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防治

2019-07-27 01:30吴佳佳
农民致富之友 2019年20期
关键词:斑病种植者病株

吴佳佳

玉米作为我国农业生产中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对国家农业的发展及国民生活品质有着重要的影响。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种植中的一种重要病害,玉米大斑病的发生会严重降低玉米产量,为了确保玉米种植业的健康发展,玉米种植者必须做好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工作。本文就是对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做出的分析,并且结合该病害的发生规律提出一些具有针对性的防治措施,以便达到缩小玉米大斑病危害规模的作用。

1、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及危害

①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律

玉米大斑病的致病菌为真菌,玉米收獲后残留的秸秆会为大斑病的致病菌创造生长环境,病菌在田间残留的玉米秸秆上越冬,当环境温度到达19-24℃、湿度高于85%后,就会让真菌分裂出孢子,进而让孢子扩散到空气中,随着空气加以传播。在每年的夏季,降雨量较大,同时也伴随着高温天气,高温和高湿度就会促进玉米大斑病真菌的生长。因此,夏季是玉米大斑病的多发季节,不能做好提前预防,田间管理工作不到位,未及时发现病株,就会让玉米大斑病的发生规模变大,同时也加大了治理难度,最终为玉米种植业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②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原因

玉米种植中常使用轮作模式进行玉米种植,一些种植区域由于离村庄较近同时连接其他作物的种植区域,提高了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几率,一些致病真菌潜伏在道边堆放的秸秆中,也有一些存在于其他作物的种植区域内,这就增加了菌群数量。当温度达到真菌分裂孢子的条件后,就会让病害的发生初期就具有较大规模,同时,菌群的基数较大,也让其繁殖量得到提高,更容易在该地区形成流行性病害。玉米品种的抗病能力也是玉米大斑病发生及规模的重要影响因素,玉米品种抗病能力较低,就会让玉米生长过程中更容易患病,进而提高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几率。特殊气候也是玉米大斑病的发生原因之一,在玉米种植中有时会遇到比较特殊的气候影响天气,例如:台风、季风等气候现象,这些特殊气候往往会给玉米种植地区带来强降雨、高温等天气,种植人员不能及时做出预防措施,就会让气温、湿度的变化提升玉米大斑病的爆发几率。

③玉米大斑病的危害性

玉米大斑病会危害到玉米的整个生育期,根据严重程度的不同,其对抽穗期危害最大。通常情况下,玉米大斑病由植株底部叶片位置开始发病,逐渐向上蔓延,出现大斑病的叶片会出现黑色的菌斑,菌斑随病患的蔓延逐渐扩大,菌斑往往沿叶脉方向扩张,其面积大小不等,以长棱形为物。早期的病斑面积较小,病患严重时病斑宽度可达到1cm宽,6-11cm长,病斑数量及面积的增大会让叶片出现纵裂,最终导致叶片枯萎死亡,最严重时会让整个植株死亡。

2、玉米大斑病的具体防治措施

①对玉米品种进行优选

在进行玉米种植前,应该对玉米品种进行谨慎选择,玉米品种不同,其特性也有所不同,有些玉米品种具有更好的抗病能力,所以种植者应该优选抗病能力较强的玉米品种。选择玉米品种时,应该根据当地气候特点、土质环境、土壤养分含量等方面做出分析,选择更加适应当地生长环境的玉米品种。选好玉米品种后,还要做好拌种工作,选用对玉米大斑病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保苗剂作为拌种药剂,使用剂量为8-10克/公斤。拌种后,应该对玉米种子进行晾晒,晾晒时将玉米种子摊平,剔除其中干瘪、瘦小或有残缺的个体,最终完成拌种、晾晒的工作。

②加强对种植区周边环境的治理

想要减小玉米植株接触玉米大斑病病菌的几率,首先应该做好对种植区域周边环境的治理,应该通过科学严谨的整地工作对种植区域的土壤进行翻整,清除土壤中残存的玉米秸秆、根茎等杂物,这样可以避免田间秸秆携带致病真菌。翻整土壤后,应该晾晒2-3天,这样可以通过晾晒,减少土壤中菌群数量,在土壤中掺杂一定比例的石灰粉,可以也具有杀菌、除虫的功效。囤积的玉米秸秆应该及时清理,破坏大斑病真菌的生长环境,进而为防治玉米大斑病打下良好基础。

③加强田间管理

种植者应该做好田间管理工作,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在高温时期做好田间巡视,进入雨季后应该选择晴朗的天气进行农药的喷洒,这样可以有效降低大斑病的发病概率。对大斑病病害多发地区,应该利用地膜覆盖技术提前播种,以求错开大斑病的高发期,对病害规模较大、治理难度较高的地区,也可以更换其他农作物,这样可以有效避免大斑病病害对农业生产造成的破坏。在田间巡视中,及时发现玉米病株,通过拔除、施药等手段,防止大斑病病害规模进一步扩大。拔除的病株应该集中存放,统一销毁,通过远离种植地区深埋、专业焚烧厂焚烧等方式对玉米病株进行处理,可以避免病害的二次传播。做好水肥管理,加大有机肥料的使用量,保证有机肥料的充分腐熟,根据玉米的生长特点科学施肥,这样可有效提高玉米的健康水平,保证玉米的良好长势,进而达到增强玉米自身抵抗力的目的。根据田间湿度合理的控制用水量,合理浇水有利于控制田间湿度,进而避免湿度过高引发玉米大斑病。

④科学严谨的化学防治

当进入到大斑病多发季节或田间出现患病植株时,种植者应该及时的采用化学药剂对大斑病真菌进行灭杀。施药工作应该建立在科学数据的基础之上,当病株发病率高于65%,病叶率达到18%时,最适合进行化学防治。对大斑病的化学防治可选用多菌灵对病株叶片进行喷洒,这样可以有效提升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最终达到保证玉米健康生长,提升玉米产量的目的。

综上所述,做好玉米大斑病的防治工作,有利于保障玉米的产量。种植者应该根据大斑病的发生规律,进行针对性的预防工作,通过田间管理工作做好对玉米的监控,进而提高玉米大斑病的防治效果,为促进农业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作者单位:755100宁夏中宁县农业综合执法大队)

猜你喜欢
斑病种植者病株
茶轮斑病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拮抗菌筛选
黄瓜靶斑病咋防治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绩溪县水稻纹枯病发生特点及防治意见
踏花行论坛2016年非洲紫罗兰展作品选登
烟草靶斑病(Thanatephorus cucumeris)侵染特性研究
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对玉米小斑病发生的影响
2009年新洲区油菜菌核病的发生特点及原因分析
美国《温室种植者》推介的2008年花卉新品种(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