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树荣
一、引题
《唐诗纪事》里有个故事,说唐中宗游昆明池,命群臣作诗助兴,请上官昭容评定优劣。著名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胜出,唐中宗要上官昭容要在两人之间确定一个“魁首”。上官评判道:“二诗功力悉敌,沈诗落句云:‘微匠雕朽质,羞睹豫章材,盖词气已竭。宋诗则云:‘不愁明月尽,自有夜珠来,犹陡健骞举。”这就是着眼于结尾来评定高下的。沈诗结尾虽是自谦,但透露出“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奈,故曰“词气已竭”;而宋诗结尾则表达出“满目青山夕照明”的乐观和自信。
由此可见,写好议论文的结尾,是多么重要!
二、比较概括
请你比较(2016年宁波二模)4篇考场作文的结尾,你觉得优秀的考场作文结尾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呢?
【附题目】有人说,这是一个快速变化、发展的时代,要追寻潮流乃至立于潮头之上,如果一个人不能融入现代潮流,那他就会成为落伍者。也有人说,任凭潮流涌动,我只做自己内心的国王,就如“风可以吹走/一张无助的纸片/却吹不走/一只会飞的蝴蝶/因为生命的力量在于不顺从”。还有人说,追寻潮流与追寻自我并不矛盾,一方面顺应潮流但保持理性的距离,另一方面顺应内心但不被自我蒙蔽。
对上述议论,你有什么所思所感?写一篇论述类文章。
例1:
顺乎潮流,追随本心
镇海中学学生
【引论段】北宋有学者张横渠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说的是其儒者壮志,愿顺应时局,顺应本心去开创事业。于今世人,又何不如是?唯顺乎潮流,并追随本心才能不迷失不困惑,才能坚定地创造人生价值。
【结论段】《史记》有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太史公言及时代潮流中有汲汲名利之弊病。不错的,只有以理性地眼光看待潮流,在内心的自我判断下保持合适的姿态,方可不迷失。故曰:顺乎潮流,追随本心,方为上策。
例2:
追寻潮流,不弃本心
慈溪中学学生
【引论段】老舍曾言:“生命需有光有影,有静有动,生活的滋味,就含在这猛而不变的曲折里。”不错的,在这个快速变化与发展的时代中,大多数人被名利的浪潮席卷,汲汲皇皇地朝“成功的终点”奔跑,却忘记奔跑的初衷是为何;也有人自命不凡,渴望脱离所谓“红尘苦海”去寻一个清白的境地,却终是佯狂而不知所踪。要我说,真正融入世界的方法并非与它左右逢源或是消极割裂,而是明知它已千疮百孔却依旧与其温暖相拥。入世与坚守并不矛盾。
【结论段】鲁迅太过入世,呐喊的声音早已在喉腔里哽咽成哭泣;尼采太过出世,于是哭他的上帝不在,哭他的信仰迷茫。相比之下,我们可以采取更加圆融的办法与世界握手言和。就像季羡林老先生说的那样:“纵浪大化中,不喜不惧。应尽便需尽,无复独多虑。”
例3:
追随,倾听内心的声音
效实中学学生
【引论段】生而为人,我们被安置在时代的洪流中成长。奈何洪流行进迅猛,咆哮着席卷而来,似乎要将逆行者一一吞没。可我们忘了,我们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木头人,意志由心而生,我们有抉择的权杖和力量。追随潮头,且听听内心的声音。
【结论段】我们需留得心内一方真我,在追随潮流的道路上倾听内心的声音,才能叩开人生意义的大门。这是社会的人性回归和一定意义上的自我救赎。
顺潮流,从自我
宁波中学学生
【引论段】哲学大师尼采曾说过,当一个人知道自己想要什么生活时,便可以忍受任何一种生活。因此,顺潮流,从自我,是立于这快速变化发展时代的一帖良药。
【结论段】顺潮流,从自我。我们无法反抗时代的势之必然,也无法阻挡时代前进,却可以活出自我,跟从内心!
这4篇考场作文,都是宁波二模的优秀卷,其结尾有共同特点:
1.篇幅:100字左右,三言两语,干脆简洁。四个结尾,最长113字,最短45字。
2.点题:首尾呼应,明确题旨。再次强调引论段的论点,但语言有变化,不是简单重复。即使宁波中学这篇重复了“顺潮流,从自我”六字,但接下去一句有建议。
3.深化:解决问题,深化题旨。镇海中学考生和慈溪中学考生都引用名言解决了怎么办的问题,拓宽了文意。效实中学和宁波中学则提出选择这种活法的建议和价值。当然,做到这一点,不容易。
4.语言:短小精悍,干脆简洁,句句紧密。用张中行先生的话说,是“有挽留力,使读者读后还回味,久久不能忘怀”。当然,这是考场,作文是“急就章”,语言有点毛糙在所难免。如“这是社会的人性回归和一定意义上的自我救赎”,什么是“社会的人性回归”?改成“迷失已久的人性回归”就明确多了。“我们无法反抗时代的势之必然,也无法阻挡时代前进,却可以活出自我,跟从内心!”改成“我们无法反抗时代的趋势,也无法阻挡时代的前进,却可以跟从内心,活出自我!”语言就顺畅多了,而且有节奏感。
三、方法举例
议论文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讲究实用和逻辑。一篇议论文写到结论段,应该是照应开头,收束全文了。其作用或强调论点,或深化中心,或解决问题,或提出建议,或展望前景等。我们就以宁波市二模的作文题为例,说说结尾扣题的方法。
1.引言扣题式
在结论段中,引用与中心论点内容一致的名言、警句、俗话、谚语、格言,再次强调论点,使论点更加鲜明有力。如镇海考生引用太史公言,慈溪考生引用季羡林诗。当然,引言要贴切,慈溪考生的引论段引用老舍的话,就和论点有点“隔”。
2.举例扣题式
列举例子,再次扣住论点。一般而言,结尾就是总结全文、照应开头而已,举例的好处是结尾依然具体形象,给阅卷者以新鲜的刺激。当然限于篇幅,只能概括地叙述,如“鲁迅太过入世,呐喊的声音早已在喉腔里哽咽成哭泣;尼采太过出世,于是哭他的上帝不在,哭他的信仰迷茫”。
3.比喻类比式
结论段中,用类比或比喻来引出结论。如果是用排比的句式结构,要注意的是末句一定要点出结论,如果不是排比句子,比喻句一定要清晰地扣住论点。
4.提问思考式
在结论段中,或设问,或反问,意在用一种引入注意、启发思考的形式再次强调中心论点。
5.重复照应式
在结论段中,不着重对本论部分的论证加以总结,而再次照应引论部分的中心论点,给人首尾一贯、结构严谨、中心突出的感觉。
6.号召鼓动式
结论段发出号召,号召人们为本论部分充分论证了的一种正确的思想、理想、境界而奋斗。这样的结论段,有很强的鼓动性和感召力。
7.描述启发式
采用描述的语言,呈现一种情景,情景包含着态度和选择,暗扣题旨,让人心领神会。好处是含蓄地暗示,引人深思。但是这种“文艺范”不能玩得太过太虚。
8.概括总结式
把本论部分的内容加以归纳概括,得出一个自然的合乎逻辑的结论,这个结论又是引论的重申和深化(不是重复),因而可以使中心论点更清晰,更明确。这是议论文写作最常用的方式,也是一种逻辑要求,不管你采用哪种方法收尾,都要起到概括总结的作用。
四、实践尝试
下面以2015年浙江卷的作文题为例,请根据作文标题和引论段,试着用其中一种方法,拟写一个结尾。
【附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古人说“言为心声”、“文如其人”。性情褊急则为文局促,品性澄淡则下笔悠远。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应该是一致的。
金代元好问《论诗绝句》却认为“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艺术家笔下的高雅不能证明其为人的脱俗。这意味着作品的格调趣味与作者人品有可能是背离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写一篇文章阐明你的观点。
这个题目当年是浙江大学文学院考研究生的题目,拿来作为高考题目,虽然原创性受到影响,但该话题中学生应该是熟悉的。再说它可以考测出考生的文学素养和逻辑思辨能力,不失为一个好题目。
就立意而言,不外乎三类:一类主张人品和作品是一致的,或者说两者应该一致。一类说人品和作品是背离的,或者说没有必要一致。还有一类是说一致不一致没有必要讨论追究,我们欣赏的只是作品。
1.引言扣题式
言 为 心 声
【引论段】古语有云:“言为心声。”我以为此言得之。一部作品不仅能反映作者的性情,更是对其人品的投射。
【考生结论段】昔者王阳明先生有言:“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是以喟叹自我认知、自我救赎之难。我想,言为心声,只有每位作家破解自己心中的“贼”,不让他盗走你的本心、良知,那么自然会有经典作品的涌现,而作家自然能到达那个他们念兹在兹的理想之乡。
2.举例扣题式
且以作品论英雄
【引论段】自孔孟以来,我们的阅读模式、欣赏模式大致便是“知人论世”。我们大多认定“文如其人”,这是有道理的,但并不全面。如是我言,逢文先勿论人品,且以作品论英雄。
【考生结论段】所以我认为,面对作品时,要以作品论英雄。我们固然尊敬杜工部的情怀并愿意将其内化为修养,但我们也能从《威尼斯商人》中汲取正义忠诚的不竭力量。作者终将逝去,其人品也会销蚀不见;但一旦其作品高雅,便足以光照千古、惠泽古今。作为重,道为重,人品须臾如苍狗,应以作品论英雄!
3.比喻类比式
文字是一面镜子
【引论段】从指尖触摸书页的那一刻起,无疑我们已开启了一段灵魂之旅。我们从起点出发,去寻觅终点那一端作者留下的足迹、笑靥、感伤,于字里行间体味他们的品格与气质。文字,如同一面镜子,折射出灵魂深处的本真。否则,何以有“阅读好书,便是与许多高尚者谈话”这一经久不衰的名言?
【考生结论段】选择文字成为哪一种镜子,承载怎么样的心情,是私人的事。然而,作为读者,我所期望的,是彻底的“文如其人”,透过这一汪清澈的湖水,湖底盛放的是作者的玻璃心,澄澈而透明。愿所有的文字,如同不会说谎的镜子,剔除污浊与不堪,折射的,是作者心中的清明与安宁。
4.提问思考式
格调与人品
【引论段】孔子曾经说过有形无言者是国家的栋梁,有言无行者是国家之大害,有言有行者是国家的宝物。我想用这个思维来理解格调与人品也是行得通的。作品的格调与人品相一致是好的,但若作品的格调与人品不同,那也未尝不是件好事。
【考生结论段】纵上所述,格调与人品相一致也好,相背离也好,其实不都是件好事吗?世界那么大,若都一样未免也太单调了,不是吗?
5.重复照应式
以吾手,写吾心,抒吾情
【引论段】古人云:言为心声,文如其人。透过作品,可以窥得作者内心,探得作者思想,与作者神交。
【考生结论段】“文如其人”这话一点不错,我希望我可以不受压力,不受干扰,以吾手,写吾心,抒吾情,将最真实的自己留与世人。
6.号召鼓动式
言为心声,文如其人
【引论段】常言道:“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个人的言语可以体现他的内心独白以及他的品格,一个人的作品可以体现一个人的性情、一个人的价值。
【考生结论段】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让我们从阅读中去体味作者的性格,去体味作者的百味人生吧!
7.描述启发式
艺术是人性的碎片
【引论段】古人言:文如其人。我却认为不尽然。一篇墨香之文是否反映为人高洁?一幅山水墨画是否显示性情淡泊?非也。人性之复杂怎局限于小小篇幅之内?艺术,仅是人性之碎片。
【考生结论段】艺术是人性的碎片,但在世代洪流中众多碎片汇聚成闪光的整体,我看到了软弱与刚强,渺小与伟大,平凡与高雅。是,艺术仅仅是碎片,但它是我们探知自我必不可少的碎片!
8.概括总结式
例1:
作品=作+品
【引论段】是的,这是个恒等式。
作,指的是作者作文的功底,是遣词造句的功力;品,指的是作者的人品。一部好的作品,若想流芳百世,这两者缺一不可。
【考生结论段】一部作品,必定离不开“作”与“品”这两个字,而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往往注重于“作”的培养,而忽视了“品”,这两者并没有主次之分,但就我看来,“品”更为重要。作品是作者表达其价值观的载体,作者的格调以及人品必是一致的。
别忘了,作品=作+品!
例2:
赏之以文,考之以史
【引论段】古人云:“文如其人。”不错,阅读时总有此种体验:朗读唐诗宋词,体会到李白的狂放、杜甫的忧国忧民;品读近现代文学作品,仿佛看见海子的不羁,林徽因的柔中带刚……文章与作者本人总是相似的,好像父母与孩子,血脉思维息息相通。
【考生结论段】赏之以文,但文章并不是全部;考之以史,史文结合,作者的真实才清晰浮现。以如此客观之态度品读古今作品,我们才能真正了解作者,获得超越区区一纸文字的精神体验。
五、修改提升
这是去年的两篇作文,你觉得结论段写得怎样?还可以修改吗?
例1:
品·格
【引论段】人品之于格调,犹如花之于瓶。花美,自有玉瓶相衬。而空得一只精致优雅之瓶,未必得一奇绝独美之花。
【结论段】粪虫至秽,化为蝉而饮露于秋风;腐草无光,变为萤而耀彩于夏月。于人品,心既写之,定能使格调化腐朽为神奇,臻于一份生命的淳真。
例2:
言不总为心声
【引论段】曾有过彻夜通读林语堂睡眼惺忪仍不释卷的经历,深陷于其灵活语言魅力之中而回味无穷。可当后来一次偶然读到的一则旧闻,作为大学校长的林语堂也曾做过私吞公款之事。原有的肃然敬意轰然坍塌。我们长期持有的认知总是“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而往往对喜爱的文学家、艺术家抱有最高的期望与崇敬,认为高雅作品必是出自淤泥而不染的大师之手。而如我这般浅薄的见识,却使我们陷入了误区:喜爱某位作家,便容不得他有任何污点;一旦有某不为人知的消息暴露,我们极易倒戈,从崇拜到啐然骂之。
【结论段】因此,言是不总为心声的。作为读者,我们不能拘泥于作者人品好坏,不能被其作品格调趣味与人品是否相符而充塞整个眼界。若先前对作者嫌恶万分,而读其作品感受其与昭著臭名的截然迥异,自然会有一翻(番)新的视角与感知。若怀揣崇敬去读,但有所失望,我们也能于阅读中找到对作者新的认识与全面的评价。言不总为心声,但总有作家在努力使言为心声,也有艺术家始终坚持这种看似不和谐的和谐。但无论哪种情况,当读者摆正这种对作者的心态,就必然有所收获,有所成长。
六、课外练笔
中心往往是令人向往的地方,众星拱月,万众瞩目。处于中心地带往往有诸多便利和机会。当然也有人在中心地带迷失,最终边缘化。边缘往往远离中心,跟角落、遗忘、被忽略相关。当然,边缘也有边缘的好处,有时候又会变成中心。
你对中心和边缘是怎样认识的?分别写一段引论段和结论段,表达自己的看法。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