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产业链联动的我国煤炭开采企业整合策略

2016-12-29 13:04周媛媛席彦群梅艳晓
当代经济 2016年32期
关键词:煤炭企业煤炭产业链

周媛媛,席彦群,梅艳晓

(安徽工业大学 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32)

基于产业链联动的我国煤炭开采企业整合策略

周媛媛,席彦群,梅艳晓

(安徽工业大学 商学院,安徽 马鞍山 243032)

本文从产业链联动视角对煤炭开采企业整合策略提出建议,认为解决当前煤炭行业产能过剩困境的办法是通过煤炭开采企业跨行业整合,使煤炭产业链中下游开发新型煤化工产品和构建全产业链物流与信息平台同步进行,同时实施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企业间利润反馈机制,实现煤炭全产业链联动机制,从根本上突破当前煤炭开采企业降价促销的恶性循环。

产业链联动;煤炭开采企业;整合策略

一、引言

煤炭是我国的重要能源之一,但近年来,煤炭开采企业(以下简称“煤炭企业”)产能过剩非常严重,直接阻碍了该行业的正常发展。自2015年年初以来,煤炭价格已经下跌超过30%,到2015年年底时该行业亏损面已经超过90%。

面对煤炭企业当前困境,国家税务总局规定从2014年12月1日起将煤炭资源税税率调整为2%-10%,同时停止征收煤炭价格调节基金,取消山西省等多地煤炭企业相关费用等,而各地政府也纷纷推出自己的扶持政策。比如,山西自2014年底起陆续取消1000多个煤检站,同时实施税费减免的优惠政策,为省内煤企减负170亿元以上,但仍然难从根本上解决当前煤企萧条的现状。

对于我国煤炭企业来说,如何在国家不断推进煤炭供给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跳出煤炭利用的传统思维,向产业链下游不断延伸,为自己谋求更大发展空间,是当前最为紧迫的问题。因此,从煤炭行业全产业链角度对当前煤炭企业困境进行全面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策略,就显得非常必要。本文试图从产业链联动角度入手,分析煤炭企业与下游行业相互制约关系,提出通过整合煤炭电子商务平台为突破口,构建煤炭产业链联动机制,实现煤炭产业链上相关产品产销有效衔接,为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煤炭过剩问题提供政策参考。

二、我国煤炭企业现实困境分析

从当前情况看,我国煤炭企业现实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国内煤炭供应量严重过剩

我国国内煤炭企业仅在2011--2014年期间,每年新建产能投放就已经达到4亿吨左右,而2014年年底时过剩产能已达到5亿吨,同时在建产能仍然保持在10亿吨以上。2015年煤炭过剩情况更加严重,当年的煤炭产能接近40亿吨,在建的产能约10亿吨,考虑到多数煤企实际产能往往大于核定产能,以及部分大型厂矿坚持扩能改造等因素的影响,备案煤企的煤炭实际产能要远远大于官方公布数字。如果再考虑到无证经营和非法生产等方面因素,我国煤炭产能过剩的实际数字恐怕还要继续增长。

此外,海外煤炭尤其是澳洲煤炭对我国煤炭市场也构成巨大冲击。根据2014年11月我国与澳大利亚签订的自贸协定,我国对澳方绝大多数产品实行“零”关税。原来在谈判生效前,澳方出口到我国的煤炭就占到我国进口煤炭总量的40.5%,而自贸协定生效后澳方出口到我国的煤炭价格优势将在原有基础上再扩大至每吨30元,直接对国内中小煤企造成巨大冲击。

2、市场需求逐渐减少

与煤炭产能过剩相反,近年来由于传统煤炭加工行业不景气,导致国内煤炭需求不断下降,仅在2015年9月份,全国重点煤矿平均每天消耗原煤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就下降了9.1%;六大发电集团沿海地区下属电厂平均每天耗煤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8.8%。另外,从全球能源发展趋势看,清洁能源是大势所趋,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耗格局已经不符合建设现代社会的需要。随着近年来国家加大对水电、核电等投入,加上风电远距离传输网络的不断完善,今后这些清洁能源对煤炭的替代效应将不断扩大,而火电在发电市场中份额必然会随之降低,煤炭在发电领域消耗量也会越来越小。

3、宏观政策的变化使得我国煤企前景充满不确定性

《中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规划研究报告》中阐明,我国能源消费要逐步实现“去煤化”,“十三五”期间煤炭生产和选洗企业总量要从2015年的6390家削减到3000家以内。而2015年6月我国政府递交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文件中也做出了2030年碳排放达到峰值的承诺,这就意味着2020年我国煤炭消耗总量就要控制在38亿吨以下,我国煤炭市场需求将每年减少至少1亿吨,这对于煤炭行业来说又是一个重大打击。从长远来看,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需求都会处于低迷状态。

面对当前困境,多数煤企选择的应对策略是维持高库存的同时坚持生产,同时采取降低工人薪酬的方式来压缩成本。仅在2015年一年内,阳煤集团就将员工薪酬在原有降薪20%基础上再降低15%,阜新矿业在4月份降薪10%基础上于同年11月份再次降薪20%,而神华集团下属子公司神宁煤业从5月份以来降薪幅度累计高达40%。

这种竞争策略引起全行业产能过剩,导致市场竞争加剧下煤炭价格持续走低,从而造成我国煤炭行业陷入“越卖不出去越降价,越降价越卖不出去”的怪圈。从地方政府角度看,不管是山西省的“煤炭20条”,还是贵州省的“煤炭30条”,抑或内蒙古的东部区煤炭销售联动机制,只是部分减轻煤炭企业生产成本,而这种帮扶措施带来的效果会很快被市场竞争中的竞争降价所抵消,并不能扭转煤炭市场供过于求的现实困境。这些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刺激煤企加大生产,从而加剧煤炭恶性降价竞争现象。

因此,要彻底解决我国煤炭企业当前困境,必须改变其目前单纯性降价促销策略,这需要从全产业链入手,通过跨行业整合消化现有过剩产能,并开拓出新的煤炭加工和增值方式,为提升煤炭行业整体效益做出贡献。

三、我国煤炭企业整合策略存在的问题

《国务院关于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提出,从2016年开始,要用3--5年的时间,退出产能5亿吨,再减量重组5亿吨左右。2015年底召开的国家经济工作会议也明确提出,煤炭行业要率先展开去产能行动。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煤炭企业整合有利于先进技术推广,也可以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从总体来看,目前我国煤炭企业采取的整合策略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

1、简单的煤炭行业整合并不能完全解决我国煤炭企业当前困境

以山西省为例,从2009--2012年的三年间,以山西煤运、同煤集团等七大煤炭企业为主体进行行业整合,煤炭企业整体数量从2200余个锐减至130余个,矿井数量也从2598处减少到1053处,但效果却不容乐观。其原因一方面是发展环境不好导致煤炭企业整体效益下降;另一方面是涉及此次整合的煤炭企业需要向当地政府缴纳的资源整合保证金、非煤项目投资、绿化等负担,加之山西省当时还在开展以煤炭产业为基础的多元化发展,导致这些企业负担过重。相关研究也表明,我国煤炭企业行业内并购规模与企业效率成显著负相关关系,即煤炭企业并购规模每上升1%,企业效率就下降0.5748%。从长远来看,煤炭企业并购整合完成过程中,由于受到政策等因素干预,导致整合后的企业不能发挥协同效应,从而造成企业价值的毁损。

2、传统煤化工产能过剩现状使得煤炭企业整合效果不佳

一般来说,原煤被开采出来以后,绝大多数会被直接输送给火力发电、钢铁、建材和化工四大行业,后者再加工出产品输送给基建、房地产和机械等行业。因此,从总体上看,“原煤—四大行业—基建、房地产和机械”构成我国煤炭产业链,而燃烧发电、煤制气和电解铝等构成传统煤化工主要产品。2014年当时的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就曾提出通过建设电力外送新通道和发展电解铝等项目就地转化原煤5000万吨,但电解铝就全国范围来说也已经成为产能严重过剩行业,因此该项目对于当地煤炭过剩问题解决并没有起到太大作用,燃烧发电这一产能消耗渠道可行性也存在质疑。比如中国神华就曾经计划以54亿元收购宁夏发电、徐州发电100%股权和舟山发电51%股权,以进一步推动其煤电一体化战略。根据专家计算,远距离输电/输煤的效益平衡点在1800--2000公里之间,小于1800公里适合特高压输电,而距离在2000公里以上才适合输煤。因此要实施这一计划,如何具体落实也是个大问题。

同样,在传统煤化工行业中,仅煤制烯烃项目就有大连物化所、清华和中石化等单位参与,2012年时年产量就已达到227万吨,而煤制气项目早在2011年就有四家,包括大唐辽宁阜新项目、大唐内蒙古克旗项目、庆华新疆伊犁项目和汇能内蒙古鄂尔多斯项目,年制气151亿立方米。另外,经济放缓和近年来煤化工重大安全事故屡禁不绝。因此,将传统“煤化工”作为解决当前煤炭过剩困境的方法显然并不现实。

2016年初,李克强总理提出,当前国内煤炭产能过剩并不是单纯的“产业周期”问题,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从全局角度通盘考虑,通过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倒逼作用来化解煤炭产能过剩问题。因此,要彻底解决我国煤炭企业当前困境,不能仅着重于消化当前过剩产能,而必须将眼光放长远,从产业链角度看待国内煤炭企业整合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策略。

四、基于产业链联动的我国煤炭企业整合策略分析

我国煤炭行业产业链构成情况是:上游为煤炭开采企业、初加工企业(如洗煤企业)等;中游为电力、冶金等行业企业;下游则包括基建、房地产和机械等行业。然而,该产业链上煤炭开采等行业企业对下游煤炭需求状况并不敏感。其原因是上游煤炭企业相对于其下游众多直接与市场打交道的行业来说,其对经济环境变化的感知需要经过多个环节传导,因此造成煤炭企业对下游市场煤炭供求情况并不敏感。一般煤炭企业建设周期在2--3年之间,对于市场需求的反应具有延迟效应;这种后周期性特征导致我国煤炭企业原煤开采和供应不能及时与市场需求匹配,从而造成煤炭产能长期过剩。

王帮俊等通过研究发现,产业链上企业不断应用新技术和开拓新产品,会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同时这些因素都会推动产业链上分工的发展和专业化生产的发展,进而推动产业链自我重组与升级。产业链整合的实质在于,通过提升产业链整体运行效率,实现产业链上相关企业市场份额的扩张和利润空间的提升。因此,可以考虑借助煤炭产业链中下游行业产品的推陈出新,倒逼整条产业链上游煤炭企业进行整合,进而推动产业链实现联动机制。我国煤炭企业可以考虑采取以下几点整合策略。

1、借助科研整合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促进煤炭产业链中下游企业创造新价值

对于有实力的煤炭企业,可以考虑在原有煤化工基础上与科研机构进行科研力量整合,并对产品进行深加工。比如河南能源集团综能公司与河南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在2012年开发出煤制甲醇蛋白的煤生化技术,形成“原煤——合成气——甲醇——甲醇蛋白”这一新产业链条。按照当前市场价,10吨煤炭价格不到3000元,但由原煤为基础原料生产出的甲醇蛋白每吨市场价约为3万元,使原煤直接增值10倍。若继续延伸产业链条,以甲醇蛋白为基础继续生产脂肪酶、蛋白酶和木聚糖醇等产品,则会使原煤有更多增值空间。比如一吨脂肪酶价格就已经达到30余万元。更关键的是,这些衍生出来的产品市场前景广阔,不会轻易达到市场饱和状态,比如甲醇蛋白既可以作为人类蛋白补充品,又可以作为动物蛋白广泛应用于家禽家畜饲料;而脂肪酶具有的催化解脂、脂合成等特性,可以广泛应用于食品、医药和日化等领域,更具有经济价值。

2、构建基于煤炭全产业链的物流和信息平台,加大对上下游企业煤炭供销的实时监测力度

这一点可以借助对目前煤炭电子商务平台的整合完成。比如隶属于安远煤矿的江西煤炭已经推出“煤炭交易及互联网金融平台”,该平台成为国内第一家专业化的煤炭电子商务平台。山西省在这方面则抢先一步,其境内的煤炭企业已经通过“中国(太原)煤炭交易中心”实现全部产品上线交易。相对于以上简单涉及煤炭交易与运输的互联网平台来说,保利集团就走的更远一些,其下属的保利能源控股有限公司组建的“淘煤网”以打造贯穿煤炭全产业链的电子交易平台,通过权威检测、煤炭资讯、物流仓储等体系构建,将煤、钢、电、物流和检测等相关行业企业进行有效联接,力图为产业链上所有客户都能够提供全方位服务。未来可以试图由政府出面,通过大规模整合现有互联网煤炭交易平台,实现对煤炭产业链的全方位监控,即对煤炭产业链下游产品产销实现有效监控,通过统一信息传递平台,及时反馈信息给中上游相关企业以及时调整产量,加快产业链信息流通速度和效率,从而实现煤炭产供销动态平衡。

3、借助物联网力量建立利润反馈制度,实现煤炭全产业链联动的自我调整机制

我国中央政府可以考虑制定相关政策,规定上游煤炭开采企业通过输送煤炭到中下游企业后,与之合作的中下游企业可以通过一定利益分配形式将部分利润返回给煤炭企业,作为变相煤炭价格补贴,做到上下游协同降低成本和经营风险;进而通过一段时间的市场竞争后,实现煤炭产业链相关企业自然并购整合,以此建立一张覆盖煤炭全产业链并且能够自主调整发展方向的联动“大网”,并可有效降低非法开采的小煤矿对政府管理效果的冲击。

对于那些资源枯竭的矿井来说,可以从另外途径通过整合发挥其余热。比如同煤集团下属的晋华宫矿已开采殆尽,但矿方独辟蹊径,使用注浆等技术和防渗漏技术加大植被绿化成活率,并整合煤炭科普、环境保护、工业旅游等资源于一身,于2012年建成矿山公园,并推出旅游观光、井下探秘等一系列旅游服务,让废弃矿山重新创造出价值。

五、结语

在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煤炭仍然在我国国家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如何有效利用这一宝贵自然资源,发挥其最大效益同时尽量消除产能过剩带来的恶性降价循环,是当前政府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本文从全产业链视角对目前我国煤炭企业困境进行分析后认为,我国煤炭企业应与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以整合各方科研优势开发新型煤化工产品,同时还应借助现有众多煤炭电子交易平台构建覆盖煤炭全产业链的信息和物流监测系统,并实施利润反馈机制,以实现全产业链联动和自我调整,为实现我国煤炭企业有序竞争提供良好环境。

[1] 郝多:潞安阳煤或将合并,煤炭行业寒冬下行业整合势在必行[EB/OL].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2015-11-30.

[2] 佚名:煤炭行业新一轮整合潮日益临近,7只概念股底部崛起[EB/OL].中金在线,http://sc.stock.cnfol.com,2015-11-23. [3] 刘巍:煤炭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效应的实证研究[J].区域金融研究,2011(9).

[4] 朱芳华、唐安宝:基于SFA的我国煤炭企业横向并购效率研究[J].中国矿业,2013(6).

[5] 樊燕萍、安俊:煤炭上市公司并购价值效应研究[J].会计之友,2014(17).

[6] 储思琮、李克强:注重运用市场化办法去产能[N].新京报,2016-01-12.

[7] 王帮俊、吉峰、周敏:基于Logistic模型的煤炭产业链系统演化过程研究[J].数学的认识与实践2013(9).

[8] 蔡胜之:浅析重组形势下的煤炭企业集团产业链整合[J].中州煤炭,2010(2).

(责任编辑:李桐希)

猜你喜欢
煤炭企业煤炭产业链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筑牢产业链安全
打造藜麦全产业链稼祺从“芯”开始
消除煤炭:是时候将煤炭载入史册了 精读
煤炭绿色完全开采不再是梦
“饸饹面”形成产业链
试述煤炭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推行与有效实施
煤炭企业走好走实群众路线的制度思考
产业链条“链” 着增收链条
煤炭开采Ⅱ个股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