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蒋捷词亡国之悲的个性化抒写

2016-12-17 18:39刘可馨
人间 2016年31期
关键词:蒋捷

摘要:蒋捷表达亡国之情的作品富有特色。手法上多见富有蒋捷个性的意象使用、与蒋捷身世焦不离孟的对比衬托及蒋捷用以表现强烈悲戚的情景分离;此外,五花八门的情感基调、表达方式及抒情人物也见诸于他表现亡国之感的词作中。本文便将对蒋捷表现亡国之情的词作呈现出的个性色彩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蕴含的独特魅力。

关键词:蒋捷;亡国之悲;《竹山词》

中图分类号:I207.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1-0012-01

一、“手拍栏杆呼白鹭,为我殷勤寄语”——个性化的手法运用

(一)意象选取。

袁行霈先生曾经提出:“物象一旦进入诗人的构思,就带上了诗人主观的色彩。”[1]所以偏爱何种意象,最能表现作家的个性。

蒋捷是爱花之人,即便是表达亡国这一沉重抑郁的主题时,花的身影也随处可见。花在蒋捷的亡国词中常常代表着难以割舍的美好。这份美好既是“花院梨溶,醉连春夕”所代表的旧时生活的美好,也是陪他度过亡国后的漂泊岁月“借与花消遣”的现实之花的美好。花在蒋捷心中与故国同根,所以词人笔下艳丽盛放的花朵往往只出现在对过去的追忆之中,而出现在今日的花意象一如迈入荼蘼之际,已是“叶底红肥”。

在蒋捷的表现亡国之感的作品中,也出现了许多鸟类形象。鸥、鸦、雁、莺多种鸟类数不胜数。鸟是可以自由飞翔的动物,可以到达作者无法随心所欲到达的地方。国家被倾覆之后,茕茕孑立的蒋捷最大的心愿就是重归故土,而无法满足心愿的他“手拍栏杆呼白鹭,为我殷勤寄语”。此外,鸟也代表着潇洒和闲适。背井离乡的蒋捷,生活总是动荡,心里也总是悲苦的。而每每在蒋捷行程被阻之时,都有白鸥、闲鸥来与之问答宽慰,它们的“闲”为蒋捷所向往。

(二)对比衬托。“竹山先生出宜兴巨族。宋南渡后有名璨字宣卿者善书,仕亦通显,子孙俊秀”[2],蒋捷家族显赫,还曾中过进士,仕途本是一片光明。“陪玳席佳宾,暖香云绕”的生活也并非蒋捷的刻意捏造。所以南宋灭亡之后,蒋捷本是一片通途的人生,突然急转直下。那些曾经的繁华优渥,旦夕之间灰飞烟灭。正因如此,在蒋捷的亡国词中,对比和衬托尤为常见。如《贺新郎·吴江》上片极写“是当年、蓬莱顶上”的壮阔胜景,下片写道如今景象已是让人“怕群仙、重游到此,翠旌难驻”。蒋捷通过今日景色与旧日景色、今时生活和旧时生活的对比描写,突出了旧时今日的巨大反差。这反差之中是作者对过去生活的无限追忆,对现时生活的无奈厌倦,表现了作者在国家破灭之后精神与身体上受到的伤害。

(三)情景分离。蒋捷的部分表现亡国之情的作品,一反“一切景语皆情语”的传统,采用了情景分离的写法。如《贺新郎·约友三月旦饮》上片将春日盛景写得勾魂夺魄,日暖生香,让人心向往之。但眼前明明是这样令人愉悦的景色,作者却发出了不知是人错了,还是眼前美景不合时宜的感叹。国家不再之后,即便是再动人的美景,蒋捷也认为自己已经没有资格,也没有那个心境去欣赏了。这种情景分离的手法,“一倍增其哀乐”[3],与《采薇》有着相似的艺术效果。国破家亡之后,无论怎样的美景都无法让作者快乐的事实,在情景分离的运用之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者以自己永远无法放晴的内心表达了对祖国的永远哀悼,也以不会再为任何美景所动的自己,永久地为国守丧。

二、“怕不是、新来妆束”——个性化的艺术表现

(一)感情基调多元,浓愁与宽慰并存。

品性高洁的蒋捷背负着深重的亡国之恨而难以不感到痛苦。《梅花引·荆溪阻雪》、《贺新郎·兵后寓吴》等词作中,每一句话里都是作者化不开的痛苦与无奈。但与此同时,蒋捷抒发自己的亡国之悲时,感情基调却非一成不变的阴郁。源于蒋捷自身的淡泊,他的部分表现亡国情绪的作品的情感是平缓而深邃的。如《念奴娇·梦有秦方响而舞者》,全篇写梦境中的仙姿盛宴,直到最后一句,一个“孤馆”、一个“秋笳”,方泄露出一丝作者对亡国的惆怅与忧伤。蒋捷也有着一些宽慰自己的情感较为豁达的亡国词作。如《贺新郎·吴江》颇有苏辛之风,清雄豪迈,表现了作者对痛苦的超脱及其坚强旷达的一面。

(二)表达方式多样,婉转与直抒共立。

蒋捷在表达亡国之情时多数内敛而婉转。如《声声慢·秋声》,全词写于秋夜听到的各种声音。作者生活的困苦全在“豆雨声”、“风声”之中;作者的孤单与寂寞全在“更声”、“铃声”之中;作者的国仇家恨全在“笳声”之中;作者散不开的愁思全在“蛩声”、“雁声”之中。传情婉转,寓情良多。与此同时,作者虽然是淡泊之人,又囿于新朝的打压,表达亡国之情多九曲回肠。但在其作品里,仍可以看到直抒胸臆之作。如《尾犯·寒夜》上片首句“夜倚读书床,敲碎唾壶,灯晕明灭”及下片首句“鸡边长剑舞,念不到、此样豪杰”直写对亡国的不甘,用硬朗的方式表达出自己对国破家亡的不甘和自己的坚守。

(三)抒情人物各异,本我与他者兼顾。

蒋捷善于比兴,曾被丁绍仪评价:“悯世遗俗,托兴遥深”[4]。所以在表现亡国之情时,他也时有选择各色抒情主人公的寄托之作。如《贺新郎(梦冷黄金屋)》以女子作为抒情主角,写深宫女性亡国之后的悲戚境遇;《一剪梅(一片春愁待酒浇)》以游子作为抒情主人公,刻画了一个厌倦漂泊、渴望归家的游子。

而自己本身作为抒情主人公这种最方便抒写厚重感情的方式在蒋捷表现亡国之悲的词作中最为常见。如“手拍栏杆呼白鹭,为我殷勤寄语”的超越悲伤的坚强作者、“明日枯荷包冷饭,又过前头小阜”的伶仃狼狈的作者;《满江红(秋本无愁)》中那个看破世事、苦中作乐的作者;《声声慢·秋声》中那个听着秋声,愁思连绵的作者等等

三、结语

蒋捷虽然性格清淡,但对祖国的拳拳之情燃烧得比火更热烈。他的亡国之悲是沁入骨髓的悲伤,存在于他描写的每一个生活瞬间、每一树花开花落。他赋予意象独特的生命,在今昔对比的巨大反差下、在情景分离的格格不入间诉说他的哀愁。情淡情浓、含蓄直抒、在各个角度中,蒋捷在诉说亡国之情中也向读者展现出他富有魅力的词作世界。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古典诗歌的意象[M].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北京:中华书局,2007:25.

[2][明]毛晋辑.宋六十名家词[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243.

[3][清]王夫之著,戴洪森注.姜斋诗话笺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0.

[4][清]丁绍仪.听秋声馆词话.北京:中华书局,1986:2837.

作者简介:刘可馨(1993-),女,汉族,辽宁新民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古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蒋捷
《北京测绘》编委蒋捷教授当选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秘书长
清代中后期词坛对蒋捷及其《竹山词》的接受——以常州词派为核心
《竹山词》中的遗民情怀探析
论竹山词师承稼轩而不似
论竹山词师承稼轩而不似
蒋捷词研究述评
从《虞美人?听雨》看蒋捷的生命体验
浅析蒋捷之记梦词
读蒋捷词,赏光中文,品胸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