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遂营 李麦产
摘要:建设特色城市现已成为不少城市的实践自觉,而如何结合城市自身的资源条件,有效实现目标设定,又成为当今城市实践中一个亟待认真思考和应答的问题。特色城市建设既需要高明的规划理念指导,更需要从根本上依赖特定的资源禀赋的支撑。城市资源通常包括自然地理环境资源和社会人文历史文化资源等。建设特色城市需要坚持全面、综合的资源观,恰当整合、配置这些资源,充分发挥综合效应,从内涵与外形两个方面建设特色城市,这亦是纠正当前某些偏颇的需要。
一、城市特色危机与当代城市建设转向
在以改革开放的形式实施的现代化追赶中,技术的标准化、资本力量的高效发挥等,既使我国城市产生了极大进步,也令城市面貌日渐一致,伴生了所谓的城市特色丧失。其实,该历史进程,不仅是国内的事情,也是全球性问题,具有普遍性,某种意义上说不可避免。但在日益深入的全球化和区域一体化格局中,国家与城市的独立性及价值并没有动摇。相反,越是现代化、全球化,越对城市的个性与特征提出了要求和期待,此即城市建设的民族性、地方性诉求在全球化时代不降反升的原因。
用历史的眼光看待中国古代城市与自然山水的关系,可知前者对后者有一种非常紧密的依赖,二者相得益彰、十分和谐,[1]这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在城市营建方面的智慧。城市源于自然山水等客观条件,却又多姿多彩,体现了对自然的尊重,具有生命力、可持续性。但伴随时代演变,人类的实践能力增强,城市不断挣脱自然的怀抱,甚至走向与自然对立、冲突的一面。在城市营造过程中所实施的对基地环境的变动和改造的影响,也在不断增强、加深,忽视乃至漠视自然环境因素的托底作用,城市与自然的紧张遂因此而生。淡水匮乏、热岛效应明显、地面下沉,乃至不可思议的城市洪涝灾害频发等,就是这种肆意而为的当代城市建设行为的后果。这在一定程度上警示人们,在工程技术手段得到极大提高的今天,应该自觉坚持城市建设与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和谐一致,使城市的自然环境诸要素被统筹到建设中。
尽管当下中国的城镇化仍在持续进行,但城市建设的模式其实也在悄悄之中出现了新变化,即从追求城市空间规模的数量扩张,转向城市空间美学质量的提升,城市建设由数量向质量转型。简言之,城市开始关注自身的特色、个性以及可识别度,[2]建设具有不同外部形态特征,以及蕴含不同秉性、精神、文化、社会面貌的城市。城市彼此间惟有明显的可识别性,才能够实现较好的竞争与共同发展。
二、特色城市建设与全面资源观
培育特色城市或塑造城市特色,离不开城市特色资源的支撑。城市资源不仅包括可视可见的自然资源、物质条件,还有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社会人文环境等内在的无形资源,这也是特色城市建设所依托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社会文化、历史传统等。
相对而言,城市所在的地理环境等自然资源条件对城市的轮廓形态、结构布局等外部特征的形成有着直接影响,而城市的历史传统、社会人文资源,则对城市的精神风貌以及社会经济文化等城市内涵发挥着较大作用。
城市特色其实是一个内涵丰厚的概念,表现在多层次与领域,是城市物质空间上的形态结构特征、城市标志性建筑与城市社会文化特征等的结合。[3]特色城市应是城市外部形态结构与内在精神风貌俱佳的城市。只凭借自然地理环境条件而刻意追求城市外观的与众不同,与试图在保持城市平庸面相的前提下通过发掘和利用社会历史文化资源、建成富有内涵的城市一样,都是行为偏颇而愿景难以较好实现。仅仅在独特自然地理资源基础上营建的有个性化特征的城市,顶多是“天生丽姿”;脱离自然条件的融合而偏执于所谓的内涵型城市,也难免落入“优而不雅”的境地。凡是在特色城市建设方面取得突出成绩者,通常是紧密契合了自身综合资源的那些城市:既重视城市自身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又充分斟酌、利用历史人文资源。
我国幅员广阔、地域庞大,地形地势、物产气候等差异性突出且明显,而现今六百余座城市中,大多数又属历史城市,有着长短不等的生命线与前世渊源,可谓在质地条件与人文素养上兼收并蓄,能够进行丰富多变的组合,这为我国能够建成一批综合优势明显的特色城市预备了条件。
充分利用自然、地域、人文等稀有而珍贵的综合资源条件,建设别具一格的城市,在国内外城市中树立自己独特的地位,提高城市的吸引力、美誉度、宜居性,在当今城市化时代增强城市的竞争力,已经成为很多城市努力建设的方向与目标。其中,具有突出自然地理优势和民族、历史、文化等资源优势的西宁市,可作为一个案例进行剖析,以讨论如何利用综合资源、建设特色城市。
三、西宁综合资源分析及与建设目标的耦合
西宁是青海的省会,位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过渡的东部边缘,深居我国西北内陆,隐藏于黄河上游的重要支流——湟水的谷地。它西边毗邻我国最大的内陆湖——青海湖,其他方向则被群山环绕,东隔祁连山余脉是联通内地与西北边疆之交通的河西走廊。
从城市属性上看,西宁是区域性中心城市,也是当今“丝绸之路经济带”上重要的节点。目前,西宁也在努力探索适合自身情况的发展道路,建设具有独到特征的城市。如经国务院批准的该市总体规划提出,要建设具有文化魅力的高原山水城市。[4]这种目标设定是吻合西宁的各种资源禀赋条件的。
(一)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1.优越的交通
西宁虽深居西北内陆,却有着不可思议的区位优势,长期以来从其独特的交通中获益匪浅。西宁北倚祁连山,南以黄河为界,处于通往西藏、西域的要冲,属军事战略要地,这成为它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备受重视和青睐的原因。
西汉张骞“凿空西域”后,在西北地区至少有两座城市,因为维系中原与西部边疆的交通而十分重要。一个是今之兰州,另一个便是西宁。这两座城市近在咫尺,皆处黄河上游。作为黄河支流的湟水从西宁中间穿城而过,兰州则是黄河上唯一沿着两岸发展的城市,共同构成从西安往西去的古丝路上的重镇。兰州与西宁遂因此而不断成长、壮大。
西宁还因位于中原联系西南边疆的大通道上,是通往西藏地区的中间环节,由此又成为“唐蕃古道”上的重要城市,是通往西藏的门户。唐朝时期文成公主入藏等,走的就是这条路线。今天号称“天路”的青藏铁路以及青藏公路的起点也在西宁。
西宁曾在古代的丝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中原与西藏沟通的重要节点。当今中国所倡导的包括丝绸之路经济带在内的“一带一路”建设,得到越来越多国家与地区的响应和支持。西宁作为新时期陆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再次迎来因交通而来的发展机遇。借助高铁、航空以及高速公路等现代交通运输方式,西宁的对外联系得到了进一步改善。这有利于促进西宁的对外交流、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发展,西宁也应该把独特的魅力展示给世界。
西宁与兰州等毗邻城市一起,成为内地联络西北与西南的中转枢纽。西宁在谋划发展战略时,应坚持在西北地区——尤其是丝路沿线城市的格局里进行考虑,这是由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和区域化的趋势所决定的。个体城市只有在城市群里面找准位置,实现与其他城市的协同且错位发展,才能够彰显城市特色与价值。
西宁、海东以及兰州,甚至还有银川、酒泉、武威、格尔木等这些城市间,具有若干相似性,面临一些共同的发展任务。应当积极建设以西宁、兰州为双核心的黄河上游城市群,通过基础设施等各方面的努力,进一步缩小两城的时间距离,[5]实现协同发展。
2.突出的气候、生态资源
在生态文明日益受到重视、人们更加关注健康的今天,气候资源和生态条件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显得稀缺而珍贵。西宁有着难得的优质气候资源等条件。
西宁虽位于青藏高原,但夹处山川谷地的独特地形地势,其海拔高度约2 200米,与通常认定的3 000米的高原标准尚有距离,这意味着在西宁生活不会对人体生理产生影响。西宁属大陆性高原半干旱气候,呈现干旱、多风、少雨的特点,空气的清洁度高,冬季不甚寒冬、夏季凉爽干燥,被称为“夏都”。据观测,西宁的夏季平均气温17~19℃,相对湿度、风速条件皆十分宜人,适合在夏季大力发展旅游。
西宁的南北,山岳对峙,湟水贯穿城区,西、北部频临青海湖及广袤草原。西宁地势地貌复杂多变,既有山川雄伟、谷地静幽,又有丛林茂密、碧草如茵。经多年的科学种植与精心养护,西宁的森林绿化率达到75%,成为青藏高原上第一个国家森林城市,生态环境大为改观。新时期,国家从整体国土治理的角度,要求西宁进一步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西宁东北部的祁连山及其支脉的山坡上,云杉及杨树茂密,山上白雪皑皑,不啻于欧洲中南部的阿尔卑斯山的魅力。夏季,门源的油菜花,以及其他各种野生花卉,像繁星灿烂。西宁的自然条件独特而优越。
西宁及周边地区,不仅气候凉爽,而且环境无污染。这种独特优势已经在种植莴笋等特色蔬菜上有所体现,[6]并且是最适宜种植郁金香的地方。这样的环境必定也有利于人体健康。如金、银滩草原是秋季旅游的绝佳处,鲜花盛开,百鸟歌唱,牛羊徜徉,牧民的蒙古包点缀其间,享有极高的声誉度。如鸟岛,则是观鸟、赏鸟的好地方。
综观当今国内城市的发展取向,既有南下路线,即建设海岛城市、热带城市如“春城”者,自然也应当允许、需要西进或北上路线战略,这样有利于实现城市发展的区域平衡。把西北内陆的西宁作为另一类特色城市来建设,无疑是这种合理诉求的表现。
(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
西宁不仅有高山峡谷、平畴广原、湖泊水系等雄奇多变的自然地理条件与多样的地质地貌,以及不可多得、不可复制的气候资源,而且在历史文化、民族民俗等社会资源上也具有显著优势。
1.脉络鲜明的城市沿革
西宁是一座有着完整嬗变谱系的城市。它成为青藏高原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之一,得益于三次历史机遇。
首先是西汉时赵充国屯田。
汉初,湟中地区的羌人与游牧在北方的匈奴联手,控制了河西走廊。为打击匈奴、恢复交通等,霍去病在汉武帝支持下,挥兵陇西,进攻祁连,占据今青海及西宁北部的匈奴右地,湟水流域为汉所有,并在今西宁筑西平亭,成为军事兼邮传之所。汉宣帝时,生活在青海地区的西羌联合匈奴反汉。著名军事家赵充国自荐,率领大军予以征伐。为解决路途遥远、军粮运输不便,赵充国在河湟谷地屯田。这里地势较低、河道纵横、土壤肥沃,适合发展农业。军队在此开垦土地、挖掘水渠,并募人垦田。其结果不仅满足了军粮需求,同时也使河湟谷地变成黄河上游最大的一块农耕区域,为西宁的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
其次是唐末至宋的青唐城时期。
历史上曾以西宁为都城的共有两个割据政权,一个是很短暂的十六国时期鲜卑族建立的南凉,另一个是唃厮啰。
唐朝安史之乱后,鄯城(即今西宁)被吐蕃赞普后裔唃厮啰占据,称为青唐城。北宋时,又以青唐城为都,在河湟地区建立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割据政权,致力于经营西宁。青唐城周围20里,分为东、西两部:西为王城,是王室、贵族、衙门、喇嘛寺院等所在;东为商城,店铺林立,货物繁多,生意兴隆。青唐城所在的湟水谷地具有良好的生态景观与人居环境,竹木茂盛,“宛如荆楚”,[7]颇得江南水乡韵味。当时,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控制着河西走廊,高税盘剥来往商旅。唃厮啰则在青唐城营造宽松环境,保护来往行旅,鼓励贸易。丝绸之路上的商人纷纷改道,经青海道往来于内地与西域之间。西宁沟通东、西方贸易,堪称当时的繁华都市,成为河湟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宗教中心。
再次,清初西宁办事大臣的设立也极大促进了西宁的发展。
清初,青藏高原的民族关系复杂,管理难度大。这一区域在元朝后一直由蒙古贵族负责管理,到了康熙年间,罗布藏丹津拥有雄厚实力,试图独掌西藏和青海事务。雍正元年,罗布藏丹津发动叛乱,但很快被平定。为稳定青藏地区,清廷设立西宁办事大臣,全权处理青海地区的行政、军事和民族事务,建立起西宁办事大臣制度。不久,又增设驻藏办事大臣。办事大臣制度的建立对于青海和西藏的治理、维护国家统一发挥了重要作用,也促进了西宁的城市发展。到了清末,西宁几乎与内地城市相差无几,同时又得高原山水城市之雄姿,具有独特风格,成为名副其实的高原明珠。
2.文化遗产及城市传奇
总体而言,西宁拥有丰富的可用于当代旅游开发的各类文化遗产与资源,如:塔尔寺、虎台、馨庐、东关清真大寺、丹噶尔故城。馨庐是典型的民国建筑,用昆仑玉装饰,号称“玉石公馆”,是记载民国时期地方军政历史的重要实证。
从历时性上看,西宁是一座具有深厚积淀的历史文化城市。西宁城市的沿革清晰地记载了它更深远的足迹。在西宁已发现多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迹,如属于马家窑文化的朱家寨遗址,齐家文化的沈那遗址等,说明早有先民在西宁繁衍、生活、生产、创造。现在,需要让这些城市记忆苏醒、复活。
在各种可视可见的自然与历史文化资源之外,西宁还有着了不起的城市传奇。据初步考证,西周初年的穆天子西巡过程中与作为当地部落领袖的西王母即在此相会。西宁是穆天子与西王母相会的浪漫地。这是西宁建设特色城市而独享的又一重要文化资源。
穆天子即周穆王,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了不起的君主,其事迹之一是西行时在昆仑之巅的瑶池会见过西王母。而西王母乃是当时西陲边地尚处于母系氏族社会阶段的某部族的一位女性首领,并不是后来被演绎、借用到神话中的玉皇大帝的夫人。昆仑之巅、瑶池也不是什么仙界,而是确有所指,皆在西宁附近。
据《竹书纪年》记载,穆王曾“北征”、“西征”、“南征”、“东征”等,“(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8]西周都城在镐京(今西安西南)。穆王征伐,南不过江(长江);北涉流沙(今内蒙古额济纳旗东南);东至九江(今湖北黄梅等一带)。根据常理,西征的距离也当与其他方向的行程相差无几。以此推算,穆王西征的顶点最可能是西宁。
《列子·周穆王》对此事亦记载,“宿于昆仑之阿,赤水之阳。别日升于昆仑之丘……遂宾于西王母,觞于瑶池之上”。[9]但昆仑和瑶池今安在?从西王母族属等能够在那里生活和繁衍,并令穆天子留恋等情况看,当是海拔较高、山水兼备、生态良好、适宜人居的地方。综合现代地理知识,西王母部族只可能生活在青藏高原东北隅的河湟谷地,又当以今西宁为核心。瑶池也不过是距离今西宁不远的青海湖。
由此而言,西宁应当积极申报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在充分利用当地有色金属、能源、其他矿物质资源,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和新兴产业、做强实体经济的同时,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提升城市的影响力、知名度。既要做好硬实力,也要提升软实力,使个性特征鲜明的城市强身健体,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三)融合共生的民族民俗风情
西宁常住人口约231万,是青藏高原上唯一人口超百万的城市。[10]这样的人口规模在当今国内似乎显得有些偏小,但根据国际惯例和比较,恰是适合建成宜居城市。过大的城市规模或过多的人口,都会给城市的安全和持续、良性运行带来诸多不便与隐患。现在,很多大型、特大型城市要适当控制人口,原因盖在于此。
除人口数量与城市规模上的优势,西宁还是一个多民族聚集、多元文化共生共存的地方。西宁市内有汉、回、藏、土、撒拉、满、蒙等30多个民族的居民。从民族构成上看,西宁是一个多民族城市,而且这种多民族居民的形成与它作为东西交通汇集的城市地位有着密切关系。不同的民族往往具有不同的文化、信仰、民俗等,从而造成丰富多彩的城市景观、景象。现在,一些城市虽然也因人口的汇聚而带来多民族集中,但后来进入城市的民族因素及其特征并没有充分表现出来,而是淹没在所谓的现代化大潮中。西宁的多民族特征是在历史上缓慢形成的,因此在城市形态上亦有所体现。例如,回族聚集的东部城区,到处是伊斯兰风格的建筑及其装饰,使得城市具有别样的吸引力。而蒙、藏族的同胞信奉藏传佛教,相关建筑文化艺术等在西宁及附近区域也异常发达,诸如寺院、油塑、经幡,便成为城市形象的特定组成部分。
总之,西宁市内有众多民族,是一个多民族汇集的地方,民族关系整体和谐,民族文化绚烂多彩,宗教文化争奇斗艳,民间文化鲜活生动,[11]这是其优势和特色。西宁虽然位于西北内地,却在和谐共生的多元民族文化上可圈可点,若对此加以用心梳理和适当凸显,将成为西宁建设具有个性化内涵城市的良好基础。而在具体实施策略上,则要注意文化区域内的协同、配合。譬如,西宁与同在河湟谷地的海东市浑然一体,共同构成青海经济、社会、人口等的密集区。在建设文化西宁的时候,就应当整合西宁、湟水谷地、青海省等不同尺度空间的自然、民族、宗教等生态经济文化资源,建设别具一格的地域中心城市,从而提升和改进西宁乃至青海省在人们认知世界中的地位。
四、结语
城市特色是城市间区别的内在规定性与互补的价值外显性的统一。[12]具有一定秉性、特征的城市只有与其他城市相比较或竞争的时候,才产生特色问题。
建设特色城市,固然需要借鉴其他先进城市的成功经验与做法,但在抄袭风盛行、简单复制与粗暴拷贝作为肤浅手法依然大行其道时,凡有志向的城市还是应当秉持踏实、质朴的技术路线,在全面分析与深入研判自身资源条件的前提下,做出有针对性的城市规划与设计,从而引导特色城市建设稳妥、有效地进行,避免新的折腾与混乱。
西宁作为西部地区的省会城市之一,占有优越而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以及突出、别致的社会人文和历史传统资源。其中的每一方面,皆对建设特色城市、彰显城市个性与特征有着影响或制约。
概括说,西宁应当依托山川峡谷、诸水汇流的地形地势等基地条件,以及良好的生态环境,形塑、营造别具一格的高原山水城市之形态结构与空间布局。而西宁多民族聚集、多宗教信仰习俗相互映衬的地域文化,悠久、厚重的历史传统等社会人文资源,则是孕育别有气质、风韵的城市精神与内涵的便利。
在技术路线上,要把西宁的城市发展放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格局里,向东西两个方向延伸,发展循环经济,突出生态保护,建设绿色城市、人文城市,彰显城市特色,使之成为世界上少有的高原名城之一。积极发展文化旅游业,传播文化魅力,让西宁在新时期找到准确定位,赢得竞争与合作的新优势。
特色城市是外在风貌与内在精气神兼顾的城市。统筹、协调、利用全面资源禀赋,建设具有文化魅力的高原山水城市,西宁距离这个目标并不遥远。
说明: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沿黄河黄金旅游带构建及其可持续发展研究”(12JJD790005)。
参考文献:
王军.融于自然山水的中国古代城市[J].新建筑,2000(4):1-4.
杨俊宴,胡昕宇.城市空间特色规划的途径与方法[J].城市规划,2013(6):68-75.
陈然,何若岚.城市特色认知视角下的创新管理与多重路径[J].上海城市管理,2015(2):30-35.
国务院关于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J].国务院公报,2016(1):50-51.
段汉明.西北地区城市发展的问题与对策[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5):421-425.
张玉虎,李江.浅谈西宁周边地区日光节能温室莴笋栽培技术[J].青海农技推广,2015(3):37-38.
孙菊园.青唐录辑稿[J].西藏研究,1982(2):144-155.
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47-52.
杨伯峻.列子集释[M].北京:中华书局,1979.97-98.
凌盼.基于生态视角的西宁市湟水河滨河景观营造研究[D].青海大学,2016.
刘有安,张俊明.影响多民族城市族际交往的因素及对策建议[J].贵州民族研究.2014(2):9-12.
邱霈恩.城市化应首先实现城市特色化[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08-18(8).
责任编辑:王 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