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秋,周文丽
(兰州财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20)
景泰黄河石林旅游扶贫开发策略研究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
宋 秋,周文丽
(兰州财经大学,甘肃 兰州 730020)
旅游扶贫是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之一。以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黄河石林景区为例,该景区的核心利益相关者有政府、企业、旅游者、当地居民。文章主要基于这4个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在探讨不同利益相关者不同的利益需求及实现方式的基础上,分析核心利益相关者间存在的问题与矛盾,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与对策,制定旅游扶贫策略,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旅游扶贫目标。
黄河石林;利益相关者;旅游扶贫;开发策略
旅游扶贫是国内外旅游学术界研究的一个热点领域。国外的旅游扶贫研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PPT概念的提出,1999年,英国国际发展局(DFID)在可持续发展委员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PPT(pro-poortourism)的概念,将旅游发展与消除贫困联系起来。第二阶段是旅游扶贫研究的发展阶段,这一阶段主要以旅游扶贫的案例分析和策略剖析为主。第三阶段是旅游扶贫的实践阶段,许多国家都在不同程度上,通过不同的渠道和形式,尝试以消除和减少贫困为目的的各种旅游扶贫活动。
国外实践证明,旅游业不仅能使部分贫困人口脱贫,而且能让更多的人在非经济方面受益。国外旅游扶贫研究是在PPT概念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PPT是有利于贫困人口的旅游。因此,国外旅游扶贫研究较多地关注旅游发展对贫困人口的影响、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中的参与性以及贫困人口的收益机制等问题。
我国旅游扶贫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经历了起步、初步发展、迅速发展三个阶段,研究内容主要集中于不同主体在旅游扶贫中的作用,旅游扶贫的战略、模式和机制,旅游扶贫效应,旅游扶贫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方面[1]。
“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 ” 源自西方学者对公司治理的研究,目前学术界对“利益相关者”尚未有统一的定义,其中较具代表性的是弗里曼( Freeman) 的观点: “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所有个体和群体。”[2]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景区在旅游扶贫开发中会涉及相关者的利益,尤其是核心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利益。
旅游扶贫在实际开发与实施建设中,确实涉及多个利益相关主体,已经成为学术界热议和关注的主要话题。不同学者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观点和视角,保继刚、张伟、杨颖、陶玉国、张春丽、沈淮东等分别在广西桂林、四川乐山、云南抚仙湖景区、苏北旅游规划实践中提出旅游开发要重视利益相关者[3][4][5][6];林爱平研究社区居民与相关利益主体关系,认为社区是核心[7];万剑敏提出要实现旅游扶贫目标,不能单纯考虑贫困人口的经济收入,而应保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平衡[8]。
上述学者首先提出了旅游规划及扶贫开发建设中,要考虑到相关利益者的利益这一视角,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及意义。但是,大多数是对西南一些地区旅游扶贫相关的研究,对于西北贫困及落后地区旅游扶贫研究较少。
本文选取黄河石林作为旅游扶贫案例研究,其一黄河石林景区作为甘肃省旅游扶贫策略实施项目地之一,具有独特的代表性;其二黄河石林景区旅游扶贫开发的实践经济,对甘肃省及整个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具有带动效应。基于景区4个核心利益相关者视角,既从大局整体出发,又重点分析了景区主要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即抓住景区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间的主要矛盾,从而找到解决复杂问题的重点、关键,同时做到统筹兼顾。本文试图从理论与实践的层面探讨景区内核心利益相关者利益平衡关系,进而根据其矛盾与冲突,提出一些应对策略,为黄河石林景区旅游扶贫开发提供建议与指导。
黄河石林景区位于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东南部,是一座集地貌地质、地质构造、自然景观和人文历史于一体的综合型地质公园。在全国实属罕见,在北方更是独树一帜。因其造型独特、规模宏大、景区组合优越,可称之为“中华自然奇观”。景区占地面积 50平方公里,其中石林面积10平方公里。景区于2000年正式投入开发,2004年 1月被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2007年 7月被批准为国家 AAAA级景区。
石林由橘黄色砂砾岩构成,高度80~100米,最高处达200余米。景区内峡谷蜿蜒,峰林耸立,绝壁凌空,气势磅礴,自然造型多姿传神,以奇、雄、险、古、野、幽见长。石林景观与黄河曲流山水相依,静中有动,动中有静。龙湾绿洲与坝滩戈壁,两种生态,一河之隔,对比强烈。黄河九曲,龙湾多娇。景区适宜开展观光旅游、探险猎奇、休闲娱乐、宗教旅游、“丝绸之路”游、特色体验、影视拍摄等活动。
龙湾村地处黄河石林景区腹地,是集餐饮、住宿、休闲、娱乐为一体的特色产业集聚区,使龙湾村由之前的贫困村一举跃升为全县的富裕村,成为黄河石林景区旅游扶贫开发的最大受益者。现在黄河石林景区的经营项目主要由运营商和村民来共同经营。运营商经营的项目分别是大巴车、电瓶车、游轮和缆车,村民经营羊皮筏子、“驴的”、马匹及农家乐。笔者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通过综合分析、实地走访和访谈法,了解到黄河石林景区在旅游扶贫开发中,政府、企业、当地居民、旅游者之间利益关系存在矛盾,影响了旅游扶贫实施的过程与效果。
近年来,黄河石林景区凭借其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发展迅速。但是,目前黄河石林景区的开发尚不完善,在实施旅游扶贫过程中,本文针对黄河石林景区主客观开发条件进行分析,进一步推动旅游扶贫开发建设。
(一)客观环境条件分析
1.优越的区位条件及特色生态游
甘肃省白银市景泰县中泉乡龙湾村,黄河在这里拐了一个S型大弯。海拔 1 340~1 600m,北距景泰县城 70km,南距白银市70km,距省会兰州136km。龙湾村2013年入选为中国最美十大乡村之一。阳春三月,游人来这里踏青赏花;金秋十月,游客在这里采摘瓜果。浓荫铺地,瓜果溢香,龙湾村打出了“龙湾绿洲休闲游、龙湾古村体验游”,吸引了大批游客。
2.景区资源丰富,组合度高
黄河石林与黄河动静结合,水增山色。石林造型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天造地设,不同凡响。黄河由东向西流过景区,融黄河、石林、沙漠、戈壁、绿洲、农庄、寺庙等多种资源于一体,在这里攀岩、猎奇、探险、考古,尽可以体验它的粗犷、雄奇、险峻、幽静。
3.景区资源价值丰富
黄河石林生成于约200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纪早更新世,由于地壳运动、风化、雨蚀等地质作用形成的峰丛地质遗产,因其在地质学上的特殊意义,具有重要的地质遗产科研价值。景区内峰林兀立,造型奇特,极具美学观赏价值。近年来,随着黄河石林景区旅游收入的逐年增长,景泰县第三产业飞速发展,为龙湾村的发展创造了极大的经济价值。
景区自身优越的区位优势、丰富的资源与组合价值,符合旅游扶贫开发的各项客观条件。
(二)主观环境条件分析
为了解旅游扶贫开发策略在当地推广及实施是否具有可行性,笔者在景区针对景区管理机构和景区相关企业工作人员、游客、当地居民等核心相关利益者代表进行了访谈,各利益相关者的态度及建议总结如下:
影区工作人员:旺季比较忙,都没时间休息。而且,景区在接待游客中,存在超饱和现象,给景区工作人员工作带来了严重不便及负担。另外,夏天工作人员在简陋的平板房里工作,气温高达40度,太热;景区售票处及整个景区大部分地区绿化不够好,太晒;希望工作环境及条件能够改善。
导游:当地导游比较熟悉黄河石林景区,因为经常走这条线,旺季的时候,天天发团;淡季时,很少有人来此旅游,收入就惨淡了。在黄河石林景区,游客乘羊皮筏子,坐驴车、骑马等,导游也能拿到好处。但是,景区这些收费项目在与导游进行利益分割时,存在暗箱操作或者欺骗新导游。希望在今后的旅游扶贫开发策略构建中,景区、旅行社、导游之间利益分配规范化、透明化;多挖掘、拓展项目,增加旅游的时效性。
农户:对在景区附近经营农家乐的农户,旅游开发当然很好,旅游旺季供游客吃饭,都忙不过来,招待完午餐,还可以卖出自家种的枣子、苹果、桃。
现在基本上家家户户都参与进来了,目前有“农家乐”、“驴车”、羊皮筏子黄河漂流、轮船、快艇、骑马、开卡丁车、缆车等项目。有的自家经营,有的去上班、打工。
旅游者:对于旅游者,目前到达黄河石林旅游,主要是交通不太方便。从兰州出发,来回路上得7~8个小时,行程比较紧张。然而,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农家风情与乐趣,可以吃到正宗的农家菜,住农家院,随手可摘的大枣、苹果、葡萄、梨,体验到真正的乡村生活。游客大多数愿意购买当地特色农产品,因为这些都是天然健康、无公害的。
但是进入景区要乘大巴车走过一段比较危险的盘山路,然后换乘电瓶车穿过龙湾村,过黄河漂羊皮筏子或坐船,想要再深入石林深处,需要乘坐畜力车或骑马,路程远,收费项目太多。
近几年,由于甘肃省及白银市政府政策的大力支持,促使了黄河石林景区旅游业的快速发展。结合访谈内容,从利益相关者的态度来看,主观环境条件也是符合黄河石林景区旅游扶贫开发的要求。
从以上可以看出:不论是客观环境还是主观环境都支持黄河石林景区的旅游扶贫开发,且旅游扶贫在不同程度上给不同利益相关主体带来了一定的利益及效用,见表1。
表1 旅游扶贫开发的效用
(一)各利益相关者角色定位
旅游扶贫开发中,政府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是旅游扶贫工作的带头者,政策的制定者,更是保证政策、法律、制度有效运行的协调者。企业通过策划、宣传、营销、开发、建设、运营和管理景区各项活动,为自身和当地创造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文化效益,扮演了生产者与服务者的角色。当地居民是旅游扶贫开发的受益者,同时也是受害者。当地居民既从中享受到了利益,也得承担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作用,当地居民承担了参与者和承受者的角色。旅游者看似对旅游扶贫开发工作没有什么作为,却隐性地将其他三个利益主体串联起来,扮演了消费者与体验者的角色。不同的利益主体角色定位不同,相应的职责和权力也不尽相同,见表2。
表2 利益相关者角色定位、职责与权力
(二)各利益相关者之间关系
黄河石林在旅游扶贫开发建设中,各利益主体间有区别也有联系。政府(地方政府行业部门和景区管理机构)着重强调业绩、权力和景区的可持续发展;企业在景区的开发和管理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企业必定带有营利性质,难免存在一些“短视”行为,为了在短期内收回成本,不惜破坏当地生态环境,大肆宣传招揽游客,给景区造成负担和破坏;当地居民从景区的开发中获取了一定的收益,同时也付出了代价;旅游者给景区带来效益,与此同时也造成了景区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现象。
各核心利益主体间利益关系纷繁复杂,各自抱团取暖。然而各利益主体自身也可能存在矛盾。比如政府有关部门职责权力不清晰,出现事故,互相推诿。景区企业如羊皮筏子承包商与游艇承包商争抢顾客。当地居民出售农产品、推销游客乘坐交通工具等行为时出现拉拢游客和恶性竞争,造成邻里关系不和谐等。旅游旺季游客间在餐饮、住宿、景区乘坐公共交通时可能会出现矛盾与冲突。各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和各利益相关者关系归纳见图1。
图1 景区利益相关者利益诉求及关系
利益诉求是多种多样的,且诉求实现方式也不同,自然而然造成的影响也不一样。各利益相关者收入与支出项目、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总结见表3。
表3 利益相关者收入与支出、积极影响与消极影响
可以看出,每一类利益相关者的角色不同,职责和权力就不同;收入与支出项目获得的途径与方式也不同。景区的利益相关者,利益分配未得到平衡,就产生了矛盾与冲突。
1.政府与居民
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只考虑了宏观环境,忽视了当地的实际情况,居民没有发言权,造成当地居民对政府的不满;政府相关领导及负责人只顾业绩、形象的提升,景区的开发建设,一系列建筑垃圾、噪声污染造成了居民的生活居住环境条件变差等结果。
2.政府与企业
政府强调业绩,企业追求利润,政府对企业的限制太多,导致企业失去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政府拉不到投资,进驻的企业较少,造成当地经济缺乏动力与活力。另一方面一些企业不顾政府的明文规定,投机取巧,甚至出现偷税漏税等行为。
3.政府与游客
游客在当地或景区的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只能求助当地政府及相关管理部门。此外,一些不文明的游客和当地居民发生冲突时,甚至蓄意挑事的,则由政府及相关行政部门用强制措施对其进行处罚。
4.企业与当地居民
一方面旅游企业可能对当地居民生活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带来影响,尤其是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另一方面企业与居民在旅游扶贫开发建设中存在利益关系,当利益分配不均时,必然会有矛盾与冲突。
5.企业与游客
企业由于过分强调广告宣传和营销,让游客乘兴而来,却忽视了景区品质和软硬件设施等核心价值的建设;游客来此旅游,加上乘坐一些交通工具乱收费,大失所望,败兴而归。
6.当地居民与游客
有些当地居民在出售旅游商品时以次充好,缺斤短两欺诈旅游者,导致游客不满;而相反有些游客对当地传统民风民俗不尊重,歧视当地居民。
(三)问题综述
综上所述,黄河石林景区在旅游扶贫开发中,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政府政策不到位导致景区利益相关者矛盾冲突
据黄河石林管委会副书记介绍,景区开发初期通过招商引资,包括平贵公司在内的三家运营商入驻景区,负责中巴车、电瓶车及游轮的经营。政府和运营商签了协议,保证对方独家经营。当时村民就对此表示了反对,认为政府没有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意愿,村民们失去了参与经营权,利益得不到保障。大部分当地居民和景区工作人员对景泰龙湾村的旅游业发展速度、发展方式等不太满意。这表明,地方政府和景区管理机构等行政部门制定的相关政策及制度、法律不具有可行性。
政府、企业、当地居民三者之间利益分配不均,为旅游扶贫开发埋下了隐患。
2.企业自私自利、垄断经营
旅游企业没有依据当地实际情况,只考虑自身的发展,如旅行社、酒店、旅游车船公司等垄断经营;区域内其他生产企业,如农、林、牧、副、渔等企业没有形成产业链,分散经营。
由于相关旅游企业资金投入不足,设施规划不到位,造成景区内的休闲娱乐项目标识系统、导游解说系统、游客服务中心、卫生间、停车场设施等均不完善。企业只考虑到了自身的发展,忽视了当地的环境、社会、生态效益。
3.当地居民思想意识落后,服务水平低
景泰县龙湾村村民世世代代在此生活,以前是典型的贫困村。贫困落后、交通不便,村民们很少走出去,造成当地居民信息闭塞、缺乏市场经济头脑。由于旅游扶贫开发,当地住宿和餐饮设施以农家乐为主,条件和环境相对较差,当地居民服务意识及服务水平较低,接待能力不足,无法应对旅游旺季大批游客和旅游团队的需求。
4.旅游者社会责任感不强
由于龙湾村饮用水供应不足,绿化较差,再加上大批的旅游者来此旅游,一些旅游者素质不高,责任感不强,环保意识薄弱,造成当地环境污染、噪音污染和垃圾污染严重。
综上所述:要实现旅游扶贫的目标,同时兼顾政府、企业、旅游者和当地居民的利益,根据黄河石林景区的实际情况,针对4个主要利益相关者制定可行性的开发策略与方案,景区才能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矛盾与冲突才可能降到最低,达到共赢。
(一)地方政府
首先,政府应做好带头工作,政府在旅游扶贫开发中起着主导作用,规范旅游开发与管理,落实旅游扶贫目标的实现。尤其要关注贫困人口在旅游扶贫开发中的利益。政府要实现从领导者、协调者转变为服务者的角色,处理好与各利益方的关系。通过招商引资,与企业通力合作,鼓励当地居民积极参与,吸引旅游者来此旅游。权力与职责要对等,明确权利与义务,做好宏观指引工作。运用宏观经济管理职能,最终实现旅游扶贫的目的。
其次,有关部门还应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介宣传黄河石林景区,让更多的人通过不同的平台与渠道看到、了解景区,激发他们到此旅游的愿望。在提高政府自身管理水平的同时,普及当地居民科学文化知识,并促进当地居民接受先进思想及观念,鼓励当地居民建言献策。对当地居民进行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培训与引导,特别是鼓励当地农民积极参与景区的开发、建设;响应政府的政策与号召,在确保自身利益的同时,做出必要的牺牲。当然,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给予相应的、及时的、到位的补偿。吸引更多大型、优秀的企业投资建设,也可以开展与高校间的合作,为景区的开发建设注入新活力。政府、企业、当地居民三者利益均衡、合理分配。
(二)企业
企业在开发和利用当地旅游资源时,要注意保护资源,企业在经营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主动履行保护环境、传承文化、支持社区发展等责任。不要一味盲目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社会和生态效益。否则势必给企业自身和当地旅游资源及居民带来严重不良后果。
企业首先要做好长远规划,注重长期发展。以景区自身特色和文化创意为依托,开发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旅游产品。鼓励旅游业与现代农业、特色商业、新型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相融合。一方面推动旅游业进一步优化升级;另一方面发挥产业融合的带动作用,延长产业链条,实现互利发展,互利共赢的局面。鉴于黄河石林景区优势,结合景区自身丰富的果木资源,打造成农业观光型旅游扶贫开发模式,充分发挥景区的辐射作用,带动周边旅游市场的发展。
其次积极培养旅游人才,做好生产者和服务者角色。贫困地区的最大劣势是人才紧缺,企业要想发展,人才是非常重要的。企业可以通过丰厚的待遇及职位晋升等吸引和留住人才。景区开展旅游扶贫的关键之一也是应立即着手培养优秀的旅游管理人才。企业通过投资,科学合理地开发旅游资源和产品,吸引旅游者来此消费,从而获得一定的经济利润。同时要注意资源的价值转化和可持续利用,关注长远发展。相关企业在景区及地方经营管理过程中,把服务做到位,以服务取胜。
(三)当地居民
1.彻底解放思想
“治穷先治愚”,由于甘肃省在中国属于比较落后的省份,黄河石林在没有开发前,这里更为贫困。旅游扶贫,首先要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在市场化的旅游开发中,居民要意识到自身的不足,接受新的思想与观点,积极参加培训,努力学习。在走访中还了解到,驴车项目中由于一辆驴车一天只能轮上一次,也就意味着一家如果只依靠这一项项目,收入就大大减少了。因此,当地居民应该拓宽自己的收入渠道,如种植果木、出售特色商品、开展农家乐等多种类型。但不要照搬照抄,多汲取别处有益经验,每家每户根据自身能力与条件,多方式、多渠道创收增富。从最初单一赏景、吃饭形式的农家乐,开发建设规划成集体验、采摘、娱乐、观赏等于一体的特色化、多元化、综合化的旅游地。积极探索新途径、新方法,打造极具特色的乡村旅游文化,提升自家及景区的整体形象。
2.提高服务意识与水平
通过政府组织当地居民进行完善的技能培训,加上企业的市场化运作以及当地居民自身的学习与借鉴,不断提高服务意识与水平。可根据不同游客需求提供差异化、规范化、个性化的服务,这样一来,既避免了同质化,又能留住顾客。
(四)旅游者
旅游者虽然说在旅游扶贫开发中没有扮演角色,但是,也是旅游扶贫开发后的直接利益相关者。因此,要在旅游扶贫开发的过程中,把旅游者考虑进来。旅游者的满意度直接关系到旅游目的地市场开发的成功与否,景区要想吸引游客,得抓住顾客,甚至潜在顾客的需求。旅游企业应结合市场发展趋势,开发适销对路的旅游产品及项目。所以说,旅游者是一条主线,把各利益相关者联系起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旅游者是顾客,拥有一定的权利与义务。在消费的同时,有权力维护自己正当的合法权益;同时要注意保护当地旅游资源,旅游设施,景区的环境及卫生。旅游者社会责任感的强弱也关系到当地旅游资源、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好坏。促使旅游者承担更多的经济、文化和环境责任,更加关注景区及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1]李 佳,钟林生,成升魁.中国旅游扶贫研究进展[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9,19(3):156-162.
[2]Freeman R E.Strategic Management:A stakeholder Approach[M].Boston: Pitman,1984.
[3]保继刚,钟新民.桂林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1—2020)[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2.
[4]张 伟,吴必虎.利益主体(Stakeholder)理论在区域旅游规划中的应用——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J].旅游学刊,2002,(4):63-68.
[5]杨 颖.试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抚仙湖旅游度假区管理实践中的运用[J].区域经济文化研究,2006,(8):39-43.
[6]陶玉国,张春丽,沈淮东.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区域旅游合作研究——以苏北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1596-11597,11611.
[7]林爱平.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南靖土楼社区旅游开发研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2012,28(6):23.
[8]万剑敏.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县域经济旅游扶贫研究——以鄱阳县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12,11(4):114-116.
[9]李惠芬,曾永鹏.黄河石林旅游资源开发分析[J].边疆经济与文化,2013,(3):19-21.
[10]包军军,严江平.基于村民感知的旅游扶贫效应研究——以龙湾村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5,(6):279-282.
[11]彭睿娟,欧阳正宇.景区发展对当地居民感知的影响研究——以黄河石林景区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14,(26):310-315.
[12]陈丽华,董恒年.可持续旅游扶贫开发模式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1):76 -80.
[13]冯旭芳.基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扶贫效应分析——以锡崖沟为例[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11(5):91-93.
[14]张 伟.旅游业二元结构对旅游扶贫效应的影响[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2010,19(1):44-49.
[15]卢春天,石金莲.旅游地居民感知和态度研究现状与展望[J].旅游学刊,2012,(11):32-43.
责任编校:陈 强,王彩红
Yellow River Stone Forest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Research
SONG Qiu,ZHOU Wen-li
(Lanzhou Finance and Economics University, Lanzhou 730020, China)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ways to achieve poverty alleviation poverty and becoming rich.In baiyin, gansu province jingtai county Yellow River stone forest as an example, the scenic spot of core stakeholders of government, enterprise, tourists, local residents.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four stakeholders,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stakeholders interest requirements and realization ways, on the basis of analysis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contradictions between the core stakeholders, so as to find out a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and countermeasures,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strategy, help to better realize the goal of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Aimed at on the Yellow River stone forest scenic spot 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 and development strategy to provide healthy, stable, reasonable and appropriate theoretical support.
the yellow river stone forest;stakeholders;tourism poverty alleviation;development strategy
2016-01-26
宋 秋,女,河南南阳人,硕士,研究方向为旅游企业管理。 周文丽,女,甘肃张掖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企业管理。
F592.7
A
1007-9734(2016)02-005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