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美琼
摘要:启发式教学是近来“素质教育”探索的产物,并不同于“应试教育”一味的老师教授学生学习,把学到的用在考试之上。而是通过老师对于教学大纲的总结,提取精华,在课堂之上不再是仅仅教授知识而且通过老师的经验和学习的过程中的客观规律逐渐引导学生的学习,让他们具有自己的学习思维,不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
关键词:高中生物;课堂;启发式教学
一、什么是高中生物教学中的启发教学
启发式教学是近来“素质教育”探索的产物,并不同于“应试教育”一味的老师教授学生学习,把学到的用在考试之上。而是通过老师对于教学大纲的总结,提取精华,在课堂之上不再是仅仅教授知识而且通过老师的经验和学习的过程中的客观规律逐渐引导学生的学习,让他们具有自己的学习思维,不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
启发式教学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并且能够举一反三。从而实现快乐学习主动学习。例如:在生物的基本特征中,维持个体生存不必需的是( )。
A、应激性 B、适应性
C、新陈代谢 D、生殖作用
答案很明显选D(生殖作用是种群得以延续的关键,但不是个体生存必需的。)那么我们会继续让同学举出A。应激性 B。适应性 C。新陈代谢的例子。这样可以更深一层的知道了三个知识点。
二、启发学习的要求
1、让学生更加具有主动学习生物的意识。生物学习的关键是“主动”二字,传统教学中学生总是担任一个被动的角色,要想达到学习成绩的提高必须将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地向老师学习知识。
高中生物中的启发式教学恰好就是通过对于传统生物教学知识的提炼让老师走出主动的位置。通过老师对于知识精华的讲解让学生主动去思考,通过老师讲解的内容主动提出问题,如果解决不了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
2、让学生具有生物思维。我们常说学习必须有自己的“学习思维”,所谓“学习思维”的养成并不是天生带来的而是通过后天的学习逐渐形成的一种知识网络,对于传统生物教学中老师采取的是一桶倒的模式,不管学生的接受能力,一味的传授,往往得到的结果是事倍功半。
在生物启发式教学中我们采取的是教授知识点,让学生自己用知识点连线,再由线组成网。这样形成点线面的思维网。这种方式学生的生物学习具有自己的系统,无论遇见什么难题,学生都可以通过自己的知识储备解答。遇到不会的难题学生在老师解答的过程中也可以提出新的问题和自己的独特见解,学习到新的知识。
3、培养独立解决生物问题的习惯。我们在教学中发现很多学生养成了“生物惰性”,这是传统的生物教学对于学生养成的不良习惯。我们一味的教授而学生并不能把我们的教授的东西完全消化,我们一味的讲解问题,学生对于我们形成依赖性,认为老师所有问题都会讲,不用急也不用去思考,从而越积越多形成巨大的知识漏洞。
而运用生物教学重点的启发式教学则是通过少量的讲解引导学生去主动地查询课本资料,不会的知识点先小组或者熟识的同学讨论,从而形成一定的熟悉感,然后将不会的问题提交老师,老师作答。
例如: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细胞内能量的转换器。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两者都能产生ATP,但最初的能量来源不同
B、需氧型生物的细胞均有线粒体,病毒没有
C、两者都含有磷脂、DNA和多种酶,叶绿体中还含有色素
D、两者都有内膜和外膜,都能产生ATP和氢
一般我们会把这题交给同学们直接做然后去分析,而启发式教学则会让同学提示关键词“需氧型生物;线粒体;病毒”从而让他们自己说出答案。(两者都能产生ATP,前者能量来源于有机物,后者来源于光;两者都是双层膜细胞器,但叶绿体有色素;线粒体是真核生物的细胞所具有的细胞器,病毒是非细胞型生物,不进行异化作用。)
4、发扬教学民主。在高中生物的启发式教学模式中要和学生成为学习的朋友,实现教学的民主。这就要求我们老师在和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放下“架子”,走入同学主动了解同学的学习困难,并通过积极的探讨交流让他们提高学习成绩。
三、高中生物教学启发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对于高中生物教学启发式教育必须抓住课下的预习,课上的教授,课后的回答问题。
1、如何让学生课下自主预习生物课本。说到预习很多人都很清楚,传统的预习方法是学生盲目预习没有重点,书看了不少但是知识点基本不清楚在哪个位置从而会浪费大量的时间。而高中启发式教学则要求教师将每节课的重点知识,提纲进行总结,让学生依据提纲进行自主的预习,这样可以有效的让学生提前了解知识点,为上课做好铺垫。
2、如何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课上老师的引导是完成启发式教学的关键所在,所谓的引导并不是老师说前半句学生说后半句,而是老师通过创设场景,对比生物实例给学生展示,学生通过老师的少量讲解对其他的生物给出生活的特征,特性。
比如,讲解一种乳酸菌的微生物,肯定会讲到它的结构(乳酸菌是细菌,为原核细胞,所以具有拟核、核糖体、细胞膜,乳酸菌是单细胞生物,具有细胞壁和鞭毛)。然后老师可以提出根据乳酸菌的结构总结酵母菌的结构(酵母菌具有典型的真核细胞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线粒体等,有的还具有微体)。
在学生回答完老师提出的问题后给及时的纠正,这样的举一反三的实例可以让同学们逐渐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从而改掉原来养成的惰性。
3、如何在回答学生的问题中慢慢引导。我们教学中会有许多学生来问问题,我们一般都是一股脑的将问题教授,现在看来这也会让同学们失去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应该在讲解的过程中逐步引导,分析题目,让学生自己想用到的知识点,并且做出解答。在引导的过程中要提问相关的知识点问题并针对这一题型给出相似的问题让学生给予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