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聪 (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关怀伦理对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启示
王聪 (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安徽芜湖241003)
摘要:关怀伦理重视道德情感和具体情境,关注他人的需要,强调关怀在人际交往中的重要性,以建立关怀关系为主要价值趋向。人际关系的利益化和冷漠化,呼吁关怀的融入与运用。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应进行合理的关怀培育,重视关怀伦理的价值。
关键词:关怀伦理;他人;和谐;人际关系
关怀伦理是以情感为基础,关注他人的需要和渴望,重视具体情境和现实关系的哲学理论[1]。关怀伦理强调仁慈、责任和奉献在关系中的重要性,主张以关怀为基点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彰显了浓厚的和谐意蕴。作为产生于西方女性主义伦理学的重要伦理思想,关怀伦理关注真实关系中的情感回应以及如何维持关心关系以助益道德实践,这不仅有益于构建和谐人际关系,而且有益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
关怀伦理是由西方女性主义者卡罗尔·吉利根(Gilligan,C.)最先提出的,并由内尔·诺丁斯(NelNoddings)对其进行建构,形成女性关怀主义伦理学。随后,在各位伦理学家对这一理论的研究、反思以及诺丁斯个人对关怀伦理研究的发展,使得关怀伦理不断完善,实现了性别超越的关怀。关怀伦理思想提供了一种可以使人更满意的社会,并建立起世间普遍的有助于和谐人际关系的视野。
(一)关怀伦理重视作为道德情感的共鸣和关注他人需要的价值
关怀抑或关心作为一种道德情感,是人类生存所依赖的基本要素。人作为情感性的生物存在,对关怀有着与生俱来的渴望。但是,关怀并不是让每个人自私地享受被关怀的乐趣,而是意味着走出自己的个人框架(personal frame)而进入别人的框架[1](14)。人人需要他人的关怀来感受生活的温暖,但一直停留在接受他人的关怀,世界将变得冷漠不堪。因此,关怀伦理告诉我们,应首先作为一名去关怀的人存在,从他人的利益出发去行动,关注他人的客观需求以及他人对我的期望。这样,自我的注意力便落在他人身上,而不是我们自己。如此,每个人都成为被关怀的对象,关怀的温暖便循环在社会的空气之中,整个社会的气氛也会更加温暖和谐。在关怀伦理的视角下,强调关注他人的需要,并不等同于利他主义的性质。在伦理学中,利他主义作为利己主义的直接对立面,强调他人利益,颂扬为他人做出牺牲的精神,并以此作为善的标准[2]。可以看出,利他主义往往包含反个人的倾向,容易流于禁欲主义,没有正确看待自我与他人之间的关系。关怀伦理是一种温和的理论,在自我与他人之间没有高低优劣之分,而是提倡自我根据情感和尊重去关注他人的真实需求,满足他人对自我的渴望,因为我作为关心者有责任使他人幸福。自我与他人因关怀共处于一种和谐的关系之中,并对关怀产生一种不用言说的共鸣。
(二)关怀伦理强调根据具体情境和事实灵活进行社会实践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会面临各种不可预料也无法避免的冲突,这些冲突考验着自我和他人之间关系的进展,如何有效恰当地处理冲突是道德实践中的重要问题。关怀伦理是一种注重情境的伦理,强调根据实际情境的需要实施关怀行为[1](14)。情境原则要求我们,在具体的关怀伦理实践中,不能抽象地对待规则,不能走向“唯规则论”,而必须根据实际的情境来灵活地运用规则[3]。由此可以看出,关怀伦理视阈下的生活实践重视情境性和灵活性,行为实践不是被狭隘的严格的原则所决定,而是由宽泛但明确的伦理所决定,根据情境调整自己行为的方式。卡罗尔·吉利根也类似地指出,“解决道德问题需要情境的,以及描述性的思考方式,而不是形式的和抽象的思考方式”[4]。原则是抽象的、程式化的,它或许可以作为处理矛盾冲突的判断依据,却不能作为万能钥匙运用到所有的道德问题中去,远离关心而进入抽象的原则是伦理上的衰退。对原则的质疑并不代表完全反对客观或原则。在关怀伦理中,以关心者的身份去行动,意味着在特定情境下对特定个体怀有特定的牵挂之情。原则不能在冲突中准确无误地指导我们,我们理应根据具体情境和冲突事实作出更合理的反应,以便更为妥帖地化解矛盾,使生活更加趋于和谐。
(三)关怀伦理旨在建立并维持相互依存和连接的关怀关系
伦理学是研究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学问,关怀伦理学旨在鼓励构建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关系。从关怀的视角看,人是彼此相关和相互依存的,并非像以往的伦理学把人看作是单个原子式的自我,在与他人的分离中确定自我的存在。关怀伦理反对以人与人的分离确定存在,主张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明确自我。每个人都在与他人的相处中认识自我,离开他人,自我也将无可确证。在关怀伦理学中,人不是主导的传统道德理论中的孤立、自主和理性的个人,而是这样的人:和其他人一起来维持某些关系、重建其他的关系并且还创造道德上令人钦佩的关系[5]。因此,融入关怀的关系是美好的、善的、值得称颂的。关怀是善的,但关怀与善举绝不相同。关怀是社会关系的描述而不是个人道德品质的展现,并且社会关系并不是个人的自我状况。关怀关系应该是在个人生活中人与人之间和关爱社会成员中培养的。这种关系往往不在于一时,而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互惠。关怀的价值尤其体现在关怀的关系,而不是体现在个人[5](65)。关怀亦是一种实践,在与他人的关系互动中得到检验与评价,关怀关系也因而得到鼓励与维持。
和谐社会的构建,实质上是和谐社会关系的构建。社会关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为人际关系,人际关系是人们在人际交往中形成的社会关系,人际关系的基本状态和发展趋势影响整个社会关系的走向。因此,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深远的意义。
梁启超有言:“人所以不能不群者,以一身之所需求、所欲望,非独立所能给也,以一身之痛苦、所急难,非独立所能悍也。于是乎,必相引、相倚,然后可以自存”。生活不是孤立的,是相互联系的,在自我与他人共同编织的世界里,才能满足自我需求和解决矛盾冲突,实现自我生存的意义,关系的重要性在此彰显。因此,关系的和谐与否理应受到更多的关注和反思。
和谐是指事物的各部分有机地协调在一起,和睦相处。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曾提出“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篇)以及“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篇),强调了“和”的意义与价值。孟子也指出“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更是鲜明地指出人与人之间和谐的重要性。墨家代表墨子将“和”看作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根本,认为分离是造成不和谐的源头,“离散不能相和合”(墨子·尚同上)。在有着深厚和谐文化并大力提倡和谐的当下中国,人际关系呈现较为和谐的状态,人们之间的交往范围日益多样化、扩大化,但对任何事情的认识不能止步于浅浮的表面,而应深入探究其实质,使其获得更完善的发展。在经济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物质的极大膨胀与精神的日益衰退形成鲜明对比,人际交往方面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人际关系呈现一定的不和谐趋向。关怀伦理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关系,强调仁慈、责任和奉献在关系中的重要性。可见,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渗透着对关怀的呼吁。
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造成了利益关系的蔓延与膨胀,人际关系日渐紧张、功利与冷漠。
一方面,在市场经济的生活环境下,公正伦理成为协调人际关系的准则,强调个人权利、独立与自主,注重效率与公平,鼓励竞争。因此,在以公正伦理为基本行为准则之际,人们为了获取更多的经济利益而竞相努力,虽然发展了经济,提高了整体生活水平,但人与人的关系伴随着对利益和胜利的渴望而愈来愈远。对利益的过分重视,造成了人际关系的疏离与分化,他者成为我满足自我利益、需要、欲求的工具,马丁·布伯称之为“它”之世界。著名的宗教哲学家马丁·布伯(Martin Buber)认为,世界呈现为双重世界,“它”之世界与“你”之世界[6]。在“它”之世界中,自我与他者形成“我-它”关联,他者是自我的经验对象,利用对象,他者只为满足我的物质欲望而存在,自我是孤独的,与他者相分离,关系在其中晦暗混沌。在“你”之世界,自我与他者自然相遇构成“我-你”关系,他者不只是时空网络中的一个结点,也不是一个物体或者多种元素的集合体,而是与我亲密的、相融的、保持联系的那个你[7]。可见,“我-它”关系是一种考察探究、单方占有、利用榨取的关系。“我-你”关系是一种亲密无间、相互对等、彼此信赖、开放自在的关系[6](129)。因此,在人际关系利益化的今天,仅靠公正伦理的调节不能达至真正的和谐,需要从“我-它”关系迈向“我-你”关系,这就需要关怀伦理的加入与合作。关怀伦理学主要研究人与人的关系以及维系他们的价值。关怀伦理在人们的相互连接中确定个体的存在与价值,而非分离与竞争。关怀是情感的一种表现方式,如同情、共鸣、敏感和回应。因此,关怀关系是一种充溢道德情感的温和且恒久的关系指向,在此关系中的双方均以对方的需要为主,从而拉近关系,缩短距离。
另一方面,伴随着人际关系的利益化而来的是关系的冷漠化。人们随着关系的逐渐疏离,对他者的关心亦逐渐减弱。他者的存在与发展与我无关,自我也没有责任为他者的幸福而费心,为他者担忧的前提往往也是为了自我的利益。社会由此呈现的道德冷漠现象频频出现,亲眼目睹他者的苦难却无动于衷,内心最本真的怜悯之情消失殆尽。关心意味着负有保护或维持某人或某事的责任,使他幸福[1]2。因此,在关怀伦理中,重视每一个他者的存在,他者是与我共处关系之中,自我有责任关注他者的需求,有责任为他者的幸福努力,有责任保护他者并维持关系的存在。人际关系的冷漠化正是关怀缺失的表现,构建和谐人际关系需要关怀,需要人们懂得满怀一颗仁慈之心对待他者,为他者负责,在奉献中与他者紧密结合,消除冷漠。
面对人际关系日益利益化与冷漠化,人们对和谐关系的向往有增无减,渴望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美好。关怀伦理以关怀为核心理念,旨在建立关怀关系,一种关注需要、强调责任、反对分离、提倡关爱的和谐关系。此外,关怀不仅体现为一种关系,还可以呈现为一种能力,这种能力可以帮助人们建立关怀的人际关系。[8]因此,和谐社会关系的构建在这一深邃的思想理论中得到启发与鼓励,我们应重视对关怀的培育,在社会各领域的共同努力下,弘扬关怀思想,落实关怀实践,推进和谐关系构建的进程。
(一)加大对关怀理念的专业研究和大众普及
关怀伦理是在西方兴起发展的理论,于20世纪末在我国出现。一种新理论的出现会吸引众多学者的目光,日益备受青睐,但新理论属于陌生理论范畴,学者所能掌握的研究资料并非周详,研究难度增加。关怀伦理作为伦理界的新兴理论,目前并没有形成大规模的影响,作为专业领域研究之外的人们更是对此理论知之甚少。因此,应加强对关怀伦理的研究和拓展,不仅需要学术研究,还需要将关怀理念普及大众,使关怀思想可以在更广泛的生活实践中得到发展与运用。
(二)将关怀教育融入学校道德教育
一切思想的传播、发展与学习离不开教育实践,学校教育是其他一切教育的核心。关怀作为道德情感的表现形式,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将关怀纳入学校道德教育,形成特色的关怀教育,具有深远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关怀教育的提倡与实践,有助于关怀关系的建立。对话与实践是进行关怀教育的要素。对话不仅仅是自我与他者的交流与沟通,而且也是一种探寻,探寻自我与他者在开始对话之前未知的答案,并享受对话过程中产生的理解、欣赏与共鸣。诺丁斯认为,对话把人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自我与他者之间具有一种充满关怀的人际关系的可能性[9]。在对话的过程中,自我与他者通过相互了解而产生关怀的基础,并且对话要求自我对他者的关注和投入,从对他者的需求和渴望的了解中,作出及时的关怀回应,促使自我成为具备良好关怀能力的关怀者。对他者需要的关怀回应体现在实践中,实践作为进行关怀教育的另一要素,旨在真实的生活关系中锻炼思想,正确把握关怀的态度和方式。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关怀理论的学习效果和影响力的鉴定需在实践中完成。与此同时,通过不断的实践,自我可以形成一种关怀他人的态度,可以说是一种习惯的养成,关怀思想根植于心中,自我的行动也因此与关怀伴随。因此,在进行关怀教育的过程中,重视对话与实践,有助于关怀思想的产生与深化,有益于关怀关系的形成与发展。
(三)有效利用各媒体对关怀事件的宣传和对关怀者的鼓励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日益丰富,尤其是对网络的使用。关怀理念是抽象的,不易形容和被感知,关怀事件是具体形象的,易于接受和分析理解。因此,政府可以加大对关怀事件在各媒体的宣传力度,从而加强人们对关怀的感知与理解。在对关怀事件的鼓励与赞许中,使人们认识到关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而自觉形成关怀意识,将他人纳入与自我的关怀关系中,进行关怀实践。
关怀伦理学着重于廓清人与人之间充满关怀、责任、回应和共享的关系,这正是和谐人际关系构建所需要的。关怀伦理思想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融洽的,非疏离的;是互助的,非功利的;是关怀的,非冷漠的;是和谐的,非暴力的。因此,关怀伦理对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大有裨益。它给予我们无限的启示,即应在全社会发展关怀的框架模式内,建议我们在尊重原则的基础上,注重情境与道德感的效用,及时关怀他者,与他者共同构建关怀关系,使大家共处一个没有暴力、温暖和谐的环境,以实现社会整体的和谐与繁荣。
参考文献:
[1][美]诺丁斯.关心:伦理和道德教育的女性路径[M].武云斐,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14-18.
[2]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74.
[3]沈晓阳.关怀伦理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84-185.
[4][美]吉利根.不同的声音:心理学理论与妇女发展[M].肖巍,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7.
[5][美]赫尔德.关怀伦理学[M].苑莉均,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215.
[6][德]马丁·布伯.我与你[M].陈维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3:5.
[7]Nel Noddings.Starting at Home:Caring and Social Policy[M].Berkeley:University ofCalifornia Press,2002:17.
[8]周先进.学会关心:教学价值观的反思与重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46.
[9]Nel Noddings.The Challenge to Care in Schools:An Alternative Approach to education [M].Teachers College Press,1992:24.
(责任编辑陈佳琳)
作者简介:王聪(1991—),女,安徽师范大学政治学院2013级伦理学硕士研究生,从事关怀伦理、道德教育研究。
基金项目:安徽师范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与实践项目“内尔·诺丁斯关怀伦理思想研究”阶段成果(项目编号:2015cxsj085)
收稿日期:2015-09-15
中图分类号:B82-0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254(2016)01-013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