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教育”内涵及其与传统教育融合探究

2016-12-21 08:05
陕西学前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互联网+教育学习者传统

陈 浩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



“互联网+教育”内涵及其与传统教育融合探究

陈 浩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

“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以来,与传统教育的结合已是大势所趋。“互联网+教育”具有重塑教育结构、多元开放、个性定制和移跨越时空进行学习的作用和特点,但由于其本身仍处于发展中,出现了一些负面问题,如知识学习的碎片化、缺乏情感体验、催生了学习惰性等。对此,我们应当辩证的看待这一教育新形态,整合优化教育资源、加强互联网学习的道德引导,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发展。

互联网+;教育;变革;融合

PDF获取: http://sxxqsfxy.ijournal.cn/ch/index.aspx doi: 10.11995/j.issn.2095-770X.2016.11.003

教育自古以来都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古语有云:“建国君民,教学为先”。随着时代的发展变革,尤其是互联网产业的发展,教育也逐渐进行着变革以适应新的环境,正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所指出的“教育要发展,根本靠改革...要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冲破传统观念和体制的束缚”。[1]近些年来,“互联网+”成为引领时代新风尚的关键,其与教育结合的成果就是“互联网+教育”,这种教育的新模式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同时也引起了教育学界关于“互联网+ 教育”的探讨。其中,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弄清楚究竟什么是“互联网+教育”,“互联网+教育”是否可行以及“互联网+教育”如何与传统教育融合。

一、“互联网+教育”的内涵

(一)“互联网+”与教育的初次触轨

进入21 世纪以来,互联网产业持续发展,逐渐渗透并融合进传统行业,教育界自然也受此影响。2015年3月5日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强调“互联网+”与传统工业结合,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创新驱动发展,培育新兴产业。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意见》),将“互联网+”的应用范围拓展到社会服务上,提出“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鼓励互联网企业与社会教育机构根据市场需求开发数字教育资源,提供网络化教育服务...推广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等网络学习模式”[2]。“互联网+教育”正式成为国家战略行动的一部分。

(二)“互联网+教育”的定义

要想把握“互联网+教育”的核心,就必须先理解其前提,即“互联网+”是什么。《意见》指出“互联网+是将互联网的创新成果与经济社会各领域深度融合,推动…效率提升和组织变革…形成…经济社会发展新形态”[2],这说明“互联网+”就是要利用互联网资源与其他行业“跨界融合,连接一切…促进其转型、增值、提效”。[3]“互联网+”的精神实质就是要通过资源共享、开放联合达到创新求变、谋求利益最大化的目标。而在与传统教育结合的过程中,“互联网+”更多的是强调其非功利性的一面,着重于通过技术创新支持教育教学,用先进的理念和方法来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在与教育的融合中,“互联网+”或许改变了教育的传达方式,但它绝不是对教育的颠覆和反叛,而是要回归教育的本质和本真,把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放到“人”身上,制定符合个体不同需求的教育,强调改善教育的体验,使得作为主体的人与外界的互动更为有效、真实、可感。“互联网+ 教育”正是在尊重和保持教育的核心本质即育人的基础上,秉持互联网思维和开放共享精神,运用互联网带来的技术变革重塑教育教学模式的过程。

二、“互联网+教育”的四大特点

(一)重塑结构,交还话语

互联网时代开始以来,原有的社会结构、关系结构和文化结构等逐步被打破,世界逐步变为“地球村”,人与人、人与资源的连接变得更为紧密。“互联网+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要从底层打破原有的封闭保守的单向教育结构,重塑新的平等的主体间的对话结构。

首先,“互联网+教育”减少了信息的不对称性,从而改变了学习的关系结构。传统教育中,虽然也提倡师生平等,对话教育,但由于教育资源掌握在教师手中,教师实际处于知识权威的地位,信息的不对等使得师生关系不可能真正平等,师生对话是一种“高低交谈”的不平衡对话。而“互联网+教育”的出现,使得教育信息的流通不仅局限于教师,而是可以借助网络自由传播,共享共建,从而使得学校师生间的知识权力结构不再处于绝对的优劣地位,而是需要师生之间在交往中分享探索知识、寻求意义,进行平等的倾听和对话。[4]如一些名人名家的博客、微信公众号和微博等,不时分享和补充一些新的知识见闻,并利用自身名人效应和网络媒体的迅捷性将其传播扩散,并与粉丝互动讨论,从而共同建构起新的知识体系。“互联网+教育”使得丰富的信息迅速传播,师生间知识地位不再是教师完全占据主动,学习者在某些方面可能比教育者掌握更多的关键信息,此时“教育者”和“受教者”身份关系可能在某些时候切换倒置,正所谓“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真正做到“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与弟子”,师生间的关系自然也就不再是“你说我听”而是“共说共听”,实现共同发展,协同进步了。

其次,“互联网+教育”将教育选择权交还给学习者,从而使学习者能发出自己的声音。传统教育中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是既定的,教育选择权在于教育者而非学习者,从教育的内容、结构、形式到教育的方法、目标、结果,都是教育者先行制定进而实施的,而非学习者出于自我意志和意愿选取的,即忽视了教育的选择性,而使直接成了必选项。然而“互联网+教育”的新的学习模式使得学习者对教育这些方面的选择也有了话语权。如国内的网易公开课、腾讯课堂等大型在线学习平台,使得学习者可以自由调控学习的范围、深度,延展的方向、广度等,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随时随地在线学习自己感兴趣而非他人规划的内容,在这里并没有像学校一样刚性的学习效果检测和掌握程度考核,更多的是出于兴趣和“爱智慧”而自决自主的学习。并且,在“互联网+”的世界里,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和对隐私的保护性,学习者也更愿意展示出自己的想法,甚至学习者可以与教育者基于各自的意见进行平等的交流沟通,生成新的教育智慧,对感兴趣的内容进行学习和创造,真正让学习者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

(二)生态创新,多元开放

“互联网+教育”作为新的教育形态,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重塑教育生态。这意味着它不是对传统教育做修枝剪叶的修正工作,或者是依附于传统教育之上的补充手段,而是要优化教育内外的环境,协调融合教育资源,激发教育系统的内在创造力,让教育散发出活力,并与生活真正有机结合,使得教育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指导生活。这方面较为成功的范例体现在“互联网+教育”与高等教育的对接上,因为高等教育更像艺术一般需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创造性,为了充分发挥出高等学校在知识革新和创造方面的优势,将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知识融汇贯通是很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让知识真正服务于社会生活,转变成生产力。如高校开展的创客教育,它以学习者自主创新为核心理念,以社会生活实践为舞台,将多方面知识结构破壁重构再融合,把不同专业的人才聚集在一起,共同就某一课题研讨开发,将其想法变为产品,促使能创新的群体由少数精英分子扩展至社会生活中任何有想法且有能力将其变为现实的成员,推进了传统科学的民主化进程,打造创新、制造、服务三位一体的学习-生产模式,坚持以人为本,共享共建,营造出良好的教育生态环境。[5]

同时,“互联网+教育”对于传统教育中课堂教育结构进行了优化重塑。在传统课堂教育模式下,教师先在课堂进行授课,随后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延续课堂时间,不断巩固练习。而“互联网+教育”的教育新形态却将这种顺序颠倒重构,即先让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所要教授内容的自主学习,课堂时间则是用来集体讨论问题,进行师生互动、解惑答疑进而达到灵活运用的过程。这也就是近些年来比较流行的“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 Model)或者“翻转学习”(Flipped Learning):即在分开学习时大家各自通过网络开展个别化、碎片式的学习,而集中在一起时则通过分享交流进而深化和巩固知识。这种对于课堂教学的翻转,不仅仅是对教育顺序的颠覆,更是对教育理念的重新定位和理解。在过去的教育生态中,教师实际上往往处于“教授者”的主动地位,学生更多的是处于“教受者”的被动地位,这就导致了教育本真的失衡:教育本来应该是激发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习者能够主动自觉的进行知识学习的过程,教师只是引导学习者朝向正确的方向迈进,秉持着“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的精神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困惑进行解释说明,而非教师对学习者进行“强迫式”学习和知识的灌输。

最后,“互联网+教育”秉持着开放的学习态度,将一切可学习的资源加以整合利用,将知识从教材和教师手中解放出来,扩大了知识的来源和受众,真正使夸美纽斯“将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的”理想变为现实。在国内如翻译的TED视频、可汗学院等,教学内容短小精炼,教学范围辐射广延,且课程免费学习,管理自由,可以随时开始和退出。它们成为国人通过教学了解国外的一个窗口,对于激发学习者研究异域文化、比较中西世界异同的兴趣有着日渐显著的作用,并且通过这种网络课程的学习,不同教育理念的碰撞和对话也会激发出教育本身的魅力,对于培养学习者的批判精神和反思能力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尊重个体,自由定制

古语有云:“人各有志,出处异趣”。个体学习者对待学习的态度、目的和学习的能力往往有所差异。传统教育由于师生比较大,单个教育者需要照顾十几甚至几十个学生的需求,很容易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现象。尤其是当学习者差距较大时,要求教育者基于不同学习者的自身条件为其制定发展适宜性的教育未免有些强人所难,现实中也很难实现。而“互联网+教育”的新形态却可以做到因人制宜,为不同个体提供有个性的教育,实现教育的自由定制。

“互联网+教育”以互联网为媒介,以学习者兴趣和能力为基础,为学习者提供适合其需要的教学内容,并且根据学习者的信息反馈,对学习者的学习进度、学校效果和任务记录等进行管理和评估,及时调整教学内容,使得教学能始终处于学习者的最近发展区水平,不至于超越或落后太多,起到引领发展的作用。[6]现在很多的APP应用,如扇贝英语、百词斩等,都是通过对学习者学习数据的采集和分析,利用算法对学习者的学习情况进行系统评估,最终通过不断的内容调整来达到使学习者进步的目的。

这种教学模式更加符合人性,尤其对于有特殊需要的学习者来说,更是尊重了个体学习者的发展,对于传统教育的弊端——即在统一标准下实行大规模教学——有所补益,这也是“互联网+教育”所拥有的最大的优势,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四)移动学习,跨越时空

人们往往将传统教育和学校联想到一起,而“互联网+教育”的新形态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域界限制,即超出了学校的地域范围钳制和约束性时间管理,使得学习可以随时随地进行,生活学习化成为常态,即让学习者在学习主动性产生的任何地点任何时间都能伸手可得,学习不再是一种被排除在生活时间之外的特殊事件,而是成为日常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3]。这一切不得不归功于“互联网+”的影响,在线教育使得人们可以通过任何一台连接到互联网的移动设备来进行学习。如以Courera、Udacity和edX等为代表的MOOC平台的出现,使得高等教育的普及和传播更为有利。这种“互联网+教育”的教育形态突破了传统教育的课程时间,打破了传统教育的空间限制,并因此使大规模同时学习成为可能,依托互联网将世界范围内的学习者与高校连接在一起,共同学习和探讨问题,秉承自由理性、开放同享的精神,将学习的时空从学校这一特殊学习机构扩展到日常生活中。

三、“互联网+教育”所引发的争议

以MOOC、微课等在线学习方式为代表的“互联网+教育”的新形态,以其获取途径便捷、时间消耗短、信息承载量大、可重复回放的特点被社会所广泛接受和运用。但这并非绝对没有问题。这种新形态的教育也引发出一些教学和伦理方面的争议。

(一)快餐式教育引发的知识碎片化

“互联网+教育”虽然知识容量大,但与传统的学校学习相比,知识的碎片化倾向较为明显。这种碎片化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学习时间碎片化,二是学习内容碎片化。虽然“互联网+教育”使得学习突破时空限制,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但这也使得知识的学习变得随意。人们在任何场合、任何时间都在进行零散的学习,如学生在晚上睡觉前通过微信平台的公众号了解某些感兴趣的零碎知识,长久以往容易使得学习者懒于对知识进行分析和加工、惰于对知识进行批判和思考的习惯。者类似吃快餐一样,不需要自己亲自去下厨,只需要点击下单即可,一起似乎变得唾手可得。这种学习方式由于缺少了亲自去做、去发现、去体验的过程,也缺乏理性的思考、判断、修正的步骤,使得知识的学习更多的成了知识的采集,不易建立完整的学习网络。尤其是在“互联网+”的浪潮方兴未艾之际,对于如何正确有效利用“互联网+”,学习者和教育者都仍在探索之中,致使我们很容易迷失教育的方向,使得学习的知识成了一座座“孤岛”,彼此之间难以建立有意义的联系,以至学习者的学习深度很难保证。

(二)人机互动缺乏人与人交往的情感道德体验

“互联网+教育”利用互联网作为教育者与学习者沟通的中介,一般的模式是教师录制视频,再交由学习者观看学习,师生交往并非真实的亲身交往,本身缺乏人与人交往时的情感道德体验,而教育的本质——育人——最核心的并非是知识的传授,而是一种成人教育,一种人性的教育,一种情感道德的教育。“互联网+教育”虽然可以通过电子设备屏幕实现“面对面”的交流,但这和人与人之间“面对面”的交流仍有相当大的差别。人与人亲临现场的交往互动是一种主体间性的互动,这种互动是立体的、全方位的,不仅包括师生间口头语言的互动、肢体动作的交流、面部表情的沟通等,还包括此时此刻交流的情境、偶尔的身体接触甚至是短暂的沉默,这些因素有机组合起来,才是完整的教育内容。“互联网+教育”虽然可以提供大量的教育素材和丰富的教育内容,但这种教育更多的是“教”人知识以及如何表达感情和道德的技能方式,但不能教人情感和道德本身。而情感和道德主要是“育”的结果,而“育”是要通过文化氛围、教育环境、人与人的互动建构等所共同生成的,是一种人与人在具体教育情境中交往所引发的遇物则诲,相机而教的教育。

(三)探索和搜索之争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行“不教之教”,即让学习者学会主动学习、自主学习。“互联网+教育”在提供学习者各种有个性的学习方法时,也在另一方面隐蔽地催生了学习惰性。因为互联网提供了大量的关于知识的现成答案,而在教育中一些预先设置的、计划交由学习者自己探索的问题,最终成为了可以“按图索骥”——即通过直接在互联网上搜索问题而得到的结果。这是“互联网+教育”被滥用甚至误用时所引发的结果,学习者并未掌握举一反三的能力,而只能“胶柱鼓瑟”,失去了灵活应变的创造力。学习者在通过“互联网+教育”进行学习时,如果教育者不加以正确的鼓励引导和科学指导,就容易在学习时缺乏自我思考和自我确认,让知识的探索变成了知识的搜索,不利于培养学习者的创造和创新能力,而这对于社会的进步发展和个人的能力提高都有不可忽视的负面作用。

四、“互联网+教育”与传统教育的深度融合

“互联网+教育”这一新形态对传统教育结构有重塑再构的作用,但由于其本身相对是新兴事物,并且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会有诸多短板和局限,所以现在的影响力仍有限,但这并不表示它在未来不能更深刻、更深远地影响教育事业的发展。并且“互联网+”与教育的结合也不是完全扬弃传统教育,而是要取其精髓,去其糟粕,与之形成有机联系,有选择地深度融合,破界发展。

(一)优化教育资源,完善个性教育

在推动“互联网+”行动与各行各业进行融合协作、发展开放式创新时,其中强调的内容之一就是要发展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在与传统教育相结合时,也更应该注重为学习者提供个性化教育。“互联网+教育”的重要特征就是要整合优化教师和学生资源。在全球性知识库加速形成、社会开放共通的背景下,大量优质资源通过互联网连接在一起。但如何利用应用这些资源,是教育者应当关注的问题。在优化资源,提供个性化教育的过程中,教育者有三个问题亟待解决。

第一,就全国范围来看,各地区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优质资源还是集中在沿海地区、发达省份和部分城市中,在偏远落后以及农村地区资源仍然短缺,“互联网+教育”所能提供的方便也只能被前者先享受。

第二,“互联网+教育”强调开放共享,但由于各区各校办学理念以及信息化教学管理的标准不统一,且缺乏整体协调和沟通,导致优质资源虽然人人都有,但真正做到共享共建的却很少,信息的流畅和资源的交换并不顺畅,形成一个个教育孤岛,不能发挥出自身的影响力。当然我国也有许多非常好的尝试,比如在高等教育中开展高校联盟,校际合作等实践,但总体而言,这方面的经验仍然不足,建设实践仍然有待提高。

第三,“互联网+教育”所提供的个性化教育评价体系有待完善。虽然网上教育资源丰富,但其质量良莠不齐,对于一些伪科学甚至反科学的内容教育资源应该加强监管,注重把优秀的教育资源推广出去,丰富和完善互联网教育资源的评价体制机制。

(二)注重网络美育,强调德育发展

“互联网+”的开放性使网络环境比传统教育中的环境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大量资讯充斥其中,不乏有些滥竽充数甚至低级趣味的信息,这些消极的、负面的信息不仅是简单地浪费了学习者有限的时间,更重要的是它们有可能侵蚀、损害学习者正常的思想情感,对学习者产生不良影响。据此,净化网络教育环境,重视网络美育教育是“互联网+教育”的必然选择,尤其是美育中的情感道德教育。

首先,教师作为教育的主体,虽然不是直接面对学生,但在网上进行教育时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为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感知到教育者的形象。教育者应当树立起行为楷模和道德先知意识,除了传道、授业、解惑外,更重要的是能明志、慎独、远思,对学生进行人格的培养和教育,真正做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为学生行为的榜样。

其次,在进行教育资源的选择和整合时,教师要注重从教学内容中挖掘美育的内涵,尤其是情感道德的关键点和敏感点,有选择地从知情意行四个端点中的某一处着手,及时对学习者加以思想上的引导,使之能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培养良好的品质。

最后,作为学习的主体学生,在面对纷繁复杂的互联网教育资源时,也要保持一颗好奇的和批判的心,理性地分析和思考问题,对事物有自己的判断,而不是人云亦云,将互联网上的一切知识认为是理所当然,要知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真正成为有用的知识。

(三)注意教育引导,形成教育合力

“互联网+教育”作为新兴的教育形态,有着蓬勃的生命力,但它还处于不断探索与发展中,不论它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如何革新,最终要的都是要人去理解和把握其方向。利用互联网整合教育资源已经是不可逆转的潮流,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应该顺应潮流,将数字资源运用到现实教育当中去,积极开展传统课堂和网络课堂的融合教育,丰富传统教育的内容,弥补传统教育的不足,引导“互联网+”和传统教育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为培养人才服务。

从国家社会角度出发,整个社会应当先理解“互联网+”的先进理念,意识到其与教育的结合不仅是一种追赶风尚的流行趋势,而是真正可以帮助改善和提高教育的手段,先澄清这一观念,再进行对“互联网+教育”的研究。鼓励学校、社会教育机构和个人从事“互联网+教育”的开发工作,真正能够形成专业团队,将“互联网+”与教育有机结合,服务和方便学习者。

从学校管理角度出发,学校管理者应当注意将虚拟学习与现实学习相结合,将虚拟课程资源引入实际教育教学中。除了一般的课堂讲解外,多为学习者提供一些网络学习资源,让学习者可以按着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学习意愿去主动选择学习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帮助学习者建构和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利用网络学习资源便捷、高效、个性化的特点,来弥补传统教育“统一要求”“统一步调”的不足,彰显对个体学习者的关注关怀。

从个人学习角度出发,我们应当在享受“互联网+教育”带来的方便的同时,更要注意有所批判和贡献。网络知识良莠不齐,会有鱼目混珠的情况出现。对此,我们应当保持警惕,对于有违社会伦理规范和规则秩序的信息,应当及时检举、更正,携手保护网络学习环境。同时,网络资源是共享共建的,当有新的发现时,我们也不应“敝帚自珍”“闭门造车”,而应与大家开放交流,及时总结,以期能有新知的发现。

五、结语

“互联网+教育”虽然还并未做到能重构教育形态,改变教育结构,甚至其本身还处于探索发展之中,但它已经开始尝试为学习者提供更多的教育机会,打造独特的教育方法,为每个人量身定制适宜的教育。“互联网+”已经不可逆转的与传统教育发生了关联,并会在某些领域进行深度融合。“互联网+教育”的新形态以每个独立的学习者为核心,以学习者的能力和需要为基础,关注学习体验,强调适宜发展,与传统教育由于条件限制只能以牺牲小我照顾整体发展相比而言,对于促进和维护教育公平、关注和保障个体发展有所裨益。但我们也应看到,传统教育行业与“互联网+”联姻虽是大势所趋,但在运作过程中也会有各式各样的障碍和问题有待解决,甚至出现教育效果倒退的阵痛,其原因除了教育行业惯习传统根深蒂固、变革不易外,新兴的“互联网+”事业本身也需要时间去发展成熟,尤其是“互联网+”对于教育内容的整合和课程模式的创新更需要不断深研,不能简单的照搬线下的教育教学模式,仅仅做成网上视频供人随时观看,而要求新求变,打造自己独特且独立的学习生态系统,建立完善的学习和评价体制。最后,借着“互联网+”成为国家战略行动计划的东风,“互联网+”更要进一步与教育携手创新融合,增值提效,充分利用内外资源,从而实现整个教育事业的优化升级。

[1] 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DB/OL].http://www.moe.edu.cn,2010.

[2] 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DB/OL].http://www.moe.gov.cn,2015.

[3] 马化腾.互联网+国家战略行动路线图[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20-21、365.

[4] 王守纪,杨兆山.以尊重为核心的现代师生关系及其建构[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0,30:36.

[5] 杨晓哲.五维突破:互联网+教育[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189.

[6] 宋刚,等.Living Lab创新模式及其启示[J].科学管理研究.2008,26:4.

[责任编辑 熊 伟]

The Connotation of “Internet Plus Education” and the Integration of Internet and Traditional Education

CHENHao

(SchoolofEducation,ShaanxiNormalUniversity,Xi’an,Shaanxi710061,China)

Since the “Internet plus” became a national strategy,its integration with traditional education is a tendency. “Internet Plus Education”,an open and flexible system,may help reform the educational structure and facilitate trans-spatial learning. Because it is still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ment,some problems come into being. In light of this,we should develop a positive attitude toward this new form of education. Efforts should be made in the integr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educational resources,and ethical guidance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online learning. With the joint efforts,students’ development will be promoted.

Internet plus; education; reform; integration

2016-05-05;

2016-05-31

陈浩,男,山西侯马人 ,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研究生 。

■教育理论

G40

A

2095-770X(2016)11-0008-06

猜你喜欢
互联网+教育学习者传统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在偏远农村实现“互联网+教育”的新型教育模式的设想
基于SCP范式的“互联网+教育”产业组织分析
“互联网+教育”视阈下的教育共享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