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媛姣+吐尔洪·司拉吉丁
摘要:地方政府搭建周末舞台,民族天籁竟秀媲美。借交流增进了解、以互动加强团结,既有利于保护民族优秀传统、使文化多样性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又可源源不断地为城乡人民及游客宾朋呈献出地方特色文化盛筵,更有效促进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从江周末大舞台;民族传统音乐;生态文明建设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21X(2016)03-0130-06
黔东南州从江县是苗、侗、壮、瑶、水等少数民族的世居家园,有1 031个少数民族自然村寨,全县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占有94%[1]。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蕴藏着丰厚的多族群人文景观:美德云海、加榜梯田、七星侗寨、苗侗铜鼓、芦笙舞、壮侗大歌、叙事歌以及中国最后一个枪手部落岜沙苗寨等,使从江成为中国西南最神秘的旅游圣地。众多的语境和民俗,是固守本民族文化与传统的主要因素,不同的民族性格及审美心理是传统音乐保持纯正的根源。“客家有字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饭养身而歌养心”等千古民谚,充分揭示出少数民族朴实的哲理,更是各族人民把歌俗传统融入于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对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进行研究,从音乐社会学角度对审美娱乐、审美教育和文化传承等方面进行探讨,揭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地方生态文明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周末大舞台汇聚多元文化
从江是苗、侗、壮、瑶、水等少数民族世居家园,各民族喜歌好乐、能歌善舞,民族传统音乐的多元性、原生性和区位风格,使从江成为人类返璞归真、神秘的旅游圣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歌、舞、乐)是苗、侗、壮、瑶、水等各族人民的审美创造和智慧结晶,是历经数百年甚至千余年继承创新的结果,是用音律和节奏及多种表演艺术形式承载的民族文化。它符合“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所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2]122 , 因而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周末大舞台是地方政府为保护民族传统,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和增进民族文化互动而推出的展演平台,通过这一窗口,既能丰富城乡人民和游客的审美娱乐生活,又能连续不断的对外宣传本土生态文化资源,从而开创民族社会的稳定和谐,最终推动地方生态文明的发展。
从江县位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东南部,全县辖21个乡镇。世居民族传统音乐,全面记录了苗、侗、壮、瑶、水等各族人民的劳动生活,宗教伦理、习俗风情和情感和理想,是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重要表征,是各民族审美创造的积累[3],是研究民族历史、民俗、语言以及宗教伦理的重要资料。通过周末大舞台,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民族的传统音乐及其表演形态。据悉,每个周末晚会的节目,均由轮到的各地乡镇自行编导。所有的节目从类型和内容进行归纳,它们是表演艺术(包括侗族大歌、侗戏音乐、侗族芦笙乐舞,苗族飞歌、木鼓舞、芦笙舞,水族双歌、铜鼓舞、斗角舞,瑶族长鼓舞、铜鼓舞、狩猎舞,壮族习俗歌、扁担舞、采茶舞等)、传统知识(包括侗族款词、祭事,苗族鼓社、议榔,水族水书、马尾绣,瑶族瑶老制、石碑制,壮族铜鼓文化、医药知识、各民族因敬畏自然形成生态保护、稻鸭鱼耕殖等)、技能(包括侗族舞狮、抢花炮、芦笙制作,苗族银饰工艺、蜡染刺绣,水族马尾绣工艺、水历,瑶族瑶锦、陀螺,壮族纺织、民间治疗)、传统工艺(包括侗族鼓楼、花桥,苗族苗绣、银饰,水族水书、土花布,瑶族瑶锦、黄泥鼓,壮族铜鼓、陶瓷)、手工艺品(侗族青石雕刻、苗族银饰、水马尾绣、瑶族织锦、壮锦)、民俗风情(包括侗族吃相思、萨玛节,苗族姊妹节、芦笙节,水族端节、卯节,瑶族盘王节、达努节,壮族春社节、三月三歌圩等)、文化空间(侗族鼓楼、戏楼、芦笙坪,苗族芦笙场、游方坡,水族卯坡、霞坡,瑶族晒谷坪、公祭场地,壮族歌场、竹伐)。充分体现着不同民族的个性特征、民俗风情、审美意识、价值观念等。“传统”是指目前存在于制度、思想、文化、道德等各个领域中的、从历史上传承下来的社会习惯力量[4]。
苗、侗、壮、瑶、水等民族传统音乐属东亚乐系五声调式,分单声部民歌和多声部曲式,节奏有均分律动型和非均分律动型,演唱和演奏有独唱(独奏)、合唱(合奏)、伴奏类民歌(清唱类民歌)、歌舞类(乐舞类)、抒情类(叙事类)等多种艺术表演形式。以侗族为例,侗族传统音乐若论类型,它们是民歌、民乐、歌舞、乐舞、曲艺、戏曲以及舞狮、舞龙、抢花炮、抬官人等等。若论内容,它们是在侗族传统音乐中,其中,侗族大歌不仅享誉神州,而今更是名扬四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评委说:“侗族大歌是一个民族的声音,一种人类的文化。”[5] 纵观民族传统音乐,不仅内容丰富,曲调优美,表演形态更是不拘一格,如:侗族大歌、河歌、款词、祭词、踩堂歌、敬酒歌、叙事歌、木叶情歌、笛子情歌、多种风格的琵琶歌、缠绵委婉的牛腿琴歌、吹管加鼓乐的芦笙迎宾曲、诙谐风趣的拦(开)路歌、从江簧管 (侗语称gel,是一种完全生态的竹制吹管乐器)乐舞、侗戏音乐,芭沙激情芦笙舞、笛子情歌、祭词,瑶族盘王歌、长鼓舞、铜鼓舞、狩猎舞,壮族大歌、小调、民乐,水族双歌、篼歌、铜鼓舞、斗角舞。诚然,从江县委县政府为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保护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全面建设生态文明的大政方针,在多年实践基础上不断总结经验,自2014年3月开始,隆重推出都柳江文化走廊之周末大舞台系列活动,正是在此基础上运筹并付诸实践。
可见,民族传统音乐无论从内容、类型、曲调、曲式,还是从节拍、节奏和表演形态,其丰富性不言而喻。从音乐人类学考察悉知,民族传统音乐所承载和传递的是每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社会结构、人伦礼俗、智慧精髓等相关信息。深入挖掘和利用本土资源,可助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促进地方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地方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发展,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振兴民族经济。
二、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功能价值
我国著名音乐学家黄翔鹏就传统音乐文化所作总结:“传统是一条河。”[6]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就像一条从未间断的河流,穿越历史时空,将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理念融为一体。她们与各民族社会生活密切相关,是各民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动力。具有审美娱乐、审美教育、审美意识和文化传承等多种社会功能,是各民族于不同历史时期的审美创造,是族内认同又区别于他族的文化符号,是凝聚族群的核心动力,更是民族学、民俗学、民族语言、民族社会学、民族音乐学等众多领域研究的活文献。因而具有社会价值、经济价值和学术价值。
“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7],集中反映了孔子对音乐社会功用的认识和重视。儒家关于音乐具有移风易俗的社会功能的思想,在中国美学史上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西汉时期司马迁认为:“夫治国家而弭人民者,无若乎五音者,”可见自古今来,先哲们对音乐本质的认识多不谋而合,都认为音乐作用于社会、影响于人[2]52-53。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具有审美娱乐、审美情感、审美教育等多种社会功能。正如《乐记》“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音乐可以表达朋友之间的共同心声,音乐把不通肤色、不同种族、不同语言的人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是人类共同的心声[8]。事实上,在民族社会每一个发展阶段中,传统音乐都以其固有的艺术形态产生巨大凝聚力而鼓舞着人们,就是音乐艺术的社会价值所体现。而音乐的社会价值又往往潜藏于音乐固有的社会功能中,它们对和谐社会发展起着推动的作用。
从江县都柳江文化走廊“周末大舞台”系列展演活动,参加系列展演活动的有21个乡镇以及各机关单位。自2014年8月23日开始,就展演交流过程中,充分展现了苗、侗、瑶、壮、水等世居民族民间的传统音乐和民俗风情。展演交流对保护传承民族优秀传统音乐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在文化交流、加深了解的同时,也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既丰富了城乡百姓和远方游客的审美娱乐生活,双彰显着民族传统音乐的功能和价值。
(一)审美娱乐功能
音乐不仅给人以听觉上的生理快感,还可给人心理的愉悦感,是一种美的享受,具有较强的娱乐功能。正如《乐记》中强调“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认为音乐应该使人产生愉悦的感受,是人类生活所不可缺少的[9]。可见审美娱乐是传统音乐的最基本的功能。诚然,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欣赏民族传统音乐的目的正是娱乐。经过一周的工作和劳作,周末聚在一起,欣赏侗族大歌、琵琶歌,水族双歌、酒歌,壮族山歌、小调,苗族飞歌、芦笙舞,瑶族铜鼓舞、长鼓舞,无论是悠扬的民歌还是欢快的舞蹈,都能带来美的享受,使人开怀,放松心情,热爱生活。这是一种积极的娱乐和放松。优秀的民族音乐作品能给人以极大的身心愉悦,正如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昧”[10]。由此可见,民族传统音乐系列展演活动正是一方百姓的精神需要,而这种文化需求有时比物质需要更强烈。少数民族歌乐舞表演和欣赏,显然是多元文化盛筵享受。不论从原生态的集体歌舞,还是经过过作的歌、舞、乐,都能发挥正能量功能。
(二)审美教育功能
古代教育思想很重视艺术在道德修养方面的重要作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不仅是孔子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更是儒家思想的内涵本质。倡导“六艺”(礼、乐、书、数、射、御),将《诗》、“礼”、“乐”融为一体,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美育理论,他创立了我国古代最早的教育体系,对后世的艺术教育产生着极大的影响[11]。传统音乐之所以具有审美教育作用,是因为生态歌舞乐不仅可以展示少数民族生活习俗,而且能够提示某一个民族的生活本质和规律。在每个作品中总是包含着民族的个性和思想、情感,蕴涵着少数民族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对美好事物的响往和追求,以民族集体智慧进行审美创造的结果,使欣赏者从中受到启迪和教育。当“侗族大歌”天籁神韵唱响,很快传遍周末大舞台空间。清泉流淌、击石玉碎般的自然风格,轻快的节奏及时分时合的完美衔接,人声对大自然的模仿惟妙惟肖,哈农式的轮唱以及持续低音可谓天衣无缝,更有集体转调、起承转合、音乐内容表现等各种表演形态,几乎都在每个村寨歌班的掌控之中。频具民族个性特征的侗族民间支声复调音乐,令人感慨、放纵思绪,总想对它寻根溯源。诚然,这正是民族传统音乐别于其它学科的审美教育功能。或者说,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审美教育功能,大多通过“以情感人” “引人入胜”“潜移默化” “寓教于乐”“引起共鸣”的艺术实践实现其宗旨。
(三)音乐的认知功能
人通过对音乐欣赏活动了解更多的相关事物和现象,从而深刻地认识到自然地理、民族社会、民族语言、民俗节日和民族经济等文化生态。此外,被视为民族文化载体之一的传统音乐,也是大自然声象的再现和反映。自然界的任何声象都与传统音乐结下不解之缘,是借鉴、利用进行创作的乐江元素,如清泉流溪,秋蝉争鸣,阳鸟高唱、夜鹰哀号、松涛阵阵、山谷回音、狂风暴雨、电闪雷鸣、青蛙噪鼓、鸡鸭争鸣、海浪拍岸、飞瀑流泉,都已经进入了我们的传统音乐审美创作之中。通过《六洞琵琶歌》《巨洞琵琶歌》以及《银潭牛腿琴歌》,我们可以感悟到浓郁的区域风格,和民俗风情。因为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既凝聚了族群的智慧,又融入不同社会时期的精炼和完善。静心聆听侗族传统音乐,你能感悟到鼓楼、花桥、歌堂的恬静和温馨,其中也蕴藏着古越遗风以及侗族民间的歌俗传统,其中的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最能反映出侗族社会的物质生产和经济生活状况。
(四)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审美功能还体现在文化传承之中
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是各族人民千百年来的审美创造、继承发展的重要精神财富,是族内认同族外区别的音符标识,是凝聚族群与族际共享的人文资源。以侗族大歌为例,大歌,侗语称之“嘎老”,嘎直译为“歌”,“老”本身含有“长”“大”和“历史久远”之意。 侗族大歌就其音乐内容、可分为初会大歌(俗称:呃嗬顶)、赞美大歌(俗称:嘎补)、劝世大歌(俗称:嘎抱)、抒情大歌(俗称:嘎嗦)、伦理大歌(俗称:嘎向)、鼓楼大歌(俗称:嘎得楼)、戏曲大歌(俗称:嘎散当)、混声大歌(诞生于1985年后,由男女合唱的新型大歌形式)和儿童大歌(俗称:嘎腊温)等。其中除抒情大歌多为爱情题材外,其他7种类型都具有文化传承之功效。在侗族南方言区,多盛行年长者教歌、青年唱歌、年少者学歌,饭而身歌养心,歌师倍受敬重的良好风尚,正是与侗族民间歌俗传统密切相关。而侗族自古以来一直把唱歌(多嘎,多即唱,嘎即歌)和念书(多即唱,嘞即书)用“多”作为定语对歌和书进行修饰。可见,用歌唱替文字进行说教和传播,正好弥补了侗族自古没有文字的缺憾。同时更体现出侗族民间饭养身、歌养心的传统哲学思想。
由此可见,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即是历史的河流,这条河里既有每个族群集体智慧的积淀,又有不断汇入的涓涓细流,是族内认同族际共享的古乐遗风,又永远充满青春活力,且呈海纳百川之势,以时代的强音展民族精神动力,更是凝聚族群、实现民族团结的核心力量。少数民族传统音乐的社会价值还体现在亲和友善、心灵沟通的作用,是凝聚族群、加强团结的人文资源,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智力保障,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最终实现绿色发展战略目标。
三、传统音乐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第八部分曾开门见山地强调:“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12] 于是,从江县人民政府近年来大胆实践并积累经验,如传统音乐进校园,推出大歌节新民俗,组织侗族芦笙比赛;推出七星侗寨文化旅游区,对基层工作者开展专业技能培训,为2014年首届黔桂湘三省百村侗族大歌比赛作好前期工作,从而使中国首届侗族大歌百村大寨如期进行,实现保护与传播同步,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此外,为进一步搞好民族文化旅游、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从江县委县政府再次成功推出“神秘从江:都柳江文化走廊-周末大舞台”,让本土民族传统文化得以真正发挥正能量,从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从江世居民族能歌善舞,都拥有良好的音乐传统。传统音乐,是集体智慧结晶,具有凝聚族群、增进团结的作用。以侗族为例,侗族习惯性地把大歌当作文化娱乐工具在族内进行交流,侗族大歌的曲式结构为起登—更哆—拉索—了角,即开始—齐唱—分声—结束。演唱过程中,传统女歌班始终处于无伴奏、无指挥的歌唱表演形态。民间有谚:汉字有书传书本,侗家无字传歌声、饭养身而歌养心。这种民间合唱通常是在节日或族内集体互访做客的时候,由主宾歌队(通常为主寨男歌队对应客方女歌队,或主寨女歌班对应客方男歌班)就坐于鼓楼里对唱的民歌。歌队按性别、年龄和一定的血缘关系,由四五人至十余人组成。2005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颁发了《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同年12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通知》。这是国家最高行政机关首次就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发布的权威指导意见。《意见》明确指出了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保护工作的目标是:“通过全社会的努力,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备的、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使我国珍贵、濒危并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有效保护,并得以传承和发扬。”保护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保护工作的原则是:“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明确职责、形成合力;长远规划、分步实施,点画结合、讲求实效。”并明确提出,要建立名录体系,逐步形成有中国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制度。诚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是多方面和多维度的:“是人类伟大文明的结晶和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是文化多样性的生动展示,是人类文化整体内涵与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蕴涵着该民族传统文化的最深根源,保留着形成该民族文化身份的原生状态,以及该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和审美观念等”[2]79。
侗族大歌在2009年9月30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贵州省首个进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侗族民歌,是根植于侗族民间的声乐合唱表演形式。它能完好地保存至今, 与侗家人喜歌好乐的歌俗传统有关。如自然地理、民族语言、民族经济、民族社会、宗教伦理以及民俗节日等生态环境,此外,歌师、歌班、大歌内容以及日常训练的场所,共同构成了种类齐全的侗族音乐体系。其中,侗族大歌是侗族传统音乐的精典部分,主要流行在从江和黎平之间的六洞、九洞、二千九一带地区,这里属于侗语南方言区第二土语区。即从黎公路沿线,都柳江两崖的贯洞、龙图、桃香、今影、伦洞、独侗、塘洞、登团、洛香、干团、皮林、郎寨;黎平县岩洞、口江、双江、永从、肇兴、水口、龙额,以及往洞、谷坪、增冲、银潭、高增、小黄、芭扒、美德、民主、建华、银良等等;榕江县大利、宰荡以及三省坡一带地区。民间习惯称为“六洞”“九洞”“二千九”“千三”等地。侗族传统音乐根植于民族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历史,是侗民族人民集体智慧和审美创造的结果,集历史性、时代性、地域性于一体的民间合唱形式,从音乐人类学的视角来看,侗族大歌是侗族传统音乐中内容涉及面最广、曲式结构严谨,演唱技能较高、历时久远的特点,因而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它既有普遍性,又有独殊性、它来自高原山区、都柳江畔,却神韵唱响中华、天籁誉满世界乐坛,突出音乐人类学最深层、最核心的价值。2004年,从江县政府成功举办了首次侗族大歌节,从此后,每年11月28日都按期举办包括大歌对唱、大歌比赛。于2014年11月28至29日,成功承办了首届侗族大歌百村大赛、民间歌师对抗赛,侗族芦笙比赛等,前来参赛的歌队涵盖黔、桂、湘三省的民间传统歌班。此外,还打造七星侗寨旅游线,展示古朴浓郁的芭沙苗族风情,充分挖掘本土世居民族传统文化资源,丰富从江旅游文化内涵,满足广大群众和游客的文化需求,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为地方精神文明建设作出应有的贡献。在此基础上,从江县委、县人民政府于2014年又隆重推出都柳江文化走廊“养心圣地·神秘从江”的品牌栏目,选定最具代表性的从江鼓楼广场作为展演场所,这一举措更加突出一方特色,坚定信心、群策群力,借鉴藏彝走廊、苗疆走廊的成功模式,誓把都柳江流域文化走廊打造类似于藏彝走廊和苗疆走廊、突出一方特色的文化品牌。以周末大舞台为窗口,连续推推进“养心圣地·神秘从江”文化周活动。总结经验,继续努力,力争加盟,扩大影响,为精神文明提供保障,推动生态文明发展,为绿色发展作贡献。
“养心圣地·神秘从江”文化周活动的成功举办,旨在打造地方文化品牌,展示本土世居民族多元文化资源,使之成为行之有效保护传承审美娱乐活动,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的同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此外,县政府计划将周末大舞台展演活动进一步推广到都柳江流域所辖省州县乃至每一个民族乡镇,诚邀所有睦邻地州市县的兄弟民族乡镇积极加盟并参与到民族传统音乐文化展演活动中来,将保护落到实处,走继承发展之路,充分满足城乡人民精神文化的审美需求,大力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为振兴地方经济再接再励,把都柳江文化走廊打造成为藏彝走廊、苗疆走廊类型的重大课题,因而具有深远的影响力。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涵盖民族语言、民族历史、宗教伦理、社会生活、民族经济、审美观点和民俗等多个方面,是凝聚族群、加强团结、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核心和动力。从江周末大舞台以其特有的推介功能,成为多元文化交流的平台和对外传播的窗口,实现保护与发展同步,不但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又促进地方精神文明的发展,更好地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绿色发展的成功之路。2014年成功举办的第十一届侗族大歌节共汇聚了黔桂湘三省102支民间歌班,万名参赛歌手同唱一曲侗族大歌,其声势洗大,远远胜于历年大歌节,也是前所未闻之举。相信近期推出的“养心圣地·神秘从江”文化周展演活动定会迎来春花秋实的辉煌成绩。
总之,生态文明是建构在人与人、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基础上的。少数民族传统音乐是心与自然的共鸣,它们是凝聚族群,促进和谐的精神动力,是富民强国之本,是精神文明发展的保障,更是态文明建设顺利推进的保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旦消逝不能复再生。然而,随着经济、信息的全球化,不仅会改变它们的命运,甚至会让它们消失而丧失所有的功能和价值。因此,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现当代最为紧迫的重任和历史使命。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少数民族传统音乐包括民歌、民乐、歌舞、乐舞、说唱、吟诵、戏剧等多种音乐艺术形式,它们既是族群历史文化的记忆载体,又具有鲜活的民族个性和浓郁的区域色彩,是各族人民千百年乃至数千年生产实践和审美创造的结果。具有民族性、地域性、独特性、流变性、传承性、活态性、综合性等特点。它们具有族内认同和族际共享的多种社会功能和实用价值,是促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软实力,是地方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的核心动力。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倡导:“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13]
参考文献:
[1] 贵州省从江地区地方编纂委员会,贵州少省从江县《从江风物志》编纂会编.从江风物志[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8:1.
[2]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
[3] 祈大慧.研究与探索4 2006卷[C].乌鲁木齐:新疆大学出版社, 2006:440.
[4]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编写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观[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6:1.
[5] 粟周榕.六洞、九洞侗族村寨[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11:10.
[6] 周耘.中国传统民歌概论 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37.
[6] 杜洪泉.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概论[M].北京:大众文艺出版,2005:60.
[7] 王文章.非物质文化遗产[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52-53.
[8] 周海宏. 音乐与其表现的世界 对音乐音响与其表现对象之间关系的心理学与美学研究[M]. 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4:215.
[9] 陈思. 高校音乐教学探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316.
[10]张前,王次照. 音乐美学基础[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2:276.
[11]童汝劳.中华美学选粹[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56.
[12]王永平.新编党建手册[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 2014:84.
[13]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 北京:学习出版社, 2014:123.
[责任编辑:蒲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