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甫睿
摘要:生态文明是一种社会文化的总概念,是继人类五种文明之后的一种全新的文明,它必然包括从观念形态、社会建制到人与自然直接互动等必备內容。由于特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特有历史过程的影响,苗族是依靠粮食种类的多样性和不断变化获取食物的方式来满足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可延续性,形成了其特有的“无盖藏”文化。然而,这种文化传统已经逐渐消失,很多人甚至认为不值一提。但是,如果把苗族传统的“无盖藏”文化放在当今生态文明的视角下去解读,它却可以获得新的生态价值广阔的社会运用。
关键词:生态文明;无盖藏文化;生态价值
中图分类号:X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6)01-0002-07
一、苗族的“无盖藏”文化
任何一个民族都会采用不同的方式和手段以确保其民族文化能够长期稳定的发展。一般而言,农耕文化是靠粮食规模性和长时段的贮备去实现社会文化的延续运行,其生态智慧主要体现为农田的固定、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以及粮食贮存规模的扩大和贮存效益的提高。这就是所谓的盖藏文化。从字面上讲是指把粮食储备在大型的容器中,加上盖子以利于超长时期的储备,到必要时再取出食用。自从中国大地上建立了专制王朝,“盖藏”就成了国家治理的基础和依托,这便是农耕类型文化维系其延续性的典范。每个王朝都不惜耗费巨资修建大型的国家仓库,各级地方政府也要分别建仓库,小到每个村舍乃至每个家户,无不如此。国家设置仓库的目的是将通过税收手段集中起来的粮食,汇集到仓库中,作为支撑国家正常运行的物资保障。
但是,这样的“盖藏”在以游耕类型文化为基础的苗族地区却根本不存在。据《苗防备览,风俗考》记载:“若村堡坚壁以待,野无所掠,(苗民)所携米粑不过足供二三顿。食毕,不能久逗留矣。故谚曰:苗人离窠,不能逾百里;攻城,不能过三日。”“然苗寨本无‘盖藏,如遇大兵扼要以守,时以偏师扰其耕种,粮糗既尽,自然坐困。”苗民的所有后勤保障仅是几块熟食而已,最多供两三天食用,这一描述正好切中了苗族文化本无“盖藏”这一实情。苗族传统文化属于典型的游耕生计,由此可见,苗族文化的游耕样式确实呈现为“无盖藏”这一特色。而究其原因笔者大致归纳如下。
苗族人民实施的是“亦种亦收,即收即用”,种植的作物种类繁多,因而整个苗疆内基本上都无需储积。苗民家里也没有专供储备的器具和场所,但他们并没有天天挨饿或者随时面临断炊的危险。事实上他们吃得饱吃得好并不靠粮食储备,而是靠不断地变化食物种类,随季节变化消费时令食品,来确保其食物的持续稳定供应。由于苗族实行的是无盖藏的生计方式,他们没有明确的主粮,其粮食来源包括了刀耕火种收割的十多种粮食食材、打渔、狩猎一采集、喂养牲畜等获得的辅食;特别是由于苗族住区的流动性,苗民迁徙到异地后不一定靠种地,而是靠狩猎一采集为生。这样获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都比单靠种植获得的食材种类都要多,他们也不靠储备食物来度荒或救灾,而靠迁徙去防灾和减灾,因而储积食物对苗族的生活而言意义不大。苗族由于实行“无盖藏”的生活方式,其食物种类必然丰富,但是,每种食物的收获数量却不大,而且不均衡、不稳定。这样便给食物的储藏提出了苛刻的技术要求,而当时苗族的社会发展水平无法解决这一技术难题,捕到的鱼不及时吃光就得烂掉,捕到的野兽不及时吃掉也要腐烂,采集到的野生植物,需要的贮藏装备千差万别,如蕨根、葛根等都有其各自不同的储存方法,无法达到这样的技术水平,这也是苗家过着“无盖藏”生计的原因之一。此外,苗族食物来源太多太广,一个家族如果不及时消费食物,食物就会变质,因而在食物多的季节反而要召请其他家族成员一起分享,家族之间相互支持以确保食物供给的均衡性。
此外,苗族地区的土地资源主要有水田、旱地、轮歇地、林地、草场、柴山等,其比例和结构在各地虽有所不同,但多数认为改性的生态系统多样并存却是整个苗族地区的通例,只有维持这样的生态系统复合格局才能满足多业态生计中不同生计项目的特殊需求,同时也正好迎合了生态文明的发展需求。然而,这种传统文化由于各种原因已经逐渐消失,甚至已被遗忘,但是,当我们再次将它提起时,很多人都在怀疑它在当下的可行性与现实价值。在倡导生态文明的今天,笔者看到了它对新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因而,本文将从生态文明的新视角对其现有生态价值进行全新解读。
二、什么是生态文明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十六届中央委员会报告的决议》中首次将“建设生态文明”纳入基本国策,其表述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可再生资源比重明显上升,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基于这一概念的提出,国内外对生态文明的实质与社会定位展开了多视角、多学科的研究,国外逐渐接受了“生态文明”这一理念,而国内的相关研究内容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沿,涉及到了“生态文明”的提出背景、实质以及影响等方面。
首先,对于“生态文明”的理解,我们千万不能混淆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文明”的界限。生态文明建设只是当前行动的指导纲领,是一个艰难的探索过程,也必将是一个相对漫长的历史过程,其最终目标就是要实现生态文明。所以说,生态文明建设只是一个过程,而生态文明则是一种全新的社会形态。国内很多研究者从工业文明的视角和思维定式去看待生态文明,依然不能真正把握生态文明的实质。但也有学者提出全新的理念,比如杨庭硕教授认为,生态文明是继“狩猎采集文明”“游耕文明”“游牧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五大文明之后的第六种文明。其中,工业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极为深刻,人们在尽力实现生态文明的过程中很难走出工业文明的藩篱。因而,我们一定要认清工业文明的核心价值,即为提倡个体效应、追求利益最大化、以营利为目的运行方式去驱动社会的发展以及忽视整个自然界与社会的协调发展。然而,生态文明一定是以人为本,以生态属性为转移的社会运行方式,这种实质性的转换必然带有全局性、系统性和彻底性。因此,生态文明核心价值则在于注重群体效应,促进人与自然的协同进化,以生态安全为驱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尽量降低物质、能量的消耗。生态文明是一种社会文化的总概念,它必然包括从观念形态、社会建制到人与自然直接互动等必备内容,一旦实现,不仅仅只是属于中国的,它理所当然属于全人类。
其次,基于上述对“生态文明”的全新认识,要想真正实现“生态文明”,我们还得以国家宏观调控为基础,全面掌控和了解全国生态资源,分别实现生态报偿机制、保证粮食安全、规避生态脆弱环节。要做好这些工作,显然需要从历史上已有的各种文明形态中吸取精华,其中,自然也要包括从苗族无盖藏文化那样的游耕类型生计中取其精华。对此,将在下文展开进一步说明。与此同时,对苗族的无盖藏文化的不足也必须加以扬弃。执行“无盖藏”文化的苗民所进行的生态维护本身就具有局限性,他们只能对有限地区实施符合对他们自身有需要的生态维护。而这一生计方式与在全国范围内实现精准控制和全局性生态维护的要求相比,其间显然存在着天壤之别。因而建设生态文明,简单的仿效显然是没有意义的,更需要的则是实施全国性监管,以实现统筹性维护,以确保全国生态的总体性安全。在这个问题上,国家的宏观调控必不可少,全国各族人民的广泛参与必不可少。
最后,由于生态文明是针对工业文明的负效应而提出的全新概念,首当其冲就是需要尽可能消除工业文明核心价值派生的各种负效应。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要全盘否定工业文明的价值,而只是扬弃其糟粕而已。相反,工业文明的精华恰好是生态文明必须继承和发扬光大的精神财富。比如,工业文明建立起来的现代科学体系、现代化的交通设施、现代化的制度保证等等,不仅需要继承,还需要创新。上文所提及的,要对全国生态动向实施精准监管和有效调控,就这一意义上说,工业文明建立起来的的现代信息网络体系,恰好是必备内容,没有这些全国信息的协调与监控,生态文明是绝对做不到的。总之,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辩证统一对待,并且在这样的基础上去实现人类全新的生态文明。
三、苗族传统“无盖藏”文化的生态价值
(一)提供生态报偿的交易产品
工业文明背景下的工业生产与经济开发是把自然环境隔离开来,在人造的环境里进行生产,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和企业,争取利益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它就是一个单一的生产单元,而在这个生产区域之外的事情他们一概不负责任,生态环境不仅没人维护,甚至相应的法律和道德观也处于缺位状态。这种隔离自然的生产方式还会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导致人与自然的极度不和谐。然而,在过去农业文明背景下的农业生产,以社区、村寨或部落等为单元,它不仅是一个生产单元,同时还将生产、生活、娱乐、祭祀、消费、生态维护等融为一体的,所以,在生产的同时还兼顾了其他方面的利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很难出现人为的生态灾变。这样看来,工业文明明显忽视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谁来进行生态维护。工业文明接管前的生态环境肯定比工业文明时代要强。那么,这个责任又由谁来承担?正如我们不能在买谷子时只注意谷子的价格,而不注意到农民在种地时还要维护农田,维护生态。马克思认为所有的商品都是价值和使用价值的结合。今天,我们进行生态文明建设需要全局性的生态维护,所以,我们需要把原来漏算的价值和使用价值重新加以计算,把生态维护的劳动投入和使用价值纳入商品,纳入国家大政,否则,生态文明无法实现。要解决这样的问题,就必须实现生态报偿市场化。中共中央国务院2015年5月5日正式颁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该文件明确指出,必须加快“生态补偿”的市场化运行。这就意味着“生态补偿”的市场化运行已经正式启动。就目前而言,要尽快实现生态报偿的市场化运行就必须选定那些容易实现生态市场交易的项目,比如水土资源服务交易、生物多样性服务交易和碳汇服务交易。这里,笔者仅仅就苗族传统“无盖藏”生计方式是如何提供三种交易产品进行简要论述,而涉及三种交易的方式、手段、计算标准等实际操作性内容暂不讨论。
1.稳固水土资源
水土资源维护的目的就是让尽可能多的大气降水,尽可能长期滞留在高海拔区段,以满足陆上生态系统生命所需的水资源补给;对地表土壤而言,同样希望将已有的土壤尽可能滞留于高海拔区段,滞留时间越长,越有利于山区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优化。
进入热季,苗民开始了田间劳作,以补充粮食供给的不足。苗族地区的耕地山地比水田要多得多,因而适应于种水稻的农田很少,他们种植山地主要采用刀耕火种,先将植物砍到,然后放火焚烧,农作物就直接种植在山坡上,“居山,种杂粮食之”。耕地如果已经种植三四年后就需要停止实施轮歇,转到其他地段去实施刀耕火种。耕地轮歇几年后,地表的植被恢复得十分茂密后,这块轮歇地又可以再次实行刀耕火种。一般而言,峰丛洼地的石山山脊地段土层薄,地势高,地下水位低,无法支撑高大乔木的生长,只能孕育出疏树草坡,这便是他们用来刀耕火种的场所。但是,苗民在耕作时并不使用牛耕,“耕者不用牛,用钱镈代犁,耰而不耘”。文中所提到的“钱镈”是一种类似于耒耜的小农具。这种农具根本不能翻土,其用途仅止于在地上凿一个小洞,以利于下种而已;而文中的“不耘”是指简单整地而不实施翻地中耕,种上以后不加管理,任其自然生长。凭借这种方式尽可能抑制了土壤流失,再辅以火焚,加快成土速度,缓解土壤的稀缺,改善土壤肥力,最大限度的减少了环境的压力,人与环境相互适应,最终达到和谐共生的程度。植被的茂盛,加上苗民精心维护的藤蔓植物,都可以最大限度地将水资源储存,用以防治水土流失带来的巨大隐患。
2.充分储存碳汇
碳汇(Carbon sink),主要是指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多少,或者说是森林吸收并储存二氧化碳的能力,一般包括森林碳汇、草地碳汇、耕地碳汇和海洋碳汇。碳汇交易是一项正待酝酿和试运行的虚拟交易。现在国际交往中,中国要支付高额的碳汇交易费,比如我国销往欧洲的电子产品需要附带缴纳污染清除费。截至目前,全国已经确定了7个碳汇试点,其中国家林业局在浙江华东林业产权交易所正式启动林业碳汇交易试点,阿里巴巴集团以18万元购买了1万吨林业碳汇指标,成为全国购买林业碳汇的第一笔交易。尽管,目前自愿接受碳汇交易者寥寥无几,但大家接受这一交易,在中国境内普遍实施碳汇交易是迟早的事情。
森林资源一直以来,无论古今,都是人们所关注的。当然,不同地区,不同环境,森林资源存在很大的差异。苗族地区植被茂密,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关于森林中林木的种植技术,林木资源的综合利用,苗民们都有其独特的技术和思路。一开始就种植有地下块茎的藤蔓类和匍匐类植物,让这样的植物先将表土和基岩覆盖起来,然后再引种蕨类和苔藓类植物的孢子,等到地表基本覆盖后,再引种合适的乔木。由于林地是鸟兽们首选的栖息地,鸟兽众多,所以有时定植乔木选种完全是借助于鸟兽,鸟兽总喜欢在越冬时将各种草木种子藏于岩缝或荒草丛中,来年春暖时,鸟兽吃剩的种子便会及时萌芽。或者说未被鸟兽消化而直接排出体外的种子也可作为树种培植。收集这样的种子成活率高、成本低,所植树木也容易适应环境。主要树种有榕、楠、栎、青岗等,苗民对林木的应用具有综合性,有的林木可供粮食供给,有的林木则可用于柴薪燃料、建筑材料、家具材料而成为重要的外销产品,从而获取经济利益来满足日常生活所需。从今天看来,农民一旦获得林木和林地的所有权,由于森林经营周期长,在短期内很难从中获得经济效益;但是,如果能使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价值化,实现森林碳汇交易,那么,苗民的林业经营便可以帮助实现大量碳汇积累,农民和企业达到双赢,实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从而尽快推动生态文明的实现。
3.维护生物多样性
首先,地球生命体系着生的地球表面无机世界本身具有非均衡性,如果想要充分利用不同形态和种类的无机物质和无机能就必须依靠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并存;其次,地球表面的无机物质和无机能又具有可变动性,而且变动频率和幅度缺乏规律性,很不利于地球生命体系的正常延续。然而,生物物种的多样性并存便可以顺利度过难关,只要是在众多生物物种中有一部分能够存活下来,都可以使生态系统保持活力;再次,生物物种多样并存可以刺激地球生命体系自身的发展,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可见,从整体上来讲,维护生物物种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能够稳定延续的关键,也是实现生态文明的必要手段。而在维护生物多样性问题上,苗族传统的“无盖藏”生计方式当中最突出的内容和表现,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和由此而形成的文化氛围注定他们选择的是生物多样性的维护。
苗族的旱地作物包括各种燕麦、养子、红稗等,由于水田少并未大规模种植水稻,据康熙《贵州通志》载:“(苗族)所食多麦稗杂野蔬。间有稻皆储以待正供,或享宾。”而且,一般旱地作物并不像农业生产那样,一块地只种植一两种作物,这种旱地往往是将燕麦、养子、红稗和天星米等多种作物混合种植。众多作物中,小米和红稗的种植最能代表游耕特点。他们在秋季百草结实前砍掉杂草,目的在于减少杂草在来年的萌发率,然后在春季将砍下的已晒干枯萎的杂草烧掉,经过火烧的土地变得松软,不翻地,利用地表草木灰作肥料。
此外,苗民对林木的种植其实都属于混合种植,绝不是单一树种的种植,甚至还可以套种很多其他粮食作物,真正做到了以短养长,满足苗民日常所需,随时要用,随时可取,以野生活态的储备方式存在,兼顾了生态环境的维护,实现了耕地与林地的兼容;林地又可以用来放牧,满足牲畜的饲料来源,又是苗民们狩猎的集中地,从而实现了林地、牧地、狩猎场地的兼容。林木的种植为苗族乡民们提供了巨大而丰富的资源宝库。
而在工业文明时代,为了高产,不顾属性、环境而实行单一种植;为了炼钢炼铁等以经济利益为目的的活动而不惜将森林砍伐殆尽,不仅造成了城市环境的恶化,而且给整个生态系统造成了致命的破坏。显然,这对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相矛盾的,而且造成的是毁灭性的后果。而上述苗族林木利用方式,恰好相反,兼顾了农林牧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保护了森林资源,降低了物质能量的消耗,而且,又没有违背动植物的自然生长规律,在结合利用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各种生物的优势,维护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的完整性,正好迎合了生态文明所要达到的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目的,其效果可以真正实现以生态为驱动的生态文明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
(二)保证粮食安全
在工业文明背景下,人们总是为了实现个体利益最大化,成本最小化,通常进行现代化的批量生产,使得产品单一化,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往往不惜牺牲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利益。而生态文明它所关注的并不是某个个体的具体利益,而是从整体上兼顾全人类全社会的的利益。有人预测,到2050年,全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这就意味着人们对食品的需求是现在的2倍,人们会面临食物的严重缺乏。面临如此的粮食安全问题,人类应该改变思路。其实,可以作为粮食的食物有很多种,并不仅限于小麦、稻米、玉米、土豆等。如今有专家提出建议:森林就是一个巨大的粮食宝库,可以帮助人们度过饥荒,提供粮食保证。
其实,曾经靠狩猎采集为生的苗族早已过上了这种靠森林度日的生活方式。苗民由于无盖藏,必然尽力扩充食物来源种类和获取食物的方式以确保食物供给的充裕与稳定。我们知道,苗族传统历法将一年分为冷、热两季,冷季大致从秋分以后至来年春分,热季则为春分到秋分的时间。而在古代,苗族一般在冷季分散狩猎一采集,热季时则按家族团聚,从事刀耕火种。《百苗图校释》有云:“每春猎于山,所获禽鸟必荐祖。”这里所指为东苗冷季主要从事的生产活动就是狩猎采集。如果遇到灾害之曰,便跑上山去采集筹措食物,甚至是直接呆在山上一段时间以度过灾荒。据《苗防备览,风俗考》记载:“岁歉,入山采蕨、葛根,漉粉充食。比春作,复还其家焉。”每到天灾农作物歉收的年份,山民们入山挖掘蕨根和葛根等一类植物,通过用水冲洗过滤的办法提取淀粉充饥,直到来年春天才返还家中,可见,山上充足的食物足够他们采集取食,即使遇到了荒年也衣食无忧。然而,我们并不是说要求现代人都跑去森林,像原始人那样捕捉野兽,或是跑到山上呆上几个月不复还,而是,这种生计方式可以给现代人很多借鉴,从森林直接获取粮食不仅可以解决人类的燃眉之急,更重要的是协调了粮食补给兼顾了整个人类的切身利益。
这里以葛根为例加以说明,其实,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对葛藤的利用是长久不衰的,直到现代很多民族还在种植和利用葛藤。《苗防备览,风俗考》在描写苗地生态环境时有写到:“溪旁石驥多小白毛竹丛生,胶葛倍形深险。”胶葛生长得如此茂盛,难测其深浅,以致于行军时需倍加防范。对于苗族而言,葛这种植物浑身是宝。花可以用来养蜂,葛藤开的花可作为重要的蜜源植物加以利用。葛藤的叶子可以喂养牲畜,特别是作为山羊饲料去加以利用。葛藤可以提取纤维,用作衣服和造纸的原材料,苗民历来就有织布和穿葛布的传统:“今亦男耕女织。女工纺织,其布精细,入市,人争购之。”“女子善纺织棉、葛二布,其葛布颇精细,多售于市”。最重要的是,葛藤的地下根块含有丰富的淀粉成分,是实行半野化种植和采集的特种粮食作物,因而苗民不仅要有计划地补种移栽还需要精心维护,使其广为滋蔓,以备随时采集之用。杨庭硕教授在《中国西南少数民族本土知识在当代粮食安全战略决策中的利用价值例举》一文中有提及“葛根也像桄榔木那样可以活态储存在地下,而且葛根不会过熟,种活了一株葛藤后它可以年年生长,甚至长到10-20年也没有关系,只不过它的葛根长得越来越大,产量越来越多而已。这样的葛根可以年年发芽、开花、结果,但是葛根的重量不会减少,只会增加”。可见,葛藤易存活,具有很强的隐蔽性,无需另建仓库储存,节省了巨额存储投资,种植、管理、维护费用低,产量很高,又不与其他粮食作物争地,可以避免任何形式的人为干扰和破坏。“更神奇之处还在于,对葛根而言可以做到部分取食,将葛根的下部食用以后,只需要对葛根的切口用生石灰或者草木灰消毒,重新埋入地下葛根还能继续生长,这更是其他粮食储备手段无法替代的优势”。
林木资源一直以来,无论古今,都是人们所关注的。苗族地区的很多林木资源比如桄榔木,也可以作为一种重要粮食而加以利用。晋嵇含《南方草木状》云:“桄榔,树似拼榈实。其皮可做绠,得水则柔韧,胡人以此联木为舟。皮中有屑如面,多者至数斛,食之与常面无异。木性如竹,紫黑色,有文理。”桄榔木从种植后的第五年开始,树干的髓部就开始储备大量的淀粉,到第十年时,髓部储藏的淀粉可以达到100-150公斤。这种植物在不打乱其他粮食作物的条件下,以活态的方式储备大量的食物,无论是按产量计算,还是按投资成本计算,均超过水稻,如果普遍种植则可以防范粮食短缺。而且,当地居民可以随时随地取用,这就免除了长途运输、长期储存的麻烦。所以说,桄榔木作为粮食安全的备用物种比起一般粮食作物来毫不逊色,不与其他粮食作物争地、争劳动力,为苗民们提供了很好的天然粮食储备。当然,苗民对桄榔木的利用也是综合性的。其树干极为坚韧,挖掉髓部的淀粉后所形成的筒状树管既可以做为珍贵的木料使用,又可以作为渡槽、容器、武器使用;叶柄的纤维甚至可以作为纺织原料使用;最难能可贵的是,桄榔木嫩芽可以当做蔬菜食用,而其髓部不用加工就可以直接喂养牲畜等等,这里就不做一一细说。
(三)规避生态脆弱环节
所谓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是指在一个能够长期稳态延续的生态系统中,受到人类活动的干预和冲击后,最容易蜕变的那些生态构成要素,随着这些构成要素的蜕变,还必然引发其他要素的牵连性蜕变。这样的构成要素,对相关的民族文化而言,就属于该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人类的社会活动必然具有能动性、针对性和适应性,在这一过程中生态脆弱环节往往受到忽视,不易被人发现,人们只能不断地去适应、去调整、去总结经验教训。因此,在长期的经验积累下,必然总结出一套与所处自然和生态环境相融合的农业耕作方式。实现生态文明,必然要求解决不断出现的生态灾变,而发现生态脆弱环节和规避生态脆弱环节也就必然成为治理生态灾变的关键环节。在这一个环节上,苗民的“无盖藏”生计方式的众多内容都提供了重要参考。
苗民一直关注和维护藤蔓植物的稳定存在,其实是对该地区生态系统的脆弱环节做到了有效规避。苗族山区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脆弱环节就是地表若没有藤蔓植物覆盖,基岩上发育出来的苔藓层必然因为阳光直射而枯萎,进而导致基岩的大面积裸露。随着超常高温的出现,就会导致地表温度升高和水资源无效蒸发浪费,即使原先已经长大的乔木也会因为高温辐射和脱水而枯萎,甚至造成严重的石漠化现象,使得整个生态系统的稳态延续无法持续。杨庭硕教授在《中国西南各少数民族本土知识在当代粮食安全战略决策中的利用价值例举》一文中曾经提到在喀斯特山区和干热河谷地表的无序增温以及派生出来的地表脱水,都是由于缺乏藤蔓植物庇荫所造成,因而,在石缝中种上葛藤等藤蔓类粮食植物,便能迅速在地表蔓延形成保护层,可避免基岩被太阳直接照射从而达到降温的目的。苗民精心维护的葛藤就是一种典型的藤蔓植物,如果我们现在不断扩大葛藤以及其他藤蔓植物种植面积,就可快速覆盖基岩表面,规避该地区的生态脆弱环节,从根本上治理石漠化灾变,而且不会改变原有生态系统,以本地生态系统为基础,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同时又可兼顾人类自身利益,对于实现目前所倡导的生态文明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小结
生态文明的实质是要在人类已有的狩猎采集文明、游耕文明、游牧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的历史积淀基础上,通过对工业文明负效应的反思,对人类已有的文明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去创建全新的第六种文明,也就是“生态文明”。就目前发展而言,生态文明的基本要求就是实行对生态的市场化交易,保证粮食的充足供给,规避生态脆弱环节。如果努力恢复或借鉴苗族的“无盖藏”文化,不仅可以确保苗族的粮食供给,从而保证苗族的生存与繁衍,而且这是苗民高度适应环境和保护环境的能力体现,可以使苗民能在生态服务市场化交易中获得重要地位,从而促进生态文明的实现。所以,生态文明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也需要其他文明形态的支持,不断取长补短,才能谋求全人类的福祉。
[责任编辑:罗康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