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2016-12-16 17:23
关键词:理想信念理想道德

周 强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6)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及教育对策研究

周 强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福建福州 350116)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在主流上是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但是也有部分大学生对理想信念认识不足、存在实践偏差。以福州大学城地区高校为例,从社会理想、道德理想、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等四个方面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现状展开调查,深入剖析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可以提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与建议,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培育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大学生; 理想信念; 主体能动性

理想信念是人们超越现实、超越自我、追求未来远大价值目标的自觉意志和持久观念,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1]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青年一定要坚定理想信念。理想指引人生方向,信念决定事业成败。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导致精神上的‘缺钙’。”[2]大学生作为国家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如何通过思想政治教育使其具备崇高而坚定的理想信念,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目标和历史使命。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调查情况的总体描述

本文综合运用问卷调查法、结构访谈法、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以社会理想、道德理想、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等四个方面为大学生理想信念的调查内容,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展开深入调查。本研究的调查对象为理科、工科、文科(经史文法哲)等多学科的各年级本科生,调查范围覆盖福州地区大学城包括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福建工程学院、闽江学院和江夏学院在内的7所高校。

2015年9月至12月,课题组按照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35份,有效问卷率为83.5%。样本中,男生占55.4%,女生占44.6%;理科35.9%,工科30.5%,文科33.6%;大一占22.1%,大二占29.8%,大三占28.3%,大四占19.8%;有宗教信仰的学生占6.4%,其中佛教2.1%,基督教1.9%,道教1.6%,伊斯兰教0.8%。

2015年11月至12月,课题组面向调查对象进行了结构访谈,其中福州大学10人、福建师范大学10人、福建医科大学8人、福建中医药大学7人、福建工程学院5人、闽江学院5人和江夏学院5人,总计80人。调查对象中,男女比例约为1∶1,理科、工科和文科比例约为3∶3∶4。通过结构访谈的方式,弥补了问卷调查的不足,有助于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和特点。

调查表明:在多元文化的影响下,当代大学生在思想上呈现出日渐多元化、复杂化的特点。总体而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较为显著、成果较为丰硕,大学生理想信念在主流上是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绝大多数能够有较为崇高坚定的理想信念,对社会理想、道德理想、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有一定的思考和行动,不过也有部分大学生对理想信念认识不到位、存在实践偏差。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大学生理想信念的现状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当代大学生能够从多方面对理想信念进行不同程度的思考,并开展相关实践活动,但是由于大学生正处于个体走向独立和成熟的关键时期,心理迅速走向成熟但又没有完全成熟,导致许多大学生还不能形成成熟、坚定的理想信念。

1. 社会理想方面

社会理想是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是全体社会占主导地位的共同奋斗目标。在调查中,89.7%的受访学生认同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95.4%肯定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92.7%认为我们应该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体而言,当代大学生对我们党的执政能力较为认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度较高。不过大学生社会理想信念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部分大学生存在社会理想功利化。当问及入党动机时,43.2%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能力,17.3%把入党当做证明个人能力的政治荣誉,14.7%则表现出明显从众行为,只有不到25%是出于对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追求。另一方面,大学生对时事政治关注较多,但是缺乏深入思考。从调查结果来看,92.9%的受访学生表示会有意识地关注国际、国内的时事政治,会主动了解党和国家的相关方针政策,但是其中只有43.6%会对这些政治现象、社会现象、方针政策等进行较为深入地了解和思考,剩下49.3%仅仅是简单了解而已并不会做深入了解,说明大学生对时事政治的关注度较高,但是参与度和参与热情还有待提高。

2. 道德理想方面

道德理想是指人们所向往和追求的理想人格,做人标准。从调查结果来看,88.6%的受访学生认为大学生群体的道德水准处于社会较高层面,72.4%对自己的道德修养较为满意,可以说大学生拥有较为崇高的道德理想,教育效果较为显著。但是也同样存在一些问题:第一,部分学生道德理想意识淡化。当问及道德修养和专业知识对于个人发展的重要性时,36.9%认为专业知识更重要,32.3%认为两者同样重要,仅29.8%认为道德修养更重要,说明学生们对道德理想作用的认识不够到位。第二,部分学生道德理想信念现实化严重。当问及“你为何参加社会实践或志愿服务”时,63.4%学生的主要目的是开拓眼界、结识朋友、提高能力、磨练意志或者其他,只有36.6%把参与社会实践、志愿服务当作奉献社会来对待,从一定程度上说明学生参与社会活动存在功利性。第三,道德理想信念的践行力不足。95.8%的学生表示愿意主动向道德榜样看齐,但是其中76.4%坦诚遇到违反社会道德的事情时,会选择视而不见,不会主动站出来维护社会道德,14.2%选择通过间接方式维护社会道德,仅5.2%会选择采取直接行动来维护社会道德,这说明当前大学生维护社会道德方面缺乏主动性,践行力不足。

3. 生活理想方面

生活理想是个人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对于生活状态、生活质量的追求。从调查中发现,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大学生群体比较注重个人享乐和生活质量,对物质的需求更为迫切,对家庭生活的期待也更高,更加注重生活和工作的平衡。首先,当问及“你会选择将空闲时间用于何种用途”时,82.7%的受访学生表示会通过旅游、运动、逛街以及看剧等娱乐方式来打发空闲时间,仅17.3%选择阅读或投入到其他学习中,说明大学生休闲方式的选择增多,趋于追求自我享受。其次,当受访学生回答“未来生活中,你会首先将除基本生活开支外的收入用于哪个方面”时,53.4%首选将其用于改善家庭生活、孝顺父母,24.3%首选用于休闲娱乐、购置健身器材或者购买衣物,15.4%会先用于维持人际关系,6.9%考虑选择其他用途,表明大学生的家庭观念普遍增强,对家庭幸福生活的期待更高。而当谈及未来生活的状态时,36.7%选择在忙碌和充实中不断挑战自我,3.9%会在工作中随遇而安,而59.4%会追求舒适安逸的生活,并寻找工作和生活的平衡,表明当代大学生对生活和工作的关系,更加注重两者的和谐统一。

4. 职业理想方面

职业理想是指人们对未来职业的向往和追求。从调查结果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理想选择更加个人化、务实化。大多数学生在选择工作时,追求稳定和安逸,看重工作环境、强度和实际收入的比值,以及工作的社会地位。但是个人的职业理想较为模糊,缺乏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大学生的个体意识较强,注重个体理想和自我价值的实现,集体主义观念相对薄弱。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冲突时,43.4%的受访学生会优先满足个人利益,38.2%会反复权衡利弊之后做出考虑,13.7%选择优先考虑满足集体利益,4.7%表示从未考虑过类似事情。可见多数学生强调先满足个人需求再奉献社会,其集体意识较为薄弱。另一方面,大学生的职业理想越来越务实化、功利化。在问及职业选择过程中优先考虑的因素时,28.5%的学生会首先考虑个人发展机会,23.3%看重薪资待遇,16.7%看重工作环境,15.3%看重工作地位,9.2%首选从事与专业相关性较强的工作,7.0%会优先考虑其他因素。在访谈中,多数学生明确表示毕业后将留在经济效益好、生活条件优越的地区就业,对于相对不发达的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较为排斥,表现出一定的功利性。

(二)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是在社会、学校、家庭等因素综合影响的基础上,通过大学生主体自身的认知、接受直至认同,逐步实现社会理想、道德理想、生活理想和职业理想的过程。在调查中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问题可以归纳为以下原因:

1. 社会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引进西方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模式,实现了经济社会的高速、跨越式发展。与此同时,也输入了西方价值观念、政治模式和经济社会制度理念,尤其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加快了西方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传播速度。加之社会各界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尚未形成合力,大学生极易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熏染,导致部分大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等问题,这些必然影响我国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与成熟。

2. 学校因素

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近些年,不少高校为了应对激烈的竞争,选择将更多的教育资源投入到收益率高、回报较快的专业教育工作中,忽视对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在建立理想信念教育体系时,缺乏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内容和方法,课堂教学、实践活动流于形式,不能很好地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相结合,加上教育队伍的整体素养与理想信念教育要求的失衡,进一步削弱了理想信念教育活动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3. 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但是目前不少家庭的教育理念存在偏差,许多家长忽视家庭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没有正确认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衔接互动作用,认为家庭教育仅仅是学校教育的补充,部分家长过分注重学生学习成绩,不能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忽视社会理想、道德理想对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同时,家庭教育环境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也有着深刻影响,而家庭环境组成因素中的家庭经济条件、成员性格特质、家庭成员关系却日渐多样化、复杂化。

4. 个人因素

作为理想信念教育的接受主体,大学生自身素质、心理特征、认知水平等因素影响着理想信念教育的成效。一方面,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和个人特征不同,其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知识素质和心理素质参差不齐,导致理想信念的教育效果存在明显差异。另一方面,当前教育环境复杂化、思想观念多元化趋势明显,大学生认知水平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于一些理论或者现实问题存在认识误区,对一些消极思想缺乏防范意识,容易动摇理想信念,造成价值观的扭曲,致使大学生偏离了理想信念的教育轨道。

三、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对策建议

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是一个涉及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等多个层面的综合性问题。在开展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时,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探索出符合当前时代主题的教育路径,构筑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理论平台和实践平台。

(一)通过整合社会资源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社会是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外部环境,社会教育区别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具备终身性、多变性、多样性以及形象性等特点,我们要积极整合各类社会资源,统合社会各界的力量,发挥好社会教育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保障性作用。一是要结合社会教育的特点,积极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准确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重视文化的辐射引导功能,发挥群众文化活动的中心作用,引导大学生投身公益性文化活动,为大学生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二是要牢牢掌握舆论阵地的领导权、主动权,旗帜鲜明地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塑造正形象,最大程度地凝聚社会共识,增强舆论阵地的吸引力、感染力和说服力,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的意识形态和宣传思想工作。[3]三是要坚持理论服务实践,实践促进理论,将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调动和整合社会资源,搭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平台,让大学生在实践中了解国情、锤炼品质,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提供社会支撑平台。

(二)强化家庭教育对理想信念教育的基础作用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组成单位,是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家庭价值观、教育环境、宗教信仰等因素对个人理想信念的形成影响巨大,家庭教育在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基础性作用。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基础,重视开展家风、家训教育和传统文化教育,及时纠正家长错误的价值理念,引导家长转变重智育轻德育的教育观念,弥补家庭教育的功能缺位。另一方面,家长要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向孩子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宗教观念,加强父母与子女的沟通交流,尊重、倾听孩子的想法和选择,父母还要言传身教,自觉学习、维护党的大政方针和路线政策,强化自身理想信念建设,形成良好的榜样示范作用,以实际行动帮助孩子树立和坚定理想信念。

(三)发挥高校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关键作用

学校教育历来被视为是实施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它对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形成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要重视学校教育的价值导向功能。一是转变理想信念的教育模式,由单向灌输转向引导和对话,尊重学生在理想信念教育中的主体性,将学生从被教育向主动接受教育、自我教育转变,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式、多种渠道,切实筑牢理想信念的思想根基。二是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育工作者的综合素质,不断优化教育队伍的知识和年龄结构,建立一支政治信仰坚定、师德师风高尚、业务能力精湛的理想信念教育队伍。[4]三是努力完善理想信念教育的课程体系,强化理想信念教育内容的稳定性、实用性,创新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将理想信念渗透到专业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中,深入挖掘专业教育蕴含的教育思想,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的品格塑造作用,构建专业教育、人文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四是搭建大学生理想信念实践平台,推进第二课堂、社会实践和校园文化活动建设,发挥第二课堂的承载传递功能,巩固和创新社会实践模式,精心打造校园文化精品,将理想信念教育巧妙地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形成一种积极进取、乐观向上的校园氛围。

(四)激发大学生在理性信念培养中的主体能动性

大学生是理想信念教育的主要对象,要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要重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一是大学生要主动夯实理论根基。要牢固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马克思主义信念,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利用马克思主义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主动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积极了解党的大政方针和路线政策,关注国内外政治和经济形势,深入思考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利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坚定社会主义信念,主动将个人理想和社会理想相结合。二是不断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在大学生思想日趋多元化、复杂化的背景下,大学生要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道德内涵,主动强化思想道德修养,提高自身明辨是非的能力,重视集体主义精神与个人价值的融合,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文化和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用高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和指导自己的行为。三是主动投身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要珍惜各类实践机会,合理利用社会实践平台,丰富社会经验、磨练意识和砥砺品行,养成独立思考、善于分析的习惯,做到认认真真做事,踏踏实实做人,以一种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注释:

[1] 陈德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载体建设探析》,《黑龙江高教研究》2013年第31期。

[2] 骆郁廷、彭启智:《大学生理想信念及教育现状调查分析报告》,《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年第12期。

[3] 《习近平强调:努力把宣传思想工作做得更好》, http://www.gov.cn/ldhd/2013-08/20/content_2470599.htm, 2013-08-20.

[4] 王继明:《论高校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责任主体地位》,《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年第2期。

[责任编辑: 余 言]

2016-05-06

福建省社科规划项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背景下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路径研究》(FJ2015B017); 福州大学教育管理研究专项基金资助项目《基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学生理想信念培育模式研究》(15SKZ47)。

周 强, 男, 福建福清人, 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 副教授。

G412

A

1002-3321(2016)05-0109-04

猜你喜欢
理想信念理想道德
习近平2021年9月1日在2021年秋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的讲话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理想信念是“政治灵魂”
诠释理想信念的写作追求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2021款理想ONE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