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正余
摘 要:语文教学需要思考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需要思考文道的结合。怎样通过语文教学去提升学生的精神品格,有许多值得人们探究的地方。
关键词:语文教学 精神品格 提升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12-0058-01
初中学生已经进入精神品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语文教学需要努力创造条件形成学生良好的精神人格和品质。形成学生良好精神人格和品质,需要在学生阅读感悟中努力自主挖掘作品提升精神、品格的因素,使学生能够受到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和启迪。
1 提升学生精神品格的文学作品教学需学生读懂作品情节
一般说来,入选于初中教材的叙事性文学作品,都是情节比较复杂的,也都是比较波澜起伏的。如叶圣陶的《多收了三五斗》,旧毡帽朋友满怀着丰收的期望去万盛米行卖米,最后期望则如同肥皂泡。又如《变色龙》中的警察,在处理狗咬人的事件中,随着狗主人的地位,是那样的反反复复。这些作品的故事情节,是比较完整的,也许人们会以为学生能够一看就懂。这样的想法就是完全意义上的片面,因为一个比较好的叙事性文学作品都有着情节的起因、发展、高潮和结局等因素,作品人物就凭着相互之间所发生的关系去推动着情节的发展,如果学生不能去细读这些情节,不去抓住比较关键的细节描写进行品味,那学生是很难实现阅读感悟中精神品格提升的。如和学生一起学习《我的叔叔于勒》,学生不能读懂故事情节,那就不可能去读懂于勒这个比较关键的人物。在教学时,让学生去读着于勒的表现,抓住于勒看似不令人同情的表现进行颇具揣摩意义上的阅读。学生便从前后之故事情节的发展中发现:于勒是比较可怜的,在资本主义那金钱大于一切,毫无任何人性的社会里,类似于于勒这样的社会人物是没有任何办法的。学生在阅读中,也还做出这样的假设,如果菲利普夫妇不是那样的看重金钱,那就不可能那样的去对待于勒;如果菲利普夫妇就是那样不带任何近利的思想去善始善终地同情着于勒,于勒肯定就不会是如此意义上的地步;如果整个社会能够向这些处于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伸出援助之手,那弱势群体也不会永远处于弱势的地位。于是,学生便越发产生起同情于勒的情感来。
2 提升学生精神品格的文学作品教学需学生读懂作品形象
叙事性文学作品,具有一个比较共同的特征,那就是赖于情节的发展去表现人物,去塑造人物形象。作为学生去阅读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不是简单地去读出故事的结局就算完事,还应当在读懂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去感悟人物形象。应当说,凡叙事性的文学作品中,且都有正面人物、反面人物和中间人物,他们在作品中的形象各异。如果学生在阅读感悟中,不能正确感悟作品之人物形象,那就很难在语文学习的活动中提升理想的精神品格。如学习《变色龙》,学生不能读懂变色龙这个比较特殊的人物形象,不能读懂变色龙这个特殊社会背景下的特殊产物,那学生则完全可能不会对被狗者咬产生任何意义上的同情。所以,教学时让学生去读懂变色龙的变色技巧和最为基本的变色原因,那学生就可对沙皇俄国的社会背景有个比较完整的认识,进而产生一定意义上的同情感来。当学生在读着变色龙时,发现变色龙的变色技巧并不就是那样的高明,只要人群中有人提到狗主人是一般一般,那变色龙就俨然一个正人君子,相反,变色龙就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没有任何人性的冷血动物,可以说是连那条狗都不如的人物。当学生对变色龙产生正确的感悟后,学生便去寻觅变色龙的变色原因,变色龙是真想去变色,这里有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背景,这样的为虎作伥,可以看出当时的社会是多么的不公平,而这如此的不公平将会导致多少人去遭殃。一些社会形态内所出现的草菅人命,就是特殊社会背景下所产生的非正常现象。
3 提升学生精神品格的文学作品教学需学生读懂作品时代
一个叙事性的文学作品,放在不同时期去理解,那对作品的主题和人物也完全会产生迥异之感。一个比较真实意义上的故事,如果作家所站的角度不同,那作品的主题也会出现一些惟妙惟肖的变化,甚至就是完全意义上的迥然有异。如古之两大作品,《水浒传》和《荡寇志》取材完全相同,但施耐庵站在宣传农民起义军的角度,主题得到后世的认同,丰满的人物形象得到人们的点赞,因此而世代流传,成为不朽的经典之作。但如果我们不知道当时社会的主流现象,也不可能就对《水浒传》去产生一定意义上甚至就是完满意义上的青睐感的。从这个意义上讲,提升学生精神品格的文学作品教学,需要让学生能够站到作品所处的时代背景里去。入选于初中教材的叙事性文学作品,可以说是上下几千年,纵横数万里,学生去阅读,没有相关的生活阅历甚至就是社会经验,其阅读之精神品格是不可能得以理想提升的。因此,在平时文学作品的阅读感悟中,首先去做的就是让学生获取着相关的历史背景资料。如和大家一起学习鲁迅先生的《故乡》时,笔者就让学生去熟悉上个世纪初辛亥革命前后的历史现状,利用微课程呈现相关的图片、画面以及相关的文字介绍。如农村的破产现象,农民生活的痛苦惨状,人与人之间的冷漠、隔膜等;又如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对广大农村所带来的直接影响等。使得学生在阅读感悟《故乡》时,比较有意义地感到鲁迅先生作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故乡》,比较理想地表现出作者自己在严峻苦涩的现实生活面前,梦幻破灭的苦闷。同时也比较理想地感到,先生之所以创作《故乡》,也在表现着自己对“新生活”的期盼,这新生活之最为理想的目标是人与人之间不再隔膜。教学实践告诉我们:如果没有这时代背景的了解,学生是不可能产生如此感悟的。有了这样的感悟,还可以比较相对低建立起学生的时代责任感来。如关注当今社会的发展趋势,以自己的努力去比较理想地肩负起发展社会的责任来。
参考文献:
[1] 祁智.剥开教育的责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13.
[2] 肖川.教育的理想与信念[M].岳麓书社,2003.
[3] 叶澜.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论中小学课程改革深化[J].教育研究,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