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昊翔 肖乾 编辑/韩英彤
发展原油进口大宗商品业务正当其时
文/刘昊翔 肖乾 编辑/韩英彤
中资银行应针对地炼企业原油进口贸易项下的多元化需求,设计全方位解决方案,加强全流程风险管理,推进大宗商品业务稳健发展。
2015年,是我国原油市场的改革元年。在原油进口“双权”放开后,原油进口垄断格局破冰,部分地炼企业陆续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及非国营贸易原油进口资质,并在我国原油进口市场上崭露头角。在此背景下,中资银行应及时把握原油进口“双权”放开契机,密切关注地炼企业在原油进口贸易项下的大宗商品业务需求,设计全方位解决方案,推进大宗商品业务发展。
在2015年以前,原油进口贸易事实上为国有企业所垄断。因此,为拓宽原油进口渠道,形成参与主体多元、公平透明、竞争有序、富有活力的经营体制,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分别于2015 年2月、7月发布了《关于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原油加工企业申请非国营贸易进口资格有关工作的通知》,允许符合条件的地炼企业在淘汰一定规模落后产能或建设一定规模储气设施的前提下,使用进口原油,并申请原油进口资质。截至2016年2月,全国累计有12家地炼企业获得了进口原油使用权,其中辽宁盘锦北方沥青燃料有限公司、山东东明石化集团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还获得了原油进口资质。
原油进口“双权”放开,将带来深远影响。一方面,将加速国内炼化行业市场化进程。2015年以前,地炼企业受政策限制,仅能使用劣质重油作为加工原料。获得原油进口“双权”后,多年以来长期困扰地炼企业的油源问题将得到解决。由于在同等条件下,使用进口原油的加工成本较劣质重油降低25%以上,地炼企业的经营成本将显著降低,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国内炼化行业市场化程度也将随之提高。另一方面,原油进口“双权”放开后,国内原油现货市场的参与主体将呈现多元化格局,现货交易也将更趋活跃,可为境内原油期货市场的培育奠定良好的基础,最终助推境内原油期货上市。
在获得原油进口“双权”后,地炼企业的原料采购模式将由向中石油、中石化等国企采购劣质重油,转为直接向境外上游供应商进口原油。在原油进口采购模式下,地炼企业大宗商品业务需求强烈,希望银行能为其设计并提供集商业银行传统结算、授信服务及避险保值、财务管理等增值服务,以及投资银行期货、现货交易服务于一体的全方位服务方案。
拓宽传统贸易结算及融资业务空间。地炼企业在开展原油进口贸易时,在贸易结算环节对银行信用证、保函、汇款等业务需求较大。同时,由于原油贸易具有资金密集的特点,地炼企业受自身财务实力限制,在对外支付时普遍需要银行给予资金融通,以缓解资金周转压力。支持地炼企业参与原油进口贸易,将进一步拓宽商业银行传统贸易结算及融资业务空间。截至2016年2月,获得原油进口资质的10家地炼企业合计获批进口配额4449万吨/年,预计将新增国际结算量逾100亿美元/年。
涌现增值金融服务需求。由于美元为国际原油市场主要计价货币,大部分地炼企业在原油进口贸易中,需以美元对外支付。在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走势尚未企稳、美国进入加息周期、境内外人民币利差呈现波动态势的宏观环境下,地炼企业在原油进口采购,以及后续生产、销售环节中,亟需银行为其提供避险保值、财务管理等增值金融服务,以规避汇率、利率波动风险,节约财务成本。
呼唤大宗商品综合金融服务。在原有的原料采购模式下,地炼企业的市场风险较小。而在原油进口采购模式下,地炼企业的采购、生产、销售等经营周期都会拉长,且需面对价格波动剧烈的国际原油市场环境,因而通过原油期货交易以实现避险、保值的需求尤为迫切。但由于地炼企业普遍缺乏专业的期货交易员队伍,因而依靠银行为其设计商投行一体化的服务方案,就成为地炼企业的优先选择。
A公司为山东省重点地炼企业,一次性原油加工能力超过500万吨。此前,A公司主要向中石油、中石化采购燃料油,以满足自身原料供应需求。2015年,A公司获得原油进口“双权”,可直接向海外进口原油。为拓宽原料供应渠道,降低采购成本,A公司希望通过其在新加坡成立的贸易平台T公司进口原油。由于T公司采购原油需要大量资金,而T公司属于轻资产的贸易型公司,银行基于传统的授信理念难以给予授信支持,A公司通过其新加坡贸易平台T公司进口原油的方案面临瓶颈。
根据A公司原油采购需求,中国银行依托海内外平台优势,将A公司与其新加坡贸易平台T公司作为整体考虑,设计了全流程解决方案。鉴于A公司与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已建立长期的授信合作关系,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为A公司开立以T公司为受益人的进口信用证。中国银行新加坡分行基于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所开出的进口信用证,开立以T公司为申请人、以国际油品贸易商X公司为受益人的进口信用证,并为T公司叙做押汇业务,解决了T公司所面临的授信难题。
借助于中国银行所设计的全流程解决方案,A公司得以通过其在新加坡设立的贸易平台T公司进口原油,获得优质的生产原料。由于海外市场融资利率较低,中国银行在海外市场为T公司办理的信用证项下押汇业务,有效帮助其节约了财务成本。同时,由于掌握了A公司原油进口贸易全流程的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情况,中国银行有效加强了风险控制,成功实现了银企双赢。
在原油进口“双权”放开的背景下,中资银行应把握契机、积极作为,依托海内外布设的服务网络,发挥多元化平台优势,加强商投行联动力度,为优质地炼企业客户提供原油进口项下大宗商品金融服务。
选取优质地炼企业,推动业务发展。近年来,我国炼化行业面临严峻的产能过剩局面。2015年,我国炼化产能已超过7亿吨,远高于“十二五”规划所制定的6亿—6.5亿吨的目标。因此,中资银行应在获批“双权”的地炼企业中,选取期货与现货经营策略稳健、财务状况良好、具备技术领先优势、下游销售渠道通畅的优质客户开展合作,严把客户准入关。
依托海内外平台,挖掘业务机遇。地炼企业普遍在新加坡、香港等地设有海外贸易平台,通过海外贸易平台进口原油将是未来的主要贸易途径。针对地炼企业原油进口贸易流特点,中资银行应依托自身设立的海内外平台,打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综合运用背对背信用证、前对背信用证等产品,为地炼企业客户设计原油进口全流程解决方案,满足地炼企业客户贸易结算及融资业务需求,并帮助客户节约财务成本。
推进商投行联动,设计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一方面,应加强投资银行业务平台建设,获得大宗商品期货、现货交易经营资质,成为境内外主流商品交易所的清算会员,并不断丰富大宗商品投资银行业务产品线,有效提升专业能力;另一方面,开展商投行一体化客户营销,根据地炼企业原油进口贸易的实际情况,打通原油期货、现货两个市场,为客户提供涵盖结算、融资、套期保值等元素的商投行综合化解决方案,全面满足客户金融需求。
强化风险管理,实现业务稳健发展。在国内宏观经济下行、全球经济复苏乏力的背景下,中资银行应秉持审慎原则,加强风险管理力度,实现原油进口项下大宗商品业务的稳健发展。具体而言,一要加强对地炼行业的研究,深入了解行业运作模式、最新政策动向,提升产品服务的契合度;二要拓展结构化产品的应用,在产品方案中引入货权控制、保险、应收账款等多重元素,缓释业务风险;三要加强操作风险管理,加大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的监控力度,确保资金流在银行体系内的封闭运行;四要建立全口径风险防范机制,对客户现货及期货业务进行整体监控,提高风险管理的主动性与前瞻性。
原油进口“双权”放开,在深刻改变国内原油进口市场格局的同时,也将为银行带来广阔的大宗商品业务机遇。中资银行应紧跟市场变化趋势,针对地炼企业原油进口贸易项下的多元化需求,设计全方位解决方案,并加强全流程风险管理,推进大宗商品业务稳健发展。
作者刘昊翔单位:中国银行总行贸易金融部作者肖乾单位:中国银行山东省分行贸易金融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