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春明
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工作目标之一就是要在班内建立一种和谐的气氛,使师生间、学生间的关系和睦融洽,心心相印,从而有效地调动每个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令人愉快的教育环境中,消除不健康的心理因素,在班内形成一种协调的人际关系,进而使学生的个性、特长得以充分发展。那么,如何在班集体建设中搞好管理呢?要搞好玉班集体的管理工作,就必须在班集体管理中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创建良好的班风。
一、真诚对待学生,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良好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条件,也是教育获得成效的保证。班主任要真诚对待学生,相信学生,对学生一视同仁。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只有真诚、平等地与学生相处,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的各种活动之中,让学生对班主任肃然起敬,真正体会到做班主任的快乐。
比如,新学期伊始学校领导就安排班主任去接一个全校出了名的乱班。这个班的学生纪律散漫,课堂上无视教师的存在,我行我素。这样的班集体可想而知成绩有多差,前一个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在年级排名倒数第一。虽然班主任“对付”这帮学生还是充满自信,可是第一次走进教室这帮学生的“野蛮”还是把班主任吓了一跳。教室里乱成一团:有把课本抛着玩的,有把废纸揉成一团丢来丢去的,有在桌子上跳来跳去的,根本不把站在门口的班主任当一回事。班主任静静地站在一旁“欣赏”着学生的表演,大概是看班主任没有走上讲台敲桌子,学生停止手中的“活”睁大眼睛盯着班主任。班主任微笑着对学生说:“你们很有活力,是我教过的最活泼可爱的学生。”显然,班主任的“表扬”令这些学生受宠若惊,班主任走到他们中间,对他们说:“你们确实非常聪明,看见班主任来到教室就知道要安静,班主任相信你们今后也会知道上课铃响了要怎样做。你们说是吗?”于是班主任又动情地表扬了学生,在班主任真诚、和蔼的教导下,班上的纪律有了很大的转变。师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和谐融洽,课堂上学习的劲也十足,期末考试时成绩在年级排到了中上位置。
二、培养学生的合群意识
合群意识是合作、友谊、参与生活的基础,合群意识对于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有直接影响。为此,班主任要在班集体建设过程中,引导学生树立合群意识。让他们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能力、性格和优缺点,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从而充满自信地参与各类活动。
比如,学期中班内转来了一位新学生,为了照顾他的学习,班主任找了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跟他结对子,安排他们俩同桌。不久,班主任发现这个新生在学生间合作学习时总是一个人呆呆地坐着,任凭同桌怎么劝说也不发表意见。一天放学后,班主任特意和这名新生同行,和他一边走一边聊。一路上班主任不断肯定这名新生的优点,让他对自己要有自信。当聊到合作学习的话题时,班主任对他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经过班主任的开导,在后来的合作学习中,这个学生果然比较放得开了,也能主动与大家交流了。
三、深入家庭,与家长建立和谐的关系
家长是班集体的一个重要影响因素,因此,班主任在工作中必须争取家长的大力配合与支持,而家访是了解学生、沟通家长、进行个别教育的最好时机。
比如,班上有个令教师都很头疼的学生,写字特别慢且经常不完成作业,任凭教师怎样罚、怎样吓唬,他都无动于衷,班主任只好和他家长沟通一起想办法。通过家访班主任得知,家长对这个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并不知情,于是班主任先肯定了这个学生在学校表现好的方面,接着委婉地把这个学生不写作业的情况告诉了家长。家长听后非常感谢班主任能如实地告诉孩子的情况,并保证今后一定多关心孩子的学习,督促孩子按时完成作业。有了家长的支持与配合,这个学生不写作业的情况果然少了。
总之,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是班风、班貌的重要表现形式,也是建设优秀班集体的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