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凡
(襄阳日报社,湖北襄阳441021)
带着责任“接地气”锤炼作风“强底气”
——襄阳日报社用主题采访活动强化记者责任担当
□董凡
(襄阳日报社,湖北襄阳441021)
“原来报道经验、报道成就,大多是到采访单位宣传部门,要点总结或者汇报材料,回来加工加工,一篇经验报道就出炉了,很多采访自己都不甚了了,采访也是浮光掠影。报社开展这项活动后,我才发现,基层的改革实践有那么鲜活的事例,经验报道也可以写得更加有血有肉。”这是在襄阳日报社开展的“新常态,新亮点百名记者在一线”编辑记者座谈会上,年轻记者严俊杰描述自己的感受。
随着襄阳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怎样适应新常态,实现转型升级,推动襄阳经济社会发展,成为一个时代的课题。党委政府在引导,社会各界在探索,经济领域在开展努力实践。襄阳日报社认为,作为记录时代的新闻工作者,一定要深入到探索和实践的前沿,切身感受基层“以创新撬动转型”的热切,以及由此而激发出来的智慧和勇气,才能更好地让党媒服务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打造一支高素质新闻宣传队伍。在襄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襄阳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王正强的倡议下,襄阳日报社于2015年4月开始,经过周密策划、认真部署,开展了“新常态,新亮点百名记者在一线”主题采访活动,已持续至今。
截至目前,《襄阳日报》《襄阳晚报》汉江网已推出各类报道600余篇,一系列冒着腾腾热气的作品通过报纸、网络与读者见了面,获得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
对这项活动,襄阳日报社提出明确要求,报社总编辑、副总编辑、部室主任、副高以上职称专业技术人员每人确定一名年轻记者作为帮带对象,“带队伍、走基层、写精品”,共同确定采访对象和采访时间。
老师们一方面要手把手地帮带年轻记者,着力让年轻记者在工作实践中长知识、增素质、树形象;另一方面,继续发扬“脚板底下出新闻”的优良传统,带头蹲点调研,带头写新闻稿件,带头出精品,为年轻记者、年轻记者树立好榜样。报社制定了相应的考核制度,提出量化指标。
活动得到编辑记者的积极响应,襄阳日报社总编辑顾振华、副总编辑高翔首先招来“徒弟”,年轻记者张廉主动找到日报总编助理唐中平,两人结对。一年多来,已有近600人次以“师徒”形式采访到基层,走访1000多个基层单位和联系点。通过“传帮带”,老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发挥,年轻编辑记者也在工作实践中增长了知识,为配合活动开展,襄阳日报社还在当年5月底开通组建了“襄阳日报社读书群”微信群,搭建学习平台,组织编辑记者上线交流采访心得、互通有无,交流已成为襄阳日报社编辑记者8小时之外的新常态。
对“新常态,新亮点百名记者在一线”栏目的内容,襄阳日报社提出明确要求:深入采访报道基层新变化、新成就、新理念和新动作。对稿件的要求,也提出明确要求:不能板着面孔生硬说教,更不能背离群众高谈阔论或浅唱低吟,记者应扑下身子,走进基层、牵手百姓,“光着脚板跑新闻”“田间地头当舞台”,真诚投入,真情动笔,写出反映时代、鼓舞人心的报道。编辑部定好了“调子”,记者们也有了努力的方向,能做到有的放矢。
4月14日,天气晴朗。蓝天下,襄州区黄集镇毛岗村边的麦田一片碧绿,一丛一丛的油菜花参差其间,黄黄的花朵仍然艳丽。
上午,村民王安定早早在自家门前摆出几把木椅。“搭车的人可以在这儿歇脚。”王安定告诉记者,一条水泥路从他家门前穿过,5米开外,就是“村村通客车”毛岗村站站点。
“以前这条路是‘下雨一团糟,走路光板跤(襄阳话摔跤之意)’,现在好了,路平了,车多了,出去也方便了。”王安定告诉记者。说话间,一辆9人座银色小车进站,几个乡亲从车上下来,大家亲热地打着招呼……
这是《襄阳日报》刊登的《开往春天的乡村客车》稿件中的一段,稿件反映的内容是襄阳实现“村村通客车”全覆盖的情况,语言平实,画面感强,刊载后受到交通部门及读者的一致好评。作者黄金晶说,当我走进毛岗村,看到乡亲们那样高兴的神情,看到大家由衷地表达对党的感激时,我也被他们所鼓舞,被深深地感染了,写稿时也感到充满激情,特别顺畅。
一年多来,《迎“风”发展的新能源项目》《曹凤杰和她的“自助洗衣店”》《茶坛上的“茶话会”》《碎煤机楼里的工人不戴口罩了》《太空种子育出奇妙世界》《换条跑道去领跑》……一系列“沾泥土”“带露珠”“接地气”的稿件伴着油墨的芳
香,带着襄阳日报编辑记者的真情,走进读者的眼中,赢得了读者的肯定。在微博微信上,有读者留言:报纸关心了我们身边的变化,报道了城市发展的亮点,让人备感振奋,深受鼓舞。
一年来,年轻记者和老师们一道,跑工厂、走乡镇、进山村、访农家、串社区,年轻记者不仅得到了实践锻炼,而且对政策的把握、对社会的认识都有了长足进步。
年轻记者熊丹青说,在走基层的过各中,我与一些群众从相知到相识,甚至成了好朋友。在基层采访中,许多普通群众的故事感动着记者,记者的敬业精神也感动了市民。年轻记者严俊杰在采访《拄着拐杖追逐“医生梦”》一文时,被身患残疾的胡文波苦读医书通过医师资格考试的事迹深深感动,稿件刊发后,有关部门为胡文波解决了公租房,医疗主管部门还帮他建起诊所。胡文波母子搬家那天,严俊杰为他们买去了“福”字挂件,挂上墙的那一刻,胡文波说这是他42年中过得最温暖的春节。严俊杰说:“当时听到他的话,我的眼泪夺眶而出,也更加看重党报记者的身份,深刻意识到自己肩负的责任。走基层让我收获了许多感动,而这座城市的点滴变化,也通过我的笔触传递给更多的人,作为一名记者,我由衷地感到骄傲。”
“新常态,新亮点百名记者在一线”活动的开展,报社老同志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发挥,锤炼了年轻记者爱岗敬业、认真负责的作风,培养了他们关心社会,关心民生的情怀,增长了知识,增强了素质,树立了形象。正如王正强同志所说:“我们就是要通过开展这项活动,使编辑记者端正思想态度,让党媒记者真正懂得‘我是谁’‘为了谁’,让党媒记者加深领会党的新闻媒体始终同国家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深刻信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