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霞
摘要 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增强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可以通过发挥高校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多元性,完善实践教学活动机制,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等途径来实现。
关键词 高校 思政课 实效性 路径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z.2016.07.027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全国在校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渠道,是为了坚定大学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培养他们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及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而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是指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学生获得知识、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实效性,一直是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冥思苦想的课题,本文将从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路径方面做一些探讨。
1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
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的基础和前提。教师素质直接影响到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与教学质量。
首先,应建立师资队伍的选拔、培养和管理机制。教师具有榜样力量和人格示范效应,思政课教师尤其应该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一个可作为社会道德示范的人。因此思政课教师队伍应注重选拔德才兼备的人,以自己高尚的品德和人格魅力感染影响学生,真正实现德高为范。
其次,教师要不断充实自己、提升自己。既要掌握必备的专业学科知识、社会历史及其他相关性的知识,还要了解社会现实及各种社会思潮,尤其要善于运用马克思基本原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具备了以上基本素质,才能不断提高思政老师的实践教学水平。
第三,加强思政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介绍成功经验。要对本校的专职思政教师进行持续性教育,通过培训、学习、进修等途径,改善提高思政教师的综合素质与教学科研能力,保障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师资力量。
2尊重大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中,教师满堂灌,学生被动听。我们希望通过自己的认真备课、刻苦钻研、尽心尽力地完成教学任务,至于使大学生获得知识、情感、价值观方面的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却是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
乌申斯基说过,如果教育家希望从一切方面教育人,那么就必须从一切方面去了解人。因此教师要想真正达到教育人的目的,就必须从各个方面深入了解学生,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答疑解惑,使思想政治课堂成为师生交流互动的平台。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使用小组讨论法,要求学生组成小组,针对某一主题,小组内积极展开讨论,畅所欲言,然后师生共同讨论,最后由教师点评。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还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类似具有同等效能的方法还有研究教学法、问题式教学法等。
教学以学生为主体,要以学生喜欢、受益作为教学目标。只有将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相结合,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相互配合,统一于整个教学过程中,才会获得教学的最佳效果。
3提高网络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随着我国高校教学的改革发展,网络信息资源在高校思政课的教学应用也越来越频繁。在安全稳定的绿色网络环境中,拥有更广阔、丰富、积极的思政课教学信息,教师与学生可以更富成效地互动、传递与反馈信息,更好地将课堂和现实社会联系到一起,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
因此,在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中,可以建立一个思政课教学的网络信息资源库,充分运用网络信息资源,积极建立起科学的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机制,让学生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网络信息资源,运用在思政课的学习上。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通过Flash以及PPT等教学软件把网络信息资源中的文本、图片、视频等资料,进行有效的整合,使思政课的教学变得更加形象与生动,增强学生学习思政课的兴趣,进而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近些年开始风靡全球的“慕课”,是一种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它的主要特点是规模大、资源开放,且受众群体不受时间和空间地域的限制,随时都可以在网上进行课程的学习。“慕课”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有剪辑的短视频、录制的语音、网络新闻、微博短文、自制视频等,学生不再是被动地学习,而是课堂的主体和主要参与者,而教师则从一个主载课堂的讲授者转为主持、引导和答疑的角色。它就是很好地将网络信息资源进行利用的典型,可以很好地提高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
4注重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多面性
教学内容直接决定着高校大学生能否重视思政课及对能否对思政课感兴趣,同时它也是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载体。新课改强调,教学内容的选择,可结合地域性特点,注重科学性和多面性。为此,高校思政理论课在新课改精神的引领下,可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法律基础、形式与政策、生命安全、心理健康、职业规划等方面,精选教学内容,既要体现实践性,又要突出实效性。
在确定思政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时,要体现时代性。尽管思政课的教材总是根据时代特点而不断更新,但它的总体内容是相对稳定的。同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具有与时俱进的特点,这就要求思政教师不能局限于教材,不能以教材内容作为课堂的全部教学内容,而应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实时关注国际形势、社会热点,顺应学术前沿,紧紧跟随学生的思想动态以及事关学生切身利益的问题,不断更新和充实教学内容,体现授课内容的时代性和实际性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如果能够将社会热点问题,诸如食品安全、贫富分化、官员腐败、司法公正、环境污染等内容引入课堂教学,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更加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
5完善实践教学活动机制
高校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意见》中强调指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建立和完善实践教学保障机制,探索实践育人的长效机制。”所以,提高高校思政课教学实效性,必须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教学只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才能达到提高思政课教学实效性的目的。创造丰富的实践教学内容是重点。
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做好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本着双方共赢的原则,在学校当地就近建设一批相对固定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比如革命圣地、名人故居、战争遗址,或与专业相关的企业、村镇等等。其次,充分利用学生业余时间,让学生参加与思政课教学相关的活动。例如符合教材内容及各种节日的主题演讲、辩论赛、红歌比赛、情景剧拍摄、知识竞赛、青年志愿者服务、勤工俭学等等,也可以要请优秀毕业生或企业劳模来校举办讲座,如此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定可以满足大学生不同的兴趣追求。第三,引导学生开展社会问题调研活动。可以积极参与“三下乡”等活动,让大学生亲自投入到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满足广大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同学们运用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而言之,教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深刻研究思政课的具体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并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思想状况,创新采取多种方式方法,丰富实践教学内容,充分激发大学生学习思政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达到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最终实现思政课教学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