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西游记》引发的教师专业发展思考

2016-12-23 06:47:00
湖南教育 2016年34期
关键词:沙僧师徒唐僧

由《西游记》引发的教师专业发展思考

高杰

网络上有这样一个与《西游记》相关的有趣故事:唐僧师徒四人经过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回到大唐以后,唐太宗李世民为师徒四人设宴。他问唐僧成功靠的是什么?唐僧回答说:“我靠的是信念,只要我不死,就能取到真经!”再问孙悟空,回答说:“我靠的是自己的能力和人脉,遇到我不能解决的问题时我就去借外力。”问猪八戒,回答说:“虽然我老是动不动就摔耙子,但是我选对了团队,一路上都有人带着我。”最后问老实巴交的沙僧,沙僧嘿嘿一笑:“因为我简单、听话、照做。”

会心一笑之余很是佩服创作者的匠心,能够将师徒四人的特点通过这样一个“外传”的形式表现得如此贴切。细细想来,师徒四人的成功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也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首先,专业成长需要有信念的支撑。在《西游记》中,从东土去往西天取经,且不说一路的妖魔鬼怪,单就道阻且长这一现实条件也足令很多人望而生畏。唐僧虽然是金蝉子转世,但毕竟是凡人,可他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一门心思要取到真经,造福天下。专业成长的道路同样不可能一帆风顺,需要克服很多困难。更何况,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会遇到付出与收获不对等的现象,如果没有足够坚定的信念,很难坚持走下去。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一书中有这样的观点:“当一个人崇拜一个神的时候,他还算不上是有信仰的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大脑中所有的资源、所有自愿服从的行为、发自肺腑的幻想热情,全部奉献给一项事业或一个人,将其作为自己全部思想和行动的目标和标准时,才能说他是一个虔诚的人。”可见,在专业成长的过程中,我们树立起“我要发展”的主观愿望,并且要有十分强烈的要求,这样才能在嘈杂的外部环境里坚守住内心的宁静,不受外界的影响。因为身处大千世界的我们也是凡人,会受到这样那样的诱惑,笃定的信念会让我们有拒绝诱惑的底气,并且能够更好地回归安静,而安静本身就是一种力量。在信念的支撑下,明方向、找方法、重行动,通过不断地坚持和努力,久久为功,发展就会成为一种常态,其结果自然不会差。

其次,专业成长在自我努力的同时还要学会借助于外力。孙悟空作为一个神话人物,其能力自不用说。但是在与诸如红孩儿、金角大王、银角大王这些妖怪打斗时,起初也会遭遇失败,但最后都是去天庭寻得其他神仙的帮助,并最终解决问题。我们常说“双拳难敌四手”,一个人的力量即使再大,也有限。在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个人力量固然重要,因为发展本身就是个人的事情;但是“一人计短”,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不可能面面俱到。尤其是出现一些个人暂时无法解决的问题时,就需要我们将目光放到“自我”以外的“他人”身上。笔者以为,我们的学校、同事、学生都可以成为我们“借力”的对象。正所谓“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与他人交流、向他人请教总是能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思考。尤其是一些专业成长比较好的前辈,多向他们学习,从他们曾经走过的路上找到适合自己的路径,这样少走了弯路又完善了自我。除了“借力”于人以外,我们还可以丰富阅读的形式、丰盈阅读的时间,多向书本这个“不会说话的老师”请教。在不断“向外”的过程中逐渐提升自我、发展自我。

再次,专业成长要学会“抱团”,找到合适的“共同体”。《西游记》中最讨喜的当属猪八戒,他喜欢偷懒耍赖,每每唐僧被妖精抓走之后,他就要求分行李散伙,心心念念回到高老庄那个“温柔乡”。但是在孙悟空的鞭策和沙和尚的好言相劝之下,遇到困难他也会竭尽全力帮助解决。如果没有师兄和师弟的监督和鼓励,以他的性格,最终能不能被封为“净坛使者”应该是个未知数。作为普通人,我们对于发展的执着也容易受各种影响而产生动摇。如果寻求到一个有着相同愿景的“共同体”,遇到一帮志同道合的伙伴,就会在相处的过程中受到“气场”的影响,在想偷懒的时候有人提醒,在失落悲观的时候有人鼓励,在取得进步的时候有人分享。《荀子·劝学》中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可见,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有着很大的影响。当前很多地区都建立了相应学科的“名师工作室”,吸引了一大批有着共同发展需求和志向的老师加入其中,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各异的学习,彼此学习交流、取长补短。除了这种现实存在的“共同体”,还有一些应网络时代而产生的“线上共同体”,比如QQ群、微信群、论坛、博客,等等。我们要成长就应该选择合适并且喜欢的群体加入其中,参与讨论、分享经验,在思维碰撞的过程中提高自己。

最后,专业成长还要有强大的执行力。整个《西游记》中,沙僧是最为低调的一个。他话不多,很少主动发表观点,有主见但不轻易表现。因此曾经有人总结说沙僧的台词就一句:“大师兄,师父让妖精抓走了!”这当然是以娱乐为目的的“神总结”。当然,沙僧在一些重要关头还是会提出自己的看法,比如每当猪八戒要求“散伙”的时候,他总是会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但无论是师父的想法,还是师兄们的意见,只要用到沙僧,他总是迅速而又坚决。这样强大的执行力是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专业发展的过程是实践付诸的过程,理念再先进、想法再突出,毕竟停留在主观层面,没有实实在在的“做”,只能是空中楼、水中月。想读书就捧起书来认真地读,想写文章就停下来静静地写,想尝试某个教学设想就一心一意做准备。只有执行了,才能验证想法行不行,才能在不断反思与修正中逐渐向理想过渡。尤其是灵感来临的时候,没有强大的执行力,很难抓住机遇,到头来只能剩下一腔“空悲叹”。成长等不得,缩短“想”与“做”之间的距离,我们离成功也就越来越近了。

唐僧师徒四人充分发挥了彼此的特长,齐心协力斩妖除魔,历经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可谓功德圆满。在专业成长的问题上,我们应该学习他们坚持信念、懂得借力、学会抱团、迅速执行的精神,如此,我们也终将取到教育的“真经”。

(作者单位: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里华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沙僧师徒唐僧
唐僧师徒再就业
趣味(语文)(2021年9期)2022-01-18 05:52:50
我的“唐僧”表弟
趣味(语文)(2021年11期)2021-03-09 03:11:38
可爱的师徒
儿时与空姐合影 15年后两人成师徒
时代邮刊(2019年24期)2020-01-02 11:04:54
浅谈《西游记》中沙僧的大局观
唐山文学(2017年12期)2017-11-25 05:45:40
沙僧套路最深?
惹人喜爱
文身我也有
故事会(2015年14期)2015-05-14 15:24:31
郭靖与沙僧形象之比较
唐僧的私密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