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 春 / 赣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跆拳道礼仪给予大学生的影响
赖春 / 赣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跆拳道礼仪是指实习者从心田深处溢出的自然的表现在人的举动上的,崇高的,有价值的运动。运动文献资料针对跆拳道对大学生的影响得出,跆拳道可以培养大学生讲文明讲礼貌,知礼守礼;尊敬师长,团结互助;举止端庄,遵纪守法;修身养性,而且还可以促进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柔韧是跆拳道的基础,速度是跆拳道的根本,技术是跆拳道的灵魂,而礼仪则是跆拳道精神的体现。”礼节是跆拳道练习过程中必须具各的行为规范。跆拳道运动可以培养人顽强果断、吃苦耐劳的精神,礼貌谦逊、宽厚待人的美德,为社会和国家造就具有优秀品质的建设者。
跆拳道;礼仪;精神;影响
跆拳道是一项起源于朝鲜半岛的古老而又新颖的竞技体育运动,是一项内外双修的体育项目。跆拳道的礼仪有内外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外在的表现形式,是以行礼的方式来表现出来的,另外一种是内在的表现形式,是发自内心的一种表现形式,表现出了人的自身修养。随着跆拳道运动在我国的飞速发展,跆拳道运动与社会时代的发展也有了密不可分的关系[1]。跆拳道运动的魅力所在就是能使每个人通过练习跆拳道懂得礼仪,尊重他人, 战胜自我,勇于挑战,这才是跆拳道的真正魅力, 也是跆拳道这项重竞技项目与拳击,散打,武术,摔交,柔道等重竞技项目所不同的最大区别, 也是能够吸引更多的大学生来参加跆拳道训练的魅力所在[2]。
1.1跆拳道精神
跆拳道精神包含了四个方面,而礼仪作为首要的,更说明了它在跆拳道运动中的重要性[3]。跆拳道中的敬礼,是表示尊重、礼貌、友好、谦虚和感谢,是一种内心思想的外在的表达方式。学员在练习时要做到“以礼始,以礼终” ,相互尊重,切磋世技艺;平时要自爱自尊,特别对前辈要尊重,为人谦逊,关心爱护他人。跆拳道十分重视技术与道相结合,“礼仪廉耻,忍耐克己,百折不挠”是跆拳道精神宗旨,其习练者彬彬有礼、谦虚待人,“以礼始,以礼终”是其风格特点。
1.2跆拳道礼仪分析
跆拳道重视礼仪细节的培养,注重从点滴的小事做起。训练跆拳道要求服装统一,练习者必须穿统一的跆拳道服,这不仅是老师的一种尊重,也是对所练习的跆拳道一种尊重和重视,要求衣着整洁,纪律有序,进入道馆后要求一切东西摆放整齐,练习跆拳道向老师敬礼前要求把服装整理整齐后再行礼[4]。跆拳道的鞠躬礼,是跆拳道中最常用的礼仪,标准鞠躬礼的动作要领是:两脚并步,身体自然直立,两手贴于大腿外侧,呈立正姿式。行礼时,以腰部为轴,上体前倾约30度,同时,头部向前下方低头约45度,日视前下方地面,然后上体立直,抬头,还原成身然站立姿式。双手礼仪的动作要领是:从立正姿式开始,握手时,右脚向前迈半步,右手自然前伸,左手五指并拢,手心向下,放于右臂肘部下方,并稍低头以示敬意,然后收手退步,成立正姿式[5]。
1.3我国跆拳道运动的兴起与发展现状
跆拳道作为朝鲜的国粹,它记载着朝鲜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它是一项新颖而又古老的体育项目,自从50年代中期在朝鲜半岛重新崛起到现在,半个世纪以来跆拳道运动努力的向世界传播,现已经风靡全球。自从1973年创立“世界跆拳道联盟”,1980年被国际奥委会(ioc)承认后,跆拳道就逐渐登上了国际体育大舞台。1995年5月举办第一届全国跆拳道锦标赛,从此跆拳道在中国迅速发展起来。截止到2004年10月,中国跆拳道队在重要国际赛事中共取得了3个奥运会冠军、数十枚世界奖牌。跆拳道项目自1994年正式在我国开展以来,逐渐趋于正规化、规范化。全国锦标赛举办38届,冠军赛举办36届,全运会1届。参加者逐年增加,规模逐渐扩大。1999—2002年全国跆拳道锦标赛单位超过51个,运动员60余人。国内比赛过去主要为一年一次的锦标赛和四年一次的全运会。 国内运动员参赛机会相对于国外运动员来说比例偏少。但从文献资料上看,我国大部分省份的研究者着重在竞技跆拳道发展现状的研究上,缺乏对大众跆拳道发展的理性思考,缺乏大众跆拳道是竞技跆拳道发展的基础认识。
跆拳道的礼仪不仅仅是从敬礼一方面表现出来的,它还包含着人的内在的一种修养。跆拳道练习者在学习跆拳道礼仪时所应注重的内在的道德修养。我们一定要用坚定的意志去克服杂念,我们必须要学会坚定、忍耐和不屈不饶的精神,战胜自身懒惰。讲礼貌、重礼仪是具有社会属性的现代人的一项重要标志,是一个人的基本素养。
2.1跆拳道礼仪可以培养大学生讲文明讲礼貌,知礼守礼
一个文明礼貌的人不是自然形成的,与他所接受的教育密不可分,对青少年进行文明礼貌方面的系统指导与训练,对其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是大有益处的。这就是跆拳道练习者在学习跆拳道礼仪时所应注重的内在的道德修养,它随时随刻都督促着我们,使我们时时刻刻都可以做到知礼守礼。在许多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不少家长更多地关注的是孩子智力和学业的发展,忽视了礼貌礼仪方面的教育,致使一些孩子不懂礼貌,缺乏礼貌,甚至蛮狠无礼。事实证明,礼貌、礼仪是一门学问,需要专门的指导。一个文明礼貌的人不是自然形成的,与他所接受的教育密不可分,对青少年进行文明礼貌方面的系统指导与训练,对其文明礼貌素质的形成是大有益处的。
2.2跆拳道礼仪可以培养大学生尊敬师长,团结互动
尊师重道是我国的传统美德,跆拳道练习者应该尊敬师长、前辈,在行为举止上要谦和礼让,恭敬聆听教师的教诲,认真学习并实践,好学上进,珍惜师长和前辈们的辛勤付出。例如:每一个跆拳道实习者在进入训练馆之前都必须身穿白色的、整洁的跆拳道道服, 凭据要求系好道带, 赤脚或穿着道鞋掉队入训练园地。“以礼始,以礼终” 是跆拳道实习者精神的中心头脑。跆拳道是练习者精神和身体的综合修炼,能在艰苦的练习过程中培养出健全的人格和强健的体魄,并能获得防身自卫的本领,因为练习者在精神锻炼环节中就包括“礼仪”的教育和熏陶,这对培养他们坚忍不拔的意识品质,养成恭敬谦虚、友好忍让的态度和相互学习的作风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2.3跆拳道礼仪可以培养大学生举止端庄,遵纪守法
跆拳道和我国武术有着相近之处。中国武术有五千年的文明史,其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培养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它的礼仪、忍耐、谦虚、坚忍不拔、自强不息的精神,在体育事业中发挥的淋漓尽致。而在跆拳道运动中也是如此,它强调了练习者学习与训练中,要讲文明,懂礼貌,尊重师长,团结友爱。“学武先学礼”、“习武先习德” 。中国武术、武术散打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国民族重礼仪、讲道德的优良传统。它们和跆拳道一样,都有着一种内在的“尚武崇德”的精神。它不但可以培养人们尊师重道,讲礼守信,宽待他人,严于律己;还可以培养人们勇敢、顽强、坚毅、不怕苦、不怕累、敢于拼搏的精神。
2.4跆拳道礼仪可以培养大学生修身养性
练习者的修养只要是指个体的行为,其根本是在于改变自己,来适应和维护社会秩序。在道馆和训练中要讲究礼仪,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求以礼待人,这是跆拳道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扬。“礼仪”教育是一种具有良好心理品质的基础教育,我们应该把它当作一种教育模式,渗透到教学训练的各个环节中去,力争将这种礼仪形式转化为心理动力,使之成为练习者掌握技术、发挥水平的催化剂。心理品质更能激发运动员的斗志,使他们的技能水平得以最佳发挥。跆拳道运动紧张激烈,对抗性强,当我们面对艰难、困苦和遭受自我极限的挑战时,我们可能产生放弃训练、退缩和逃避的念头。这时,我们一定要用坚定的意志去克服杂念,我们必须要学会坚定、忍耐和不屈不饶的精神,战胜自身懒惰,激发我们的顽强拼搏和发奋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
我们应该大力提倡发展跆拳道礼仪教育,把礼仪的修养赋予在当代大学生道德规范之中,使礼仪教育更具有鲜明时代的特征和新的生命力,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新型社会主义国家,提高大学生的道德水准,发挥应有作用。随着跆拳道运动像台风一样剧烈的吹向我国的同时, 跆拳道礼仪也随之深深吹进了大学生生跆拳道实习者的心中, 犹如武德一样促进着人们的头脑操行水准的提升。
[1]牛久伟. 浅析跆拳道的特点和作用[J].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7,(19) .
[2] 牛久伟. 感受跆拳道的礼仪和精神[J]. 职业技术, 2007,(22)
[3] 黄腊梅,刘重新.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与跆拳道[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1):33—38.
[4]张令. 从跆拳道、柔道礼仪看中华武术礼仪[J].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08,(01) .
[5]李爱华.从跆拳道礼仪看中华武术的武德教育[J].搏击.武术科学2002009,(34)8,(11) .
赖春(1993.5-)女,江西会昌人,赣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2013级体育教育专业3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