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欢欢+姜宗显
摘 要:在多元文化格局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呈现出形式多样性、内容丰富性的特点,由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面临着新的问题,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及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被削弱;传统的教育理念、内容和方式受到严重挑战;教育环境受干扰因素增多等。针对如上问题,应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不动摇,并丰富与时俱进的思想教育内容和方式。
关键词:多元文化;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一、引言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各个国家的多元文化得以汇聚和碰撞。就国内的社会发展现状而言,社会处于转型时期, 市场经济体制下多种经济体制并存、科技飞速发展、大众传媒普及和推广等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国内呈现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主文化与亚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冲突与融合的多元文化现象。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亦深受多元文化的影响,出现一些新问题,将面临更多新挑战。因此,探究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现状及问题并做出积极回应与对策思考,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肩负的重大任务,也是机遇与挑战。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文化与教育相生相息。正如教育家顾明远所说:“教育犹如一条大河, 而文化就是河的源头和不断注入河中的活水。只有彻底把握住它的源头,才能彻底地认识教育的精髓和本质。”笔者认为,多元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有着紧密联系,主要体现在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节的渗透上,即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方法、环境、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等各方面均会产生影响。
第一,多元文化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具有多样性。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是指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运行的理想认识和精神追求,直接决定着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从而影响教育的最终效果。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整体育德和开放育人为教育理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节中最基本也是最核心的构成要素。多元文化作为一种意义多样化、价值多样化的文化形态,在教育理念上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空间,使其更富于多样性、层次性和开放性。
第二,多元文化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和方法。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 政治教育的意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几点来展开:“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多元文化所蕴含的信念、道德等文化内容,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阵地,从而丰富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法,推动其向前发展。
第三,多元文化制约也改造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一方面,人是文化的动物,人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利益和目的创造一个对象化的世界;另一方面,人又是文化的客体,即人不断地被自己所创造出来的文化世界所影响、制约和塑造。大学生思想政治的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在知识体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动机等方面,在改造客观社会、校园环境的同时,也在接受着多元文化的制约和改造。
三、多元文化格局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问题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理念、内容、方法、环境、受教育者和教育者等方面都受着多元文化的影响,应对新的复杂的多元文化环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面临着新的困境,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及思想教育工作者的权威性被削弱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性是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教育中引导的性质、地位和作用。首先,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高校其他教育方面的关系而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处于主导地位,指导着其他各项教育工作,并在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方向引导、价值树立、目标激励的作用。然而,在多元文化并存的社会中,其中不可避免地含有与马克思主义相违背的价值观念以及错误的思想,对大学生思想形成了干扰,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解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导作用。如新自由主义作为西方文化的一部分,持马克思主义为“过时论”“失败论”“无用论”和“终结论”观点,而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尚未建立起坚定的科学的价值观,思想摇摆不定,导致其不能正确分析和对待这些观点和思想,极容易对错误的观点产生认同,而动摇马克思主义信仰。
2.传统的教育理念、内容和方式受到严重挑战
多元文化格局下,当代大学生处在真实社会和虚拟网络社会两种场域下,面临着海量的信息和选择,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新的多元需求。而国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内容和方法在整体上并没有完全跟随社会发展的脚步而与时俱进,具体表现如下:
第一,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受西方国家宣扬的个人主义、解构主义、消费主义的影响,大学生的主体意识提升,要求独立、自由、个性的愿望增强,使得传统的教育理念受到了巨大挑战。
第二,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挑战。在实际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教育内容存在着陈旧、刻板、僵化、教条、抽象等问题,因此弱化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身所具有的吸引力、感召力和有效性。
第三,多元文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挑战。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的选择与运用,是保证教育内容充分表达和传递,顺利实现教育目的和任务的重要环节。在多元文化时代,以往单一、单向、刻板的教育方法显得更加陈旧无力,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变化了的外部环境和大学生的思想现状,因此必须进行变革方能让思想政治教育充满活力。
3.教育环境受干扰因素增多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在多元文化格局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受到干扰,具体表现为两个方面。
第一,多元文化环境使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品德的形成与发展受到复杂多样因素的影响。学生处在信息爆炸的地球村当中,每天从大量的媒介渠道接受海量的信息。而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尚处于未成熟、未确立的阶段,很难自主选择并接受有营养的信息,因此极易受到多元文化环境中不良因素的影响。
第二,多元文化环境使得创造、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环境难度增大。新的媒介的运作,孕育了一些网络中的红人、权威者,他们可能是商界的精英,也可能是演艺界活跃的明星,也可能是一些知识分子,这使得社会上有权发声的人越来越多。网络达人的存在也塑造了一批围观者、粉丝,这当中就不乏大学生。网络权威的增大,在一定程度上使得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权威在递减。
四、提高新环境下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新策略
1.坚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正确方向不动摇
第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教育着力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个高度提炼的理论概念和观念体系,内容全面、特色鲜明、指向明确、立意高远,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征。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必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并渗透教育全过程。
第二,全面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强调,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进行理想信念教育必须坚持用科学的理论来引导。一方面,注重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教育,使大学生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另一方面,则应注重进行科学理论体系的教育。除此以外,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形势政策教育都应是高校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内容与方面。
2.打造与时俱进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方式
第一,教育方式个性化。“以学生为中心”是对高校以人为本理念的最好注解,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认真研究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从管理大学生向为大学生服务转型。尤其是“90后”大学生大都喜欢标新立异,追求个性化,在创新创业和思想生活方面碰到的也都是不同的问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把工作做细做实,注重对个体的人文关怀,须下大气力切实了解不同家庭背景、不同习惯性格的大学生的差异化的学习生活、思想状态和发展诉求,充分把握个体成长规律,因材施教,为大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服务,引导大学生养成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意识和习惯。
第二,教育内容生活化。生活中大学生对知识探索的需求、对人际交往的需求、对爱与被爱的需求、对创新创业和就业的需求都是丰富且广泛存在的,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须重视青年大学生生活中的切身利益,深入了解和分析青年大学生的切实需求,找准他们的关注点和共鸣点,才能找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切入点和落脚点。须在知识认同转化为政治认同的环节上下功夫,着力把握好学术话语与大学生生活话语之间的转换表达,善于用生动形象的小故事、时事案例和先进典型事迹,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创新创业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真正为大学生所理解、所认同。
第三,教育手段多元化。当代青年大学生主体意识强烈,崇尚个性和自我展现,不喜欢被灌输说教。因此课堂教学在坚持课堂讲授有纪律的前提下,要寓教于乐,集政治性、励志性、知识性、趣味性、娱乐性于一体,图、文、 声、像并茂,化抽象为形象,变枯燥为生动,探索演讲、辩论、竞赛、调研、舞台剧等载体,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用案例式、体验式、讨论式、互动式教学形式传道授业解惑,以增强大学生的主动参与性, 启发学生的首创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创业意识,更好地提升大 学生的政治认同感。
参考文献:
[1]朱其永.“传统与当代世界:走向多元文化、思想与价值的对话”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2]董 娅.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发展新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