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模式研究

2017-01-04 17:01郝丽张琳
青年时代 2016年21期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郝丽 张琳

摘要: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教育工作者工作的重点之一,其质量与成效影响着大学新生思想价值观念的形成。随着社会转型和时代变迁,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多样化,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三个倡导集中表达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新认识。本文着眼于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实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实现路径和关键环节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究,期望为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提供理论引导和实践启发。

关键词: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心理协会;素质拓展活动

当前高校教育模式经过多年的发展实践已形成一套常规的保险模式,利用讲座、报告会、班会等经典形式来向学生传输学校规章流程,类似填鸭式的教育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教育效果大打折扣。此外,很多高校开展入学教育仅限于开学初期一小段时间,忽视了新生入学教育的系统性和连贯性,忽略了入学教育作为帮助学生角色转换,确立人生目标的重要意义。

对于新生群体,要重点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的学习观、生活观,这一切都将决定他们今后人生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追求、取向。所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非常必要的,要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科学价值取向,处理好远大志向与躬身实践的关系,在为他人、为社会服务的基础上实现人生价值。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相关理论阐述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社会性质的集中体现,决定着社会制度、社会运行的基本原则,制约着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2012年11月8日,中共十八大报告首次用“三个倡导”分别从国家、社会、公民三个层面提出了反映现阶段公民认同最大公约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发展目标上的规定,是立足国家层面提出的要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这三个层次的理念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

(二)高校新生入学教育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开端,是大学新生理解大学、适应大学、融入大学的重要阶段,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基础性工作。每一个时代的青年都被赋予了一个时代的烙印,当下大学生处在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的环境下,形成了不同以往的新的思想行为特点:自我意识强烈,集体意识不足;维权意识强烈,享乐思想抬头;创新意识强烈,受挫能力缺失。根据时代和环境的变化,正确认识教育对象和教育环境,及时准确地把握学生的思想特点,是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首要任务。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一)入学教育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从十六届六中全会开始到党的十八大,我党高瞻远瞩,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创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更强调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尤其十八大以来,强调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以此为指导,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

中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后,各高校硬件设施,办学条件有了较大改善,教学水平、学科建设、科研能力也有很大提升,为大学生教育创造了有利条件,提供了坚实保证。但放眼当前,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进一步深入,各种文化与思潮交织激荡,国人的文化观念、价值取向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大学生的思想状况也受到了重大影响,迫切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导。

(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入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践行环节

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讲话中说“道不可坐论,德不可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在于从观念向实践的转化,生命力在于实践。不能仅停留在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层面上,要向实践延伸,既要想,更要做。

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不能流于“说教”,要加强实践环节,解决知行同一问题。入学教育作为大学生活的第一课,是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关键一课,更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环节。

三、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新模式研究

(一)模式构建原则

1、方向性原则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方向,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引领。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要有扎实的知识和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有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含了立足社会的各种品质要求,能促使处于知识累积和个性培养关键时期的青年大学生培养优良的思想道德素质,保持积极进取、开拓创新的精神,德才兼备,报效祖国和人民。

2、主体性原则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主体是学生,其模式要想被当代大学生接受并认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就更需要注意工作方式,遵循“贴近生活,以人为本”的原则,注重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的有机衔接和配合。在入学教育过程中,凸显人文关怀,尊重广大学生的主体地位,关心学生的精神诉求和实践需要,切实解决其最关心、最现实的问题所在,使大学生受到教育的同时,自觉增强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同,形成一致的共同愿景和价值目标。

3、系统性原则

一是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内容上看,并不是单一某方面的内容,而是涵盖了学业及专业思想教育、新生适应性教育、新生行为养成教育、及新生成长教育等内容;二是从高校新生入学教育的时间上看,并不是一朝一夕,而是需要一个有计划、有实施,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三是从实施的环节看,不是靠单一部门就能完成,而是需要整合资源,调动各个相关部门一起分工合作。

(二)新生入学教育体系构建

新生入学教育体系应包括以下内容:学业及专业思想教育、新生适应性教育、新生行为养成教育,以及新生成长教育。

1、学业及专业思想教育

为了帮助大学新生尽快了解自己所处专业的特点与发展前景,规划适合自身特点的学业生涯、职业生涯,增强其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进行学业及专业思想教育是非常必要的。主要内容包括:学校学分制实施方案及选课细则的讲解;各系学科带头人做有关专业特点及发展前景的报告;邀请知名校友做职业生涯规划方面的报告;邀请知名校友担任新生班级的企业导师,定期针对性的给予学生指导。

2、新生适应性教育

通过参观校园、校史展,让新生在短时间里比较全面地了解学校状况及他们生活学习的诸多场所;举办“五个一”活动,如吃一次特色小吃,参观一次名胜古迹等,帮助新生熟悉学校周边环境,降低陌生感;安排心理协会成员与每个新生班级进行座谈,针对新生刚入学和军训期间的心理不适进行调整;为新生开展素质拓展活动,创建轻松融洽的环境,让新生尽快互相熟悉,适应大学生活;施行学生干部学长和心理协会学长共同负责的学长制,把高年级同学的优秀品德、素质树立为榜样,引导低年级同学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3、新生行为养成教育

新生行为养成教育包括校规校纪教育、大学生活教育和大学安全教育。可采用多种形式,如,学生自主学习,举行报告,专题讲座,辩论赛等,让学生一入学就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了解校内办事流程,懂得如何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处理好人际关系,如何正确处理学习、工作、生活间的关系,增强安全防范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

4、新生成长教育

新生成长教育主要涉及在大学生活中所能遇到或需探讨的一些问题,比如:大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大学生应有自由之思想、大学新生自我形象塑造、如何正确看待学生团体等。另,进行新生适应性训练课程体系建设,内容包括“怎样听课”、“怎样提问”、“怎样参与教学实践”、“如何完成大作业”、“怎样管理自己的时间”、“怎样进行团队合作学习与活动”等。

(三)模式构建特色

1、以学院心理协会为依托

在大学生教育中,心理健康引导不容忽视,这已是教育界的共识。在新生入学之初就应高度重视其心理状况,做好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协会的成立,一方面在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协会成员“身边人”的作用,及时发现同学的情绪变动,通过积极主动的朋辈咨询及时进行疏导;另一方面是在关键节点,如新生入学或圣诞节等导致的情绪波动期开展适宜的素质拓展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合作,调整心态,享受快乐。

2、以素质拓展活动为践行手段

素质拓展训练是一种对人的思想、心理、意志、品质、能力、身体及顽强精神的一种磨练和考验,同时也是对人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临场经验的模拟和训练。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是通过一系列充满趣味与挑战的项目,营造氛围,身临其境,使学生从中体验、反思、领悟,提升个人与团队的生存与发展能力的一种培训方式,其更注重于在游戏中体验,在参与中感悟,有助于科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帮助大学生在充分认知自我的情况下科学规划人生。

猜你喜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IP影视剧开发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建
浅析高职院校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整体合力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机融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