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沪军
摘 要: 高中信息技术课一直都是学生运用计算机的入门课程,通过这门课程的教学,为学生奠定一定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但是,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用一直较低,其中不仅有应试教育形式的压制,还包含教学方式的不合理。为此,教育领域提高了对这门学科的重视度,并切实地引进了微课教学法,以合理实施高效的信息技术“动学融合”教学。
关键词: 微课 动学融合 高中信息技术
在新课改全面落实的过程中,人们逐渐认识到了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性,将一些切实有效的教学思想及方法合理地引入教学当中。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逐渐结合“动学融合”的教学思想,要求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利用先进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作为一种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微课教学在进入教学领域后,俨然已经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为此,高中信息技术教师不妨将微课教学应用到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当中,这样不仅能够配合“动学融合”的教学思想发展,还能够激发课堂的活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以科学的教学过程推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一、动学融合教学思想在高中信息技术中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虽然动学融合的教学思想已然进入了多门学科的教学当中,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教师并没有深层次地理解这一思想内容,对于许多教学方式和主体学习仅仅停留在表面,而深层次的核心思想及内容则没有过多了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对于高中学生而言,本身面临高考的压力,注重文化课程忽略其他课程的状况十分常见,并且学校与家长逐步形成了统一的意识,认为知识的学习较为重要,导致动学融合的教学方法只能简单地渗透一部分内容进入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课程当中,造成了严重的教学形式化,使得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得不到高效的成长和完善。
二、微课教学进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可行性研究
相比于其他教学方法而言,微课教学不仅具有简短的教学形式,便于学生记录和学习,而且其实际占用的时间相对较少,教学效率却十分高。再加上高中信息技术本身就与微课的展现形式——多媒体有着较强的联系,所以,将微课教学引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是十分有必要的。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如果一味地将微课教学引入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反而发挥不了较大的作用,教师必须发现微课的教学核心与信息技术教材存在的联系,全面提高高中信息技术“动学融合”教学的可行性。比如,在对计算机的基本构成进行讲解时,要加强学生对于计算机构造的认识,苏教版的教材内容本身就有较为丰富的图片文字内容叙述,而且不乏实际的动态性,如果在这样的状况中继续采用微课教学就会使得整个教学过程显得十分突兀,没有存在的必要。因此,教师要合理地将微课教学运用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并逐步与“动学融合”的思想相结合,实现高效教学。
三、微课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实际运用策略
1.渲染主题,创造高效学习氛围。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当中的“动学融合”思想,要求教师能够在传播知识的过程中使学生深刻地认识到实践的重要性,并逐步增加动手操作的次数,提高计算机的应用能力。当前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严重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学生找不到学习的主导方向。为此,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教学形式将一些科学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中,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渲染深化教学的主题,使学生切实认识到本堂课学习的要点,并通过对教学资源的学习加强自身训练,改善学习成效。比如,在对十进制转二进制的编码进行学习时,一些学生通过课堂的讲解并不能做到全面学习到位,经常遗失部分学习内容,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微课视频的展示,使大家更直观地学习编码的进位制内容,并通过反复观看加以研讨和学习,将其实际作用到计算机的编码当中。
2.微课教学能够深化知识点,集中讲解重点内容。
微课教学并不是无根据地将一些教学资源穿插到信息技术课堂当中,教师要以教材中的重点知识点作为微课教学的核心,集中化地讲解这些重点知识,并着重体现微课教学的科学实际。对于教学中不明白的知识点,学生可以通过微课的带领实现集中点的突破,全面掌握信息技术的运用知识。比如,学习信息收集的内容时,为了更直观地体现信息收集的历史进程,并实时地教会学生信息收集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教师可以把这一部分的教学内容从教材中挖掘出来,进行单独的微课教学,深化这一部分的知识点,做到高效的动学融合教学。在学习过程中,学生会在无形中掌握更全面科学的教学知识,提高对于某一操作技术的运用能力。
四、结语
伴随时代的发展,高中信息技术适时地引进“动态融合”教学思想,为了进一步推动这一教学思想的深化落实,教师必须利用微课的教学方式对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加以发展和完善,合理地创新教学形式,实现高效化的高中信息技术教学。
参考文献:
[1]郑良美.网络微课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探索和应用[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4(04).
[2]吴楠增.运用微课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的有效性[J].中国信息技术教育,201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