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从事的不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

2016-12-23 06:47
湖南教育 2016年34期
关键词:神化教师节教师职业

教师从事的不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

李镇西

更多文本请扫描左边二维码

在讨论教师地位的时候,有一种观点颇有市场:“别神化教师,教师从事的不过是一个普通的职业。”一些老师认为这种观点是“大实话”,是“接地气”。对这句话,我只同意一半。

我完全同意“别神化教师”。因为“神化教师”便意味着把教师视为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夸大教师的作用,将无限的责任都加在教师身上,把“教育万能”变成了“教师万能”。一些歌颂教师的比喻:“春蚕”“蜡烛”“园丁”“灯塔”“桥梁”“铺路石”“摆渡人”……都在某一个侧面揭示了教师职业的本质,从一定意义上说都不错,不能说是“神化”,因此,这些比喻我一直认为不能简单否定。但将这些比喻推向绝对,教师便成了无所不能同时又不堪其重负的“非人”,而成了“神”,这就是“神化”。我们呼吁“别神化教师”,意味着不但承认教师也有作为人的生存需要,也有正当的物质诉求,也有过美好生活的愿望和权利,而且承认教师不是完人,也有自己的弱点、缺点和个性,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也和学生一样,是一直在不断成长中的人。

可是,说“教师从事的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我则不敢苟同。作为一个职业,教师的确有普通的一面,比如也有职业规范,也有入职门槛,也要职业技能,也要领取报酬……但教师职业更有其“不普通”的一面,那就是——教师担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注意,我这里之所以说是“使命”而不是“任务”,因为“使命”比“任务”更神圣,更崇高,更事关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未来!我们完全不用怕“不接地气”便讳言教育的神圣、崇高与伟大。

有人说:“教育不过就是作为消费者的家长购买服务而已。”教育当然有“服务”的属性,但这里的“服务”可不是像商店买东西一般简单,教育提供的不是具体的商品,而是知识、技能和人格。如果把教育仅仅看作是传授知识、培训技能,那就只是“培训”,而不是“教育”。

任何一项普通的职业,都有其行业规范。有人认为,教师只要遵守教师职业规范就行了——也就是说,你要我做什么,我做到了,就行了,别再“玩虚的”,比如什么“道德”“精神”“价值观”,等等。可能对一般的职业来说,只要做到了必须做到的就可以了。但这对教师却不行,职业规范只能管着表面的教育行为,却管不到内在的教育情操。比如,严格的规范能够保证教师上课必须备课写教案,按时上课不迟到……但却无法保证教师精心备课,更无法保证教师课堂教学的深入浅出、生动有趣、富有魅力。拥有这些精神层面的因素,更多的不是取决于“制度”,而是教师的职业良知。这就是教师职业“不普通”的一面。

是的,教师不是圣人,不能也不应该用圣人的标准去苛求老师。老师也要生活,也要养家糊口。但去掉教师头上的“光环”,并不意味着就是去掉教育的使命。教师的职业特点就是,如果教师仅仅是满足生活,对得起工资,不触碰职业规范的底线,就不可能是一个真正合格的教育者。中国人爱说“将心比心”,如果一个老师仅仅是抱着“我领工资我工作”,仅仅是不体罚学生、不迟到旷课,却没有爱心、没有责任心,不愿意为学生有哪怕是一点点“八小时以外”的“付出”(其实,教师职业的特点就是不可能将工作和休息时间分得那么清晰),你愿意把你的孩子交给这样的老师吗?

无论如何呼吁改善教师待遇,提高教师社会地位,都是不过分的。在这方面,国家和社会还有相当的努力空间。但作为教师,如何不但让社会看得起自己,而且由衷地敬佩教师,这就靠我们自己了。还是那个同样的逻辑:设立教师节可以保证或基本保证政府和社会多一些尊师重教的行为,但教师要获得真正的普遍尊重,光靠教师节还不行,还得我们自己看重自己的职业——如果教师只是一个“普通的职业”,人家干嘛要特别尊重你呢?

猜你喜欢
神化教师节教师职业
公费师范生教师职业认同现状调查研究
——以大四公费师范生为例
叮咚,你的教师节攻略到了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今天是教师节
教师节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幸福感调查研究——以毕节市某特殊教育学校为例
走下神坛的姜子牙
又是一年教师节
论“神化”学校教育倾向
关于中小学音乐教师职业素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