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兆忠,李照春(军事经济学院学员旅,湖北 武汉 430035)
军队社会化保障财务配套改革的几点思考
丁兆忠,李照春
(军事经济学院学员旅,湖北 武汉 430035)
摘要:推进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是我军后勤建设和保障方式的重大调整和深刻变革,在此背景下的军队财务改革同样任重道远。目前,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军队财务改革取得的成绩也同样令人欣喜。但是军队财务对后勤社会化保障缺乏高效有力地监督,阻碍了后勤建设的健康发展;经费供应标准的落后也不利于后勤保障效益的提高;在改革的衔接上也缺乏紧密的配套措施,导致服务保障效果上不去。这些问题的存在都影响和制约了后勤改革的前进步伐。军队财务作为党委当家理财的职能部门,要在推进后勤社会化保障方面有所作为,就必须从理财思想、法规制度、供应标准、管理办法等多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不断开创财务工作的新局面。
关键词:财务;社会化保障;思考
后勤保障社会化需要军队财务部门主动搞好配套改革,积极为后勤社会化保障创造良好的内部条件。军队财务目前取得的改革成就只是阶段性的,但要实现全面建设现代后勤的目的,就必须要求军队财务继续从自身的体制机制等方面的弊端和存在的薄弱环节出发,结合社会化保障的客观实际,深化改革措施,不断推进社会化保障。
1、要健全财务监督的法律法规制度,规范财务监督行为
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所有活动都要遵循价值规律展开,其运行以法律规范保证。军队财务要通过对现行的财经法律、行政性法规和规章制度的完善,进一步规范财务监督工作,增加其透明度。在后勤社会化保障条件下,部队还面临着许多新的形势、新的问题,军队财务要最大限度地堵塞可能出现的漏洞,就得与时俱进,建立新的法规来应对新问题;要通过细致入微的调查研究,建立健全各项配套制度,严格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分工,制定各类财务收支量化指标和统一规范的业务操作规程,制定严格的内部监督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借助制度形成自我约束机制。
2、要逐步加强财务监督力度,引进高效迅速的财务监督手段,突出监控的实效性
后勤保障社会化,意味着部队的许多制度、方法要与地方接轨,部队财务人员与地方的接触交往也会增多。因此,对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实施有效地财务监控必须把握其特点和规律,加强对这些“结合点”的监督。第一,针对监控对象具有军地双重性,加强军地联合监控;第二,针对被监控方经济活动具有独立性,要把握准监控点;第三,针对监控内容的广泛性,密切各相关部门的协作配合。另外,在制度方面,要从年度集中性的财务检查转变为经常性的监督,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便整改,形成管理与监督并重的良好局面。在具体的操作中,要加强对预算编制和执行的监督,强化对工程经费、招标采购和支付、实物资产等的管理与监督,以及会计信息质量的核查,要从侧重事后监督转变为全过程的监督,做到未雨绸缪、防微杜渐。对具体的单位和部门而言,要从重视外部监督转变为外部和内部并重,从而实现对军队后勤社会化保障改革的全方位、全过程、多渠道的立体式监控。
3、要加强财务监督人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监督水平
首先,军队财务要建立专门的财务监督机构,在各级财务部门单独设立监督检查部门,并赋予相对独立的地位,从而理顺财务内部的关系,形成各部门间相互制约、相互分离的体制。其次,军队财务要与纪检、审计等职能部门通力合作,互相通气,及时通报有关情况,进行合理分工,各司其职,避免相互推诿;必要时可以组建联合小组,共同实施监督职能。最后,由于财务监督工作涉及部队财经工作的诸多方面,所以必须建立一支政治思想合格,精通专业理论与技术,以及具有优良职业道德的财务监督队伍。
首先,要在优化调整现有标准结构的基础上,对社会化保障项目现有的标准进行清理。废除过时的,补充缺项的,增加缺额的,确保供应标准与社会化保障需求相适应。其次,对社会化保障项目中的间接和物化保障内容进行量化处理,并转化成货币标准。例如将过去间接和物化用于饮食保障中的水电,给养器材、设施设备、采购运输、占用兵员、以及营房保障中的水、电、暖、气、维修、绿化、保洁、保安等开支,全部转化为货币标准。最后,对社会化保障项目的货币化保障标准,要全面进行按个人或单位计领,能发到个人的将标准定到个人,不能发到个人的将标准制定到具体单位,杜绝“跑、冒、滴、漏”和“回扣”等问题。
如果在现行经费供应标准结构和数量不可能大幅度调整的情况下,也可以考虑对有关经济项目采取适当调整经费开支范围和加强管理的办法。目前在经费标准化供应上,只是单纯的实力加标准的分配方法,对市场商品价格的地区差异和变动因素考虑不足,经费供应标准相对稳定。调整变动周期性较长,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瞬息万变的形势。因此,在扩大经费供应比例、实行标准化供应的同时,必须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经费分配方法,使经费保障具有一定的弹性,以适应地区差异及市场价格变动的需要。各项经费标准除基本标准外,还应设立弹性标准,如地区补助标准、单位补助标准和计领比率。根据物价变化,适当时期只需调整计领比率,就可以基本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做到以变应变。
军队财务的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在范围上,可以先从高级机关、院校、科研医疗单位开始,总结经验,再逐步在部队展开;在内容上,可以先从生活保障入手,再向其他方面深化;在步骤上,可以系统论证,试点先行,分步实施,逐步深化,不断探索改革的特点和规律;在时间上,不能搞一刀切,允许有先有后,有早有晚;在方式上,要结合本单位本地区实际,有所区别,注重实效。
社会化改革就是把军队的部分后勤资源纳入到市场进行流通。当前,军以上大机关、院校、医院等改革条件较好的单位,是地方相关服务行业的追逐对象,已具备进入市场的条件。只要精心组织,加强协调,社会化改革将是水到渠成之事。但是一些师团级非作战单位,规模小、经费承受力弱、设施设备落后,自身负担很重,如果分散组织改革,保障成本高,不易被市场接纳。对这些单位,一方面,可在部队相对集中的地区,由政府或专业公司组建区域性、综合性的保障实体,同时承接多个单位的生活保障项目。另一方面,可借鉴联勤改革时划分保障区的做法,以城市划区内级别高的单位牵头成立改革领导机构,对划区内的团以上非作战部队实施统一的社会化改革,联合与地方专业公司合作。这种做法,既有利于“三军一体”思想的不断深化,也符合联勤保障与社会化保障日趋融合的发展趋势;既能形成规模优势,降低保障成本,便于职工在内部调剂而减少分流的压力,也有利于统一政策,便于与地方政府的协调,从而增加改革成功的可能性。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军队财务面对着非常广泛的国际国内市场,军队财务在面临机遇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新问题、新情况,需要通过改革完善财务管理机制,优化结构,完善功能,提高效益,把丰富的社会资源利用起来,把有限的军队资产盘活起来。为了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就要注重向改革要保障力,着力在探索理财规律上下功夫。在制度建设上,必须改变各部门各自为战的做法,采取相关部门同时制定、批次审批、系列颁发的方式出台有关法律规范,形成军队与地方,军队内部之间,以及法律规范体系自身的相互配套,协调一致。
规范军费运行流程,就要建立健全高效安全地资金运行机制。要强化政策意识、保障意识、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完善制约机制,规范军队资金运作。对资金供应保障体制进行改革试点,逐步创造条件,适时建立区域性财务结算中心,实现机构设置区域化、资金供应网络化,业务管理规范化的目标。同时,还要加强资调中心建设,在贷款管理上实行经济担保和由资调机构独立审贷的规定,规范资调业务管理秩序。
军队财务法规应当在立法方面注重与军队和国法制建设同步,尤其与地方财经活动立法同步,处理好新形势下军地经济活动中的关系,减少摩擦。要及时对各类新问题、新情况进行立法规范,尽力完善工作程序,保证军队财务各项建设健康发展。目前,后勤保障方式社会化方面的财务法律规范,有的不符合部队实际,有的不适应客观形势发展的需要。为解决这些问题,应重点加强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调研论证,保证法律法规的制定既符合部队的实际,又适应市场经济的特点、规律。二是加快立法步伐,使其与社会化改革同步,甚至是先立法后改革。三是缩短法律规范的修订周期,既可以采取局部修订与整体修订相结合的方式,也可以实行单条、单款修订的方式。
军队财务理论有着指导财务工作实践的重要作用。财务理论研究的创新,实际上是在财务工作发展演变的过程中,对其呈现出的时代特点的捕捉和把握,是一定阶段军队财务制度、管理规范、军事财经法规、宏观财务决策思路整体推进的前奏曲。从这个意义上讲,财务理论创新是与一定时期军事斗争后勤准备的政策方针相联系。军队财务理论不仅是财务工作的先导,还有助于各事业部门财经层面工作的整体提升。在后勤保障社会化的条件下,要充分发挥好理论的指导作用,就必须及时掌握国家经济改革信息,掌握市场经济的发展规律、社会资源的利用规则、社会化保障的后勤工作规律,重点围绕适应“战场”和“市场”遇到的重点、难点问题,展开理论攻关。不仅要解决政策性和对策性的问题,还要解决技术性和方法性的问题,确保机制创新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操作性,让理论研究紧紧围绕军队财务的中心工作,自觉为深化军队财务改革,解决军费供求矛盾,提高军费使用效益,搞好军事斗争准备和人才战略工程经费保障献计献策。
参考文献
[1]李斌、刘家兴:加强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财务管理浅探[J].当代经济,2009(2).
[2]郑广军、罗著、屈焱:适应后勤社会化改革探索军队财务保障新思路[J].现代经济信息,2012(10).
[3]王烨:论后勤保障社会化过程中的财务监控[J].消费导刊,2006(11).
[4]何双群:强化饮食社会化保障财务监管的思考[J].军事经济研究,2003(3).
(责任编辑:郭亚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