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资源驱动与需求驱动

2016-12-22 17:11黄新刘贯荣张娟
上海城市管理 2016年6期
关键词:驱动院校人才

黄新 刘贯荣 张娟

摘要:“十三五”期间,国家有望将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才在创新中将起到根本作用。培养满足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人才是当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中之重。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打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正确处理影响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资源驱动和需求驱动之关系,是我国职业教育健康良性发展的内在需求。资源驱动和需求驱动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又辩证统一的,是促进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落实的不可或缺的两个动力源泉。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但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高职院校举办本科层次教育的条件还不成熟,而本科层次院校的现有办学思路、模式、专业、师资以及职业教育实训条件又无法满足高技能型人才学历层次提升的需求。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规格的新要求,以及教育自身内涵发展的趋势,推动职业教育内在发展的需求驱动也日益迫切。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立交桥”,实施职业教育“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机制,不仅有利于为我国产业升级和社会经济发展培养高层次技能人才,也为完善我国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积累经验。

一、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资源驱动和需求驱动

(一)资源驱动

1.国家和地区层面的资源驱动

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精神,上海市从2010年启动中高职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工作(即“中高贯通培养”);为进一步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紧密衔接,2014年上海市启动了中等职业教育-应用本科教育贯通培养模式试点(即“中本贯通培养”)工作;2015年12月,《上海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与发展规划(2015-2030年)》和《上海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5-2030年)》正式发布,为上海未来15年高教与职教发展指明方向。《职教规划》提出,加快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进行系统设计,设计多样化学制路径,构建“中等职业教育—高等职业专科教育—应用技术本科教育—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纵向衔接的职业教育学制体系。

伴随着国家不同时期出台的政策和文件的实施,构成职业教育的资源驱动的内容和要素日益完善。在高本贯通工作实施过程中,作为资源驱动,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其中较为重要的动力来源,是影响职业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2.社会层面的资源驱动

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社会层面的资源驱动主要体现在校企合作方面。校企合作这种基于资源依赖性的合作交易是市场调解、资源优化配置的有效形式,不仅是高本贯通资源驱动的重要因素,也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双方获取利益的一种手段,即校企双方只有预期到合作可能给自身带来的收益,并能确保这种收益的获得,合作才可能开展和运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益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伙伴关系的根本动力,同样也是高职院校与企业建立校企合作关系的根本动力。高职院校与企业的合作本质上是一种交易,是为了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合理配置而采取的一种配置资源的方式,这种合作方式能够提高资产专用性、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降低交易的不确定性和交易频率,在合作过程中企业会通过建立并维持与高校的合作来降低交易费用。高职院校与企业在发展中都必须通过外部环境来获取所需的资源,也就是说企业与高职院校两者存在一定的资源依赖性。

对高职院校来讲,企业在合作中提供的资金、设备、信息、实践平台,解决学生就业,提供兼职教师、训练机会等方面,都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发展。土建类企业更多地关注该专业人才资源供给和技术合作带来的经济效益,以及在提高该企业声誉、共享学校信息资源等方面的利益。校企合作是高本贯通工作的资源驱动之一,是高职院校发展的必经之路,关系其生存和发展,也是企业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占领市场先机、取得更大经济效益的关键,因此双方应以更加积极和主动的姿态来关注双方的利益需求,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建立起互利共赢的校企合作资源共享机制,共同落实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资源驱动。

(二)需求驱动

1.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技能创新的需求驱动

“十三五”期间,国家将创新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人才在创新中起根本作用。据统计,目前我国15岁及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9.5年,远低于发达国家11.6~13.3年的水平,劳动人口的受教育水平现状堪忧。另一方面,因学习内容与社会需要的技能存在错配问题所导致的受教育人口就业难问题凸显。自2010年以来,我国就业市场总体求人倍率(人才市场需求人数与求职人数之比)一直在1左右,2015年第一季度为1.12,劳动力供不应求,造成一方面大学生难就业、另一方面高技术技能型职业人才短缺的困局。

人才和科技是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承担应用型技术人才培养的高职教育人才定位导致其所培养的人才理论基础薄弱,难以满足我国产业结构升级和技能创新对人才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这种需求的实现是高本贯通工作的重要动力因素,也是职业院校和社会经济发展共同的追求目标之一。

2.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需求驱动

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是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动力来源之一。从学校层面上来讲,高职院校为自身的生存发展起见,必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社会发展需求。高职院校如果自身实力不强、优势不明显、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与地方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不紧密,所培养的学生在综合技能、企业规范、心理素质、人际关系和工作信心以及职业道德素质、科技文化素质等方面不能够满足企业需求,自然难以吸引生源而影响生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完善职业学校毕业生直接升学制度,拓宽毕业生继续学习渠道”。如前所述,目前我国高职院校举办本科层次教育的条件还不成熟,而本科层次院校的现有办学思路、模式、专业、师资等方面又无法满足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历层次提升的需求。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施职业教育“高-本-硕”贯通人才培养机制,也是职业教育自身良性发展的内在需求。

3.专业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驱动

人才为国之根基,教育为育人之关键。职业教育不仅要体现将毕业生推向市场的工具价值,还要彰显服务学生学业上升的教育价值。我国的高职院校每年毕业生有200多万,就业率一般都在90%以上,远远高于本科生的就业率。他们的企业行业实践能力的确远远高于本科生的适应能力,但在理论上的欠缺却又成为他们成长途中的软肋,使他们不能挺起腰板,勇往直前。因而,职业院校毕业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就业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成人、成长与成才的问题。学生是高本贯通的主要参与者,也是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中的最大赢家。因此,实现高本贯通人才培养,将高职教育从“终点式”就业导向走向“过程式”就业导向转变,既是高职毕业生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促进高本贯通的动力来源之一。

二、资源驱动与需求驱动的合力

资源驱动和需求驱动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又辩证统一的,是促进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有效落实的不可或缺的两个动力源泉。具体来说,落实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在于如何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学校、学生、企业、社会、乃至国家各方面的共同利益。当上述各利益攸关方的利益需求一致时,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便能持续有效开展;当上述各方利益出现背离时,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就会出现偏差。

从对高本贯通的驱动动力考察中,很明显地可以看出,国家层面的法律、制度、政策舆论支持是该机制的基础动力来源;市场的驱动与利益的刺激,是机制的根本动力;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就业的自我需要以及企业追逐利润的需要是建立有效机制的基本动力。需求动力是主导的、内在的驱动力,资源驱动力是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能否顺利实施的重要条件。只有正确处理高本贯通培养模式中的资源驱动和需求驱动之间的关系,理顺高职、本科教育相互间的衔接与贯通机制,形成资源驱动和需求驱动的合力,才能实现高本贯通人才培养模式中各参与要素的协同发展,全面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竞争力,真正满足毕业生发展和企业用人需求。

说明:本文系【上海市高职高专土建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015年立项课题】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田梓.日本高等职业教育对我国中高职贯通教育的借鉴[J].科技展望,2014(15).

万力维,等.高职与普通本科联合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以琼台师专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为例[J].语文学刊,2015(17).

周灌中,宋十福.职业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探析[J].职教论坛,2015(12).

刘芳,高庆平,等.高职院校与本科高校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层次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探索与实践——以潍坊职业学院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为例[J].潍坊高等职业教育,2014(4).

责任编辑:张 炜

猜你喜欢
驱动院校人才
人才云
基于模糊PI控制的驱动防滑仿真系统分析
屈宏斌:未来五年,双轮驱动,砥砺前行
轨旁ATC系统门控柜接收/驱动板改造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基于S3C6410的Wi-Fi驱动移植实现
院校传真
院校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