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慧
[提要] 财务决策在企业的经营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整个财务管理的核心。而财务决策大都是由企业管理者做出的。但人并非绝对理性的,他们的思想、情绪、情感都会影响他们所作出的决定。本文着重研究管理者过度自信对投资和资本结构这两方面财务决策的影响,通过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管理者过度自信;投资决策;资本结构决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11月19日
一、引言
过度自信本是心理学的一个专业术语,是指人们对自己有绝对的信心,倾向于高估自己能力,容易自傲。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人们的一个基本特征。这一现象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由于企业的经营权与管理权相分离,管理者作为企业经营的主要决策者,对公司有一定的控制权,他们所做出的决定基本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这将会使他们在经营活动中表现出一种超出一般自信水平的情绪状态,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管理者过度自信。
财务决策是企业进行财务活动的依据,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有利于配置企业的各种资源,发挥效益最大化,为企业创造价值,但不合理的财务决策则会阻碍企业的发展。财务决策的方法有两类,分别是定性决策和定量决策,定性决策和个人的经验紧密相连,而定量决策虽然有大量的分析方法,更具说服力,但它也是与个人的能力有关的。另外,在进行决策时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这就要求决策者必须拥有非凡的预测能力,只有能够做出合理的预测,才能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决策。这也就是说财务决策与企业管理者的能力是密不可分的。但有研究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比一般普通大众的概率要高。那么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资本结构财务决策又有什么关系呢?本文将通过规范分析法对其进行研究。
二、管理者过度自信与企业投资决策的关系
投资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十分重要,是管理者高度重视的财务决策之一。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投资目的是希望将资金投放到报酬高、回收快、风险小的项目上来不断促进企业的发展壮大。但在进行项目选择时管理者往往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过度自信的管理者通常都会认为自己的能力和自己所掌握的知识都是无人能及的,有绝对的信心可以让企业获得长足发展,他们所做出的决策必定是最好的。所以他们在进行项目评估时会采取一种比较冒进的思想,进而会高估项目所带来的收益,低估风险,将大量资金投入到该项目中,慢慢地就形成了一种过度投资的现象。当真正的发展机遇到来时,企业将会由于自由现金不足而丧失投资的机会。
当全球化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时,国内的企业都在进行海外投资,使其“走出去”。海外投资的环境其实是很复杂的,而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将会认为自己比普通员工更有远见,尤其是那些投资方面的管理者,他们觉得自己对海外的法律、政治、金融环境、企业文化等有更深、更独到的见解,自己所掌握的信息是百分百可靠的,能够预测到它所隐藏的问题和预计能够带来的经济利润,做出趋利避害的投资决策。但现实往往是相反的,事实证明许多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甚至是并购活动时都失败了。例如,上汽投资双龙彻底失败,中海油竞购优尼科以失败告终。我们都很清楚,公司的决策基本上都是由管理者做出的,所以这些失败案例在很大程度上是与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相关的,过度自信导致他们以自我为中心,很难倾听他人意见,容易盲目选择投资项目,也就是说管理者过度自信所做出的投资决策通常是不利于企业发展的。相反的,理性的管理者将会综合各方面的意见,再结合自身的经验,合理估计项目的风险和现金流,做出谨慎的选择,例如海尔集团在张瑞敏的带领下成功地走了出去。
全球气候变暖,环境保护问题引起了各个国家的高度重视。与传统工业相比,国家越来越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这也使创新成为当代企业的关注焦点。在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看来,创新水平的高低是与研发投入水平相关的,因此他们会做出加大研发投入的决策,占用企业的大量资金。而研发与创新是否能够带来效益是需要时间检验的,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这违背了企业在进行投资项目选择时要求回收快的理念。表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太高估自己的经营能力,在进行投资决策时过于武断,最终会限制企业效率的提高。
三、管理者过度自信与资本结构决策的联系
资本结构决策是企业另一个重要的财务决策,是与筹资方式相关联的。而筹资又分为股权性筹资、债务性筹资和混合性筹资,企业在进行资金筹集时会选择哪种筹资方式是由管理者决定的。上述已经说明管理者过度自信容易引发过度投资,当一个企业真的出现过度投资的现象时,企业的自有资本将会大量锐减,甚至难以满足企业发展的需要,此时他们就需要进行筹资,选择何种筹资更有利于企业的发展将成为管理者优先考虑的对象。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将会以他们乐观的心态认为只要资金充足就一定能够为企业带来巨大利润,这样他们将会倾向于选择债务筹资方式来增加资本,毕竟债务筹资只要求债务人按期支付利息,到期偿还本金,而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认为在自己的领导下,企业肯定能够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获得盈利,这样既避免了公司内部股权的稀释,也不需要与更多的人分享收益。不仅如此,在债务筹资的内部,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更喜欢短期负债,尽管短期负债的偿债压力大,但其资本成本低的特点仍是人们在进行选择时更愿意考虑的因素之一,尤其是当管理者过度自信时,他们相信自己的能力能够让企业在短期内取得收益,偿还债务,并节约负债成本,实现多方面的共赢。但这种决策往往会使企业的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严重失衡,不利于企业资本结构的优化。
管理者过度自信会不断加大债务筹资,进而提高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使财务风险在无形中加大。而财务风险的存在会导致企业经营不善,提高企业破产的可能性,我们需要考虑当企业经营不当造成损失甚至是破产时该怎样偿还债权人的高额利息和本金。另外,当企业的资本结构不合理、资产负债率过高时,企业要想进一步筹资是很困难的,不论是投资者还是一些贷款机构,他们都会考虑资金投放是否能够如期收回。而过度自信的管理者是不会考虑这个问题的,在他们看来,企业的发展只会成功,不存在经营失败的可能性,更不会陷入财务困境。与过度自信的管理者相比,理性的管理者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时会综合考虑企业的盈利能力、经营风险、财务风险,结合其他员工的意见,进行合理的预测,为做出最优的资本结构不断努力,而不是那么冲动,过于相信自己。
四、对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规范
过度自信作为社会中存在的一种普遍现象,对于管理者来说更是如此。过度自信的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常常会高估自己的能力,觉得自己已经掌握了所有的信息,有一种极其强烈的控制心理,认为仅凭一己之力做出的决策就已经是最优的了,不需要经过会议一而再、再而三地讨论与修改,浪费时间,使决策丧失发挥作用的最佳时机。然而,他们所做出的财务决策不仅没有促进企业的发展反而会损害企业的利益,因此应采取各种措施,降低决策中的管理者过度自信行为。
首先,要提高管理者对过度自信这一认知偏差的认识,引导他们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让他们意识到自己能力是有限的,要不断地加强学习,提高自己的辨别能力,改变自己的归因方式,不要一味地把成功归功于自己,而认为失败都是外界因素导致的,与自身无关。管理者作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人才,要懂得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道理,有句谚语说得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所以,管理者应该鼓励大家说出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意见并借鉴前人经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理性地做出财务决策,才能够真正地为企业创造价值。
其次,加强内部控制,不断完善管理者行为规范的相关制度。一方面约束管理者过度自信的行为,另一方面通过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合理处置企业的股权资本,让管理者从经营者变成所有者,这样将会使他们自身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直接挂钩,进行财务决策时会更加谨慎,努力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的财务目标。
最后,规范企业的财务决策流程,在决策真正生效之前,要通过层层审核,尽量优化决策,降低风险。同时,要提高审核人员综合素质,定期对他们进行培训指导,提高专业技能。
主要参考文献:
[1]姜付秀,张敏,陆正飞,陈才东.管理者过度自信、企业扩张与财务困境[J].经济研究,2009.1.
[2]廖蕾.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投融资决策影响的实证研究[D].重庆大学,2009.
[3]胡亚君,王婧雅,林昕.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融资决策研究综述[J].财会通讯,2011.2.
[4]张欣.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研究[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3.5.
[5]周洪亮.管理者过度自信对企业财务行为的实证研究[D].厦门大学,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