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研究

2017-01-03 17:48蒋梦薇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 2016年13期
关键词:转移支付协调发展

蒋梦薇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逐步加快,社会财富的积累速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与此同时,我们也要关注到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日益突出的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基于目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经济体制要求,从财政学的角度来看,政府必须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而政府应该通过哪些手段解决这一问题呢?其中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那么又如何在中国目前政策水平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以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呢?本文将对此展开分析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差距;协调发展;转移支付

[中图分类号]F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918(2016)13-0084-02

doi:10.3969/j.issn.1671-5918.2016.13.041 [本刊网址]http:∥www.hbxb.net

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现已成为经济总量世界排名第二的经济大国,以此来看,我国经济形势似乎一片大好。但是,在这种经济整体繁荣的外表下,地区间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却日益突出,这显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要求的共同富裕的最终目标并不相符。因此,要促进中国经济稳步发展,缩小区域间差距迫在眉睫,从而完善财政转移支付也势在必行。

一、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现状

从世界范围来看,对于解决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协调这一问题,财政转移支付制度都具有重要意义。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也在我国建立起来,但到目前为止,我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并没有完全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一方面,现行的转移支付中有很大的一部分都以税收返还的形式存在,这虽然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税收大省的缴税积极性.但同时,在这种税收返还制度下,更多的税收收入返还给了原本经济发展水平高、税收收入高的省份,而与此同时一些发展并不是太好的省份获得的税收返还就不够可观,所以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差距由此加剧,引起了“富愈富,穷愈穷”的马太效应。另一方面,与之前该制度未建立之前相比,均衡性转移支付逐步建立起来,从客观上来说这是制度上的一些进步,但离实现公共产品均等化的目标还有一定的距离。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和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增强基本公共服务的保障能力和主体功能区的转移支付力度,促进区域经济科学合理发展。可见,要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必须从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入手,形成和谐统一的经济发展环境。

二、财政转移支付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作用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一直面临着公平与效率二者不可兼得的问题。以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来看,实现效率就是通过有效配置资源以实现最高利用价值,也就是实现帕累托最优;而公平则要求社会成员收入的均等化。从概念上来看,两者显然是存在矛盾的。在我国经济学界,通常也认为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有时候,实现了效率不得不舍弃一些公平,而实现了公平可能又会损害效率的提高。

但是,公平与效率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可以找到共存点的。在中国经济发展初期,一直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但在党的十四大以后,公平与效率被提到了同样的地位,“兼顾效率与公平”成为新的发展原则。公平与效率的关系理论在协调区域经济中同样适用,公平与效率相辅相成才是区域经济发展之道。一方面,如果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实现财政收入的再分配,扶持经济落后地区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区域间的公平,就会有利于各区域进行经济合作,促进共同发展,即进一步提高了效率;另一方面,区域间经济协调发展,经济效益不断调高,有利于政府税收征管制度不断完善,进而加强财政的宏观调控力度,更好的发挥财政的调节作用,也可以进一步推进区域间的公平和谐,由此形成公平与效率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从区域间经济均衡发展的角度来看,规范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可以从宏观上配置资源,实现有限资源的最大价值,以各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代替原来较大的贫富差距,在提高效率的同时实现区域间的公平。为此政府应当鼓励发展较慢的地区建立大型的公共基础设施,从而带动落后地区经济的发展,进一步实现区域间经济发展的均衡和协调,避免因贫富差距的拉大而引发社会不公问题,进而影响国家和谐。

三、美国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与区域经济发展

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作为一种调节中央和地方以及各地区间财政关系的重要手段,其制定与实施与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有着重要的关系。美国作为一个典型的西方发达国家,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具有代表性意义。下面该部分将以美国为例,分析其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其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美国的转移支付开始于19世纪初期的财政补助和拨款。但是当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弥补联邦、州、地方的资金不足,促进州和地方资金的周转。而经历了1929—1931年的经济大危机后,联邦政府发现转移支付除了可以弥补地方资金的不足,还具有加大对州和地方的经济干预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随着时间的推进,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国财政转移支付的规模逐步的加大,目前转移支付已成为联邦政府财政支出的重要内容。

美国财政转移支付的主要模式是专项补助金模式,这是一种典型的自上而下的财政拨款模式,即只需要联邦向州政府、州向地方政府拨款,而州和地方不需要上缴收入。与财政拨款模式相对应的是,美国有一套明确的法律作为依据来规范和指导转移支付行为,如《国会预算法案》、《平衡预算法案》、《联邦政府对州和地方政府的财政资助法案》等,在法律的指导与规范下,美国的财政支付转移制度在协调各州、各地方间的经济发展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在保险、教育、公路建筑和社会福利等方面,财政转移支付资金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以完善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第一,调整结构,科学设计。增大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的比例,逐渐压缩、减少专项财政转移支付。与专项转移支付相比,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没有规定具体的用途,只是对地方财力的一种补充,可以用来平衡地方预算,并且更具有灵活性,有利于地方充分发挥其自主性,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将财政转移支付拨款真正用在有利于本地区发展的方面,有利于减少财政转移支付资金浪费的现象。在我国目前区域性经济发展差距较大的情况下,增加一般性财政转移支付的比例,有助于减少地方财力差距,逐步实现地方财力均等化。

第二,转变资金计算方法。现阶段,我国采用税收返还制度,“基数法”是财政转移支付额的主要计算方法,但是这种方法伴随着一定的负面作用,其产生的马太效应,在一定程度上会抵消财政转移支付缩小区域差距的作用,甚至还可能扩大差距。而以“因素法”取代“基数法”,即将地区的GDP、人口规模,人均收入等因素综合考虑在内以确定合理的转移支付金额,有助于逐步缩小区域间经济发展差距,遏制“穷愈穷,富愈富”的不合理现象

第三,纵向与横向相结合,完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到目前为止,中国只建立了纵向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即只有中央向地方进行转移支付。随着经济的发展,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距会日益凸显。落后地区紧依靠本地区和纵向转移支付,依旧远远不能达到与发达地区向一致的水平,这就需要横向转移支付来调节了。由经济发达地区向落后地区进行横向转移支付,有利于加强区域间的合作与联系,促进区域共同发展,有利于缩小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

第四,加强法制建设,强化转移支付管理。在财政转移支付方面,中国的法律建设还很薄弱,没有专门的法律,这就使得了财政转移支付没有法律的保障和支持。制度建设,法律先行。因此,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制度应是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协调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保障。只有这样,中央和地方的各项财政转移支付行为才能有法可依、按法律程序进行,规范化、法制化、透明化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才能逐步建立起来,真正的为经济发展而服务。

(责任编辑:封丽萍)

猜你喜欢
转移支付协调发展
勿以学生成绩进行“转移支付”
耕地保护优先序省际差异及跨区域财政转移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