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
发条橙子
据说,星巴克对中国大陆门店内的部分饮品进行了1至2元的价格上调。星巴克方面给出的解释是出于“本地运营成本和市场动态”的考虑,“这其中包括租金、物流、门店设施、人力、产品研发和顾客体验创新等各个方面”。
其实相较于美国的一年一涨,中国地区的售价倒也算稳定,但星巴克中国的这次调价是2012年以来的第一次,再往前一次的调价,那都是2007年的事了。
事实上,除去成本上涨的原因外,对于星巴克而言,涨价倒似乎一直是个策略。
其一,有助于增强客户体验。在星巴克店里不惜排长龙的队伍里,有多少人是真正喜爱星巴克饮品口味的呢?相较于产品本身口味而言,星巴克的核心竞争力应当还是在于它与众不同的氛围和体验,而这需要一大笔的运营成本。
其二,有利于明确品牌定位。这需要有一个前提——这群顾客必须有足够的消费能力,否则星巴克将没有利润空间支撑这样的模式,所以不断提升的价格和利润空间是星巴克自身模式的基础。
虽说是4年才一涨,虽说是只涨了1~2元,但星巴克此番的动作还是引来了一波关注。不少人对于此番涨价的不满在于:本来中国市场的定价就比美国市场高,现在又涨了。
而CEO霍华德·舒尔茨曾对美国媒体表示,星巴克对中国媒体只单纯计算咖啡售价高而感到“震惊”。在华开展业务的成本结构和公司在华经营所做的投资,决定了星巴克在中国市场的售价略高于其他市场。中国消费者消费习惯与西方不同,西方顾客通常买了咖啡带走,而中国消费者则长时间停留在店中,为此,在店面设计等方面也会投入更高的成本。
白 鸦
淘宝40%的订单来源于搜索,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更多的60%去淘宝,只是把它作为一个购物场所,而不是去那里搜索找东西。我们发现,越来越多的人是通过朋友的推荐去买。
未来,淘宝源自搜索的订单会缩减到20%以下,更大的场景是我们所信任的达人和一些所信任的垂直网站,以及所信任的垂直媒体。那上面出现的推荐、话题,甚至广告都会被信任,因为那里的推荐和讨论,所以购买。
而未来的零售领域里最土的就是那批“死卖货的”。什么叫作“死卖货的”呢?就是所谓的我很了解供应链,知道花20块钱买一条牛仔裤,我去搞定谁、请谁去夜总会,砸多少让我上一次活动,让我一次卖10万件的,这种就叫“死卖货的”,以后一定会被淘汰。
做得好一些的可以活下来:卖商品的同时卖自己的服务,消费者信任他,愿意不停地买他们家东西,就可以产生口碑。
做得再好一点的:把自己的商品、服务包装成一种文化,有消费者愿意去传播它,买了你们家东西这是荣幸,我拍一张照片在朋友圈分享,说谁家的东西真好,我愿意晒单。我朋友问我哪儿买的,我告诉他一定要去他们家。
真正的胜利者是卖文化的人,服务好,跟消费者互动好,消费者认可他,有一批粉丝,粉丝帮助他拉顾客和拉人,才能在未来的零售业里做到更好,一定不是砸钱买广告。
未来整个零售业不会再有中心,一定是打散的,完全去中心化的,靠人的传播,靠人的互动,把人作为变量。未来的品牌不再值钱了,值钱的是有多少粉丝,有多少人帮助你传播,有多少人认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