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初探

2016-12-31 18:28许树华
财会学习 2016年12期
关键词:问题及对策

文/许树华



高校扶贫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初探

文/许树华

摘要:全国高校参与定点扶贫工作已成为常态。扶贫资金的管理与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文章提出相应的对策,希望为提高扶贫资金使用的规范性和使用效益做一些有益探索。

关键词:高校扶贫;扶贫资金;问题及对策

2012年11月,国务院扶贫办、中组部、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下发《关于做好新一轮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近年来,政府协调高校参与扶贫等相关工作成了一种惯例。高校的行政化体制决定了其要为地方发展服务,因此高校在搞好教学和研究的同时,已将定点贫困地区的发展当成头等任务。

全国各大高校已成为农村扶贫的一支重要力量,并逐渐显示出它的实力和优势。许多高校考察扶贫点相关产业并与该县(乡)签订定点扶贫协议。在协议中,学校普遍以科教扶贫、产业扶贫和智力扶贫为着力点,支持扶贫县(乡)发展现代农业,为贫困县实现脱贫致富提供科教和人才支撑。但也有一部分高校仍处于盲目扶贫阶段,体现在扶贫措施老套、涉及面窄,多数非农院校由于技术不对口,不能深入农村了解贫困的根源,且缺乏资金支持,因此扶贫效果并不明显。

高校安排扶贫资金是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扶贫工作会议精神的需要。扶贫资金是学校预算安排用于支持精准扶贫对象加快经济建设发展,改善扶贫对象基本生产生活条件,辅助贫困户发展种养殖产业,开展产业技术培训,增强农户自我发展能力,帮助农户提高收入水平,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的专项资金。从总体上看,高校扶贫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上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笔者拟结合高校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切实发挥好扶贫资金的重要作用作些初步探讨。

一、高校扶贫资金使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扶贫资金未纳入学校财务预算

部分高校扶贫资金并未按规定纳入学校每年的财务预算,其支取和使用随意性大。一种情况是,扶贫资金没有项目申报程序,未列入预算。年终有钱时就扶贫,没钱就不扶贫。另一种情况是,扶贫资金有申报程序,但从申报到批准实施缺乏前期论证,脱离实际,造成项目实际建设期与计划不同步而难以执行,形成损失浪费现象。

(二)扶贫资金使用范围未明确界定

扶贫资金的投向和使用原本有严格的政策规定,但一部分高校未明确界定本校扶贫资金的使用范围和方向,致使该使用的地方没有使用,不该使用的地方却乱用,弱化了资金使用效益。

(三)扶贫资金的支出审批流程不清晰

部分高校扶贫资金的支出审批随意性大,流程不清晰。或是在审批流程中较笼统,未对审批权限以金额大小分层级加以区别和明确规定。

(四)扶贫资金的使用缺乏有效监督

部分高校项目招标、监理和验收都流于形式,造成项目施工缓慢、工程质量不达标、材料价格虚高、虚列支出套取资金等问题。个别高校对报账票据的真实性、合法性审核不严,报假账的问题时有发生,挤占挪用扶贫资金。部分高校的纪检、监察、审计处对扶贫资金的使用上未真正全程有效监督。

(五)扶贫资金筹集渠道狭窄

财政扶贫资金非常有限,加之部分高校未能有效整合支持贫困地区的各类资金,扶贫开发投入渠道狭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扶贫效果、延缓了扶贫速度。

二、加强高校扶贫资金管理的对策和建议

扶贫资金使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笔者对此进行了初步探索,希冀高校坚持改革创新前提下,注重健全制度机制,切实提高资金使用绩效。

(一)扶贫资金纳入学校财务预算

各高校应成立扶贫办公室,根据扶贫资金使用方向确定项目类型,编制各项目类型所对应的经费预算,并纳入学校财务预算。扶贫办公室依据项目可行性、合法性、效益性原则基础上,遵循“优中选优,具示范性”的原则对项目进行审批。学校各部门(学院)若需申请扶贫资金,需根据所属项目类型,以项目形式向扶贫工作办公室申报。扶贫资金实行“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封闭运行”制度,确保资金封闭管理,安全使用。所有项目要按各项目类型列出的预算安排进行开支。

(二)明确界定扶贫资金使用范围

扶贫资金重点应该用于各村民小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贫困户的扶持,扶贫资金适用范围应遵循如下基本方向:

1.围绕改善当地基本生产生活条件,支持扶贫对象修建村组道路、农田水利等公益性生产设施、饮水安全配套设施,支持扶贫对象实施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

2.围绕培育和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支持扶贫对象发展种植业、养殖业;使用农业优良品种、采用先进适用农业生产技术等。

3.围绕提高农村扶贫对象综合素质,支持扶贫对象建设各类文化活动场地(室)、公共卫生设施等社会事业发展工程。

4.围绕帮助农村扶贫对象提升劳动技术素质,支持扶贫对象参加各类技能培训、参观学习。

5.缓解生产性资金短缺困难,支持帮助扶贫点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对贫困户发展种养殖等产业进行帮扶。

6.围绕扶贫工作具体开展时产生的其他必要开支,包括扶贫工作宣传费用、项目管理费(扶贫规划编制、项目评估、检查验收、成果宣传、档案管理、项目公告公示等方面的经费开支)、扶贫工作办公室的办公费用、重大节庆日开展慰问工作的支出、联系协调扶贫工作产生的其他费用等。

7.用于工作队员驻村期间的食宿补助。

(三)规范扶贫资金的支出审批流程

扶贫资金支出的审批按照“ 权责对等,谁审批谁负责” 的原则,实行分类分项审批,并采取项目制动态管理。

一般情况下,扶贫资金支出金额在5000元以下的,可由扶贫办公室主任直接审批;支出金额在5000元以上至30000元(含30000元)的,由扶贫办公室提出意见,报分管扶贫工作的校领导审批;支出金额在30000元以上至100000元(含100000元)的,在前述基础上,由分管财务的校领导和校长审批;支出金额在100000元以上的,按照学校“三重一大”相关规定执行。

(四)加强扶贫资金的有效监督

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总体要求,项目跟着规划走、资金跟着项目走,监督跟着资金走原则,学校相关部门应分别履行相应监督职责。

1.扶贫办公室。学校扶贫办公室负责扶贫资金的预算编制,负责审核或审批扶贫项目。并实施跟踪问效,相关人员要经常参与扶贫项目管理, 监督扶贫项目实施,及时收集资金使用信息,确保扶贫资金使用的合理、合规和效益。

2.财务处。学校财务处负责年度扶贫资金预算安排,并对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合规性应从严审核,对不合规发票、虚假票据一律拒拨、拒付。

3.纪委办公室、监察、审计处。学校纪委办公室、监察、审计处负责对扶贫资金的使用全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充分发挥监管职能作用,加强对扶贫项目的巡视、检查和审计,促使扶贫资金规范使用。具体措施是:对所有的扶贫项目计划、扶贫资金投放、项目建设内容、工程决算等信息要在项目实施地和受益范围内进行公告公示,使项目和资金运作的透明度增强;对重点项目开展决算审计和绩效评价,客观评价其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有疑点的资金去向,采取一竿子“查”到底的追踪审计方法,把问题查实查透;建立扶贫资金使用情况定期报告制度,以便于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对虚报、冒领、截留、挤占、挪用扶贫资金的部门(学院)和个人,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学校有关规定严格追究责任并加大处罚力度。

(五)扩宽扶贫资金筹集渠道

学校要优化财政预算投入,千方百计筹措资金,确保扶贫配套资金的落实。并建立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机制,捆绑使用扶贫资金和各类相关涉农资金,集中财力解决突出贫困问题。

参考文献:

[1]陈柏中.如何规范财政扶贫资金的管理与使用[J].审计月刊,2014(5).

[2]柯振华.如何实施精准扶贫[J].实践.探索,2014(7).

[3]张蓓.加强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的思考[J].中国财政,2014(7).

(作者单位:云南开放大学)

上接(第159页)果得出,较之中西部企业,“营改增”对东部各个单位在固定资产方面具有较大的积极影响,相比国有企业,“营改增”对非国有单位形成的固定资产投入积极影响较为深远。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东部以及非国有单位积极实行税务筹划,抑或节税预期情况下,加大了固定资产的投资力度。根据“营改增”在劳务雇佣方面的影响分析,在非运输行业形成了较为明显的影响,但是运输业效果并不明显,出现这种原因是样本中涉及非运输业基本是新型行业,企业具有较强的正向预期作用,同时持有更为积极的劳务雇佣态度。依据相应的研究表明,实行“营改增”的积极意义,在东部企业、私有企业等都有一定的体现。但在中西部、国有企业中并不明显,其相应的原因可以分为企业的政策和工作态度。依据“营改增”对企业创新发展的影响来说,有关数据结果并不明显,以此表现了“营改增”对于研发工作的有效引导作用,但并没有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得到有效的实行。依据“营改增”对企业发展工作的效率来说,不仅在非运输行业中的分析数据来看,回归系数为正数,其他的分类和整体回归并不明确。其原因主要为“营改增”实施后的信息数据、互联网技术等创新服务工作得到发展,通过外包工作来避税,以此促使工作得到专业化发展,从而提升工作的效益。

(三)稳健性检测

为了对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进行保证,我们需要对变量的计量手段进行转变,在此基础上运用年末固定资产的比例、工作人员数量的增加等对固定资产以及工作人员数量的变化进行衡量,通过对相关数据的分析可以得知,“营改增”在分类和总体样本两个方面对运用效率所产生的效果不甚明显,然而这也与之前的结论存在一定的出入。

三、结论与建议

根据上述的分析,在我国“营改增”的改革中,对于企业政策效应的影响方面,总结如下

(一)“营改增”的企业形式已经逐渐形成

在促进我国的企业的固定资产的投资以及吸收方面,积极的促进了企业的整体效应提升,并且很多经济政治形势以及发展策略得到了实施。

(二)对于“营改增”未来的发展还需要进行详细的观察

根据我国的服务行业发展方向来看,通过经济精细化分以及产业化的转型升级,来优化企业的经营模式和研究企业的现代化发展方向。根据创新的企业运行模式来促进我国的服务行业的经济发展,在这方面实行“营改增”表现的并不是很明显。

(三)“营改增”的形式在不同的企业中展现的形式也不相同

在非运输业以及非国有企业中的“营改增”政策明显的高于国有企业以及运输企业的实际效应,并且在进行税收方面,企业的“营改增”政策明显看重与新兴的产业以及市场形势比较强的产业,根据以上的情况提出了以下的建议:

1.坚定“营改增”的实施信心,并且积极加强“营改增”政策实施。我国 “营改增”政策是一项重大的税制改革政策,在政策的改革方向上以及税收的合理性上都是毋庸置疑的,一定要坚定“营改增”的信心,积极的推行“营改增”的实施。

2.积极应对“营改增”在不同的行业以及不同类型企业中的调查以及分析。特别是对于“营改增”加大税负以及“营改增”的实施不够明显的地区以及行业中进行监督跟踪以及调查。具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应的改革以及统化。

[1]李春瑜.“营改增”对企业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J].地方财政研究,2016,01:66-71.

[2]张海英.“营改增”对物流企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财会月刊,2014,20:78-81.

[3]李海强.“营改增”对金融行为影响的实证分析[J].现代商业报,2016,05:55-74.

[4]徐艺明.“营改增”对物流企业影响的实证分析[J].经济学,2015,20:78-81.

(作者单位:云南圣乙投资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问题及对策
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内控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分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电算化中的问题及对策
基层工会经费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全面预算管理在房地产企业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问题及对策探究
对我国国际贸易融资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浅议财务会计管理在工程企业中的问题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