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翔
据中怡康测算,2016年热水器整体市场规模为3840万台,零售额为600亿元,分别增长8.7%和10.3%。其中,燃气热水器市场规模预计为1534万台,零售额为297亿元,分别增长12.6%和16.0%;电热水器市场规模预计为2184万台,零售额为280亿元,分别增长7.0%和6.0%。总体来讲,燃气热水器和电热水器二分天下是不争的事实,空气源热泵作为电热的一个特殊的分支,最近2~3年异军突起,未来应该还是会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但是,应该看到空气能热泵目前的竞价可能带来的风险,以及概念营销被漂清之后剩余的真实拥趸能有多少。
研发方向是改善用户体验
总体来说,我认为热水器行业发展趋于成熟,未来产品的研发方向主要还是围绕改善客户体验来进行。在改善客户体验上,则有几个不同的分支,包括提高效率以帮助客户节省运行费用,改善工作模式让客户更方便使用(所谓客户习惯采集、互联网操作均属此类),另外也包括追求低碳排放以迎合高层次用户实现生活构想目标等等。
在电热水器的研发方向上,个人认为主要还是在柔性工作的实现和应急、保温的功能完善方面做一些功课。柔性工作主要是为了适应不同区域、不同季节和不同使用习惯的用户的使用,如何能更方便地调整和切换是目前很多制造厂家触及较多的方面。而应急和保温其实是许多电热水器设计师常说起的话题,最简单的理解是能不能把快速电热水器和储热电热水器合二为一,个人认为这里面还是有一些文章可以做的。
燃气热水器产品逐渐成熟,产品覆盖已经逐渐稳定,但是,针对目前产品品类的技术升级还是很迫切的。曾经的安全问题,现阶段已经不再困扰,我认为目前的研发方向,应该是如何提高能效,并最大程度发挥燃气作为一次能源的使用优势。在这方面,真正意义上的冷凝设计,在未来会主导市场,因为这不仅会带给客户更多的经济性能方面的优良体验,同时,对于环境的污染也会降低。
产品多元化现象将长期存在
针对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个人认为燃气热水器作为使用一次能源的产品,会在一定的时期内长期稳定存在,未来石化燃料逐渐被新能源取代的趋势基本已成定局,但是,这需要很长的时间来等待一个技术上的革命,这个拐点的出现,可能会直接导致石化燃料的退出;在此之前,燃气热水器会籍由其高效和高能而稳定占有市场。电热水器作为传统设计产品,由于简便和使用条件要求门槛低,同样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占据市场主导,到目前为止,甚至在新能源的问题探讨上,电始终都是能源的一个有效传输载体。因此,可以预见的是,电热水器的市场主导地位会延续。
关于空气能热泵的未来,我个人持谨慎的乐观态度,尤其是在中国市场上,非理性消费长久以来占据主导地位,目前似乎有所好转,但也只是从跟风广告转移到了跟风时髦理念上来而已,这个从空气能热泵的流行趋势上可见端倪。随机问过许多选择空气能热泵的朋友,几乎很少有人认真算过空气能热泵产品的“节省”程度,更多的人选择是因为厂家、媒体的宣传,而真正的投资回报和循环使用以及售后服务成本,则鲜有综合计算。
我个人认为,空气能热泵理论上是个好的产品,但是,几个技术瓶颈需要突破,例如低温能效,同时,在市场上还应该避免过热。一般大热之后的所谓“幡然醒悟”,都会把之前的优点一起湮灭,而目前市场上似乎已经开始的空气能产品的价格比拼,在技术深度不够的情况下,有很大的风险会把这个行业拉到毁灭。
集中热水解决方案会迎来阶段性的发展
除了单品类产品的研发改善以外,不能忽视的是,目前随着公寓化和租赁市场的深入,公寓集中供热水、甚至是小区集中供热水有甚嚣尘上的趋势。简单考虑,可能是由于人们日常生活的繁杂程度越来越深,更多的年轻用户不愿意也没有能力在更多的生活设施的细节方面考量过多,而且,中国人传统的买房置地的观念,受到现代生活思潮和现实成本的双重压力,有一部分变化正在悄然发生。针对这些趋势,大而稳定的集中供热水解决方案,可能会有一定的阶段性发展。
欧特专注于容积式热水器的设计、生产和销售近20年。我们清楚地认知这一点,并着力于在专业化、定制化的服务路线上持续发展。因此,在市场品牌林立、中外强势品牌环伺的情况下,我们一是坚持品质控制的底线,从设计到采购,从生产到售后服务,十多年来一直坚守这个基本原则,也为我们收获了稳定的市场反馈。
二是从客户角度出发的个性化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这里,必须强调,客户的概念,不仅仅是终端用户,代理商、服务商、设计公司、承包商,都是我们需要考虑和顾及的客户,因而,他们的需求,不管多么奇怪,必须弄清楚来龙去脉,并在最终解决方案上给予满足和保障。这些,也恰恰是一个小公司能够灵活应对的市场需求。在长期的个性化服务中,希望能够集腋成裘、不断发展,在优质产品和优质服务的坚持下,为客户提供长期的贴心支持。
回归本源提升产品品质
目前,全球的经济状况普遍低迷,需求不旺盛;而且,对于这个状况的延续时间,多数的预期从2年到5年不等。因此,大环境很难看到新的火山喷发式的需求,也不应该期待。在这个大环境下,卫浴产品,细致到热水器方面,多数倾向于保守策略,既不冒然投资,也不做虚幻的乐观计划。更多的精力是在质量把控的持之以恒,内部产品的优化,甚至做减法,以期进一步降低成本,更多的是缩减拓展规模,盈亏判断更短期和直接。
制造型企业所面临的风险和压力绝对不仅仅是市场单方面的。触目所及,不管是大型还是小型的热水器企业都会碰到增长乏力的困局。因此,体量大的企业纷纷开始扩张产品线宽度,利用品牌的累积效益,增加体量,最大程度的利用品牌盈余来覆盖更多的产品品类;而小型企业,则只能在成本和市场的双重压力下苟延残喘,尤其是地产相关行业在上行顶峰的时候放缓发展,直接造成市场需求没有增量,但是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成本一直居于高位。
个人认为,要想安然度过冬天,要么有特色,因此有专属市场,要么有体量,能撑得过整个寒冬。也可以说,未来能活下来的,一定是专注于自己的行业和产品,专注于自己的客户和客户体验的企业,因为任何的投机行为都会加大风险的承担比率,尤其是在经济环境收紧的情况下,投机会被更严酷的环境因素盘查到无处遁形,弄巧成拙。
提供专业的服务和解决方案
在国内市场,我们能看到明显的供给侧改革的动向,但是,个人认为,由于卫浴产品或者说热水器产品更多属于新房或者换房、再装修紧密相关的产品,因此需求并不旺盛,也难见5年前那样的井喷式发展。偶然发现,在国内市场上,越来越多的经销商开始比价,希望用更低廉的价格赢得更多的实际销售,这可能是一个迫不得已的举措,但可能是一个危险的信号。还记得10年前某一线三甲品牌的热水器,市场价格开始出现混乱的时候,基本就是经销商逐渐离心离德、销售团队分崩离析的起点,直到今天,该品牌雄风犹在,却已经在市场前十名之外,而当年竞价销售的经销商,很多也没有在这场混乱中收获到什么可圈可点的利润。
因此,我认为在需求减少和价格竞争愈演愈烈的挑战下,可能的出路恰恰不是针锋相对,而是下沉、做宽和联合。所谓下沉,是提供更专业的服务和设计解决方案,让终端用户少操心;做宽,则是利用区域和地理上的影响力和亲和力,包揽更多的服务内容,而不是把眼睛只盯在一台热水器的得失上;至于联合,指的是在可能的范围内,广泛联合可整合的卫浴产品和服务内容资源,抱团取暖,互相配合,稳定需求,并图谋未来的固定客户群的发展。简单地说,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情,那么,就应该充分发挥工匠精神,把局部和深度做到极致,让客户留恋这种体验而实现忠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