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障儿童社会支持体系现状及问题研究
——以天津市×机构为例

2016-12-31 15:34:32侯朋飞
经济研究导刊 2016年22期
关键词:民间组织智障机构

侯朋飞

(天津理工大学 法政学院,天津 300384)

智障儿童社会支持体系现状及问题研究
——以天津市×机构为例

侯朋飞

(天津理工大学 法政学院,天津 300384)

智障儿童的社会支持体系主要是由政府、社会、民间组织、学校及家庭五个主体组成的“五位一体”系统。基于社会支持体系评估指标及特征,对天津市X智障机构人员及周边居民进行了走访,发现政府、社会、民间组织(NGO)、学校,以及家庭对智障儿童的认知和支持力度、效度不足。智障儿童社会支持体系的完善,需要政府加大投入,以及社会的援助、民间组织机构的完善、学校师资的引进及家庭的支持。

智障儿童;社会支持体系;研究分析

一、智障儿童的相关分析

(一)对智障儿童的已有研究

谢俊贵认为,研究表明,精神残疾是永久性的,但智力障碍可以通过教育和培训来发展和刺激他们的发展潜力,从而提高他们独立行动的能力和正常的生活[1]。易进也明确了智障儿童社会支持体系的重要性,根据大量的儿童发展影响因素的研究结果,不同的研究人员使用一些常见的评价指标来研究社会支持系统[2]。顾华青认为,对智障儿童的社会保障体系,需要更多的特殊教育学校建立学校、家庭和社会的互动,鼓励及支持非营利组织机构的发展,提高社会工作专业创新及采购服务形式的监督系统[3]。沈海杰从社会工作方面认为,从社会支持理论的角度来看,使用理性情绪疗法、行为矫正、治疗的家庭结构,开展一系列活动,缓解家长心情,通过亲子沟通、社会融合也可以发挥链接资源和信息共享的作用,便于智障儿童得到更好的康复和就业[4]。

在学科方法上,对于智障儿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学、医学、社会工作方面,社会学的关注度较少;在研究方法上,已有的研究以实地调查和问卷调查为主,我国目前还没有系统的智障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

(二)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

综合各个研究及智障儿童社会支持的主体之间的互动形式,分析出评估智障儿童社会支持体系的指标主要有:首先,具体内容包括每一类社会关系由多少人组成,在网络中占有多大比例,如儿童的同伴数、教师数等,通过对比可以揭示各类社会关系在儿童社会生活中的相对地位和重要性;智障儿童与各个主体的接触,如与家庭成员的互动,或与同伴之间的接触;不同主体之间的互动形式,如政府对民间组织的影响、社会志愿者对民间组织的扶持作用等。其次,包括智障儿童自身的价值需求,例如对尊重和满足需要的需求,智障儿童轻度患者也有表达自身需求的必要,也有要被尊重和理解的需求;他们也需要分享、陪伴和共同娱乐,需要情感的慰藉。最后,对于智障儿童的周边主体来说,需要共同承担和互相支持: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往往普通家庭的智障儿童更容易受到忽视,并且家长也容易放弃,尤其是拥有一个智障男孩的家庭,这就需要政府、社会给予支持和帮助;对于民间机构来说,很多本意是在于无条件帮助这些儿童的机构,最后也因为缺乏资金和无暇照顾智障儿童导致解体,这就需要政府的大力扶持和社会志愿人员的支持。

二、天津市X机构的现状及问题类型分析

2016年4月13日,笔者作为一名志愿者对天津市×机构进行了走访和了解。天津市×机构位于天津市南开区,濒临红旗南路,是一所民办非营利机构,但还未得到政府的认可。该机构成立于2005年,主要由一位47岁的王姓女士负责,偶尔其女儿会帮助照顾,有9个不同程度残障的智障儿童,男孩6个,女孩3个。其中最大的15岁,男,轻微智障,腿脚不利索,但生活可以自理,也可以照顾弟弟妹妹;最小的5岁,女孩,脑瘫患儿。在这其中有7个是父母付费的,另外两个是男孩,是被人遗弃的。

通过走访了解到智障儿童一般先会在儿童福利院生活,等其成年后,如果能从事简单的劳作,就会出去工作,福利院会连发6个月的补助;如果不能从事劳作,就由儿童福利院专制社会福利院或者敬老院,由国家继续供养。在对王女士的访谈过程中得知,这些孩子都是智商有问题,稍微大点的生活可以自理,稍微小点的生活都不能自理。她认为,现在社会对这些孩子的关注度还有待提高,像有些家庭知道孩子属于智障儿童就会遗弃孩子。那些在智商方面比较高的孩子容易受到家庭和社会支持,也许是觉得有希望;在她这里,孩子们生活得并不如意,她希望能有一个社会机构来支持这些孩子,机构的运作费用可以来自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及个人捐助;她更希望社会能在支持孩子们生活的情况下,可以让能接受教育的孩子们受到教育,做到因人而异。其原因分析为以下几点:

(一)政府投入不足

据了解,×智障机构里,政府有所投入,但只是仅限于每个月会分拨一些钱,标准是平均每个孩子100元。这个标准对于机构的工作人员来说是远远不够的。甚至,还有私人办的收容智障儿童的小机构,因为资历不高和证书的不齐全,得不到政府的任何财政支持。在走访中还了解到,国家对弱智儿童或者残疾儿童的救助工作一般通过残联中心进行,而层层递进的工作方式使得真正到智障儿童机构的钱财和服务缺失。

(二)社会关注力度不够

在对王女士的访谈中了解到,自从她在2005年7月决定收养一个7岁的智障男孩开始,直到2005年11月,通过她女儿的宣传及在网上呼吁,才有部分志愿者来给予帮助。由于某高校离×机构较近的关系,有时也会有大学生来做志愿服务。但大部分来服务的志愿者都是上午或者下午过来,很多时间还是王女士一个人照顾。也因为丈夫的不理解及经济压力大,两个人婚姻破裂,女儿跟随其父生活,女儿支持王女士的工作,时常会过帮助王女士照顾这些孩子。很多爱心人士关注的都是智力健全的贫困学生,对智障儿童的关注基本只停留在捐献一些衣物和财物的层面。总体来说,社会对智障儿童的关注度还远远不够。

(三)民间组织缺失

民间组织机构(NGO)有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政府为背景的组织机构;另一种是民间自发形成自下而上的组织机构。这里所说的NGO是第二种,自下而上的机构。由于民间组织注册及发展程度过于复杂等原因,通过大量的文献和资料,一共查到中国有救助儿童的126个NGO,对智障儿童进行专门救助的更少。结合王女士的谈话,×机构想申请成为民间正式组织并不是那么简单,需要走很复杂的程序,这也使得×机构还只是一个民间自愿服务的组织,而并没有上升到政府支持的程度。

(四)学校师资短缺

学校是社会的一部分,对智障儿童的支持也很大程度上是学校对智障儿童的关心和帮助。很多教师不愿意到智障学校任教,因为拿着跟正常学校教师差不多的工资,却要花费更多的精力。并且,学校的公共服务措施也较差,资金的短缺更加剧了学校的困难。曾接触过一个智障儿童的教师,本是一个充满爱心的女士,开始还能对智障儿童们耐心教导,但时间久了,反而会发脾气,尤其是那些调皮的儿童,对一个明该去厕所小便却非得在宿舍床上解决的孩子,她当场情绪失控,甚至提出辞职。这种情况不是个例,这也是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宁可去当志愿者做短期服务,也不愿意到智障学校去当教师的主要原因之一。

(五)家长认知不够

社会的支持是在家庭也对孩子支持的情况下实现的,首先是作为一个智障儿童的家长必须重视起来,让孩子可以进入社会才能得到社会的支持。接触过一个家有智障男孩的男士,他的工作是一名大学教师,妻子在学校里开超市。儿子是先天的智力低下和吐字不清,走路也不太利索。在就医无效的情况下,这位男士没有把孩子送到智障学校接受教育,而是关在家里由老人照顾。这在无意之中就阻碍了孩子与正常儿童的沟通与交流,很可能加重孩子的病情。也有部分家长担心孩子出去会被人欺负,或者自己面子过不去之类对智障儿童有偏见。

综上所述,无论是政府、社会、民间组织、学校,还是家庭对智障儿童的关注和支持都是存在一定不足和问题的,这就需要我们更加呼吁人们对智障儿童的关心和爱护。

三、智障儿童社会支持体系的改进措施

(一)政府的投入及政策支持

政府对智障儿童的投入,不仅仅是对智障儿童家庭的补助,还必须对学校、民间机构加大资金投入和实体物质帮助,乃至人员的投入。例如对像×机构这样的组织,政府应当简化申请为NGO的程序,并且积极鼓励与引导更多的爱心人士去协助这些机构的运行;对于学校,政府应在政策上给予实质性的支持,例如加大对学校教师工资及福利的待遇,对去智障儿童教学机构任教的教师给予政策的支持,例如购房补贴、加大医疗保险费用。对刚出校门的大学生给予政策引导和扶持,例如通过从教智障学校三年便可在公务员考试或者其他国家单位考试中加分的形式;对于社会上的人员,政府可仿照献血有献血证的做法,对那些经常去帮助智障儿童的人员可以给予少量的资金支持,最主要是可以给他们一个小小的荣誉证书;对于那些捐助资金给智障儿童的个人或者企业进行新闻表扬和宣传。

(二)社会的援助

现在爱心人士去助学,一般都会选择家庭贫困但成绩好的学生,而资助贫困智障儿童情况则大不一样,因为他们智商低下,对社会做出贡献的可能性较小。首先,应该建立智障者服务中心:由政府下派专人管理,社会上志愿者可以去做分类志愿服务。例如,很多智障儿童学校由于其特殊性,很多人想去做志愿服务,却还要经过各方面审核才能通过。在智障服务中心,体检健康的志愿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能力去分类进行服务,像大学生可以从事教读书认字的服务;而一些爱心人士可以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服务类别。其次,应该根据轻、中度智残人的实际情况,让他们参与社会生活,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像自行车管理、公厕管理等岗位,应该划出一定名额让智障人就业。最后,对于智障儿童,还是需要尊重和理解,在公众场合遇到智障儿童,不应该去嘲笑和指点,而是应该遵从平等的原则去尊重智障儿童乃至他们的家长。

(三)民间组织的增加及完善

民间组织的自发性、服务性、无偿性导致民间组织数量的弱势。民间组织应该配合政府购买服务的政策,积极响应号召,形成与政府、社会、学校、家庭交相呼应的模式。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既有资金的保障,也有简化程度的便捷。民间组织数量要增多,来保障智障儿童能够获得更好的服务;民间组织在区域分配上也应当有其合理性,目前的民间组织大多分布在大城市,很多偏远地区较少乃至没有。在民间组织的建设上,应该积极调动和合理分配利用当地人力、物力、资源。民间组织也应当有其专业性,加大宣传,吸引社会工作专职人才的引进;完善民间组织的体系及制度,使得服务人员能够切实感受到NGO存在的价值性。

(四)学校教育师资的引进

学校应当加大宣传教育,利用现有教师的力量,补充新教师。可通过社会招募实习大学生或者爱心人士的方式,切实建设教师队伍,培养一个有爱心、上进、切实为儿童考虑的教师队伍,进而获得家长的认同和政府的关注。建立智障儿童教育师资培养机制,推行特殊教育教师资格证书制度和准入制度,对智障学校教师以丰厚的工资及待遇,吸引更多教师的加入。对于智障儿童学校,应当与社会接轨,可以让大学生进行体验式服务;对于有意愿从教的大学生予以工资和待遇的奖励,并且对于那些从事过智障儿童教育的教师发放特殊教师资格证书;对于工作满一年的教师可以给予丰厚的年终奖奖励。

(五)家庭的支持与鼓励

对于有智障儿童的家庭来说,首先,要面对现实。家长正确地认知智障儿童的能力和兴趣爱好,例如有些智障儿童可能智力比较低下,但对音乐兴趣极高,那就可以送他去音乐学校学习;对于那些对部分领域有极高认知的智障儿童可以进行分类教育引导;对于并没有什么特长的儿童,家长也应该积极配合医院进行治疗,并且在智障儿童社会化的过程中,应当多带孩子去同同龄人接触,到外面的世界中。其次,家长也应当正视自身,不要自卑与气馁,更不要遗弃孩子。尤其是智障儿童的父母之间,更应该互相鼓励与支持,而不是互相埋怨,良好的家庭氛围对智障儿童的身心恢复有很大的作用。最后,家庭给予智障儿童支持和鼓励对智障儿童是必不可少的,也是至关重要的。

智障儿童需要政府、社会、民间组织、学校及家庭的“五位一体”的支持和配合,在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势下,五个主体应该保持良好的互动形式,互相支持与引导,保障智障儿童能够在阳光下顺利成长。

[1]谢俊贵.从社会协同学的视角看我国智障儿童教育发展的体制缺陷及其优化[J].学前教育研究,2012,(12):20-26.

[2]易进.儿童社会支持系统——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2):59-62.

[3]顾华青.建立智障学生心理康复支持体系的实践研究[J].现代基础教育研究,2013,(1):102-106.

[4]沈海杰.社会工作视角下智障儿童社会支持网络研究[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2013.

Social support status and problems of children with mental retardation——Acase studyofXmechanismin Tianjin City

HOU Peng-fei
(School ofLawand Politics,Tianjin UniversityOF Technology,Tianjin 300384,China)

Socialsupportsystemisthesystemofretarded children and children fromthesurroundingpeoplewith whomcontact(supporters),and exchanges between children and these supporters posed.Based on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f social support a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ankai District,Tianjin retarded X agency personnel and neighboring residents were interviewed,found that the government,society,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NGO),school,and home to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 and cognitive support,efficiency insufficient degree.Improve the system of social support for children with intellectual disabilities,the need for government investment,the introduction ofsocial assistance,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s toimprove service,school teachers and home front.

mentallydisabled children;the social support system;research and analysis

C913

A

1673-291X(2016)22-0044-03

[责任编辑吴高君]

2016-07-08

侯朋飞(1990-),女,河北邢台人,硕士研究生,从事人的现代化与全面发展研究。

猜你喜欢
民间组织智障机构
以积极行为引导胆怯型智障学生提升社会适应力
青年心理(2021年28期)2021-05-23 13:20:40
如何有效进行智障学生的语言训练
甘肃教育(2020年2期)2020-09-11 08:00:24
智障儿童教学要抓好关键“三点”
甘肃教育(2020年4期)2020-09-11 07:41:30
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实践能力与实践方式分析——以2014—2017年中国环保民间组织年度十大事件为例
株洲市民间组织参与精准扶贫问题及对策分析
消费导刊(2018年20期)2018-01-28 07:25:23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为智障儿童撑起一片蓝天
浙江人大(2014年1期)2014-03-20 16: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