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 华 刘亚明(盘锦日报社,辽宁盘锦124010)
晚报文化副刊如何接地气
——兼谈辽河晚报文化副刊的特色
夏华刘亚明(盘锦日报社,辽宁盘锦124010)
新闻招客,副刊留客。但近年来,受新媒体冲击和报业市场自身调整,各地晚报大多在减版或改刊。因为文化副刊不是直接反映新闻事实,在一些报人眼里变得“可有可无”,所以在众多专版中,首当其冲被缩减的就是文化副刊。文化副刊还能不能“留客”?怎样“留客”?近年来,辽河晚报《大泽地》文化副刊做好“接地气”这篇大文章,不仅仅使文化副刊成为“招牌”,还成为“品牌”。在2015年辽宁省新闻“名版名栏”评比中获一等奖,也是唯一一个文化副刊版面一等奖。
笔者在考察辽宁省及东北地区部分晚报文化副刊生存生态时,总结发现不外乎以下几种类型:(1)有的晚报当初做文化副刊,是以广告为“指挥棒”,广告多了要扩版,但广告增多只是季节性的、临时性的,随着广告减少,文化副刊也就销声匿迹了。(2)部分晚报办刊力量不足,没有专业的编辑人员、雄厚实力的专家队伍和写作队伍,或认识不足,文化副刊一直未得到足够重视,在版面上没有体现。(3)部分晚报的文化副刊还在出版,但版数却在缩减,有的甚至仅有一版在苦苦支撑。(4)纯文化类副刊存在不多,多数为休闲娱乐类。
通过考察发现,文化副刊并不是没有读者,而且这些副刊读者是晚报“铁杆粉丝”,他们是晚报美誉度的宣传者,缩减文化副刊无异于失掉读者,还会产生连锁反应,使报纸尴尬的订阅量“雪上加霜”。
辽河晚报在做好“新闻招客”的同时,坚持“副刊留客”,通过《大泽地》文化副刊的吸引,与读者形成良性互动,让读者对辽河晚报产生持久兴趣。
1.副刊不“副”,定位上接地气——牢记使命,坚守晚报文化副刊的责任与担当。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①也是一个地区不可或缺的竞争力所在。辽河晚报在办《大泽地》文化副刊过程中深深体会到:第一,要扎“根”。读者、作者是报纸的“根”。副刊编辑应该尽量为读者、作者创造更多的参与机会、亮相机会,让他们感到报纸是他们自己的家园。惟有如此,副刊这棵树,才能“根”深叶茂花红,长成参天大树。第二,要校“标”。晚报文化副刊的改革势在必行,但绝不可以信马由缰,甚至粗制滥造,更不能随意跟风、不定性,要有自己的标准。第三,要捋“脉”。作品是副刊的“脉”。编辑要不断进行版面策划,征集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样才能提高读者的关注度和作者的参与性。但版面策划应服从、服务于晚报的整体定位和副刊的“地域”定位。要特别注重本土文化的抒写,盘锦是湿地之都、全国十大最美湿地之一,是全国著名河流辽河入海的地方,湿地文化是盘锦地域文化的核心和母体,衍生了其他文化。辽河晚报文化副刊名之《大泽地》,可见其对地域文化的坚守责任与担当。从这个意义上说,副刊不“副”,也是报纸“主打”产品,而且成为了特色产品。
2.副刊不“单”,内容上接地气——深入调研,树立编辑大文化副刊理念。当今,人们生活、工作节奏的加快和内容的丰富,给晚报及文化副刊的发展提出了艰巨的课题。研究晚报的办报方向,如何大视野、多维度地倾听读者意见,提高晚报品位和竞争力,特别是通过文化副刊吸引更多读者的关注眼球?辽河晚报走访社区、学校、机关、军营,一是努力地多领域了解他们对晚报文化副刊的要求,下发征求意见函、走访,定期了解读者对办报的意见;二是研究如何在晚报文化副刊增加更多的“营养”和“知识”,并将“趣味”和“快乐”于一体;三是树立三个大文化副刊编辑理念:(1)不能将文化副刊单纯地定位在“消闲”。(2)雅俗共赏、形式多样。所刊文章要时代感强、生活味浓、篇幅短小。从形式上既要有文化新闻,又要有文学作品,还要有歌词歌曲欣赏,及漫画收藏、雅趣点拨等。在文风上提倡雅俗共赏,既要让读者从中得到审美的愉悦,又不能离读者太远。(3)突出地域特点。重点推出满足各方需求的版面,从内容上有,如《行走盘锦》通过记者深度探访分专题分角度介绍盘锦地域文化,《城市档案》找准时间节点报道盘锦历史人物和事件,《泽地听风》为文学作品展示专版;辽河晚报每周四定为《大泽地》文化副刊出版日,确定每期3至5个版面。一份晚报能够及时、全面地反映人们对地域文化的热切关注,腾出更多的版面,以各种形式宣传地域风情和地域精神,在全国晚报也是鲜见的。
3.副刊不“板”,形式上接地气——精心谋划,循序渐进推出读者喜爱的文化副刊栏目。好的策划,是传播媒体保持经久不衰生命力的前提和保证。辽河晚报《大泽地》文化副刊在感性上培养亲近诗的感情,理性上明确诗歌传承的任务,既有鼓励又有鞭策,对此,广大读者寄予厚望。日常编辑工作中,辽河晚报坚持以地域文化为主,编排了每周对盘锦诗人诗歌的一期评论,不定期同题诗赛,擅长不同体裁作者的采风擂台赛,盘锦作家散文作品展、散文诗作品展,小说连载以及藏品鉴赏、歌曲赏析和书画评价等版面。盘锦写作者们在默默地支撑着盘锦文化的一片天空,他们在高雅文学的坚守中发出了与辽河晚报共同提高的声音。
4.副刊不“浅”,活动上接地气——立足本地,发掘盘锦创作潜力,活跃地域文化。坚守文学精神与开拓盘锦元素是盘锦文学离不开的话题。辽河晚报在表达地域文化方面任重道远。盘锦文化的积淀,不是一家媒体或一份报纸的事情,需要多方呵护、合力助推和时间的检验。当然,更不是几期、几年《大泽地》文化副刊所能完成的使命,唯在坚持长久。
主题不变,形式常新。岁月源远流长,辽河晚报《大泽地》文化副刊“同题诗”曾以端午、父亲节、七一和“泽地听风”“美丽乡愁”作为诗歌写作的基本蓝本,客观上为传统文化的回归、寻找根文化写作起到了推波助澜作用。通过写湿地家园、写人生、写爱情,写2300多年前的屈原,写伟大的父爱,写纪念党的文章,写城市新变化,将个人独特、复杂、深沉的情感全部揉进文学作品当中,既迎合了读者需要,也推出了一批写作新人。《大泽地》文化副刊还在采风活动中别出心裁地邀请诗人、歌词作者到辽河绿水湾景区采风,有意推出诗歌、歌词“擂台赛”,然后各推举一“领军人物”互评对方作品,活动特别有趣,互不相让,推出了不少各具特色的作品,从不同角度展示了辽河口地域文化,也提升了景区文化品位。甚至在全市人民关注的“两会”期间,都能用诗歌反映城市新变化,让人耳目一新,而不仅仅是相对严肃的报道。
5.副刊不“滞”,互动上接地气——理晰方向,通过多种方式及时有效与读者作者专家沟通。文化副刊的读者有多少,作者有多少,专家有多少,怎样才能吸引?这是必须面对的课题。一个策划的推出必须经过深思熟虑,既要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要体现地域文化特质,更要落到市民生活上。这也是文化副刊的活力所在。因此,经营文化副刊,不能忽视与读者、作者的联系,不能缺少他们的热情参与。我们充分利用各种人脉网络资源,通过辽河晚报QQ群、电子邮箱、微信群、盘锦文学论坛、笔会和聘请特约编辑等方法,共同谋划和推出读者喜爱的文化副刊栏目。在办报中,辽河晚报特别注重专家队伍的作用,集地域文化各方面的专家,他们既是文化副刊的策划者、作者,也是强有力的宣传者,是朋友,是“定海神针”。
辽河晚报《大泽地》文化副刊通过出版运行,得到以下启示:
1.文化担当,才能作为。辽河晚报赶上了好时候。盘锦市委市政府重视文化建设,2015年在辽宁省各市率先完成文化定位——辽河口文化。内涵丰富独特的定位,为晚报文化副刊发展提供广阔空间。盘锦市委宣传部指定辽河晚报《大泽地》文化副刊为辽河口文化的主要宣传载体。辽河晚报成为城市文化的“风向标”,并非“可有可无”,在盘锦形成了解地域文化看辽河晚报的新常态。
2.尊重规律,创新形态。新形势下,“新闻招客,副刊留客”没有过时,看是否按规律办报。尊重规律,不等于生搬硬套。地域文化最能深入人们内心,正因有了有创意的《大泽地》文化副刊,辽河晚报提升了更好的声望,增加了更多的固定的读者群、作者群。在本地文化系统各单位,每期《大泽地》文化副刊都会在内部展示,更有读者、作者专门订阅收藏,还有的退休读者专门去单位、去图书馆看辽河晚报。域内外各微信公众号还会经常转发。与《辽河口博物馆》微信公众号成为合作伙伴。
3.从“特色菜”到“招牌菜”,叫卖声响。辽河晚报《大泽地》文化副刊对地域文化的挖掘,做出了特色。在特殊节令,辽河晚报“化零为整”,用新视角出版的《回“家”过年》《开海节》《风·辽河口(插秧节)》等主题特刊,强烈的内容和视觉冲击力,让人一饱眼福,带来心灵的愉悦。而且形成了一套模式,文化副刊的“特色菜”做成了晚报的“招牌菜”,叫卖声响,“卖”出了文化效益,“卖”出了广告效益。盘锦旅游等部门主动要求把宣传与《大泽地》合作,做全年宣传。辽宁文史馆、辽宁档案馆还专门收集了《风·辽河口》特刊。何乐而不为?不为何乐?
①参见2011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责任编辑单丽娟)
G216文献标识码:A
1672-8254(2016)05-0137-02
2016-04-22
夏华(1972—),男,盘锦日报社副总编,从事报纸出版与研究工作;刘亚明(1963—),男,诗人、诗评家,辽河晚报专栏作家,从事文学创作与鉴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