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有效性探讨

2016-12-21 19:38黄秀凤
亚太教育 2016年35期
关键词:高中数学有效性

黄秀凤

摘 要:在我国高中数学教学中,习题教学是一项重要环节。通过习题课可以巩固和复习所学新知识,提升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从而达到对学生强化训练和能力提升的目的。但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高中数学习题课的有效性受到制约,因此提升高中数学习题课的有效性非常必要。笔者根据多年的课堂教学经验,探究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有效性的相关问题,与同行们交流。

关键词: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有效性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就是习题教学。通过习题教学可以引导学生理解、应用、巩固和提高数学技能,夯实基础。这一过程渗透着学生的解题方法,数学思想和思维能力等方面。大部分高中生数学解题能力一般,但是却不知道问题出在哪里。根据实践和分析发现有一点是学生共有的问题,很多学生在数学基本知识和解题能力方面还有些欠缺。他们在做题过程中感觉题目似曾相识,但是往往做错题。这就是无法有效提取信息,无法通过问题情景找到对应知识点导致的结果。因此提高习题课教学有效性的重要途径就是通过课堂,夯实基础,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提升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高中数学习题课有效性的意义

首先,通过高中数学习题课有效教学,可以使教学时间缩短。在较短的时间内,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会大大提升。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在数学学习方面会获得较大的突破和较大的收获。具体来说,通过师生之间的交流,优化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使数学课堂更加有效。

其次,通过高中数学习题课有效性教学,可以达到最优化的教学效果。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可以大大减少学生解题需要的时间和精力,从而保证解题准确率的提升。同时有效性的习题课堂,可以消除学生对数学课堂的排斥情绪,以更加积极的态度面对数学学习,实现最优化的学习效果。

最后,通过高中习题课的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点的基础上举一反三,达到解一题会一类的效果,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学生不仅掌握了数学知识,而且使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调动,价值观和态度得到了激发。对于学生的发展具有长远的价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智力水平都能在习题课堂得到提升,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有效性策略

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高中数学习题课的有效性受到限制。教师要不断探究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性对策,不断提升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水平。

1.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高中数学教师要摆脱传统的灌输性教师模式,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高中数学习题课中主导作用的是教师,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热情参与课堂,成为课堂的主人,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究知识、获取知识。让学生在主动思考和探索过程中展示自己的才华,在数学方面获得突破和创新,教师只是充当诱导和启发的角色。

2.以“焦点”为突破口讲解数学习题。在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中,要找到“焦点”,将其作为突破口,使师生之间形成访谈的教学效果。高中数学习题的讲解要坚持层次性,典型性和灵活性。教师要重视基础教学,同时也要涉及有深度的问题。练习既要有量又要的质。从表面看,这两者似乎是一种相互矛盾的体系,但是采用焦点访谈法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学生在解题时思维会出现受阻的情况,这些点就是焦点,其他方面就是外围。对于外围问题,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只需要浅表性的启发和诱导。对于焦点问题要加强分析,寻找突破口。通过师生之间的访谈,可以让学生的智慧充分集中。这样思维得到锻炼,能力得到提升。经过长久的训练,学生在学习数学方面会获得突破性的进步。

3.将数学思想应用于高中数学习题教学中。数学思想对于解决数学问题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在习题课教学之前,教师要全面分析学生已有的知识,心理特点和知识结构。例如:教师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关于指数与幂指数的运算问题,体会到了数学思想中的对立统一和相互转化的思想。通过这些可以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函数。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运用数学思想解决这一问题。尤其学生在遇到数形问题时,可以应用数学思想。数与形的关系是密切的,数是形的抽象概括,形是数的具体表达方式。这就说明在解决数形问题时,可以对数形问题进行转化。可以对抽象的数学语言进行转化,因为图形具有直观和形象的特点,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

4.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增强课堂的有效性。在高中数学课堂上,教师重要任务是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水平。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学生拥有这种能力,才能在解决数学问题时举一反三,推理和想象数学课本中的单一问题,使数学问题更开放。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在课堂上讨论数学问题,这样就能让学生真正参与数学课堂,充分表达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通过学生之间的思维的碰撞,可以让学生增强对数学知识的兴趣,摆脱死记硬背的记忆模式,这样学生理解数学、应用数学能力都会提升。在学生的相互讨论和交流过程中,学生能够共同学习和共同成长,不断提升数学教学水平,从而促使数学习题课堂更加有效,教学效果大大提升。

5.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升习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有助于提升数学习题课堂的有效性。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前提就是要做好准备工作,在选择数学习题方面尽量做到一题多解。这样学生就会打破传统的定势思维,勤于动脑动手,培养发散性思维,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正向思维的同时,也能进行逆向思维,让学生成为数学习题课堂的真正受益者。

高中数学是一门集重要性与抽象性的学科。通过习题课的有效教学,可以巩固知识点,梳理知识的网络,达到“举一反三”效果,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探讨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对中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意义重大。

参考文献:

[1]刘永华.新课标下高中数学习题课教学的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4,04:122.

[2]韩君飞.高中数学教学中习题教学反思[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65.

[3]张黎磊.浅谈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若干原则[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1:136.

[4]张勇.新课程标准下高中数学习题教学探讨[J].学周刊,2016,08:196.

[5]张淑焕.浅谈高中数学习题教学的五项原则[J].求知导刊,2016,53:18.

(作者单位:福建省莆田第十一中学)

猜你喜欢
高中数学有效性
如何提高高中数学作业有效性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船舶严重横倾时应急行动的有效性
阅读教学有效性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