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州手拉朱泥壶杂谈
——生产工具、工艺技术的创新

2016-12-29 12:21谢思逸
陶瓷科学与艺术 2016年6期
关键词:工夫茶潮人日用

谢思逸

潮州手拉朱泥壶杂谈
——生产工具、工艺技术的创新

谢思逸

潮州手拉壶无论在颜色、色泽、质感、工艺技术、实用物理性能、使用功能更加人性化,达到紫砂壶标准。潮州手拉壶终于完成质变的过程,由普通日用器上升为国家级工艺美术精品,这门古老手工艺技术经过匠师们的创新焕发出新活力,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潮州;朱泥壶;工具;工艺技术;创新

茶为国饮,是“百姓人家开门七件事”之一,自唐代“煮茶”经宋代“点茶”历明代“泡茶”。可见饮茶制式随着人们对茶性理解在不断改变完善。明代“泡茶”制式,能充分保持茶叶原色、原味及源自天然的香气,使茶性发挥到极致,所以一直沿用至今,而作为泡茶器具紫砂茶壶应运而生。紫砂茶壶经初创期、工艺技术发展期,至明末清初已进入工艺技术成熟期,文化审美情趣的加入使紫砂壶成为上至达官贵人下至普通百姓所喜爱、是泡茶器具和艺术收藏品。

潮州地处沿海地区,背山面海,当地凤凰山盛产茶叶,海产品为主要佳肴,可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潮人将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运用得淋漓尽致。工夫茶成为饭后辟除腥味、解渴怡神饮品,也可谓绝配。潮人以工夫茶当酒待客作为礼仪饮品,把工夫茶制式推向极致。潮人把茶称为茶米,可见茶在潮人心中的份量。据《清朝野史大观·清代述异》称“中国讲究烹茶,以闽之汀、漳、泉三府,粤之潮州府工夫茶为之最”,可见潮人由于生活和文化需求将工夫茶推向极致。

潮州自唐代产陶瓷,潮人饮茶习俗为制茶壶提供条件。根据80年代中期潮州古城区修筑防洪通道时出土手拉茶壶和煮水用的小陶炉实物可以断定潮州明代已生产制作手拉壶器具。另根据潮州枫溪手拉壶作坊传承世系可知潮州枫溪在清代道光年间已有生产手拉朱泥壶。

《朝阳壶》谢 华

潮州枫溪手拉朱泥壶历史悠久、传承有序,采用辘轳手拉制作,产品为圆相,产品小巧玲珑,且薄透,泡茶易起香,有着强烈地方文化色彩,是潮人泡工夫茶的绝配器具。由于历史原因潮州手拉壶手工艺技术传承“传内不传外,传男不传女”的陈规,造成这门古老手工艺技术只有技艺传承,没有创新,发展工艺技术处于停滞不前状态。潮州手拉壶只是潮人圈用于泡工夫茶的日用器具,因此近代潮州手拉朱泥壶少有佳品。

近代潮州手拉壶制作工具比较简单,主要有:蘑菇车(辘轳)、修坯刀、鲫鱼刀、雕刀、刮板、筷子、小铁棒、签穿、竹篾、割线等。蘑菇车用手拉坯用,修坯刀、刮板、竹篾用于修坯,小铁棒、签穿用于投盖钮,雕刀、鲫鱼刀、用来搓壶把、装壶嘴等。这些工具较宜兴制壶工具简单得多,且专用性不强,因此近代潮州手拉壶只是专用泡工夫茶的日用器,且质地疏松,往往被称为“土罐”。

进入当代,社会发展、生产力提高、民富国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文化素养的提高,审美情趣有新的追求,对潮州手拉朱泥壶并不是把它作为日用器看待。向潮州手拉壶提出更高要求,要达到造型艺术化、物理性能实用功能人性化,市场的新需求给潮州手拉朱泥壶注入发展动力。要提高潮州手拉壶质量和工艺技术就必需对生产工具和工艺技术改革创新。古语云“工欲尽其事,必先利其器”。近20多年来潮州手拉壶匠师们,以手拉坯打基础,对生产工具和工艺技术进行一系列改革创新,如把蘑菇改为电动旋坯机进一步完善为电动、可调速、可逆向转动手拉坯机,这样使拉坯工艺变成随心所欲、应用自如。融入“宜兴明针”研光工艺技术,改善器表规整度和质感,克服器表因上釉带来的透气性差问题。嘴把架、挖嘴刀、网孔规整器、橡皮笔的应用使壶把、壶嘴更加规整,实用出水功能更加人性化。刮板的出现使壶内部更加光滑,使用手感更好。经过匠师们20多年努力,终于实现对潮州手拉壶工艺技术,生产工具创新,使潮州手拉壶无论在颜色、色泽、质感、工艺技术、实用物理性能、使用功能更加人性化,达到紫砂壶标准。潮州手拉壶终于完成质变的过程,由普通日用器上升为国家级工艺美术精品,这门古老手工艺技术经过匠师们的创新焕发出新活力,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猜你喜欢
工夫茶潮人日用
小“潮人”上门打卡,编辑部上演“T台秀”啦!
基于竹材料在当下日用器皿中的应用研究
泡好三道“工夫茶”,落实乡村学校名著阅读
王素娟:让日用之美,构建出我们的生活美学
西游潮人的对话
《日用俗字》词语考释九则
潮人
各界潮人推荐
宜红工夫茶加工工艺及设备的改进
潮州工夫茶:一脉相承的事实茶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