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上莫忘“诵读”

2016-12-17 06:57刘传菠
学语文 2016年6期
关键词:语速诵读语感

□刘传菠

语文课上莫忘“诵读”

□刘传菠

朗诵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可以培养学生语感与审美情趣,规范语言,开拓思维空间。但时下应试教育模式中,课堂上已经很难听到诵读声。改变这种现状迫在眉睫。而要提高诵读质量,需要树立“以读代讲”的新理念,注意诵读方式的多样化,提高朗诵技巧,在诵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诵读;以读代讲;诵读方式;诵读技巧

钱梦龙曾说:“语文课必须引导学生在‘读’的实践中去体会文本语言所蕴含的思想感情,透过语言的品味去和作者心灵对话。”[1]语文课堂上的“读”有很多种,无怪乎有出声的诵读和不出声的默读两种,而出声的诵读则是学生走进文本的必经之路,也是联系学生与文本的有效媒介。学生通过诵读逐渐体会作者遣词用句的妙处,逐步了解隐藏在文字背后的思想情感,进一步增强语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首先,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语感。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这样说过:“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语感是语文素养的重要因素,培养语感是语文教学的中心任务,培养语感的方法很多,而诵读正是获得语感的最佳途径。

诵读是在发声的情形下反复领悟的过程,是借助眼、脑、口、耳、心等多种器官共同参与的过程。声音是表达主体内在情感的外化,学生通过诵读把文本内容以声音的形式表现出来,在这一过程中,文字和语言形成巧妙的碰撞,文字对时空的超越和语言组合所带来的张力,并以诵读的方式表现出来,诵读得多了,就会潜移默化地受到文章的影响,不自觉地吸纳其语言表达技巧、行文脉络和写作手法等,形成一种无意识的状态,正如朱光潜先生说的那样,“朗诵既久,则古人之声就可以在我的喉舌筋肉上留下痕迹”,这里的“痕迹”就是无意识的状态,从而提高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和鉴赏能力。

其次,诵读可以规范学生的语言。学生诵读时,必须注重作品中的字、词和句,这些往往和普通话中声、韵、调和轻重音相联系,以及语句声音样式的规范问题。而在现实的教学中,教师的语言表达,仅仅依靠机械的一字一句的正音训练是很难吸引学生的,久而久之学生也会失去兴趣。他们更乐意用普通话诵读自己喜欢的作品,进而表达他们的情感体验,这正是用诵读来正音的绝好机会,所以诵读则是学生掌握规范、标准的语言的不二法门。

此外,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经过编者精选的经典范文,学生反复诵读,反复触摸经典文本中的语言文字,不断地感受到作者规范而又优美的文笔,这些就会在大脑皮层留下系统的、连贯的、符合语言条理性的痕迹,学生可以从具体的语言材料中感悟语言运用的规律,养成用规范的语言进行思考和表达的习惯,这本身就是语言规范的过程。

再次,诵读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诵读是学生进入审美世界的重要途径,在诵读过程中,通过目、口、耳、心,去理解内容、想象意境,感知语言,它是一个对内容美和形式美综合内化的心理过程,可以更有效地让学生体验美感,增强审美能力。

审美是语文学习的较高阶段,也是素质教育较为完美的体现。诵读的本身就是发现美、体会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通过诵读,反复咀嚼文章中的句子,把自己的生活体验和人生际遇通过诵读的形式表现出来,以此给诵读者和聆听者增加情感体验、带来审美愉悦、提高审美感受力,并以此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和崇高的审美情操,获得更多的审美享受。曹明海在其《语文教育学》强调:“吟诵,它通过对语言文字按其音韵节奏的吟咏,由文入情、由物入境,达到与作者神气相通、心灵感应的审美效果……汉语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精神因素是非读不可领受,非读不可达到物我合一、物我两忘的审美境界的。”[2]

最后,诵读还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想象空间。文学语言是多维度的语言,其隐蔽性中具有极大的宽泛性和不确定性,在语言之外则表现出无限性,并常以审美的空白形式显现于读者脑中,故而在诵读中需要反复揣摩认真体悟,用更多的思考去填补作品的“无限性”和“空白”。例如,在《雷雨》中,鲁侍萍有这样一句话,“这真是一群强盗!你是萍,……凭——凭什么打我的儿子”。看似简单的一句话,却蕴藏着很多复杂的情感,首先是愤恨,对于以周朴园为首的大资本家愤恨之情,他们为了金钱,丧尽天良,所有的生命都不放在眼中,这些生命只是他们赚钱的工具。其次是吃惊,眼前的这个人正是她朝思暮想的萍儿,看到自己的亲生儿子突然出现在眼前又不敢相认,以至于语无伦次。再次是恼怒,当看周萍打鲁大海的时候,鲁侍萍突然清醒,她意识到周萍已然变成了周朴园的帮凶,他们不可能再相认了,所以说出了“凭什么打我的儿子”这样的话。一句简单的话把鲁侍萍复杂的情感表现出来,教师在引导学生诵读的时候,让他们时刻体会着侍萍情感的微妙变化,由文字到情感,再从情感到声音,在这一过程中启发学生由内而外,由浅入深地思考,反复地琢磨、思考。随着时间的推移,阅读次数的增多,以及人生感悟的不断加深,学生可以猛然顿悟,进而拓展自己的思维空间。

诵读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最有效的形式,然而当下的语文课堂,琅琅的读书声已不复存在。很多语文教师在上课的时候,已然没有了教师范读、学生领读、男女生对读、师生间轮读等形式,甚至连朗读音频也懒得去放。取而代之的是琐碎的知识讲解和支离破碎的文本分析,很多教师满足于一个个知识点讲授,题目内涵、作者介绍、文章脉络、写作思路以及写作手法等,知识性的东西大讲特讲。尤其是文言文教学,每一个实词、虚词、特殊句式都讲得特别细致,甚至标点都是讲解的对象,采取字字落实、句句翻译的方法,生怕错过了重要的考点,这种嚼烂了喂的教学方式在中学课堂依然具有很强的生命力。而对于如何“读”文章却只字不提,“读”不足而“讲”有余的现象依然盛行,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究其原因主要是“以考定教”的教学模式依然存在。不可否认当前的教学形式还是围绕高考展开的,考试考什么,教师就教什么,考纲永远是教师备课的指挥棒,这也是现阶段不可能改变的事实,所以很多教师就会在考点下足了功夫,这道题某年高考曾考过,这个考点这几年高考都没有涉及,把一些有温度、有生命力的词语或句子一个个肢解成冰冷的知识点,把语文课完全抽离成了纯粹的知识课,学生眼中的语文课就变成了知识课,这样语文课和其他的科目没有什么两样。

此外,诵读方式单一也是制约诵读的重要因素。很多教师在课上顶多为学生播放一段音频,让学生边听边找信息点,听读只是寻找线索或了解文章大意的辅助工具,并没有实际的意义。至于读,更是少之又少,即使读也只是停留在朗读上,老师读一读,学生读一读也就算了,而训练方式也只以齐读为主,学生参与的兴致也不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诵读教学的现状让人堪忧,因此转变现行的语文教学观念,破除以考定教的传统思维刻不容缓。如何循序渐进且有的放矢地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实施诵读,如何切实提高阅读质量是每个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转变意识,树立“以读代讲”的新理念。当下的阅读教学已不能局限在静态的文章剖析上了,要让学生以读者的身份和文本直接对话,通过诵读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精神和人格。要把阅读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读、去思、去辩,给他们充分的时间,让他们体验阅读中的发现和创造,感受到阅读中的激情和喜悦,让他们把阅读当成一种自我实现的需要。

王自成老师在教授《归去来兮辞》,就是以诵读为主线,以读代讲。教学“或植杖而耘耔。登东皋以舒啸,临清流而赋诗”这几句话时,他先让学生品味感情,然后在学生诵读完后进行指导,并进行范读:“(高昂的)登东皋——以——舒——啸——,(低沉的)临清流——而——赋诗!”最后再次让学生品味文本情感和生活情趣。整堂课,王老师通过各种手法指导诵读,学生在诵读的过程中感受到作者的情,领悟到语言的美。[3]

以读代讲是在读的基础上讲,而不是在讲的基础上读,教师应该把繁琐冗长的讲解让位给学生阅读,让学生们通过诵读,读出感觉、读出味道,读出情感,反而会给学生恍然大悟的成就感。

其次,诵读方式要多样化。很多教师在诵读方面还停留在齐读上,只要提到诵读就让学生齐读,诵读方式机械单一,学生参与的热情也不是很高。讲授新课时,教师富有感染力的示范诵读,会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会情不自禁地模仿教师的语气、语调和情感,从而让学生沉浸在教师创设的良好的课堂语言环境中,进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欲望和兴趣。同时对于优美的句子,教师要反复地诵读,读出情感和气势,读出意境和美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领悟作品中语言的妙处,提高欣赏文本的能力。在范读之后,教师还可以发动学生诵读,可以个别读、前后读、男女读、间隔读、分角色读、小组读等,充分调动学生诵读的积极性。此外,还可以借助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实践证明,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在优化语文课堂方面具有独特的功能。比如播放朗诵名家的作品,他们悠扬的声线,磅礴的气势以及饱满的情感一定会深深震撼学生,学生就会情不自禁地模仿他们,提高他们诵读的热情。如果诵读时配以和谐美妙的背景音乐,教师根据不同作品的主题和风格,选取不同的乐曲配合诵读,学生就会沉浸在诗情曲韵之中,诵读的时候就会不自觉地带有感情,语速和语调也会不自觉地随着节奏前行,这样更能够增强作品的感染力。

第三,要掌握一定的诵读技巧。教师要在诵读上有所突破,必须掌握一定的技巧,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用“巧”的方法去诵读。

对于技巧没有必要刻意追求,但也不能以一种平淡、毫无生气的念经式的方式进行,正如朱光潜所说:“诗的神情有许多要在诵读时高低急徐的变化上见出。比如汉武帝《李夫人歌》‘是耶非耶立而望之,偏何姗姗其来迟’末句连用七个平声字,音节本很慢的,诵读时应该在声调上能表现出诗中犹疑期望的神情。”[4]其实汉语本身就富有很强节奏性和韵律感,因此,教师在讲课的时候注重一定的诵读技巧,让学生的内在领悟和外在表现融为一体,达到声情并茂的境界。诵读的技巧和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停连、重音、语速和语调。

停连:就是停顿和连接。诵读过程中在尊重标点符号的前提下,要根据语句间的逻辑关系和句意结构判断停连,在这一过程中不能读破句子或产生歧义。这是诵读最基本的要求,更高层次则是根据对文章的理解和自身的语感,在句子内部作特殊的停连处理。例如:

①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整段文字以“看”开头,后面的景物全是由“看”来引领,所以在诵读的时候“看”字后稍加停顿,进一步突显领字的作用。

②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徐志摩 《再别康桥》)

诵读这一段文字时,要注重语速、语气和停连,首先要体味作者对康桥的依依惜别之情,所以在诵读的时候语速一定是舒缓的,语气一定是低沉的,停连也应该根据句子的结构和情感而定。

重音:句子中需要重读的词语。每一个词语的背后都隐藏着作者的逻辑和情感关系,所以在诵读的时候要通过语气和重音加以区别。比如:

“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摆。”四婶慌忙的说。

……

“你放着吧,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鲁迅《祝福》)

这一段话是四婶在祭祀的时候对祥林嫂说的两段话,在诵读的时候,第一句话,“祥林嫂”应该重读,表现四婶的慌张之情,先止住祥林嫂,然后再说其他的事情。而第二次则是“你放着吧”重读,表现四婶极度慌张的神情,来不及叫名字,就先止住祥林嫂的行为,这一个重读就能够把四婶的心态读出来。

语速和语调:语速就是诵读的速度,语调则是诵读时音调的高低。实践证明,在诵读过程中,语速语调和所要表达的情感是相关的,其关系如下表所示:[4]

语速语调 快速平 慢速平 中速降 慢速降 快速升 中速升 慢速升表达情感 冷淡 庄严 直陈 坚定 反诘 不确信 鼓动

比如在《雷雨》中,周朴园和鲁侍萍之间的一段对话,通过语速和语调,可以窥测人物内心的情感:

周:梅家的一个年轻小姐,很贤慧,也很规矩。有一天夜里,忽然地投水死了。后来,后来——你知道吗?(慢速降调。周朴园故作与鲁侍萍闲谈状,以便探听一些情况。)

鲁:这个梅姑娘倒是有一天晚上跳的河,可是不是一个,她手里抱着一个刚生下三天的男孩,听人说她生前是不规矩的。(慢速,侍萍回忆悲痛的往事,又想极力克制怨愤,以免周朴园认出。)

鲁:我前几天还见着她(中速平调)

周:什么?她就在这儿?此地?(快速升调。表现周朴园的吃惊与紧张。)

鲁:老爷,你想见一见她么?(慢速。鲁故意试探)

周:不,不,不用。(快速升调。表现周的慌乱与心虚。)

周:我看过去的事不必再提了吧。(中速平调)

鲁:我要提,我要提,我闷了三十年了(快速升调。表现鲁极度的悲愤以至几乎喊叫。)

“三分文章七分读”,语文教学的本质就是教给学生学习和运用祖国的语言,而语言是一门有声的艺术,正如索绪尔所说:“在语言里,我们不能使声音离开思想,也不能使思想离开声音。”[5]我们在授课的时候主张“以读代讲、以讲促读”的教学思路,围绕“读”来推进教学,而不是大讲特讲。语文课堂上大胆鼓励学生去诵读,充分展现学生的阅读个性,在诵读中实现眼脑口耳一块儿用,听说读写齐步走的良好局面,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1]钱梦龙:《钱梦龙与导读艺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1)。

[2]曹明海:《语文教育学》,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2(38)。

[3]吴国新、吴伟昌:《生本理念下高中文言文教学的对策》,《中学语文教学》2016(2)。

[4]高莉莉:《高中语文诵读教学研究》,苏州大学2007年硕士学位论文。

[5]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商务印书馆1999(48)。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育才中学)

[责编 潘务正]

猜你喜欢
语速诵读语感
辩论赛之语速
阅读教学中学生语感的培养
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语感
“读”辟蹊径 助培语感——指向语感培养的朗读教学策略
说话时语速慢点有益身心
如何提高文言文课堂教学的几点策略
小学经典诗文诵读与积累的实践与思考
有效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速里的微妙心理
论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语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