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军 苑利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需不需要进行原生态保护,是每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人必须回答的问题。因为它直接关系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科学认定、科学传承与科学保护三大问题。本文将从什么是原生态保护,为什么实施原生态保护以及怎样实施原生态保护三个维度,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保护问题进行系统的阐述与说明。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原生态;保护
由凯里学院主办的原生态文化论坛已经整整走过5个年头。5年来,论坛在许多理论问题上都已达成共识,但在这个论坛的焦点问题上分歧犹在——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究竟还要不要进行原生态保护?
一种观点认为,世界在变,非物质文化遗产当然也会变。故而,原生态保护理念的提出无论在理论的建构上,还是在实践的操作上都不具有可行性。但也有人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最优秀、最纯正的传统文化基因,为确保基因的纯净性和稳定性,当然必须对其实施最严格的原生态保护。当然,作为唯物主义者,这些学者并不否认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时刻刻都在发生这样或是那样的变化。但在他们看来,这种变化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譬如将中国传统泥人改造成西洋雕塑,将工尺谱改造成西洋简谱,将唐卡改造成西洋油画,将土布上的吉祥图案改造成日本卡通画,都在求“变”,而“变”的结果又是什么呢?人们将“真遗产”变成了“伪遗产”,“真民俗”变成了“假民俗”。在变的过程中,我们丢掉了中国文化最纯正的基因,迎来的却是西方文化的大举进入。今天我们重提原生态保护,目的就是想让某些用西方文化同化中华文化的人悬崖勒马,保住中华民族的文化DNA。
一、什么是原生态保护?
要想知道什么是原生态保护,首先需要从什么是原生态说起。根据文化所呈现出的特有形态,我们可以将文化分为“原生文化”与“次生文化”两个大类。所谓“原生文化”,是指人类在历史上创造并以活态方式原汁原味流传至今的、未经任何改编、改造过的传统文化事项;而所谓“次生文化”,则是指那些在原生文化基础上产生或是自创出来的新型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所保护的不是“次生文化”,而是那些未经任何改造的、原汁原味的“原生文化”,特别是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历史上流传下来的最能代表当地传统的活态文化。
我们选择原生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不是“原生文化”优于“次生文化”,而是这些广受认同的“原生文化”具有更多的作为地域标志性文化的特质和传统文化基因的特性。一方面,它们像文物,本身就是当地历史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它们所具有的“基因”特性,也更容易为新文化、新艺术、新科学、新技术的创造提供更加真实的底色。中华文化要想长盛不衰,就必须保护好这些真正能代表本民族特色的原生文化。否则,新文化、新艺术、新科学、新技术的创造,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国家的文化安全就会因为资源的短缺甚至丧失而失去起码的保障。
要保护好原汁原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首先要把好遗产项目遴选关。遴选重点应该放在考察对象是否尚处于原生状态。如果已经被人为改编改造——无论改造者是传承人,还是政府、学术界抑或是商界,只要不再是原汁原味的东西,无论其艺术水平有多高,都无权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点,与只保护原生物种,不保护杂交品种的物种基因库具有天然的一致性。
为确保基因的稳定,一旦申报成功,继之而来的保护工作也必须在遵循原真性保护原则的基础上进行。坚持民间事儿民间办方针,充分发挥好项目传承主体的积极性,而政府则重点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监管与扶持。政府干预越少,就越能确保传承项目文化基因的纯净性、稳定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价值就是它的历史认识价值。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所含历史信息越多,也就越有历史认识价值。最少干预是确保原有基因不至脱落的重要手段。举例来说,一个民间舞蹈,如果原汁原味地保持了数百乃至数千年前的跳法,显然已经很有价值,如果它还保留了数百乃至数千年前的古老祭礼,或是还保留着数百乃至数千年前的古老舞服,其历史认识价值显然又有了一个更大的提升。也就是说,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价值是高是低,与它所包含之历史信息的多寡成正相关。历史信息越多,价值也就越高;历史信息越少,价值也就越低。只有人们都意识到了这一点,才会有意识地原汁原味地保护好各种历史信息,而不是通过自作多情的改编改造将它们随意抹去。
二、为什么一定要实施原生态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已经所剩不多的弥足珍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其稀缺之处在于,它是一种所剩不多的历史见证,具有无可替代的历史认识价值。所以,像“钻木取火”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尽管对当代社会的发展不会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但对研究人类文明发展史却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历史认识价值。而且与通过典籍、文物认识历史还有不同,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活态的形式原汁原味传承至今,其所传承技艺与技能尽管都是以“现在进行时”的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但实际上,它们无一例外的都是历史的产物,都可理解为历史的“真实的再现”。而且,与典籍、文物不同,这些遗产还可帮助我们还原那些典籍、文物所无法还原的历时性传统文化事项。如传统表演艺术、传统工艺技艺、传统节日或是传统仪式是很难被典籍与文物记录下来的具有历时性特点的传统文化事项。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价值是它的历史认识价值。但是,这个价值的存在必须以原汁原味作基础。如果已经被改编改造,不再是历史上的“原样”,当然也就不再具有历史认识价值了。将缓慢沉重的苗族舞蹈改成铿锵有力的“霹雳舞”,将侗族大歌改成美声唱法,尽管可能更符合当代口味,但对于我们了解这些民间艺术所蕴含的历史信息已经价值全无,保护也就失去了其应有的意义。这些事实告诉我们,要想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仅仅做到活态保护尚远远不够,还必须将它们原汁原味地继承下来并传承下去。要想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原汁原味的原生态保护。
三、怎样做才能真正实现原生态保护?
怎样做才能算是原生态保护呢?我们所说的“原生态保护”主要包括两方面内容: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自身实施原生态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在特定环境中形成的地域性优秀文化。在与特定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不断适应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存在方式。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地域文化的独特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由此形成了一套独特而完整的内容表达体系、形式表达体系和原料供给表达体系。要想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传承过程中不变味、不走样,就必须在内容、形式、材料三个方面严把考核关,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原真性。如果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这三个方面都能秉持传统,我们便可以肯定地说,这个项目是“真实的”,值得我们认真保护,认真传承。反之,如果这个项目在表现内容、表现形式、使用材料上大搞创新,并已经背离了原有传统,那么,这个项目就很可能因为不再原真而被《名录》除名。传承人必须明白,“原汁原味”是我们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终“底线”。文物保护的第一原则是真实性原则。这意味着我们所保护的文物“必须是真实的”,不真,保护当然也就失去了它的价值。同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原则也应该是“真实性原则”,如果不真,不是千百年传承下来的具有重要历史认识价值的“真东西”,我们保护它干什么?
当然,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还有不同。它们一个是“死的”,一个却是“活的”。是“活的”,就会有小的变动。就像每年杨树长出的叶子都会有小的不同,但你又不能不承认它们确实都是同一棵树上长出的叶子一样,同样一支山歌在每次演唱时,也会因环境、心境等方面的原因而小有差异。但这同样不影响你做出它们是同一首歌的判断。2003年之前我们在研究制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原则时,已经注意到了类似的“差异性”问题。故而,在当时我们并没有直接使用文物保护中的“真实性”一词,而是使用了在确保“真实性”的前提下允许非物质文化遗产略有变量的“原真性”(后来又有人称之为“本真性”)一词。
目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生态的破坏主要源自以下几方面因素:
一是传承人擅自改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生态造成的破坏。如传承人将客家山歌原有的5个音阶改为7个音阶,将唐卡中大慈大悲的菩萨改成绝世美女。二是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原有生态所进行的改造。如很多原汁原味、充满民俗风情的传统庙会一旦被政府接手,就会立马变成庄严肃穆的政府工作大会;三是商界介入。商界一旦介入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就很容易因市场的需要和利益的驱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大规模改编改造。如为迎合旅游市场需求,对传统表演艺术进行时长上的压缩或是表演风格上的改造;四是学术界介入。学界介入的最大问题,就是西方文化对本民族传统的改造。如原汁原味的中国泥娃娃很容易在学术界的介入中变成丰乳肥臀的西方美女。
(二)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存活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实施原生态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在特定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特定文化现象。要想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原汁原味,就不能不考虑对其赖以依存的原生环境实施整体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环境大致可分为两个大类:一是自然环境;二是人文环境。通常,非物质文化遗产所依存的自然环境很少发生变化,至少能影响到非物质文化遗产并使之发生巨变的自然环境的变迁,可谓少之又少。但这么说并不意味着没有,有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就是因自然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改变的。如随着三峡大坝的竣工与长江水位的提升,原来用于拉纤的原汁原味的三峡号子自然会因环境的改变而消失。类似的例子还会有很多,如在传统榨油技术之乡,许多榨油作坊都会因为河流流量的锐减,而被迫关门歇业。这种情况在现实生活中尽管并不多见,但一旦出现,很难逆转。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另一种环境是人文环境。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非物质文化遗产赖以生存的人文环境发生着巨大改变。这种改变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往往是致命的。如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草帽改布帽,传统草编技艺面临失传;一个上海外滩事件,使得许多传统民俗活动被迫叫停,踩高跷、划旱船、舞龙、舞狮这些依附于传统庙会的传统表演艺术被迫停演;一个旨在督促传承人改革创新的培训班,也足以让很多老手艺寿终就寝。实践告诉我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来说,保护好这些人文生态环境是十分重要的。生存环境恶化,再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传不下去。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政府的工作不是通过创造新环境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而是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本已熟悉的固有环境来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一点尤为重要。那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固有环境是什么?对于侗族大歌而言,鼓楼就是它的固有环境;对于行歌坐月而言,寡妇家就是它的固有环境;对于说书而言,茶楼就是它的固有环境。要想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保护好这些固有环境是不行的。如果固有环境太小,或是已经破烂不堪,已无法满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基本需求,将作坊加大,将茶座升级,都无可厚非。但是如果抛弃这些业已存在了数百年之久的老作坊、老字号或是老鼓楼、老茶馆,将石雕、玉雕、评书、行歌坐月、侗族大歌统统搬进军营般的传习所,或是把老艺人、老匠人统统赶到政府新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园,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容易因无法适应新的生态环境而拒绝传承。这与在美国草坪上养不活中国小虫子是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