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应林
(福建省清流县嵩溪镇农业服务中心 365300)
香菇大棚层架周年栽培技术
曾应林
(福建省清流县嵩溪镇农业服务中心365300)
总结香菇大棚层架周年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大棚与层架建造、栽培菌种选择与温型搭配、栽培季节安排与备种备料、培养料配制与拌料装筒、灭菌消毒与冷却接种、养菌翻堆与刺孔、菌筒转色与脱袋、菌筒催蕾与出菇管理、适时采收等内容。
香菇;大棚层架;周年栽培
香菇属于真菌门担子菌纲伞菌目口蘑科香菇属,其味道鲜美、香气沁人、营养丰富,素有“山珍”之称。香菇含有丰富的精氨酸和赖氨酸,经常食用能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防止动脉硬化,对防治脑溢血、心脏病、肥胖症和糖尿病具有辅助功效。美国科学家发现香菇中含有β-葡萄糖苷酶,有加强机体抗癌的作用。在日本,香菇被认为是防老长寿的健康妙药。据报道,香菇是世界上第二大宗栽培的食用菌,全球年产量约360万t。我国香菇年产量近290万t,约占全球产量的80%;年出口量约3.6万t,居世界首位。清流县是福建省重点香菇生产基地之一。据统计,2015年全县香菇生产约1300万筒,产值近4000万元,香菇已成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香菇大棚层架周年栽培技术是指在海拔500~1500 m的山区建造钢架或竹架塑料大棚,棚内搭建5~6层出菇架,采用中高温与中低温型香菇菌种搭配,形成自然条件下的“准周年”栽培出菇技术。采用该技术栽培的香菇含水率低、菌盖深褐色、朵型圆正、质地致密、香味浓郁,产品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和出口优势。清流县嵩溪、长校等乡镇的高海拔山区于2014年开始推广该技术,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现将香菇大棚层架周年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菇棚建造要选择交通便捷、近水源、无水患和周边无污染的环境。大棚外框架宽12 m、长25 m、高3.3 m;内建塑料薄膜拱棚,高2.7 m,塑料拱棚除四周离地面1 m左右可拉起塑料薄膜通风透气不固定外,其他应固定扎紧;棚顶成拱形或人字形,应设通风关合窗;薄膜拱棚上方遮盖高密度双层遮阳网,达到“八阴二阳”的环境条件,第2层遮阳网可调节,当温度不高时可拉开;在顶层遮阳网上布设塑料微喷管,气温高时喷水降温,降温幅度可达3~4℃;棚内安放出菇床架,床架可用钢管或毛竹等搭建5层或6层,层间距28~30 cm,床架宽80~85 cm,可同时放2个菌筒,菌架间留走道宽约1.2 m,便于推车拉菌筒。棚内悬挂温度计、湿度计。
在自然条件下要使香菇周年正常出菇,应选用中偏高温型与中偏低温型品种交替搭配栽培(1年栽培2季)。目前推广较广的中偏低温型香菇菌株有L808、L168、L828等,中温或中偏高温型香菇菌株有L18、L66、L236等。
L808菌株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3℃,菌龄120~160 d,出菇温度为12~23℃,最适出菇温度为10~22℃;菌丝粗壮浓白,子实体单生,菌盖直径4.5~7.0 cm,深褐色,菌盖表面丛毛状鳞片明显,菌肉致密,不易开伞,厚度1.5~2.2 cm,菌柄长1.5~6.0 cm、粗1.0~2.5 cm。温度较高时,盖小柄长,菌柄上细下粗;温度较低时,盖大柄短,菌柄下细上粗,基部圆头状。菇蕾期需6℃以上的昼夜温差刺激。
L18菌株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5~33℃,菌龄60~80 d,出菇温度为12~27℃,最适出菇温度为15~25℃;菌龄较短,出菇期较长,菇形圆正、菌盖较厚、菇质致密,菌盖浅褐色或褐色,但菇柄略粗、长,适合鲜、干销,菇蕾期需6℃以上的昼夜温差刺激。
根据清流县的气候条件,香菇L808较适宜出菇季节为10月至翌年4月,但菌丝须越夏培养。因此,菌筒必须在2月中旬之前接种,5月中旬之前菌丝满筒、刺孔、转色后越夏;香菇L18菌种以安排5~10月出菇为好。菌种生产10 000个香菇菌筒需要准备栽培种400~500瓶,按不同品种和菌龄要求提前安排生产。
香菇栽培主要原辅材料有杂木屑、麸皮、糖、石膏、塑料菌袋、外套袋、消毒用品、扎扣等。杂木屑要堆积发酵2个月或晒干使用,生木屑制菌筒污染率难以控制,且对产量有较大影响;麸皮要求无虫蛀、无变质,使用红粗小麦皮作辅料栽培的香菇质量好、产量高;选用15 cm×58 cm×0.006 cm规格的塑料菌袋。
培养料配制与季节有关,如在5~9月制菌筒,培养基配方为杂木屑80%、麸皮18%、石灰1%、石膏粉1%,含水量52%~55%;在10月至翌年4月中旬制菌筒,培养基配方为杂木屑76%、麸皮22%、糖1%、石膏粉1%,含水量55%。气温高时少配麸皮和糖,以减少污染;气温低、菌龄长,麸皮和水可适当配多些,有利于提高产量。一般情况下,培养基配方为杂木屑78%、麸皮20%、糖1%、石膏粉1%,含水量50%~55%。
拌料如果不均匀,培养基营养成分不一致,会导致转色和出菇不整齐,而且营养成分高的菌筒污染率也高。因此,拌料应均匀。石膏、麸皮、木屑等原料一次性倒入搅拌机内先拌匀后加糖、微量元素(溶解),最后加水拌匀。装筒要装紧实,若太松会导致污染率高、出菇后劲不足,一般料筒湿重1.9~2.0 kg。扎口要扎紧,否则易发生绿霉。
灭菌要彻底,以减轻污染率。装好的料筒要在4~5 h内进入灭菌柜灭菌,以防培养料酸变。灭菌方法:先排放冷空气,升温至100℃保持12~16 h(具体要根据灭菌量和灭菌柜效果而定),然后停气(火)闷灶5~6 h,待温度自然降至80℃左右,缓慢打开柜(灶)门,待温度降到50~60℃菌筒出柜(灶)。主要对接种室、接种箱进行消毒,每平方米喷气雾消毒剂4~6 g,或用甲醛35 g、高锰酸钾20 g熏蒸。
香菇L808等长菌龄品种,每筒单面接4穴;短菌龄的L18等最好两边接种,这样菌丝生理成熟比较一致,菌筒出菇比较整齐。一般1瓶(筒)菌种重量约0.5 kg,接可20~25个菌筒。在高温季节,接种完套薄膜袋,以减少杂菌污染。
香菇产量与菌丝培养好坏有直接关系,菌丝生长速度快、洁白、粗壮,产量就高。最适香菇菌丝培养条件:温度23~25℃,湿度60%~65%,暗光,CO2浓度控制在0.3%以内。翻堆是促进香菇菌丝生理成熟的一项技术措施。翻堆要视天气情况而定,气温高不宜翻堆,否则会大量发生杂菌。翻堆宜在25℃室温内进行,一般翻2~4次。翻堆时菌筒底层堆码4筒,堆码5~6层,堆成“井”字形,接种口朝外,有利于菌丝通气培养,特别是高温天气,培养室温度高于28℃会造成“烧菌”,应加大通风降温,并降低菌筒堆码高度,确保安全养菌。一般接种10 d,菌丝长3~5 cm,开始第1次翻堆,菌丝长满菌筒后翻堆第2次和第3次(短菌龄的翻堆2次,长菌龄的3~4次),翻堆时应轻拿轻放,拣除被杂菌感染的菌筒,并立即烧毁,以免发生二次污染。
刺孔的目的是给菌丝增氧,促进其生理成熟和排出菌筒内的部分水分,减少因高温菌筒“吐黄水”引起的烂筒。一般接种后2周应脱去外套袋,以增加菌筒内氧气。当菌丝长2~3 cm ,在不超过25℃气温下用消毒针进行刺微孔增氧,可加快菌丝生长,同时减少畸形菇的形成;气温高时不能刺孔,以防污染造成的烂筒。菌筒刺孔次数多,孔径大,菌筒失水大,则不易转色,难以形成菇蕾,严重影响产量。一般刺孔2~3次,短菌龄香菇品种下地前10 d刺孔1次即可。
菌筒转色好坏与菌筒寿命直接相关。菌筒转色深、均匀,寿命就长,后期污染率就会降低,产量高。长菌龄品种以自然转色为主,短菌龄品种可以人为促进转色,如在菌筒上架后立即增加湿度、光线,促其转色。转色期可将温度调控在22~24℃,每天揭开薄膜通风换气2~3 h,可使徒长的菌丝倒伏。中偏低温型品种菌筒出现黄色水珠时,可用针刺菌筒放掉黄水,以减少烂筒率;当菌丝培养达到生理成熟时,此时温差不能太大,否则将会提早出菇;当菌筒表面转为深褐色并有明显的瘤状突起时,应选择晴天气温稳定在15~22℃时进行脱袋;在脱袋前可让菌筒先“炼筒”3~5 d,拉大温差,以适应外界环境,增大散射光照,使菌筒表面呈红棕色光泽,脱袋后套上保水薄膜上架排放,催蕾出菇。
菌筒催蕾可综合运用温差刺激、湿度调节、光线调节、惊蕈和催蕾等措施,促进菇蕾发生。温差刺激以白天菇棚盖膜、傍晚掀膜通风,昼夜温差达6℃以上为好;光线调节以菇棚光照在100~300 Lx为好,不能太暗或太亮,可拉动棚顶遮阳网进行调节;惊蕈是指轻轻敲打菌筒,促其原基分化;湿度调节指开启喷雾设施,使菌筒表面有水分;催蕾是把出菇棚温度调节至5~15℃,空气相对湿度85%左右,并进行干湿交替管理,刺激香菇原基的形成。高温时向棚顶、四周喷水降温增湿,白天拱棚覆盖薄膜,晚上掀开棚膜。催蕾5~7 d菌筒原基逐渐发育成小菇蕾,每个菌筒留小菇蕾7~8个,促使其发育成正常的子实体。
出菇管理重点是做好保湿、控光、通风等工作。保湿即菌筒脱袋后的菇棚空间湿度保持在90%左右,出菇后湿度保持在70%~80%,一潮菇结束后关掉菇棚喷水系统,让菌筒脱水休菌恢复。在夏季高温季节,可打开菇棚顶上微喷降温,棚内光照可暗些,光照强度以100~200 Lx为好;在冬季光照加大,以300~700 Lx为宜,可提高棚内温度,有利于长菇。香菇子实体发育期,棚内要求氧气充足,如果通风不良,会导致菌盖小而薄,容易形成畸形菇。在管理上应视不同天气条件而定,一般早、晚把菇棚四周薄膜卷起通风透气,使菇床之间空气流畅,促进菌盖生长,干燥天气应先揭膜通风后喷水。
一般情况下,香菇子实体生长至八成熟时采收,但在夏季高温季节里,六成熟就应采收。第1潮菇采收后,应停止对菌筒喷水,加强通风,促使菌丝恢复生长(在冬季可盖薄膜保温养菌),7~10 d后再次拉大温差,诱发第2潮菇蕾形成。在夏季高温季节里,采收后的香菇要在空调冷房内剪脚和分选。分选后的香菇立即进入冷库4℃左右保存,并及时上市销售。夏季高温季节,香菇销售运输应用冷藏车或在泡沫箱里放冰块降温,否则香菇子实体易开伞、变质。
(责任编辑:林玲娜)
Annual cultivation techniques of Letinous edodes with greenhouse
ZENG Ying-lin
(SongxiTownAgriculturalServiceCenterofQingliuCounty,FujianProvince365300)
An year-around cultivation technique of mushroom under large greenhouse were summarized, including construction of greenhouses and layer frame, productive strain selection and low or high-temperature type collocation, cultivating season arrangement and preparation of kind and stock, culturing material preparation and packing of mixed material, disinfection and inoculation after cooling, nourishing fungus, turning fungal tubes and piercing, color change of fungal tube and plastic bag removal, fruit body stimulation and mushroom emergence management, timely harvesting, and so on.
Letinousedodes; greenhouse; year-around cultivation
2016-03-25
曾应林,男,1973年生,农艺师。
10.13651/j.cnki.fjnykj.2016.05.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