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应用高等数学分层分类教学改革与实践

2017-01-03 17:23潘厚勇
课程教育研究·下 2016年11期
关键词:差异性

潘厚勇

【摘要】随着高职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的数学能力和各专业对数学能力的要求都存在着差异性,采取分层分类教学改革是广大数学教师必然的选择。笔者试图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结合本校的改革与实践情况,详细分析了分层分类的标准和实施分层分类教学的基本要求。

【关键词】应用高等数学  差异性  分层分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11-0115-02

一、改革背景

1.学生数学能力存在明显的差异性。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高职院校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以我校高职专业学生为例,现有普高毕业生、“三校生”、“3+2”五年制学生、中外合作办学学生等不同生源,学生由于各自的个性差异、学习行为习惯、非智力因素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表现在学习高等数学的目标和应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上也存在很大的差异。这对《应用高等数学》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传统的“齐步走”式的教学方式,已远远不能适应高职教育学生数学能力发展的需要,探索一种适应职业院校学生特点的差异化教学方法成为各职业院校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2.专业对高等数学的要求存在差异性。

目前,高职教育从专业的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等都处于探索和试验阶段,所以各高职院校都在探求符合我国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模式。应用高等数学作为文化基础课,是学好其它学科专业课程的基础,对文化修养和全面素质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教育部明确提出高职理论课“以应用为目的,以必需、够用为度”,高职数学的首要任务是为专业课程提供必要的数学基础。而各专业所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存在较大差别,为此,我们必须打破旧的教学模式,寻求基于教学对象专业差异化的教学途径和方法。

二、改革的理念与思路

1.改革的理念

应用高等数学课程分层分类教学改革理念是把“因材施教”作为基本的教学原则、以学生为中心,与专业应用相结合,提升学生数学文化素养,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改革的思路

分层分类教学核心思想是使每一层次、每一类别的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因此,改革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能力,依靠现有的条件和已有经验,制定不同的课程标准和实施方案,以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使全体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分层分类教学后,教师更加明确自己上课的对象处于什么层次,教学的目的性更加清楚,驾驭课堂的能力也随之增强。基础好的学生学到了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意识、加快了数学知识、能力、方法、思想在其他领域的迁移、有利于以后继续深造。基础差的学生学有所获、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掌握了,有利于提高文化素质。

三、改革的具体方案

1.分层教学模式

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按学生掌握数学知识和应用数学的能力不同而进行的差异化教学。根据生源的不同,我校学生数学能力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三校生”和“3+2”五年制学生为第一层次,学习公共基础课程的态度不够端正,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和应用数学的能力较差;普高生源为第二层次,学习能力和习惯较好,数学基础知识相对比较扎实,接收能力较强。在第一学期针对两个不同层次开设难易程度不同的应用高等数学必修课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在第二学期开设第二课堂选修课,为准备参加“专升本”升学考试的同学开设数学基础强化教学内容,为对数学应用感兴趣的同学开设数学建模课程,提高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分类教学模式

所谓分类教学,就是按不同的专业对数学知识的需求不同而进行的差异化教学。我们把教学内容分为各专业都必须掌握的公共基础内容和按专业不同需要的专业拓展内容,教学内容的选取以专业中实际需要处理的问题为依据,以岗位需求的应用能力培养为目的,教学案例源于岗位实际。目前,我校只针对理工类和经管类专业开设应用高等数学课程,由于理工类专业较多,经过调研,考虑到可操作性,我们实际把应用高等数学课程分为A、B、C三类。A类面向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物联网技术及应用专业群;B类面向除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物联网技术及应用外的其它理工类专业群;C类面向现代会计、现代商贸等经管类专业群。

3.分层分类教学的基本要求

(1)掌握不同专业、类别人才培养方案对数学应用能力的需求。

各高职院校教务部门都制定了符合各专业、各类别差异化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实施方案。作为数学教师,必须掌握不同专业、类别人才培养方案对数学应用能力的需求,以实际应用为目的,以专业需求为导向,以专业案例教学为主线,确定与各层次、各类别学生相适应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形成差异化的课程标准和课程实施方案。

(2)摸清高职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

从某种意义上讲,高职院校的学生基本上都是中考或高考的失败者,对数学学习充满了痛苦感、挫败感和自卑感,但内心对美好未来充满了希望,渴望得到老师的关注和认可。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适当降低教学内容难度,形成知识梯度,给予学生更多积极、正面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让学生参与到教与学的整个过程当中,学习与他能力相适应的数学知识,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即为成功。

(3)创新分层分类课堂授课组织形式。

传统的高等数学课堂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是“主演”,学生是“观众”,教学效果的好坏全凭学生自己的理解能力。对于大多数高职学生来说,在这种形式的教学中,要么呆坐着“观看”老师和部分同学的表演,要么干着与课程内容毫无相干的其他事情。因此,必须让所有学生参与到教学的整个过程,设置不同难度的问题情境,建立基于问题导向的小组合作教学形式。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学生,根据数学能力的不同,把学生分成若干个层级小组,不同难度的问题让不同层级的小组来回答,小组内部可以讨论。当然,为了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不宜公布分组的标准,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班级内都感觉到自己有能力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同时,这种分组也是动态的,教师可以根据每个层级学生学习情况的变化做出适时的调整。

(4)完成课程改革配套教学资源的整合。

首先,高职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应该具有职业教育特色,作为公共基础课程,应用高等数学教材将面向学校的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因此也应具有明显的职业教育特色,形成“基础+专业+应用”的模块化设计,有利于不同层级和类别学生的选择,促进高职院校分层分类教学改革的顺利实施。

其次,应完成练习、作业分层分类设计。由于学生数学能力的差异,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布置既要避免“一刀切”式标准,又要避免学生“望业生畏”的畏难情绪,要让学生敢想、能想、敢做、能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信心,克服学习数学知识的恐惧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必须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对练习和作业精炼化、多样化和层次化,提高数学作业的开放程度,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重复、多角度、循序渐进地掌握相关知识及其应用,增强练习、作业的有效性。

(5)形成分层分类评价体系。

传统教学评价主要以期末闭卷考试分数为准,作为一个学生成绩好坏的唯一标准,但是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不光是分数可以完全体现的。因此,探索分层分类评价体系,让不同层次学生得到适合自身专业特点、能力水平的积极评价,在调动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积极性方面有着尤其重要的作用,整体上应建立“平时成绩+期末考试+数学实验”的综合性评价体系。平时成绩包括考勤、课堂表现、分层分类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期末考试可以按不同层级和类别采用不同的考核方法,公共基础部分内容,强调熟练掌握,可采用难易程度有别的闭卷考试为主,专业拓展部分内容,强调应用分析能力的培养,以讨论,小论文或口试为主;数学实验主要培养学生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这种综合性评价可以多角度对一名学生的数学能力进行考察,有利于鼓励学生热爱数学,做好平时的训练,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4.提升教师能力是实施分层分类教学的有力保证

首先,应提高整体认识,面对学生数学能力差异化日趋严重的现实,应用高等数学课程必须实施分层分类教学,因材施教,让学生得到差异化的发展。其次,教师是整个课程的引领者,必须具备良好的“引”与“导”的能力,善于洞察学生个性特点,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应变,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环境下紧紧抓住学生学习的兴奋点,提升自身的感召力。第三,教师应具备科学评价学生的能力,避免带上“有色眼镜”看待学生,应加强教学反思,研究如何去适应学生的个性能力发展。另外,分层分类教学将大大增加教师的工作量和工作强度,考验的是广大教师的创新能力和敬业精神,只有兢兢业业,时刻把学生利益放在首位,才能真正实施好分层分类教学,达到“因材施教”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邢治业.高职数学分层教学与课程体系改革探析[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3.12.

[2]曹帅雷,张天孙.高职高等数学分层分类分专业教学改革设计与实施[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08.

[3]曹玉平.基于高职数学分层教学的实验研究[J].职教论坛,2013.02.

基金项目:杭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数学分层分类教学研究与实践》(编号:HKYJG201507)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差异性
新课程下的语文作业设计
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新课标下初中体育差异性教学管窥
浅谈风力发电企业培训体系建设
从语言发展的角度看中日敬语的差异性
意拳与形意拳的差异性研究
因材施教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初中英语差异教学可行性探究
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初中体育选项课分层教学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