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志田
(东港市森林资源保护局,辽宁 丹东 118300)
刍议东港市海防林建设对策
单志田
(东港市森林资源保护局,辽宁 丹东 118300)
摘要从东港市的实际情况出发,按各区域的地理位置和立地条件把东港市划分为北区、中区和南区,针对各区域海防林和建设现状功能特点提出对策,以期为东港市的沿海防护林建设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东港市;海防林;建设对策
东港市地处辽宁省东南部,南临黄海,东依鸭绿江,隔江隔海和朝鲜半岛相望。境内江岸线(边境线)23.85 km,海岸线93.5 km,全境东西极长83 km,南北极宽38 km,陆域面积2 396 km2,海域面积3 500 km2。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全球气候的变暖,东港地区极易遭受台风、冰雹、暴雨和海煞等自然灾害侵袭,一旦发生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巨大。营造海防林是抵御台风、冰雹、暴雨和海煞最为有效的手段。东港市海防林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与东港市经济发展、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不相适应的问题。可以说海防林工程建设任重道远。根据东港市的地形地貌、地理位置、社会经济状况这3个主导因子,按照“统筹规划,分区施策,突出重点,全面推进”的原则,将东港市海防林建设划分为三大区域,即北区、中区和南区。现分别对各区域的海防林建设进行论述。
1东港市北区海防林建设对策
北区是指丹大高速公路以北的地域,是东港市的山区,这里集中了全市66%的林业用地,森林蓄积量占全市75%,林种以水源涵养林、经济林、用材林为主。经过多年的建设,荒山、荒地基本上得到绿化,但还有部分天然残次林、沙化蚕场及红松、落叶松和刺槐低产低效林亟须改造。在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基本完成的背景下,该区海防林建设工作应充分调动林地使用者、林木所有者积极性,对天然残次林和沙化蚕场实行封山育林,逐步恢复森林植被;对低产低效林采取全面清场整地后进行更新,适地适树确定造林树种,以营造日本落叶松、红松、板栗、柞树、云杉、冷杉、华山松等树种为主,逐步更新改造现有低质林,提高林地使用率、提高林地的产出水平,增强林业的经济效益,为山区农民增收做贡献。
2东港市中区海防林建设对策
中区是指丹大高速公路以南至201国道两侧之间的地域。这个区域是人群聚集区和水稻主产区,林种以农田防护林网为主。由于此区栽植的树种以速生杨为主,树木品种单一,林木老化,病虫害严重,加之人为活动频繁,大部分林带林相不整齐,形成低效林网。该区的海防林建设工作应以村屯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为主。主要措施有:(1)积极做好村屯绿化工作。树种选择以绒毛白蜡、银杏、千头椿、臭椿、白榆、枫杨、垂柳等乡土树种为主,突出多层次种植结构,创造最佳的景观效益,形成稳定的高低错落、疏密有度的植物群落。资金来源可争取市级财政补助,同时各乡镇也应出资共同建设。财政资金主要用于道路、林带、公共绿地绿化。居民房前屋后绿化由居民自筹资金解决,或采取集体无偿投放苗木给居民栽植的方式。最终达到“村在林中,路在绿中,房在园中,人在景中”的绿化效果。(2)加快现有低效林网改造步伐,完善现有林网,提高防护功能。树种选择以绒毛白蜡、枫杨、梓树、垂柳、新疆杨、银中杨、云杉、冷杉、华山松、紫穗槐、水蜡、丁香等乡土树种为主。
3东港市南区海防林建设对策
南区是指东港境内的滨海公路两侧区域。即东起白云大桥北,西至菩萨庙镇常胜村鳝鱼岛,全长109 km,穿越7个乡镇,除孤山、菩萨庙两镇外,从新城街道办事处至黄土坎镇的90多公里路段。该区域大部分为虾池、海滩和稻田,立地条件极为不利,不采取大规模的填方工程根本无法造林,其填方的土石方量相当于再修一条滨海公路。
此区造林绿化的核心是海防林基干林带建设。建设一条高标准的海防林基干林带是东港林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但现阶段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资金短缺。二是政策方面,面对基本农田保护区这根“红线”,征占用农田建设林带在现阶段是难以实现的。根据上述情况,滨海公路的造林绿化应分三步走:第一步是建设精品工程段。主要是指菩萨庙镇境内的8 km滨海公路建设工程。第二步是绿化现有沟渠,重点是沙坝河、大洋河、北井子镇至海鹰村公路、五四农场、长山镇光复村。第三步是时机成熟时,建设基干林带。
该区域的树种选择,由于土壤含盐量高,地下水矿化度大,地下水位高,春冬季风严重,天气寒冷,空气干燥,从生态效益、景观效益和生态条件综合考虑,应以乡土树种为主,以适应本地生态环境为原则,适合生长的植物有柽柳、紫穗槐、碱蓬、锦鸡儿、刺槐、旱柳、垂柳。形成多种类、多色调、多形式、多层次的沿海防护林体系。
4小结
东港市海防林建设对于保护生态环境安全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今后海防林营建中应着重考虑各区的功能性和立地条件,同时也应加大资金投入和科技支撑力度,应从树种选择、土壤改良、树种配置模式、防护林带结构优化等几方面来进行突破。在树种选择方面应适当引入新品种,并加快苗木产业化进程,为海防林建设提供优质苗木支撑,并通过苗木产业化来促进林农增收,进而带动地方政府营建的积极性。在海防林的建设过程中,还应对已建立的海防林进行科学抚育和管护,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对结构不合理的老旧低质低效林进行更新改造。
中图分类号:S728.6
文献标识码:A
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6.03.045
作者简介:单志田(1970-),男,辽宁东港人,大学,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调查规划工作.
基金项目: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项目(辽[2015]TG14号)
收稿日期:2016-02-08
文章编号:1005-5215(2016)03-0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