对工业文明时期所造成的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进行深刻反思后形成的一种如何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观念。大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人与自然休戚与共,人类也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一旦离开大自然,人类的一切实践活动都无法开展。因此,人类必须正确处理自身与大自然的关系,否则,如果肆意污染环境、破坏生态,最终毁坏的是人类生活的家园。要在人与自然之间建立一种和谐关系,必须在人的意识领域形成一种生态观念,而培养人的生态意识关键在于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并用这三种方式处理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关系。
第二,培养人的节约意识。习近平认为“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2](P238),要求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坚持节约优先的原则,这实际上是把节约资源上升到了“基本国策”的战略高度。生态文明建设虽然要在具体的实践中才能得到落实,但是首先要在人们的意识领域达成一种共识,引起共鸣。要注意引导人们思维方式的转化,尤其是要将资源节约意识融入生产、生活方式中,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为自然界自我修复和自我净化留出足够空间。
(二)把生态文明理念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和全过程
习近平本着对党和国家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重申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他指出:“生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15]为了完成这一伟大事业,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充分纳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建设中,下大决心治理污染、保护环境,重现蓝天、白云、绿水的美丽生态景观,使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生态环境的改善,切实享受到生态文明建设带来的实惠。
第一,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生态化转型。生态文明要求实现生产方式的革命性转变,推行生态化生产方式,发展循环经济,扭转过去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所造成的自然资源严重消耗的局面,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集约化转型,使自然资源、能源得到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 实现生产与消费模式从产品型经济转变为功用型经济,用辩证统一的观点来看待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既要最大限度地提高经济效益,又要保证自然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当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发生矛盾时,要把环境保护放在优先位置。要打破唯经济发展论英雄的思维,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作为基本准则,以生态科技为推手,走出一条兼顾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发展道路。
第二,树立生态执政理念,强化各级政府的生态治理能力。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判断和检验科学执政的重要标志之一,各级党委和政府必须从创新执政理念、提升执政水平的角度审视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将其作为一项常抓不懈的重大政治任务来谋划,明确自身职责,转变执政理念,加强生态文明的执政,建立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改革干部考核机制和政绩评价标准,把生态环境保护纳入考核内容,将“生态红线”作为重要衡量标准。此外,还要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和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制定和落实行之有效的生态保护政策与法规,加大环保执法力度[16]。
第三,大力发展生态文化,在全社会形成生态文明氛围。文化和文化价值观具有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只有赋予生态文明建设鲜明的文化内涵和大众化色彩,才能为广大民众所接受和重视。因此,需要在全社会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引导人民群众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努力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各级政府和环保部门要在全社会倡导生态文明的价值观、发展观、法治观和道德观。把生态伦理道德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立和生态文明建设相适应的文化新形态,发挥社会道德的约束力和先进文化的引导力作用,促进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让尊重自然成为广大民众的心声,让保护环境成为全民的自觉行动。
第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现代化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在经济高速发展的背后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自然资源过度消耗、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系统持续失衡。这些问题迫使我们必须从经济、社会、生态多元和谐发展的角度来审视发展模式和前进方向,以广大人民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求为出发点来调整国家和政府的职能,协调好社会各个领域的利益关系,努力化解人与人的矛盾和利益冲突,促进全社会的生态和谐。大力发展各种民间环保组织,支持环保公益性群众团体开展活动,打好生态文明建设的群众基础,提高社会公众的参与度和积极性,让良好的生态环境真正成为最公正的公共产品,实现全社会的生态共享和生态福祉。各级政府要开展广泛宣传,倡导生态健康生活方式和可持续消费模式,让绿色、生态、环保等理念深刻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引导广大民众积极参与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工作[17]。
(三)用制度建设成果保障生态文明建设
基于制度和法治的根本性、权威性、强制性等特点,制度和法治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最根本保障。如果说宣传教育能够在意识层面引发人们对生态文明的关注,那么制度和法律则能够在行为层面硬性约束人们的生态实践行为。习近平指出:“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2](P240)。 确切而言,当前制度的缺失已成为制约我国加快建设生态文明的短板之一,而习近平提出加强制度和法治建设,使之成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强有力保障,这就抓住了促进和实现绿色发展的根本。因此,必须把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作为重要突破口,推动制度创新和体制创新,用强有力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遏制生态持续恶化的趋势。此外,还要加强生态环保法制建设,加大生态执法力度,严格执行奖惩措施。“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18]。
第一,健全资源生态环境管理制度。我国人口众多,绝大多数自然资源人均占有量相对不足,这就需要加强对国土范围内自然资源的监管,通过建立国土空间开发和国土资源保护制度,确保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充分体现在国土资源开发、管理和监督的全过程。实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守耕地红线,节约用地制度,实施制度创新,确保实有耕地面积稳定,建立城乡土地置换制度,健全土地有偿使用制度。健全环境污染防治的相关法律法规,强化对水、大气、土壤污染等严重影响人民生命健康的行为进行制度约束和法律制裁,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有效调控人们对自然资源的开发速度和力度,确保自然生态系统有足够的自我修复时间,达到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生态环境的目的。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严格控制用水总量,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水功能区实施“谁污染谁治理”制度,切实加强水资源管理。
第二,建立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将环境保护与干部选拔重用挂钩,对认真完成生态治理工作,坚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干部要重用和提拔;对没有完成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任务的干部不得重用。对盲目决策、错误决策、急功近利而造成严重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事故的责任人包括地方领导、行政官员必须追责,严惩不贷,尤其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实行终身追究制。组织、统计、监察、环保等部门要相互配合,用制度规范主体行为,实现罚劣奖优、劣汰优胜。
第三,完善经济社会发展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各级政府及其工作人员履职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质量,完善的政绩考核指标体系能够有效调动政府的积极性,引导发展的方向和方式。提高政府和工作人员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关键在于要将生态文明建设作为政绩考核的指标体系,将绿色发展作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生态文明建设决定了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坚持绿色发展,提高生态效益。因此,这就需要把体现发展质量效益的指标作为衡量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尺,把生态环境改善的指标纳入政绩考评体系,实现以政策、行政命令为主导转向以制度体系为主导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以此来引导绿色发展,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在保持平衡的过程中得到综合提升,协调发展。
(四)统筹好国内积极建设与国际合作交流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关系全民福祉、关乎中华民族未来的综合性、系统性工程。因此,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一个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长远大计来抓,要把广大人民群众对天蓝、地绿、水清的生产生活环境的向往作为我们党执政为民的一个具体方向,并作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以坚定的决心和信心在可持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不断地取得新突破。这就需要统筹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既要把我国建设成为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和谐社会,又要树立全球视野,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同各国人民一道携手共建生态良好的美丽世界。
第一,按照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坚决贯彻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环境保护进入国家综合决策的层次,重点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开创环保工作新局面。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将生态文明建设贯穿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领域,实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切实解决生态民生问题,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态权益,为全体公民创造天蓝、地绿、水清的良好生产生活环境,提高生态环境在幸福指数中的地位,实现全民的生态福祉。
第二,明确认识在全球化时代,中国的发展已融入世界的发展,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是世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全球面临的共同课题。习近平也多次强调,在维护生态安全的全球性问题上,我们应该牢固树立命运共同体意识;在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上重视与其他国家的合作交流,学习国外先进生态环境治理的经验。在扩大生态文明建设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中,我国既要坚持独立自主地开拓本国的生态发展之路,又要传递中国声音,发挥中国传统生态智慧的作用,抵制生态贸易壁垒和他国环境污染向我国转移,切实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与世界人民携手共建美丽家园。
参考文献:
[1]周生贤.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论述[J].求是,2013,(17).
[2]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3]徐水华,陈璇.习近平生态思想的多维解读[J].求实,2014,(11).
[4]习近平.加快国际旅游岛建设谱写美丽中国海南[J].今日海南,2013,(4).
[5]侯辰龙.政治学视角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思考[J].理论导报,2014,(6).
[6]孙美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途径问题论析[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9.
[7]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8]课题组.中国道路十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典文献回眸(九、十)[J].党的文献,2011,(5).
[9]郭建宁.坚持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若干思考[J].理论建设,2013,(3).
[10]徐岩.中国共产党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与经验[J].泰山学院学报,2011,(5).
[11]余正琨.论科学发展观对三大规律认识的丰富与发展[D].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10.
[12]曹梦晗.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执政为民思想研究[D].济南:山东轻工业学院,2012.
[13]刘晓钟,钟涛.论科学发展观重大战略思想的理论体系[J].中共济南市委党校学报,
2006,(4).
[14]陈吉宁.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指引奋力开创环保事业改革发展新局面[J].时事报告(党委中心组学习),2015,(2).
[15]习近平. 生态兴则文明兴——推进生态建设打造“绿色浙江”[J].求是,2003,(13).
[16]陈俊.中国共产党环境伦理思想的逻辑发展[J].前沿,2015,(6).
[17]张乐民.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与开创生态文明新时代[J].理论学刊,2013,(10).
[18]李新市.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新境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重要讲话[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15,(2).
责任编辑:陈文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