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芳
【摘要】百余年来的“通变”论主旨,经学者分析研究不断发展。从“复古”学说到“继承”与“发展”,再到“变”与“革新”的论证思考,最后到近代“会同适变”学说的发展,经历了近百年的蜕变。
【关键词】文心雕龙;“通变”论;“通变”理论体系
《文心雕龙》是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有严密体系的、“体大而虑周”的文学理论著作,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对于《文心雕龙·通变》中的“通”与“变”,历来有许多学者进行研究。刘勰对“通”即师古十分重视,在他看来,继承是创新的前提,“变”必须先“通”。刘勰创作《文心雕龙》受《周易》的影响是毋庸质疑的,关于这方面的研究自黄侃开始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自90年代开始,有不少学者从《周易》出发,从词源学的角度对刘勰“通变”进行解释,尝试探索“通变”所包含的所有含义。詹福瑞对《周易》当中诸如“变”、“通”、“通其变”、“变通”等词条,逐一进行详细的深入研究分析,探究它们之间存在的差异。对于“通变”论主旨的解释,前人的观点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后人的研究,本文试图就前人对“通变”论的主旨研究进行简要概述。
一、对“复古”说的重新认识
“复古”说是流传最为久远的学说,是最早的“通变”主旨的阐释,正是由于刘勰“通变”论自身存在着局限性,才为“复古”理论的存在提供了可能,但坚持此观点的学者人数最少。纪昀的那句“复古而名以通变”开创了“复古”说的先河。许多学者就从传统文学着手,从传统观念里找寻“通变”的概念,并由此带来了“复古”学说。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20世纪60年代后,研究者们开始尝试用现代理念和方法诠释《文心雕龙》中“通变”的概念,正是由此“复古”说逐步开始没落。胡继华先生在《“会通”与“适变”:〈文心雕龙〉的艺术历史哲学》一文中认为“复古”的说法过于片面,不能直观的解释“通变”说。他认为“复古说”从根本上忽略了刘勰思想矛盾中的另一面,即“趋慕新声”,这就是对“通变”学说的整体性进行了割裂。叶继奋先生在《“还宗经诰”谈刘勰的通变观》中认为刘勰的“宗经”思想与初唐陈子昂、中唐白居易及柳宗元所提倡的文学“复古”运动是有异曲同工之处,是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深入研究的。并由此引申出“刘勰的‘宗经及其他诗人的‘复古都是吸取了孔子文学思想中积极进化的一部分”,这一观点从文学上说是较为符合刘勰书中的原意。也有学者认为“通变”论不仅仅是一个理论概念,它是可以作为指导思想运用到实际中的,“通变”的核心在于先通后变,在足够了解事态现状的情况下,谋求变的策略必须建立在现实的基础上。这种主张思想较为灵活,使刘勰的理论能在有限程度里具有开发性的发展前景。
二、“继承”与“发展”
1961年马茂元先生说在《通变》篇中发现了“通变”理论中的“继承”和“发展”因素,于是由此将“通变”的主旨解释为“继承”与“发展”。自此“继承与革新”说便慢慢发扬光大,拥趸者逐步增加,学说的研究不断深入。这一理论的支持者们认为“通变”的内涵就是要在继承传统基础上创造新声。进入90年代,学者们皆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不断探究继承与革新内容、范围之不同,之后,学者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只是在“通变”概念上做文章,而是将“通变”放在宏观的体系中去挖掘。吴予敏先生在对《通变》篇详细研究后,找到了研究的切入点:“设文之体有常,变文之数无方”,一篇有固定常用文体格式的文章仍充满变数,只有不断的研究创新,突破前人的成果,才能达到变化,否则,“通变”就一直是理论而难达到发展。近年来,许多学者意识到“通变”发展的重要性,不断提出新的观点,建议灵活运用“通变”理论,学者思想上的革新,意味着“通变”已经走上了发展的道路。
三、“变”与“革新”的辩证思考
“常变说”理论是刘永济先生在《文心雕龙校释》一文中提出了,他说:“所谓变者,非一切舍旧,亦非一切从古之谓也,其中必有可变与不可变者焉;变其可变者,其后不可变者得通。”回顾20世纪90年代以前众多学者的研究分析,关于“通变”的内涵是确定的,即“通变”为变化发展。此外,很多理论认识并没有清晰完整的思路,混淆“革新”与“会通适变”,“通变”与“变通”等。因此,后继的一些研究者决定从《周易》入手,从语源学的角度来深究“通变”的本义。《周易》中“通变”的本义强调“变”,刘勰将《周易》的“通变”理论引入到文学理论领域,由此可以看出,刘勰的“通变”也是主张革新的。石家宜先生在《换个角度看“通变”》中指出:“通变”等同于“通其变”,“通变”更倾向于“变”的内涵。而将《通变》篇放在《文心雕龙》一书的体系中也不难看出,“洞晓情变”的规律和途径才是该文主要探讨的内容。潘新华先生在他的《刘勰的通变理论与实践》一文中认同刘永济先生对刘勰“通变”论主旨的分析,且认为要强调“变”就存在着如何“变”的问题。认为正确的“变”不是想象意义中随心所欲的“变”,而应是在“通”的基础上的“变”。祖保全在《略论〈文心〉的常变观》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他立足于《文心雕龙》全书,结合“文之枢纽”“论文叙笔”、“剖情析采”中的常变结合的特征,认为《通变》篇也应具备常变结合、变中有常的思维方式。
四、“会通适变”的发展
“革新”说进一步发展逐渐成为了“会通适变”学说。这一理论的支持者大都不同意简单的用“继承、创新”来解释“通变”。蔡钟翔的《释“通变”》指出历来在“通”与“变”的问题上,研究者们所花的时间并不一致,由于“变”已经被许多人研究得很清楚明白了,所以他着重研究了至今概念仍然模糊的“通”,并指出“通”可以与“变”结合在一起,是对异质事物的贯通,但并不是继承前人的一切观点和内容。另外,童庆炳认为刘勰的“通变”是把文学放在运动变化中来考察的,“变”是“适变”,适应于时代文学创作变革所需要的“变”;“通”是“会通”,即让现时的文学创作与古典文学接“通”,以利于现时的文学创作。主张“继承与革新”说的学者大多强调“通变”的基本原则是望今制奇、参古定法。“会通适变”与之不同的关键点在于“凭情以会通,负气以适变”,强调的是作者对于前人的作品不要照搬照抄,一定是要根据自己的情感体验与古典作品进行感情汇通,用情感与情感进行交流。此外,一些学者也关注了“变”的范围,认为刘勰的“变”侧重于“文辞气力”,但关于“文辞气力”,学界仍在争论。
五、结束语
总之,刘勰提出的“通变”论,既阐述了在文学史发展过程中的“本于通而求乎变”的原理,揭示了它自身发展的规律性,又提出了如何应用“通变”的方法,这使得他的通变观在现在看来,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建设意义。作为一种理论原则,“通变”观具有涵盖古今、枢纽文则的品格,社会文化环境的日渐丰富完善,为“通变”论的研究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关于“通变”论的主旨可以根据前人的研究继续深入的研究下去。
项目名称:《文心雕龙》“通变”理论的继承与发展,项目编号:jsky2015009
【参考文献】
[1] 胡继华. “会通”与“适变”:《文心雕龙》的艺术历史哲学[J].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0,19(3).
[2] 叶继奋. 从“还宗经诰”谈刘勰的通变观[J]. 杭州教育学院学报, 2000(1).
[3] 刘永济. 文心雕龙校释[M]. 北京: 中华书局, 2007:360.
[4] 石家宜. 换个角度看“通变”[M].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1.
[5] 潘新华. 刘勰的通变理论与实践[J]. 湖州师专学报, 1995(2).
[6] 祖保全. 略论《文心》的常变观[M]. 齐鲁书社, 19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