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新军+孟宪法
《寻人启事》这篇微型小说题目本身有点“俗”,但其情节却是曲折起伏,巧设悬念,蕴藉隽永,引人入胜。
1.苛刻而浓烈的母爱
《寻人启事》中的母亲显然不是一个完美的母亲,她心思全用在了挣钱上,而且对女儿日常生活的要求太严格,望女成凤之心甚切,很少面对面同女儿促膝交流,使女孩产生了母亲并不爱自己的误解,以致于女孩产生了离家出走以“报复”母亲的幼稚念头。可随着情节的发展,事实证明,貌似冷酷的母亲是深爱着自己的女儿的。这位母亲通过寻人启事向女儿表示“悔意”,深情地唤呼女儿,并通过遥祝女儿生日快乐的方式尽心感召女儿,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这种爱的浓烈、深切,与女儿的任性、幼稚、误解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母爱的深沉和圣洁最终感染了女儿,这使得母爱的力量和博大得到了淋漓尽致地表现。特别是母亲为寻找女儿而卖掉房子去南方的这个高潮式情节,感人心扉,催人泪下。这厚重的母爱谁能承受得起?
2.隐约而鲜明的形象
从本文的意旨来看,其主人公无疑是母亲,但文中显明的线索人物却是很有个性的女孩。通篇以女孩“自快—自悔—自愧—自责”的情感变化历程为主线,字里行间表现的却是一位母亲对女儿酸楚的、深沉的、刻骨铭心的爱。母爱的深切随着情节的发展表现得愈来愈显明,一个“复杂”而鲜活的慈母形象也逐渐凸现出来,丰满起来,高大起来,由“幕后”到了“幕前”;至全文结束,女孩的反衬作用则越来越明显,由“幕前”退居“幕后”。这种“歪打正着”的烘托笔法,使文章波澜起伏,饶有情趣。
3.简明而隽永的情节
本文所写无非是女儿与母亲之间的感情纠葛。女孩先是负气出走,对母亲进行稚气的“报复”,而后慢慢体味到母爱的深沉、圣洁,开始反省、自责,直至寻母;同时,母亲寻子的焦虑愈来愈切,以致弃家而去,遍走天涯,以寻女为业。其中每一个细小的情节都可生发为一个生动细致的故事。可是作者运用简明之笔,泛泛描述事情发生过程,每个情节都留下了蕴藉的空白,能够激发人丰富的想象。
4.奇巧而撩人的结尾。
本文的结尾无疑是别出心裁且出人意料的。情节的发展最终发生了戏剧性的转折,“寻人启事”的主人公由母亲转换为女儿。亲情的深厚进一步表现出来。作者以一语“寻母,速归”戛然而止,撩人情思,悬念迭生,余味悠长。
[附]
寻人启事
金文吉
读寻人启事的时候,女孩正坐在长椅上,浓浓的树阴牢牢笼罩着椅子,这就像母爱,寒冷而郁闷,女孩无言。
用女孩的逻辑讲,母亲不疼她,母亲除了爱好挣钱之外,最大的偏爱就是苛求她。必须、不准、专制、独裁是女孩给母亲的定义,并作为对母亲的代称。
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家,女孩蓄谋已久。女孩在留下这样一张纸条后,终于把计划变成现实:“妈,我走了,按您的意思去把铁变成钢。别找我,我会活得很好。别忘了,我很漂亮。”
读这留言,女孩感到报复的快意。
令女孩满意的是,母亲第二天就调动了A市的新闻媒体,登了寻人启事,这要花很多钱的。能让母亲花不必要的钱,女孩心里高兴。
你永远找不到我。女孩甩甩头向火车站走去。在B市,女孩卖报、做工。只有在离家的时候才能品味出家的温暖。
半个月后,母亲把寻人启事散发到了B市,这次的寻人启事颇有一些检讨书的味道:女儿,回来,回来吧,妈不再……不再……女孩开始惭愧。可不能就这么投降,女孩咬咬牙又去了C市。
每天晚上抱着有寻人启事的报纸入眠,已经成了女孩离家后的一种习惯。在C市的两个月里,没有新的寻人启事,女孩感到失落和不安。
后来,女孩终于在《C市日报》上找到了一篇与自己有关的文字,但不是寻人启事,而是一则生日祝福:“女儿,生日快乐!”短短的几个字让女孩失眠了。
给母亲打电话!女孩第一次拨通了那个自己私下默念过百遍、千遍的号码。“——此用户寻女未归,请留言。”挂上电话,女孩已泪流满面。
合同期总算结束了,女孩风尘仆仆赶回A市,她颤抖着按了门铃,开门的却是个陌生人。原来,为了筹资找女儿,几天前,母亲将房子卖掉,去了南方。
第二天,报纸上多了一则启事:
寻母,速归。
(选自《学语文》)
[作者单位:山东省滨州市滨城区滨北办事处北城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