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春礼
(宾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400)
玉米的几种常见病害及防治技术
曲春礼
(宾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黑龙江 哈尔滨 150400)
简析了玉米的几种不同病害类型,并探索了相应的防治技术。
玉米;常见病害;防治技术
在我国,玉米不仅是常见的粮食作物,更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对农业经济的发展存在积极影响。目前很多省份的玉米种植面积已经与水稻持平,因此,保证玉米的健康生长就成为了研究重点,针对玉米病害进行研究并及时防治就成为了关键之处。
1.1 大斑病
玉米大斑病多发生于叶片及苞叶处,其中叶片受损较为严重。在发病初期,玉米叶片会出现水渍状斑点,之后会扩大为梭形病斑,病斑连片之后叶片就会枯死[1]。防治玉米大斑病,需要选择良种并在收获玉米后及时对土壤内外的病原菌进行清理,也可以将玉米与其他类型的旱谷作物轮作。可以选择浓度为50%的滴菌灵配成500倍液,在玉米花丝抽花前后进行喷洒,每周1次即可。
1.2 小斑病
玉米小斑病也被称为斑点病,会对玉米的叶片、果穗及苞叶造成严重侵害,从玉米的幼苗期至最终的成熟期都有可能发病。种植人员在防治小斑病的时候,需要及时将病株的底叶摘除干净,还要在定苗之后及时施肥,也可以选择百菌清、滴菌灵等进行喷洒防治。
种植人员可以选择浓度为50%的甲基托布津及浓度为12.5%的速保利等药物,根据玉米种子自身重量的0.5%进行拌种。此外,种植人员需要进行3年以上的轮作,对玉米的播种期进行科学调整,也可以适当延迟播种时间,或选择地膜种植[2]。
玉米瘤黑粉病会严重侵害玉米的幼嫩部位,形成黑粉瘤,吸收玉米植株的养分甚至导致玉米出现空秆,严重时会导致玉米出现80%左右的产量损失。
在防治玉米瘤黑粉病的时候,种植人员需要选择发病较轻甚至不发病的品种,并且在玉米黑粉瘤完全成熟之前将其摘下并进行深埋处理。在玉米收获之后,种植人员需要将遗留的病株及时清除干净,并且对土地进行相应的深翻处理,这样可以有效加速病株的腐烂和死亡。种植人员需要做好玉米的密植处理,并且适当增加含锌肥料的使用。对于防治药剂的选择,种植人员可以选择浓度为50%的福美双并根据种子自身重量的0.2%进行科学拌种,这样能有效避免玉米瘤黑粉病的出现。
除了上述几种病害之外,玉米纹枯病也是玉米生长中较常遇到的病害症状,也被称作为烂脚瘟,主要是由于病菌的侵染所导致,对于玉米的最终产量会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玉米纹枯病一般发生于玉米的叶片和叶鞘,叶鞘发病之后会出现暗绿色的小斑点,小斑点逐渐扩大之后就会出现云纹样的病斑,且病斑的边缘部位为褐色,中央则多为灰白色。若是病斑持续增多,就会出现较大的不规则状态的云纹。若是叶鞘发病的情况较为严重,会导致玉米的叶片大面积枯死。在玉米纹枯病的影响因素中,气候因素十分常见。若是纹枯病病害发生期间的降水较多、湿度较高,玉米纹枯病的进展速度就会较快[3]。
针对玉米纹枯病的防治,种植人员需要选择良种,确保种子具有较高的抗病害能力。在纹枯病的发病初期可以选用浓度为7.1%的井岗霉素加水进行防治,也可以选择浓度为70%的甲基托布津配制成700倍液进行喷洒。此外,当玉米收获之后,种植人员还需要及时进行翻耕灭茬,也可以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玉米与豆类植物等进行轮作倒茬种植,并且把握好玉米密植的程度。种植人员若是在田间发现了病株,需要及时进行保护,在玉米的植株下部与果穗处喷洒相应的药物,及时消除病害。
在玉米的种植及其生长中,会受到很多内外因素的影响,导致玉米出现不同的病害反应。其中,最为常见的玉米病害基本为大斑病、小斑病、玉米丝黑穗病等,相关人员若是无法针对玉米病害做好具体的防治工作,就无法实现玉米的优质、高产种植,进而影响农业经济发展。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对玉米病害进行详细分析,并给予科学的防治技术,确保玉米种植质量。
[1]陈玉婵.玉米几种常见病害防治方法[J].科技传播,2012(19):212,219.
[2]蔡红侠.玉米常见病害防治技术[J].现代化农业,2015(10):24.
[3]于蕴吉,董宇光,荣世敏.玉米常见病害的发生特点及防治技术[J].吉林农业,2011(11):91.
扫一扫,看你的观点
1005-2690(2016)12-0120-01
S435.131
B
2016-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