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海宏 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副院长
音乐何须懂
如同味觉迟钝的人品尝不出美味,个体的感性素质与能否获得幸福人生密切相关。
文/周海宏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副院长
绝大多数人都认为经典音乐是非常难懂的。怎么才能听懂经典音乐?我曾经非常困惑。那时,我已经考上了中央音乐学院附中。有一天练琴的时候,父亲站到我面前问:“这首曲子已经弹了这么长时间,你就给我讲讲?”我什么都没说出来。父亲便说:“那你弹什么钢琴?古人说对牛弹琴,现在连牛也弹琴了。”我感到非常难受,恨不得找条地缝钻进去。
考上中央音乐学院之后,我还是特别害怕别人拿这个问题来问我,因为我害怕自己回答不了,让别人觉得我是外行。多年后,我终于弄明白,大家之所以听不懂音乐,原因很简单。构成音乐的基本材料是声音,它既没有视觉的造型性,也没有概念的语义性。听不懂音乐,或者说不出我们听的是什么,并非我们缺乏音乐修养,而是音乐本身就无法直接传达语义式的内容。
人类艺术由三个基本元素构成——视觉、听觉、语言文字,与之相对应的三大艺术门类:美术、音乐和文学。音乐是听觉艺术,它是关于情绪的,所以从音乐当中去形象、语义、哲理等等这些东西,是在用文学和美术的方式去解读音乐艺术,这是一个误会,这给人们欣赏音乐造成了很大的障碍。
《列子》一书记载了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这是一个误导。伯牙不应该要求听众从音乐当中听出那么具象的东西来。除了《高山流水》的暗示之外,经典音乐让听众感到挫败,与音乐教育普及也有关。而经典音乐的教育普及全是以乐曲解说为欣赏它的核心。人们一般认为,经典音乐和通俗音乐不同,它是有着深刻思想内涵的,要欣赏它就要理解它,要理解它就要对它产生的时代背景、作者生平有一定的了解,甚至我们还要学点乐理知识。这是由宣传造成的误导。
人们要放下试图听懂音乐的想法,闭上眼睛,打开耳朵,享受音乐的美,别管其他事。不要有理解它的心理负担,音乐何须懂。
有这样四个场景:险峻的高山、清澈的小溪、宁静的庄园、汹涌的大海。当我播放一段音乐,让听众回答它们表现的是哪个场景。从中央音乐学院的研究生,到七八岁的小孩,结果是完全一致的。这说明音乐是生命的艺术,能产生听觉以外的感受。
人对音乐有本能的感受能力。之所以刺激听觉后,人们有了视觉形象等等听觉之外的反应,是因为人的心理活动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现象叫联觉。高音和低音孰重孰轻?当然是低音重,高音轻。所以人们要对自己身上的音乐细胞有一点点信心。联觉就是由一种感觉引起其他感觉器官的反应的现象。正是因为它的存在,音乐才让我们产生了各种各样的形象、场景、情绪、情感、思想、哲理等等听觉之外的东西。
一位担任某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的老同学告诉我,有次他拿中国民歌《小白菜》哄小女儿睡觉,结果8个月大的小孩被唱哭了。那时她还不会说话,但音乐听得懂。对音乐有反应是每个人的本能。研究表明,6到8个月大的孩子就会有明显的随音乐而动的现象,音乐也是人类最早产生的审美反应的艺术。如果人们把自己想象成作曲家来创作一首哀乐,大家肯定是选慢速、低音、旋律下降的,和伟大的作曲家肖邦一样。
正因为联觉的存在,才使声音的艺术能表现其他东西,只要人们放下内心的障碍,用自然本能体验音乐,就能感受到音乐之美。
人们又会自问,我对音乐不会理解错了吧?其实,音乐理解没有标准答案,由于每个人都是靠联觉来产生各种反应,而联觉只能引起人们很宽泛的感受。所以不同的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很正常。我们音乐人自己都完全可能在不同的时候对同一个作品产生不同的感受。在音乐当中没有标准答案,这非但不是音乐艺术的缺憾,反而是它的独特魅力所在。
既如此,怎能要求听众和作曲家保持一致。何况同一作品由不同的演奏者演奏出的结果,差别也很大。可见,连演奏家们的理解都各不相同,普通听众又何必在乎自己的感受是否和作曲家的表达初衷相吻合呢?
一个人总想听懂音乐,怕理解错误,就会束缚我们的想象力,像在音乐之门前自设了多道门槛。
当孩子们上了学,所有学校的音乐课全是乐曲解说课,特别关注所谓标准答案。搞得孩子既听不出来,又理解得不对。多年的音乐课终于把大家培养成了现在的样子,认为自己不懂欣赏音乐。有人曾跟我说,有一年去听音乐普及讲座,老师的解说他听不出来,心里很受打击,从那以后就再不听音乐了。
一个人总想听懂音乐,怕理解错误,就会束缚我们的想象力,使之无法展开,也像在音乐之门前自设了多道门槛。经过多年复杂的研究,我终于得出了常识层面的建议:第一,放松地听。第二,尽情地想。让自己的想象来完成音乐意义最后生成的过程。这就是我的博士论文《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的普及版,它获得了2011年的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奖,可见学术界对这个观点是认同的。
多少年来,艺术对我们而言一直是可有可无的东西。中小学要停课,先停音、体、美,因为它们“没用”。而艺术到底有什么用?
有一个学生曾经跟我学过一段时间的钢琴。后来除了学习,他妈妈什么都不让他做了。我说何必逼得孩子透不过气来?她说,孩子将来要上名牌大学。我问,上名牌大学目的是什么?她说,为了有好工作。我说,然后呢?她说,那就有了出息,能挣大钱。我问,这为了什么呢?她想了半天说,孩子将来的生活不就幸福了吗?
可见,归根结底,我们为孩子做的一切,最终目的就是让他们幸福。但是他们将来能幸福吗? 家长们普遍有一个观念,叫先苦后甜。他们却没有意识到,这会让孩子的素质结构不完整,剥夺了孩子感性素质的发展积累。感性是指人所有感觉能力的总称,人所有的素质都得通过训练才能发展。如果不重视孩子感性素质发展,家长会使他一生的幸福化为泡影。因为无法深刻、细致地感受幸福,人常常会通过寻求用粗重的刺激来寻找“活着”的感觉、如喝大酒、吸毒、赌博等等。举国上下喝大酒的问题、吸毒的问题、赌博的问题,从本质都是增加人生感受的需求所致。感性素质低的人容易从这些地方寻找“出路”。
所以人不仅仅要拥有获得幸福生活条件的素质,还要拥有感受到幸福生活的素质。体验幸福是需要素质的。感性素质低的人,凡事只看“有用”还是“没有用”。只要能挣钱,什么生活环境都行。由于感性素质低,往往忽略和放弃对环境感性的要求。感性素质高的人往往能享受美好的生活。夫妻之间感性素质如果高低不同,非打架不可。感性素质低的人不会享受生活,不会享受生活的人往往感性素质低。旅游的时候跟感性素质低的人在一起玩,特没劲。
人们必须要关心,当一个人拥有一些幸福资源时候,他的生命质量到底如何。不要有钱以后感觉生活单调乏味,那个时候才知道什么叫素质结构有缺失。
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中国制造和发达国家进口品有特别明显的差别:外观难看,工艺粗糙,细节不讲究,缺乏人性化体验。用一个哲学的词统领这些问题,就是感性质量低。
大家都谈品质,但品质有两个方面:一是功能的质量,二是感情的质量。二者相加才构成产品的品质。所以要注意细节,因为细节处理不好,人们就意识不到产品品质的提升。很多时候,产品被提升的往往不是功能的质量,而是感性质量。使商品和服务价钱翻番的原因,往往不是功能发生了变化,而是体验发生了变化。
国内很多企业家由于自身的感性素质低,所以到了产品该升级换代的时候,总在功能上下功夫,忽略了感性质量提升。奢侈品和日用品的差别是体验不同。苹果靠几件产品征服了全世界,靠的是把技术变成艺术,让产品成为作品。它的核心竞争力是感性的智慧。
同时,素质低下本质上是感性素质的缺失。实际上,中华民族从来都不是感性素质低下的民族,但我们有半个多世纪的时间以丑为荣,中国当前如此可怕的环境问题,如此低下的知识产权能力,和我们几十年来压制艺术的审美功能、压制人的审美需求有关。
如同味觉迟钝的人品尝不出美味,个体的感性素质与能否获得幸福人生密切相关。国民的感性素质是创造和谐社会,创新社会的基本保证,感性文明是社会均衡发展的重要基础。缺少艺术的人生是枯燥乏味的人生,缺少艺术教育的民族是文明落后的民族,缺少审美追求的社会是野蛮发展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