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蔚青, 陈江华, 殷曦敏, 周颖越
(上海海洋大学 a. 食品学院; b.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上海 201306)
建立多元化体制 提高实验教师综合素质
蓝蔚青a, 陈江华a, 殷曦敏b, 周颖越a
(上海海洋大学 a. 食品学院; b. 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 上海 201306)
通过对学院实验教师的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汇总分析,同时结合前期个别访谈、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对实验教师的工作生活、发展状况与利益诉求作出综合评价。调查结果显示:二级学院实验教师对本职工作怀有较高热情,实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能满足学校发展需要,师资队伍结构稳定性较好,但其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不够,53.8%的实验教师反映工作压力较大,其身心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因此,相关管理部门有必要重视实验教师的队伍建设,提高其综合能力;优化实验教师的职称评聘条件,改善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完善实验教师的年终考核体制;加强实验教师的业务培训与能力培养,提升其工作满意度;关注实验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增加其职业幸福感。
管理体制; 实验教师; 综合素质; 二级学院; 职业压力; 心理健康
高校是培养研究型、应用型人才的场所,作为高校的“心脏”与“后盾”[1-2],大学实验室的建设成效是反映高校教学水平、科研实力与管理能力的重要标志。实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及创新人才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4]。建设一支理论功底扎实,实践技能过硬,具有创新性思维,具有科研潜力的高水平专职实验教师队伍已逐渐成为各高校实验室管理工作者的普遍共识[5]。实验教师是指所有在实验或实践类教学场所从事实验、实训和实习教学指导与科研工作的教师[6]。目前高校实验教师队伍与理论教师相比,重视不够、投入不足、政策缺位、师资力量亟待加强,高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刻不容缓[7]。
随着近年来高校对实验教师引进力度的逐年加大和对实验仪器设备投入的不断增加,一大批本科、硕士生,甚至博士生逐渐进入高校从事专职实验技术与管理工作, 高校实验人员学历结构与综合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实验队伍整体素质有了明显改善。与此同时, 对实验教师的激励问题一直长期搁置未能得到有效解决, 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部分实验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实验室管理和队伍建设速度已与高校转型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实验室队伍建设问题成为制约高校教学、科研水平提升的“瓶颈”问题。高校实验室能否发挥其应有作用, 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起良好的监督考核与激励机制。对此,课题组以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实验教师为主要研究对象,分别通过文献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与专家咨询等方法研究实验教师的工作生活、发展状况与利益诉求,了解其生活质量、薪资待遇、职业评价与个人发展等方面基本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探究制约实验教师积极性发挥的主因,进而提出相应对策,进一步完善激励措施,实现高校二级学院实验教师积极性的充分发挥。
课题组前期通过个别访谈、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的形式,根据实验教师的各自岗位类型,采取匿名调查的方法进行问卷收集。采用自编的食品学院实验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问卷,首先确定研究对象,随后进行问卷设计,在调查维度的基础上编制调查项目,采用利克特五点量表的计分方式,分为满意、较满意、一般、较不满意、不满意5个选项;在此实施调查,确定调查的基本时间段,将问卷发放给调查对象,按期收回;并对问卷进行数据分析,最后根据统计结果,对实验教师的工作、生活、发展状况与利益诉求作出评价。在基于上述调查结果后,对其工作满意度提出改革策略,从调查涉及的高校人力资源管理的方方面面提出改进意见。期间,共发放问卷45份,其中男教师26份,女教师19份,共计回收39份,回收率达86.7%。问卷内容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基本信息,主要调查二级学院实验教师的年龄结构、婚姻状况、学历组成、职称结构与岗位类型等;第二部分为工作生活,进一步了解实验教师对工作的热情度、对国事的关注度与日常教学、科研工作情况等;第三部分为压力来源,重点分析教师目前的职业压力大小与压力来源分布等;第四部分为身心健康,深入考察实验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面临压力的反应与工作状态等。
2.1 基本情况
从表1的调研数据中分析显示,二级学院实验教师的性别比例相对均衡,年龄结构趋年轻化(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51.2%),多数已婚(82.1%),近八成教师的学历层次以硕士学历为主(71.8%),职称分布以中级(38.5%)与初级(41.0%)为多,岗位类型多为教学辅助型(35.9%)与技术岗位型(35.9%),在校工龄也以6年内居多(64.1%)。可见,近年来高校严格按照国家教育部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标准“实验室系列队伍中具有硕士以上和高级职称人员应不少于50%”的要求,通过外部引进与内部培养相结合加大对高职称、高学历人才的更新力度,使之加入到实验教师队伍的行列当中,从而优化了二级学院实验教师的队伍结构,确保高校实验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表1 高校二级学院实验教师样本基本特征分布表
2.2 工作生活
实验室是实验教师工作生活的场所,更是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8]。实验队伍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主要力量,其思想素质、业务水平与工作效率等都直接影响着实验教学的质量、科学研究的进程、实验设备的使用效益与实验室建设管理的水平。因此,关注实验教师的日常工作生活状态,是确保高校实验室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在对二级学院实验教师工作热情度的调查中,多数教师对实验室工作怀有较高热情,这部分人群占总数的71.8%,但也有25.6%实验教师的工作热情度一般。对此,相关领导应根据实验教师反映出的工作情况,及时探究其原因,并采取适当措施,改进工作方式,提高实验教师的工作热情。在对实验教师时事关注度的调查中,20.5%与66.7%的教师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动态较关心,这也从一方面体现出教师对待生活的热情度。良好的作息规律是教师工作效率提高的前提保证,但是多数实验教师均选择在22:00~24:00后这一时间段休息,休息时间较晚,日常作息不规律势必导致工作积极性与工作效率下降。同时,结合对二级学院实验教师的平时主要业余活动内容的分析得出,家务(84.6%)、阅读(71.8%)与上网(66.7%)是教师的主要活动内容。可见,实验教师的日常活动基本稳定,如能适当注意作息安排,将能获得工作质量的总体提升。
实验教学是二级学院实验教师的中心工作,业务培训是教师工作水平提高的主要途径,科研成果则是其工作业绩的重要体现。通过对实验教师承担实验教学、业务培训与科研情况的分析统计,有17.9%的实验教师以实验准备为主,由于职称、年龄与学历等各种原因未能承担实验课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对承担实验课教师的年龄与学历层次进行深入数据分析,发现承担实验课程教学的教师中以具有硕士学历的青年教师为主。近年来,随着学校实验室管理部门对实验教师业务培训的重视,多数教师均参加过相关方面的业务培训,提高其综合技能水平。通过对实验教师近3年承担科研项目(含实验项目)数与发表论文数的统计整理得出,多数实验教师仅承担1个项目,占比达30.8%,还有46.2%的实验教师未承担任何项目。结合对近3年发表论文数量的分析得出,实验教师对发表论文的积极性普遍不高,偶有论文发表,这可能也与其承担或参与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直接相关。
在对关于实验队伍整体素质能否满足学校发展需要与实验队伍稳定性这两方面的调查中,有61.5%的受访对象认为实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基本能满足发展需要。在教师队伍稳定性的分析统计中,41.0%的实验教师认为实验队伍的稳定性不够。通过对制约实验队伍发展的主因分析,结果得出岗位地位低(82.1%)、待遇偏低(56.4%)与晋升机会不多(51.3%)为主要影响因素。在对实验教师工作积极性影响因素的调查中,71.8%的实验教师认为年终考核的评价内容难以反映业绩,17.9%的认为一人多岗影响适应能力,7.7%的认为工作负荷大难适应。在对实验教师最希望获得提升方面的分析中,职称晋升(56.4%)、科研成果(38.5%)与业绩提升(35.9%)为主要内容。同时,也有近九成的受访对象(89.7%)认为需要在实验教师系列中加设正高级职称。此外,在对实验教师对目前待遇满意程度的调查(见图1)中,有1/3的实验教师对待遇水平持不太满意态度,持不满意态度的实验教师比例达12.8%。对此,高校管理部门对此应适当采取措施,改革考核形式,使待遇水平能真正体现实验教师的实际付出。
图1 高校二级学院实验教师对现有工资待遇的满意度分析
2.3 压力来源
通过对实验教师对当前职业压力的反映调查中,10.3%的被调查者认为压力很大,反映压力较大与一般的实验教师约占总数的53.8%与35.9%。通过对压力来源分析,工作(51.3%)、家庭(30.8%)与社会(25.6%)为主要压力来源。见表2,在工作与社会压力方面收入差距与教师薪酬是实验教师产生压力的源头,而家庭方面的压力主要涉及家务琐事、子女教育与长辈赡养等。部分青年教师由于高房价、学历提升与人员编制等方面原因,导致自身焦虑,从而未能安于本职工作,使工作热情与效率受到影响。
表2 高校二级学院实验教师的主要压力来源具体分析
2.4 身心健康
身心健康是保证生活质量的重要前提,更是提升抗压能力的必要条件。通过对实验教师每周锻炼时长与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实验教师还较注重日常身体锻炼,超过七成的教师每周能保持相对稳定的锻炼时间。在实验教师心理健康状况自评中,有10.3%的实验教师认为“很好”,认为“较好”与“一般”的教师占比分达66.7%与17.9%。可见,实验教师的身心健康状况总体较好,注重调节自身压力水平,适时释放压力,减缓身体负担。
通过对二级学院实验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分析,课题组结合教师的个别访谈,找出影响实验教师工作积极性的关键。建议实验室管理部门能重视实验教师的队伍建设,提高其综合能力;优化实验教师的职称评聘条件,改善教师队伍职称结构;定量考核与定性考核相结合,完善实验教师的年终考核体制;加强实验教师的业务培训与能力培养,提升其工作满意度;关注实验教师的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增加其职业幸福感,才能激励实验教师的工作责任感与使命感。
3.1 重视实验教师的队伍建设,提高其综合能力
重视实验队伍的建设要从提高实验人员地位、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的培训、关心实验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着手[9]。课题组在调研中发现,不少实验教师认为学校对其个人发展关注不够,工作岗位地位与工资待遇偏低,且晋升机会不多,感觉自己承担的实验教学辅助工作可有可无。因此,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要采取相应举措,如评选“优秀实验教师”、“优秀实验项目”或“实验教学先进工作者”等,对工作突出的实验教师加以宣传,从根本上转变他们的观念,让其树立信心,重塑自我,努力学习,开阔眼界,提高其综合能力,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提升实验教师的工作地位。
3.2 改善教师队伍职称结构
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可根据高校实验室的工作特点与建设发展要求,在充实完善实验教师考核评估内容的同时,还在年终评优与绩效奖励的基础上,对于表现突出的实验教师可适当降低职称评聘条件。此外,建议在实验教师晋升职称系列中增设正高级技术职务,使实验教师有晋升发展的空间,有机会同等参与正高级职称评定,使其能通过自身努力,看到未来的职业发展愿景。对于有技术专长的高级专门人才,可适当设立特殊岗位,对其聘任可不受学历、职称或资历的限制[10]。将在实验室一线工作且业绩突出的实验技术人员聘任到关键岗位,以发挥其能力,实现实验室工作的顺利开展。
3.3 完善实验教师的年终考核体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和激励机制是增强实验队伍的责任心,调动起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的重要保障[11]。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应改变原有对实验教师进行“一刀切”的薪酬分配体制,逐步建立“效率优先,优劳优酬”的分配制度,建议将定性与定量考核相结合。对实验学时数与实验项目数等可量化内容予以量化,而对于实验教学质量、服务态度和管理水平等可通过师生的主观评分与综合评价来体现。同时,根据实验室人员的岗位类型与职称类别设定相应工作量,确定岗位任务书,并进行核编定岗工作,将实验教师个人努力工作后得到的奖酬资源与学校发展目标相结合。实行多元结合、差异化的薪酬体系,根据特定年龄段或不同层级的实验人员划定相应的薪酬标准,以最大限度发挥薪酬体系的激励作用。此外,还可实行个性化的激励项目,供实验教师根据自身能力自主选择,以满足该群体的差别化需求,并加强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推进院实验室体制改革和增强实验室活力,激发实验室人员的工作热情,优化资源配置,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科研水平和投资效益。
3.4 加强实验教师的业务培训与能力培养
高校实验室管理部门可根据学校建设发展的总体目标,帮助实验教师完善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将个人发展目标与学校发展目标有机融合,建立完善学校与实验教师间的双赢关系[12]。按照实验教师的学历层次、个人能力与工作态度等方面提出对其有吸引力的目标,进而对其工作岗位作合理安排,同时通过其需要与目标使实验教师能保持较好的工作热情,适时予以激励,以坚定其努力工作的决心。不仅能为实验教师的个人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也能促进学校总体目标的实现。此外,通过将实验教师的业务培训与其薪资待遇、职称晋升联系起来,并提供经费支持,使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变成主动自觉的行为[13]。鼓励其多角度、多途径学习提高,将教师培训作为其晋升职称职务的必备条件,对表现突出的实验教师给予政策与待遇上的倾斜,才能实现实验教师自身价值的提升,在实验教师队伍中形成积极向上的学术与工作氛围,使其全身心投入到教学、科研与管理工作中去。
3.5 增加其职业幸福感
实验教师的工作与生活质量直接反映其社会地位,影响其生活状态、精神追求与专业发展[14]。高校相关管理部门要及时关注实验教师的工作动态,解决其来自工作、家庭与社会等方面的压力,缓解由此产生的职业倦怠与工作压力。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学校对实验教师的重视与关怀,从而安居乐业,增强实验教师的归属感与团队意识,提高其工作积极性。
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是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重要环节,实验教师业内发展体现了高校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实验教师谋求自身发展的必由之路[15]。实验教师对工作的满意度与其工作表现及工作效率息息相关,不仅影响着个体的工作,而且影响着整个组织的运行[16]。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具有科技创新能力人才的基地,实验教师的队伍水平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只有在充分考虑实验教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前提下,正视其在高校建设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了解其岗位特点与诉求,激励和调动实验教师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实现高校实验教师队伍的良性循环。
[1] 冯 端. 实验室是现代化大学的心脏[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0,19(5):1-4.
[2] 班陈隆. 加强实验教师队伍的建设 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 出国与就业, 2011(22): 174-175.
[3] 吕英怀,崔慧敏,高振山,等. 青年实验教师业务能力及素质的培养与提高措施[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0, 29(1): 153-155.
[4] 王海军,李凌云,张 洁. 高校实验教师专业发展现状的分析[J]. 南京晓庄学院学报, 2013(2): 63-66, 124.
[5] 吴 迪,朱昌平,钟 汉,等. 精细化管理促进高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4, 33(10): 242-245.
[6] 丁 政,吴福根,徐小明. 高校实验教师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4, 31(4): 228-234.
[7] 郑雪红,郑爱榕. 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促进高校实验室建设与发展[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11,30(9): 334-336.
[8] 俞 政,沈伟荣. 从实验队伍结构谈对实验人员的考评和激励机制的思考[J]. 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1(11): 55-56.
[9] 云婷婷,罗一帆. 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现状调查与分析[J]. 实验技术与管理, 2013, 30(5): 197-199.
[10] 朱 丽,董先明,杨乐敏. 高校实验技术队伍现状分析及措施[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310-312.
[11] 范姣莲. 北京市理工类院校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与发展研究[J]. 现代教育技术, 2013, 23(9): 62-66.
[12] 张少翃. 高校实验人员激励机制的缺陷与对策[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 27(1):137-139.
[13] 晏小红. 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J].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7(2): 76-78.
[14] 吴祥辉,缪红燕. 双因素理论视野下的高校实验教师管理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4(12): 139-140.
[15] 王海波. 高校实验教师队伍激励机制探讨[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3): 340-343,347.
[16] 宋世军. 高校实验教师工作满意度调查分析及研究[J]. 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 29(9): 200-203.
好奇——创新意识的萌芽;
兴趣——创新思维的营养;
质疑——创新行为的举措;
探索——创新学习的方法。
Establishing the Diversified System to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Experimental Teachers
LANWei-qinga,CHENJiang-huaa,YINXi-minb,ZHOUYing-yuea
(a.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 Sector of laboratory and Equipment Management,Shanghai Ocean University, Shanghai 201306, China)
The survey concerned with occupational stress and mental health for experimental teachers at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SHOU was carried out. The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with individual interviews, literature research, experts’ consultation. Therefore, the investigation could make the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on the experiment teachers’ work and lif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interes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perimental teachers had high enthusiasm for their work, the comprehensive quality of teachers could meet the demands of university development, the team stability was better, but their enthusiasm of participating in scientific research was not enough. The working stress was generally bigger, said by about 53.8% teachers, but the status of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was good.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pay attention to the team construction and enhance the comprehensive ability of experimental teachers, optimize their hire condition and improve the structure of professional title. It should combine with the evaluations of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improve the year-end appraisal system of experiment teachers, strengthen their professional training and capacity-building, enhance their satisfaction of job, notice their job pressure and increase their sense of professional happiness finally.
management system; experimental teachers; comprehensive quality; secondary colleges; occupational stress; mental health
2014-03-09
海洋大学实验技术建设计划(A/E类,Al-2014-14-00044)
蓝蔚青(1977- ),男,福建闽侯人,博士,高级工程师,食品学院实验室管理中心专业实验室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主要从事实验室管理研究。Tel.: 021-61900368;E-mail: wqlan@shou.edu.cn
陈江华(1969- ),女,上海人,硕士,副研究员,食品学院党委书记,主要从事党务管理与教师思想政治工作。
Tel.: 021-61900352;E-mail: jhchen@shou.edu.cn
G 640
A
1006-7167(2016)01-022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