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黄杨朔 王玉峰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评价与控制
四川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黄杨朔王玉峰
本文以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分析商业银行主要业务可能导致的各类财务风险,并结合10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报告数据,分析这些银行运营过程中存在的各类风险,提出防控财务风险的建议,以期对商业银行提升财务风险有所帮助。
主成分分析法商业银行财务风险
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之后,一直在提升经济的开放程度,为了保证金融体系的健康性,国家颁布了多项监管金融市场运行的法律法规,为商业银行开展各项金融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不过,随着银行业逐渐开放,我国商业行业所处的市场环境也发生了巨大变化,由过去接近垄断的封闭式经营被迫转向彼此竞争的开放式经营。在这种市场环境下,上市商业银行想要保住自身的竞争优势,就必须提升风险防控能力。
在我国,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都非常关注商业银行财务风险的管理问题,政府也出台了很多规范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法律法规。银监会2004年出台了上市银行风险管理办法,该办法中明确提高商业银行必须完善风险管理体系,不但要提升对定性风险指标的管理控制与力度,还要尽量将更多的风险衡量要素进行量化处理,从而提升风险管理体系的科学性。
(一)资本风险这是商业行业运营中存在的最基本财务风险之一,主要来自于银行本身的资本结构。商业银行除自由资本外,还有相当一部分资本都是借入资本,既然是借入的资本就涉及到还本付息的问题,但银行所处的市场环境以及自身的运营情况总在不断的变化之中,银行想要保证资本的安全性以及偿债能力的稳定性,就必须防控好财务风险,从而保证资本结构的合理性与科学性。
(二)资产质量风险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就是贷款业务,但并不是所有贷款都能顺利成功收回的,部分贷款客户如果出现了运营问题或者市场开发策略制定失误,很有可能会陷入财务危机,从而无法偿还贷款,而这部分无法偿还的贷款就是银行的不良资产。这些不良资产虽然在账面上一直都是商业银行的资产,但实际上并没有任何价值创造能力,且几乎可以认定为是银行的损失。因此,商业银行必须管理好资产质量风险,将不良资产率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三)流动性风险著名学者彼得.S.罗斯认为,商业银行流动性实际上是指当其需要流动资金时,将现有资产变现为流动资金所需支付的成本水平,而流动性风险则是指将现有资产变现为流动资金时可能发生损失的风险。众所周知,资本有天然的逐利性,会自动流向收益较高的领域,对商业银行来说,其为了提升资本的收益能力,更倾向于将资金投资于长期项目,这无疑会导致短期的流动性不足。回顾商业银行曾经出现过的几次经营危机不难发现,导致这些危机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流动性风险,因此,商业银行必须防控与管理好流动性风险。
(四)盈利性风险商业银行作为盈利机构,其运营的最终目的是追求最大的利润,而想要实现预期的利润就必须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虽然盈利能力能够提升商业银行资本的收益能力,也会为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财务风险。
综上所述,结合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运营实际,合理选择银行财务风险的指标,并基于风险衡量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构建财务风险评估指标体系(见图1)。
图1 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指标体系结构
本文选取的研究对象为在我国境内上市的10家商业银行,既包括国有控股银行工、农、交、建,也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上海浦发银行以及民生银行等。本文选取的财务数据来自于这些银行2013年公布的财报,为了提升研究的科学性,使用spss16.0系统的分析这10家上市商业银行的财务状况。通过计算,得出原始财务数据的KMO值是0.711,为了探讨这4种风险对总体财务风险水平造成的影响,将每类风险的影响因子设定为:f1、f2、f3、f4,并假定其特征值都>1,通过SPSS软件计算之后,得出f1的方差贡献率为47.131%、f2的方差贡献率为17.564%、f3的方差贡献率为16.938%、f4的方差贡献率为10.001%,累积贡献率远远超出了75%,代表f1、f2、f3、f4完全可以解释选定样本银行的财务状况。定义主因子后,需要充实每个主因子的内容(如图1所示),本文选取每个主要因子中载荷最大的指标,并将这些指标作为衡量主因子实际水平的标尺。至于这些指标的具体计算过程,同样基于上市商业银行公布的财务报告,将相关数据代入SPSS软件,得到结果后,将其加总为主因子对商业银行财务状况的影响水平;最后,将四个主因子的数值加在一起,就能反映出商业银行当前真实的财务状况,具体的计算结果见表1:
表1 样本上市商业银行各主因子以及财务状况最终得分
通过表1可知,f1主因子风险管理,也就是资产风险管理做得比较好的是上海浦发、兴业以及中信这三间银行;四大国有控股银行的f1主因子风险管理做得都比较差,未来需要做好资产风险管理工作。f2主因子风险管理,也就是资产质量风险管理做得比较好的是几大国有控股银行,上海浦发银行也做得不错,而股份制银行则做得稍微差一些,未来需要做好资产质量风险管理工作。f3主因子风险管理,也就是流动性风险管理,做得比较好的有建设银行以及中国银行,做得较差的为农业银行以及工商银行,未来需要制定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方案来加大对流动性风险的防控力度。f4主因子风险管理,也就是盈利性风险管理,做得比较好的有建设银行以及民生银行,做得较差的是上海浦发银行以及农业银行,未来需要强化内部管理机制,提升各项金融业务以及资产的盈利性。如果分析综合财务风险,那么建设银行与上海浦发银行的综合财务状况最好,表明其财务风险管理工作收到了不错的收效;而农业银行与中国银行的综合财务状况最差,表明其需要不断完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从而将财务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一)拓展资本补充渠道受限于旧有的经济体制,我国商业银行获得资本补充的渠道非常单一,基本上都是通过机构投资人或者独立投资人获得补充资金。基于此,我国商业银行应拓展资本补充渠道,积极到金融市场中寻求更多的发展资金,不但能够提升商业银行经营的灵活性,还能优化金融市场的资本结果。另外,发行可转换债券也是一种不错的融资途径,商业银行通过发行可转换债券不但能获得足够的发展资金,投资人还能够根据商业银行的运营情况决定是否将其转换为股权,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他们的投资利益。
(二)提高资产质量如前所述,商业银行放出去的贷款中总有一部分会无法成功收回,从而形成不良资产,这些不良资产不但不具有任何保值以及增值的功能,还有极大的可能令银行蒙受经济损失。因此,商业银行严格控制好贷款管理,既要严格审查贷款客户的资信以及运营情况,也要将贷款回收责任落实到具体的人员身上,如果贷款最终没有成功收回,那么相关责任人的薪资以及福利待遇就会受到直接的影响。农业银行已经进行了这种尝试并收到了不错的收效,不但提高了内部员工严格贷款审批的积极性,也提升了贷款管理效率、降低了不良资产率。
(三)提高流动性风险管理能力一是商业银行必须认识到管理流动性风险的意义与必要性,从而将流动性风险管理作为一项基本的风险管理工作来抓。商业银行应根据自身的运营情况以及业务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制度;二是商业银行应建立起流动性风险预警机制,选择科学的风险指标,准确识别与评估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流动性风险管理,并预先做好应对准备,从而将其对银行可能造成的负面影响降至最低。需要说明的是,该预警机制应该是动态的,需要实时更新影响流动性风险因素的变动情况,并根据最新的分析结果制定应对措施,从而保证应对措施的有效性,进而实现有效防控流动性风险的目标。
(四)提升盈利性风险的管理能力商业银行运营的最终目标就是追求最大的利润,因此管理好盈利性风险对保障其盈利能力来说至关重要。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利润来源就是贷款利息,部分商业银行的贷款利息收入甚至高达营业总收入的90%以上,而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贷款利息收入则仅占到营业总收入的55%左右。所以,我国商业银行必须积极拓展业务范围,通过创新金融服务多元化利润结构,从而降低盈利性风险;另外,商业银行还可以推出一对一的高端金融服务,为VIP客户提供个性化的金融服务。农业银行进行了这方面的尝试,推出了理财以及专项基金管理等服务,已经获得了不错的收效。这种多元化的经营方式还能够增强商业银行的市场竞争力,提高所占的市场份额,从而为后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赵雪飞、毕新华、陈太博:《商业银行加强风险管理水平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11年第11期。
[2]徐建卫、杨成元、于洋:《新形势下商业银行核心功能研究——基于风险管理的视角》,《经济研究导刊》2011年第9期。
(编辑杜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