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卢珂 编辑/张美思
英镑延续承压态势
文/卢珂 编辑/张美思
上半年英镑整体承压的“主旋律”将不会改变,但仍然相对良好的基本面决定了英镑具有一定的抗跌性。
2016年开年以来,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美元指数维持震荡态势;非美货币中,英镑受英央行加息预期推迟和“英国退欧”议题引发避险情绪的打压,呈现整体下跌态势,并一度成为汇市前两个月中表现最差的币种之一。当前,“英国退欧”这一政治议题风险仍在不断发酵,6月的英国退欧公投结果对于英镑走势来说或是个重要节点,前景难以估计。那么,在这之前的几个月里,英镑的走势将如何演绎?以下,笔者将从英国经济基本面、货币政策和政治风险等因素来对英镑走势进行分析。
从近期公布的多项国内经济数据来看,英国的经济情况仍相对稳定,继续为英镑提供了较好的基本面支撑,使其具有一定的抗跌性。
2015年全年,英国GDP增长2.2%,是全球增速第二快的发达经济体,仅次于美国的2.4%,相对于欧元区和日本等其他非美发达经济体则表现出色。根据今年2月份公布的数据,截至2015年第四季度,英国经济已经实现连续十二个季度增长。英国2015年第四季度GDP年率修正值上升1.9%,仍然好于同期欧元区(+0.6%)和日本(-1.1%)的水平;但这一升幅也是2013年初以来最低,且不及三季度终值2.1%。
具体来看,企业投资下降和全球经济疲弱影响出口是造成英国去年四季度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企业投资方面,受运输企业不景气的影响,2015年第四季度,英国企业投资下降了2.1%(预期值为上升0.9%),为近两年最低水平;出口方面,英国去年第四季度出口下降0.1%,净贸易令当期经济增幅减少0.4个百分点;消费方面,作为近几年来提振英国经济非常重要的力量,家庭支出持续增长,在去年四季度增长0.7%,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出口和企业投资下降的影响,但该数值为2015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就业数据方面,英国的失业率近期一直维持在低位。英国国家统计局(ONS)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按国际劳工组织(ILO)标准计算,英国至去年12月三个月ILO失业率为5.1%,维持于2005年年中以来的最低水平,与前值5.1%持平。月度数据中,英国2015 年12月就业人数增加至创纪录的3142万,同时就业率达到74.1%;2016年1月,失业率为2.2%,低于预期值并与前值一致;1月失业金申请人数下降1.48万,创1975年以来最低水平。但与此同时,英国的薪资增长仍较为缓慢。至去年12月,英国三个月包括红利的平均工资年率上升了1.9%,符合预期;三个月剔除红利的平均工资年率上升2.0%,升幅高于预期值1.8%和前值1.9%,但仍处于2015年2月以来的低速水平。
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到,在全球经济整体疲弱影响出口和金融市场动荡的情况下,英国经济增长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国内家庭支出消费仍较为强劲,使得英国经济并未受到过多的冲击;同时失业率较低,显示其国内经济因素仍较为稳健,这也决定了英镑汇率仍具有相对较好的基本面基础,因而具有一定的抗跌韧性。但与此同时,英国经济也面临着企业投资下降、薪资水平提升缓慢等问题。这些问题引发了近期市场对于英国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忧,短期内对英镑形成了一定打压。
货币政策动向方面,近期市场预期英国央行加息的步伐或将放慢,英镑因此承压。而从当前来看,英国国内低迷的通胀数据和外部政策坏境也使得英央行在2016年加息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一方面,英国国内低迷的通胀水平决定了英国并不急于加息。当前,英国通胀低于英国央行设定的2%的目标水平已长达2年之久。2015年,英国通胀率为0%,创1950年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水平。英国央行预计,2016年全年,英国通胀都会维持在1%下方。此外,根据英国统计局2月16日公布的月度数据,英国今年1月CPI年率上升0.3%,符合预期,但1月PPI总体下滑0.1%。因为PPI是通胀的先行指标,大约经过半年左右将传导至CPI上,因此,PPI的下滑也意味着未来数月英国的通胀仍然将会处在接近零的水平。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英国通胀将会继续维持低迷,背后的重要原因是国内薪资增长乏力。如前所述,英国国内在失业率明显改善的同时,薪资水平增长却十分缓慢。尽管英国政府准备大幅提高工资标准,但这一政策效果令人怀疑。今年4月,英国将施行新的最低生活工资(living wage)标准。根据这一标准,25岁以上工人的最低工资将从6.50镑每小时提高到7.20镑每小时。笔者认为,这一决定很可能引发雇佣成本的上升,进而削弱企业雇主提升薪资的意愿,反而可能对薪资上涨、就业乃至消费产生消极影响,拖累通胀水平。英国人力发展协会(CIPD)2月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英国雇主计划对2016年员工平均基本薪资仅上调1.2%,为逾两年来最低的计划加薪幅度。英国人力发展协会称,“庞大的养老金成本,大幅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和政府新推出的学徒基金,均限制了雇主为普通员工加薪。”零售业是英国雇佣人数最多的私营部门,而近期英国零售商协会也就新的最低工资标准发出警告,称这很可能使零售商成本每年增加30亿英镑,对零售行业内的就业等方面有负面影响。预计薪资增长缓慢将进一步拖累英国的通胀水平。
从外部政策环境看,对比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情形,英国央行也有理由保持目前的利率水平。美联储虽然自去年年底开始步入升息通道,但在全球动荡的市场环境和美国自身的经济增长仍然不稳定的情况下,加息的步伐很有可能放缓。当前,市场上普遍预期,美联储在3月的议息会议上很可能会按兵不动,年内第二次升息的首次时间可能至少要推迟到9月份。美国经济和美联储尚且如此,英国也难有积极性过早加息。欧洲央行已经推行了负利率政策,3月10日又宣布再次下调欧元区主导利率5个基点至零,并下调欧元区隔夜贷款利率和隔夜存款利率分别至0.25%和-0.4%,同时进一步扩大资产购买计划。考虑到欧元区和英国相互间紧密的贸易和经济联系,英国和欧元区利差的进一步扩大将不利英国经济的发展。至于近期市场关于英央行或许掉头加入降息甚至负利率的大军来提振国内经济的讨论,笔者认为可能性微乎其微。负利率政策是一种极端手段,对银行的盈利能力、保险公司和养老基金等长期储蓄机构的盈利能力和偿付能力都具有影响;从当前欧、日等经济体推行量化宽松和负利率政策的效果来看,经济受到的提振也并不明显,甚至引发了不少问题,后续的政策空间也越来越受到质疑。英国的经济基本面状况相对欧、日要好得多,且货币政策一向较为谨慎,在没有意外发生的情况下,不太可能采取负利率的极端手段。因此,保持目前的低利率水平是英央行最有可能的选择。
从国内通胀低迷和国际货币政策对比两方面来看,英央行启动加息的步伐将较为缓慢。目前,市场上的主流预测是,英央行首次加息最早也要到2017年。这一加息推迟的预期,将使英镑汇率在上半年承压。
综合对英国经济基本面和货币政策的分析,当前英镑有一定的基本面支撑,但受加息推迟预期的影响也承受着向下的压力。不过,这两方面的情况还不足以概括当前英镑的走势,因为来自“英国退欧公投”这一政治议题带来的不确定性,才是关乎英镑前景最关键的因素。自英国国内退出欧盟的呼声日渐高涨以来,英镑就一直受到压制。2月下旬,英国宣布将在6月23日举行公投决定是否留在欧盟,英镑跌势随后加速。英国公投结果难以预料,脱欧能否成真更多是政治层面的议题。而公投之后政治风险的消散或加剧,对英镑走势而言都将产生重要的影响。对此,笔者不做过多讨论。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尘埃落定之前,这一话题本身的不确定性将一直对英镑施压。作为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体,英国当前的经常账赤字相当于GDP的3.7%,这意味着每年需要约700亿英镑的外资流入,才能保持英镑稳定。而英国脱欧这一政治变动对海外投资者来说风险很大,或引发部分资金流出避险,从而对国内投资造成拖累,影响英国经济,并打压英镑走势。当前,市场上对于英国脱欧的讨论十分热烈,关于假设英国脱欧后的经济影响分析不绝于耳,使得市场投资者风险情绪持续受到打压,这对英镑来说十分不利。预计在6月英国公投结果公布之前,这一议题本身的不确定性将会持续对英镑产生下行压力。
此外,美元和欧元走势也会对英镑产生影响。美元方面,上半年美联储或保持按兵不动,预计美元因此很可能维持当前的震荡态势。而欧元与英镑同为欧系货币,两者相对于美元的汇率走势方向往往趋同。在欧央行宣布再次降息和扩大量化宽松规模的情况下,欧元对美元汇率在今年上半年具有进一步走低的压力;但由于长期推行负利率,政策边际效果可能递减,走低的幅度或受到限制。英镑对美元的走势很可能受到相关影响。
整体而言,英国退欧公投结果出炉之前,不确定性的影响是压制英镑走势的最大风险,再加之市场对英央行加息推迟的预期,上半年英镑整体承压的“主旋律”将不会改变;但仍然相对良好的基本面则决定了英镑具有一定的抗跌性,不大可能出现持续深幅下跌的行情。不过市场情绪瞬息万变,一旦“英国退欧”事件的风险出现阶段性爆发,类似于今年2月英镑快速下跌的行情仍可能再度上演。
作者系资深外汇分析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