覃 岚,王 岚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系, 四川广元 628017)
大学生物教学实施生本课堂的实践探索
覃 岚,王 岚
(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教育系, 四川广元 628017)
生本教育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由此产生了生本课堂这一先进的教学方式。作者将这一基础教育的先进模式应用于大学生物课堂,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在普通生物学中选取了部分内容,采用生本课堂的模式进行教学实践探索。研究方法上主要通过课堂实践、问卷调查、能力展示等方式,研究结果集中体现在学生的实践技能、综合素养以及教师基本功的提升等方面。教学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文章从研究目的、理论基础、实践探索、实践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目的是希望为大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提供参考,为大学课堂的教育教学改革作些铺垫[并让今天教育专业的学生接受一些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和方法,使其将来能够适应未来教育教学的需要,为学生今后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本教育;生本课堂;大学生物课堂;教育教学改革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 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11.021
生本教育是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创立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方式。生本教育理论经历十多年的潜心研究和教育实践,在全国许多省市正逐步推广,在香港、澳门等地也产生了重大影响,并取得了丰富的理论和实践成果,被认为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现代教育理念和方式。
生本教育是以生命为本的教育。它既是一种教育方式,更是一种教育理念。它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为宗旨,真正做到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生本教育与师本教育相对立,强调的是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及作用,教师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主动去学习[1]。
生本课堂就是在生本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形成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模式。生本课堂的特点是 “四突出”: 1.突出学生;2.突出学习;3.突出合作;4.突出探究。这是开展并实践生本教育实施过程的几个关键点。那么,如何使这几个突出得以实现呢?学者们总结了生本课堂的四个基本环节 : 1.前置学习;2.小组合作学习;3.班级交流;4.总结和巩固[2]。当然,任何教学过程都不能模式化,但在建立生本课堂之初,是可以参照的。生本教育本身提倡的就是“以学定教”,每个老师都可以根据自己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兴趣特长、学习方式以及自己的教学经验和优势,形成自己特有的教学方法和风格,以最适合的方式实施课堂教学,从而实现学生知识的构建和能力的提高,形成师生互动的教学格局,让教师和学生共同进步。
高校师范专业培养的是教师。生本教育比教本教育对教师的要求更高更全面。从师本走向生本,教师是关键。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没有学生的发展与提高。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肖川在《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一书中指出:“课堂是教师生命的舞台,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3]。因此,在大学课堂教学中,让师范专业学生了解基础教育改革的理念与成果,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手段,不断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未来教育对教师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的需要,并为学生今后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建构主义学习观指出: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对于世界的理解和赋予意义却是由每个人自己决定的。各人的经验不同,对事物的理解也千差万别。因此,学习不能是由教师简单地把知识传递给学生,学生被动地接收信息,而是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主动地建构知识的意义,这个建构过程是不能由他人代替的。这正是生本教育所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教育要实现由“教本教育”向“生本教育”的转化,即把为教师的好教而设计的教育转变成为学生的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因此,生本课堂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过程的实施、教学质量的评价等等均是以促进学生发展为核心[4],强调通过学生本能的调动,形成教育的新的动力机制,促使学生的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积极、主动、健康、全面的发展。
人本主义学习观也强调:学习者才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特别关注学习者的个人知觉、情感、信念和意图等不同的“内部行为”。强调要以学生为中心来构建学习情景,这样才能使学习者自己教育自己,发展自己的潜能并最终“自我实现”[5]。 生本课堂设计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就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学习认知为本,以学生的生命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中心,把课堂真正的交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成果,实现知识与能力的提升[6]。
生本教育经过近二十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同样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包括:生本教育的儿童观、教学观、评价观、德育观。这些理论都在实践中逐步得到了发展和完善[7]。陶行知先生也说过:“教师的责任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生本教育就很好地践行了先生的这一理念,它的教学方法及过程都充分地体现了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和协助者。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尽量做到不现自我,重要的是引领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交流、学会表达、学会成长。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报告也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基础教育生物课程标准也提出了同样的教育理念:面向全体学生、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8]。可以说,生本课堂就很好的贯彻了这一教育理念,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使学生在科学素养、人文素养等多方面都能得以提升,并且能够更好地促使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指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位于最高层次的需要。人的最迫切的需要才是激励人行动的主要原因和动力。人的需要是从外部得来的满足逐渐向内在得到的满足转化。“以生为本”的教学设计,正是以学生的兴趣和内在需求为基础,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进行探究与交流,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锻炼能力,并实现高层次的需求,体会成长的快乐[9]。
(一)实践探索
笔者多年前就尝试过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类似的训练,学生的积极性还是比较高的。但其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讨论环节,学生讨论的中心有些偏离,没有把重点放在知识点的分析是否完整、准确上,而主要指向了学生的语言组织、表达等讲述环节。经过反思发现,讨论过程教师一定要提出要求,讨论的问题应该有明确的指向性。二是小组讨论刚开始比较热烈,后来就有些流于形式。通过生本教育理论的学习,以及聆听专家和老师们的经验交流后找到了原因,主要是以前在讨论小组的构建方法上有些缺失,包括:组员的选取、小组的管理、小组建设的意义、小组长的培训、小组建设的评价与奖励等等。三是上讲台展示的环节,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监督机制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往往成了少数优秀学生展示的舞台。这也是生本课堂特别应该注意避免的问题,因为生本教育强调的就是学生的全员参与、全程参与。这些尝试为后阶段的教学实施找出了问题、积累了经验、提供了路径、埋下了伏笔。
通过对生本教育和生本课堂的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笔者认为现在的大学生,他们更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网上收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以及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的能力,他们更渴望并更有能力展示自己的综合素质。在总结了以前的经验、教训后,笔者选择了一些适当的教学内容,比如相对于学生来说比较容易自主自学、收集资料并进行探讨的内容,运用生本课堂的前置学习、合作探究、学习评价、拓展延伸等教学程序进行教学。通过这些方法和手段的应用,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启发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勇于表现、敢于竞争,互评与自评找出差距,老师和学生一起使课堂得以拓展延伸,最终达成教学目标。
比如:在学习植物类群概述一章节时[10],就可以让学生按生本课堂的模式进行。其四个环节的任务为:(1)前置学习:在课前通过校园及周边实地考察、网络查询等各种途径收集不同植物类群有哪些常见的植物及其主要特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2)合作探究:课堂分小组讨论介绍自己负责收集的这类植物主要常见的种类有哪些,大家总结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让学生学会交流和讨论、分析并总结;(3)学习评价:各小组派出代表到全班展示并讲解他们的研究结果,学生之间互评或自评。在此过程中获得快乐与自信,这也是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4)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并和学生一起进行总结归纳,最后得出结论:孢子植物的三大类: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在形态结构和生殖特点上有什么不同与相同?种子植物的两大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在形态结构和生殖特点上又有什么不同与相同?从而了解并总结出植物各大类群的特征,完成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实现知识的构建与提升。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蕙指出:“学生的发展水平是教学的出发点。”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还要善于把学生的问题变成教学的资源,把让学生学会转变成学生会学,最终实现师生的互动与知识的生成。通过这种方式,把本来比较枯燥乏味的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变得丰富、生动、有趣,而且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讨论、总结获得了知识,使他们在学习能力、交流能力、合作能力、归纳总结能力等方面都有了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
再如:学习昆虫分类这部分内容时,同样可以利用生本教育的理念,应用生本课堂的模式,加强对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与资料收集整理能力等多方面能力的培养。整个学习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1)前置学习:利用周末的两天时间,让学生采集各种昆虫。采集过程学生可自由组合成多个小组进行,教师跟随指导,并保证学生安全。(2)合作探究:有了各种原材料,教师就可以利用上课时间教会学生怎样制作昆虫标本。教师讲清楚方法和步骤,由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标本的制作,让学生体会到自己制作标本的乐趣。(3)学习评价:制作过程中,学生可以在班级进行交流并评价,互帮互助解决遇到各种困难和问题,不能解决的,就由老师指导完成。(4)拓展延伸:各小组介绍自己这一组的制作过程中有什么问题,怎样解决的,还可以介绍成功的经验,并向全班展示他们的作品。看到一件件制作完成的作品,学生们都会有极大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第二阶段:(1)前置学习:学生对照自己制作的昆虫标本,查找它们各自属于昆虫的什么种类,哪个目哪个属甚至到种。教师可提供参考资料以及可供查找的网站,让学生学会查找、收集、分类、处理各种资料和信息。(2)合作探究:课上同学们将自己查找的结果进行小组讨论并制作标签,然后老师加以确认。(3)学习评价:各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他们采集并制作的昆虫种类及其主要特征,同学们都要一一记录下来,教师在黑板上做记录。学生进行自评或互评,只有学生将自己学进去的东西,用自己的理解和语言讲出来,才真正实现了有效的学习。(4)拓展延伸: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全班收集制作的昆虫种类,以及所有昆虫的共同特征。如果还有一些重要种类没有收集其中,老师再做出补充、完善。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师的“教”只是实现“学”的服务手段,学生的“学”才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运用“先做后学”、“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等方法,进而实现“不教而教”的目标。通过这样的方式学习,学生们沉浸在大自然的怀抱和知识的海洋中,愉悦了身心、获取了知识、锻炼了能力。
(二)实践成果
1.更多的锻炼机会
通过生本课堂的教学实践积累与研究发现,生物教学中有很多内容都可以采用生本课堂的方式进行教学。植物部分如:花和果实的类型、被子植物的分科举例;动物部分如:昆虫的分类、鸟类的多样性、哺乳动物的分类等内容都可以运用这种方式来学习。教师还可以对课标、教材等进行深度的研究与挖掘,目的是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更多的机会得到锻炼。
2.问卷调查的结果
对3个系两个年级19个班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058份,收回1052份。参与调查的学生都是五年制大专二、三年级的学生,前些年中小学的学习,让他们习惯于老师满堂灌的学习方式,缺乏主动学习、探究、交流的习惯与能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并通过调查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对生本课堂的学习方式很感兴趣,并且通过这些锻炼丰富了知识、提升了能力,综合素养得到了显著提高。
表1 问卷调查的结果
3.学生能力的提升
课堂教学探索也取得了丰厚的实践成果,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学生的知识不再只是停留在书本上,在植物类群学习的同时,通过分类知识的进一步了解,能够对校园植物进行识别和分类挂牌;学习昆虫分类以后,学生制作了大量的昆虫标本,不仅丰富了学科知识,锻炼了实验操作技能,还将这些标本在校内进行展出(图1)。五彩缤纷、形态各异的各种昆虫标本吸引了众人的眼球,反响热烈,得到了学生、学校、家长以及社会各界的好评。
图1 学生制作的昆虫标本
4.教师基本功的训练
生本课堂教学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一个塑造过程,通过生本课堂,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潜能,调动了学生的表现欲和竞争欲,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但学会了自主学习,学会了小组合作与交流,还学会了表达和展示,并且在资料收集、信息处理、语言表达、板书绘图、课件制作等教师基本功的多方面都得到了锻炼和提高,为将来成为一名合格的小学教师做好知识和能力的储备。
高校师范教育专业主要培养的是将来能够从事教育教学的专业人才。当前基础教育改革正在蓬勃发展,高校师范专业的学生首先应该了解基础教育改革方向与成果,树立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学习并接受这些先进的理念和方法,并且能够在将来的教育教学实践中运用这些方法进行教学,从而适应并推进基础教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这正是笔者将生本课堂这一基础教育改革的成果引入大学课堂的目的。维果茨基明确指出:“只有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促进学生的发展,这样的教学才是好的教学。”[11]教育的使命就在于启迪学生的智慧,并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开发,最终实现其人生价值。
当然,高校的教育教学改革也正在不断深入发展,比如:微课、MOOC、反转课堂等等,但因为教学资源、条件、机制等的限制,发展得还不够成熟。生本课堂的引入,也是在积极探寻高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和路径,它与反转课堂的模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可以说是不谋而合,不妨作为一种参考和借鉴,为反转课堂的实施打好基础、埋下种子。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更好的实现师生互动,让学生学会学习,让老师也能在教育教学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专业成长。
[1] 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荆志强.幸福地做老师[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12.
[3] 肖川.教师的幸福人生与专业成长[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8:116.
[4] 刘晓华.关注学生发展,构建生本课堂[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1(8):55-56.
[5] 伍新春.高等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17-18,124.
[6] 童国嘉.“生本化”课堂教学的理念探析和实践模式[J].教学与管理,2007(5):3-5.
[7] 郭思乐.教育激扬生命——再论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8] 汪忠,刘恩山.生物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2-43.
[9] 王占娟.关于构建“生本创新”数学课堂的思考与实践[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
[10] 陈欧,邱永华.生物[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20-28,82-99.
[11] 维果茨基教育论著选[M].余震球,选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382.
[责任编辑 李亚卓]
Practice and Explorat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udent-Based Classroom in College Biology Teaching
QINLan,WANGLan
(NorthSichuanCollegeofPreschoolTeacherEducation,Guangyuan628017,China)
The author applies the advanced mode of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to college biology class. The mode of student-based classroom was applied among General Biology. Through the classroom practice,the research did questionnaire investigation and students’ practice. The research results are focused on student’ practical skills and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and teachers’ basic skills of teaching. As a result,this mode has won the students’ acceptance and has 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 The theoretical basis,practice and results of this research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in order to provide the reference for college teachers. Besides,we hope that the students can accept some advanced philosophy and method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so that they can adapt to the needs for the education and teaching and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future.
student-based education; student-based classroom; college biology class;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2016-06-07;
2016-07-31
覃岚,女,重庆云阳人,川北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生物及相关学科教学与研究。
■学科教育
G642
A
2095-770X(2016)11-008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