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12-26 13:33孙荣爽
现代经济信息 2016年8期
关键词:内控机制西安商业银行

孙荣爽

摘要: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面对实力雄厚的外资银行,竞争将更加激烈。如何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是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巨大挑战,因此加强对商业银行的内部控制,形成比较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内控机制,切实完善和强化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管理对化解和防范银行风险、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具有深远意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西安;内控机制

中图分类号:F224;F832.2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8-000-02

一、研究背景

现阶段,建行的经营风险已经从隐性向显性逐渐转化,决策层由于缺少合理的经营与管理而造成的管理风险,从业人员越权和欺诈经营而导致的操作风险等。出现这类风险,都与建行内控机制联系紧密,风险防范制度的基础是内部控制。强化对建行内控机制的探讨与分析,打造全方位的内控长效制度与风险管理平台,尽可能形成科学长效的内控机制对于确保正常的财务状况、完成预期目标以及保障我国金融系统安全运行扮演极为关键的角色。

二、案例分析——以建设银行西安分行为例

(一)建设银行西安分行的介绍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成立较早,其经营时间也比较悠久,其前身为1954年创建的中国人民建设银行,并于1996年更名为中国建设银行,也是我国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之一。该银行于2004年9月15日在四大银行中第一个实现了股份制改造。2005年9月27日,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挂牌上市,0939是其代码,这也是我国国有商业银行中第一家完成公开发行上市的银行。

建行西安市分行作为中国建设银行管辖下的二级分行。成立越50多年以来,西安分行始终将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放在首要位置,根据市场所需的实际情况,以客户至上的原则,不断创新、科学发展、规范经营,现阶段已发展为陕西省服务一流、业绩卓著、途径发达、规模靠前的综合化、全功能现代商业银行。

(二)建设银行西安分行内部控制面临的难题

1.银行管理人员对内控机制的理解与认识出现偏差

因为管理理念上存在偏差,导致银行风险防范意识薄弱。信贷人员工作作风不实,责任心不强。尤其是建行实施客户经理制度以后,他们只为了谋取效益,缺少防范风险的意识。领导对其没有产生一定的重视,把关较为宽松。建行对于较大额度的贷款,没有同信贷员共同进入企业进行客观、科学的调查,没有掌握企业经营的现状,只是坐在办公室听别人的描述,在审批的过程中,没有足够把握数据的准确性以及审查资料的合规性,获得资料后只是履行签字手续,造成部分上报的材料出现问题。

2.银行会计内部控制机制的不合理

网络信息的持续更新和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对银行强化防范金融风险、会计内控管理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规范与要求。该分行没有有效根据本单位、本地区的实际状况,制定较为具体、规范的操作流程与业务实施规则。由于建行的业务类型比较繁琐、营业网点分布广泛,进而存在的风险点也比较多,其会计内控机制缺少一定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最终对内控机制发挥全部的功效具有消极的影响。

3.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力

内控制度执行不力的根源在于,一是有关的工作人员缺少风险防范意识与遵守制度的理念;二是组织框架不科学,其人员的操作权责划分比较模糊;三是员工没有进行相关的教育和培训,所具备的技能无法满足现在岗位的要求;四是“用非所长、学非所用”,并非学以致用,其工作内容比较模糊,造成分工后缺少合作;五是“眉毛胡子一把抓”,没有关键和重点以及先后顺序和轻重缓急,没有根据风险程度进行差别化监控。

4.缺乏风险防范的观念

商业银行应当产生竞争,然而盲目的竞争会造成银行在利益的作用下引发轻利益重经营的思想,进而导致银行将开拓市场、发展业务与强化控制对立起来,使得银行的风险防范意识匮乏、自我防范意识薄弱等现象,产生的结果务必使得银行的内部管理无法满足业务发展的需要。例如在实际过程中,部分银行贷款评估注重形式,无法合理执行贷款审查机制,具体表现为:贷款档案信息不完善;部分银行没有设立单独的信用管理机构;对贷款没有有效的效益分析与动态监管;缺少齐全具体的客户信用信息;对某个企业的贷款没有形成定期调查的习惯,造成资产风险越来越大;对单个客户尚未规定总体的信用限度,对于不同的信用方式也未形成一定的上限;其贷款机构不科学,造成不良资产比例高、数额大。这些因素对其资产的安全性带来了消极作用。

5.约束、激励制度不科学

就建行的约束激励制度而言,关注对发展业务的激励,而对机制的约束没有摆在相关的位置。具体体现在:考核指标依旧是速度与规模指标,很少涵盖质量指标,集中财务等优质资源开拓某些业务,几乎没有关于内部控制方面的奖励,缺乏一定的内部控制与质量管理,或对造成问题的人员以及机构缺少足够的处罚力度。在该约束激励制度的作用下,上级部门以及管理层看重的是业绩,而相关的员工看重的是收入与升迁,两者无法形成默契,再加上违规成本较低,有关的支行或下级机构也模仿其有关的措施与管理,积极开拓营销,将业务发展取代于内部控制。进而把有挂的优先管理理念放在一旁,造成内控无法得以强化甚至被弱化,进而存在钻空子、打擦边球等违规操作,最终导致内控和发展出现失衡的现象,从潜在风险向现实的风险损失演变,从偶然的违规操作向持久性的违规操作演变。

(三)加强和完善内部控制的对策

1.提高员工内部控制的认识高度

建设银行应对新入行的员工进行合格操守、规范操作的教育与培训,着力培养员工学习提升风险意识、合规履职意识、内控意识和案防意识,提高制度执行力和有效性。开展形式多样的风险合规培训和职业道德讲座,采用现实案例来授课,加强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和自身职业道德,强化新进员工守法合规理念。

2.优化银行内部会计治理结构

首先归纳有关的经验教训,对当前内控的有关流程与机制进行充分的完善、梳理和整合,要对业务风险点的防范加以突出,对会计业务环节中的风险进行具体排查,找出有关的风险点,进而出台系统化、标准化、科学化的规章制度,形成具有可操作性、综合性、前瞻性的业务流程。对内控的手段、原则、对象、目标、要求、关键控制程序进行明确,确保所有的会计岗位的操作都有章可依。其次,对其制度的完善与更新加以重视。针对不完善、不满足业务发展的办法与规章制度应当予以修正与优化,将已经具备新规定、已过时的办法和制度应当及时进行废除。

3.加强内部审计监管,完善核查监管机制

优化监管稽核机制,在强化上级部门监管稽核机制内部审核的前提下,内部稽核部门和人力资源部务必进行相互合作,发挥专家与导向的功效,对基层银行管理者进行较为系统的风险内控教育,进而对基层银行自发性的建设内控机制具有促进意义,同时督促基层银行定期上交内控状况报告与内控整改意见。稽核审计是商业银行内部控制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独立性是其最重要的特征。

4.建立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

银行业控制市场风险时主要考虑利率风险,建行在优化利率风险的过程中必须打造利率风险管理的组织框架、全方位的风险管理机制以及形成明确的职责,通过对风险量化的处理,创建合理的风险量化模型,进而分解年度资金的预定目标,将产品设置进行额度限制,为各级交易工作者设置止损限额与交易限额,进而对其进行实时监控。同时形成科学的总分行利率风险汇集、转移机制,再通过总行统一进行对冲与管理。

在信用风险方面必须形成信用风险的责任制度,清晰每个岗位乃至部门的风险责任和相应处罚措施。必须对违规、违纪导致的信贷业务的损失与风险进行责任追究,严格分析出现损失与风险的重点环节,追究有关的责任人与责任部门。

5推进人力资源改革,建立科学绩效管理平台

科学、合适的商业银行绩效考核机制对商业银行形成完善的约束、激励机制具有积极作用,改善其综合竞争力与经营管理水平,所以,这种绩效考核机制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在制定制度时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第一,明确化、公开化原则;第二,客观考核的原则;第三,公平公正的原则;第四,反馈原则。

三、结论

本文对中国建设银行内控的现状加以探讨与分析,指出现阶段建行内控中面临的有关问题以及需要对其进行完善与优化的措施和方案。文中描述的银行内控分析和有关的优化不单适用于中国建设银行,同时从某种程度而言也适用于其他的商业银行。

总而言之,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在内控方面面临的问题较为突出,从开始的思想问题,再到内部结构,风险管理,直到最后的奖励约束机制都存在各自的问题和不足,需要在今后的发展中不断改进。换句话而言,由于我国金融市场的全面放开以及我国加入WTO,有关的商业银行即使在较为激烈的竞争过程中确保自己的市场份额,然而依旧存在较大的压力与风险,进而无法解决相对薄弱的内部控制。因此,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在强化业务拓展以及市场开发的同时,努力学习和借鉴国外银行先进的控制理念与管理经验,尽可能的在风险评估程序、内部控制结构、内部控制理念以及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价等方面进行全面、深入改革与研究,将完善内部控制看作是一项连续性、基础性、常规性的工作,推进内控制度的建设,积极优化内部管理与控制的状况,打造一种科学、持续的内部控制平台,进而确保我国商业银行的经营与财产安全,最终使得其稳定、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中.国有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研究[J].经济师,2011(07).

[2]应旭婧.上市银行内部控制的分析与建议[D].西南财经大学,2011.

[3]殷子涵.国有上市商业银行内部控制问题探讨[D].江西财经大学,2010.

[4]张媛.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建设现状及其改善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

猜你喜欢
内控机制西安商业银行
西安2021
Oh 西安
《西安人的歌》突如其来?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互联网企业风险管理模式及内控机制
我国商业银行海外并购绩效的实证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